本號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平臺不得轉載,違法必究。
很多家長都希望寶寶可以贏在起跑線,那麼到底起跑線在哪裡呢?有的說是在上小學時,有的說是在幼兒園時期,還有更多家長把起跑線設立在寶寶的胎兒時期,他們會非常重視胎兒在母體中的成長環境,飲食上科學管理、身體上促進發育、智力上激發潛能。那麼胎教真的有用嗎?都有什麼類型的胎教?什麼時候做胎教比較好呢?
胎教到底有沒有用
首先,美國著名的醫學專家託馬斯經過一系列研究,發現:胎兒在24周的時候,大腦細胞數目已接近成人,感覺器官也已經趨於發展完善,並且可以對所在環境內、外發生的刺激做出一定的反應。
這說明媽媽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以及外在環境的變化,對寶寶的教育都是比較重要的時刻。
其次,美國的伊斯曼音樂學院的教授多拉德曾經做了這樣一個關於音樂的胎教實驗,在經歷了14年的跟蹤採訪中,多拉德發現,參與比不參與音樂胎教組的孩子,在音樂方面擁有更多的天賦,而且學習能力也會更強一些。
第三,孕媽媽們為了不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她們會儘可能控制自己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這些都有利於給寶寶提供創造良好的胎內環境和外在刺激,來促進寶寶的身心發展。
胎教的類型
寶寶的胎教也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形式,前者主要是孕媽媽要通過精神、飲食、環境、勞逸結合等方面來創造良好的母體環境;後者更為直觀,是指通過音樂、對話、拍打等視覺、聽覺、觸覺方面的教育,來促使寶寶大腦神經細胞的增殖,合理開發神經系統和各器官間的訓練,以達到挖掘胎兒潛能的效果。
01
音樂胎教
這是給各位爸爸媽媽首推的胎教方法,優美舒緩的音樂,是溝通孕媽媽和胎兒之間最直接的橋梁,可以起到改善寶寶情緒、美化心靈的作用。
首先,孕婦們因為生理反應,時而會感覺心情抑鬱、煩躁,旋律優美的音樂可以幫助孕媽們放鬆心情,維持積極的心理狀態。
其次,音樂胎教可以通過音波來刺激寶寶視覺功能,還可以激發右腦突觸的發育。同時,外界良好的音樂環境,可以讓寶寶感受到愉快、安寧,促進他們的身心發育。
Tips:一般情況下,在12周左右就可以開始有計劃地進行音樂胎教,以古典樂為佳。
一定不要選擇音量過大、節奏過快、音域過高的音樂,會讓他們出現緊張不舒服的感覺。
02
撫摸胎教
適當的撫摸可以讓寶寶感受到撫觸帶來的刺激,促進他們的感覺系統、神經系統,以及大腦的發育完善;同時還可以幫助媽媽們放鬆情緒,與寶寶加深親子關係。
Tips:孕媽媽可以坐著、或者平躺,將掌心從左到右、從上到下,輕輕撫摸腹部。在12周左右,可以開始進行撫摸胎教,每天時間5分鐘左右為宜。但是如果寶媽有嚴重的早期宮縮情況,一定要停止此項胎教。
03
自然胎教
自然胎教主要是為了刺激寶寶的聽覺、視覺等感官刺激。媽媽們要多去戶外走走、多去看看美麗的風景、聽聽水流、鳥叫等大自然的聲音,促進胎寶寶們的感官發育。同時,新鮮、充足的氧氣還可以促進寶寶的腦部發育。
對於孕媽媽來說,在戶外行走,還可以進行適當的鍛鍊。
Tips:爸爸媽媽們可以邊在戶外欣賞美景,邊和寶寶描述看到的景色,和他們進行對話。
04
對話胎教
大概在孕期的20周左右,寶寶的聽覺、視覺系統陸續上線,腦細胞發育逐漸活躍,且越來越複雜,有的還會出現胎動。
這個時候胎寶寶們會因為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外界的刺激,開始在媽媽肚子裡學習,所以這個時候要儘可能和寶寶進行對話和互動,可以有助於寶寶形成良好的神經迴路,進而協助腦細胞的發展。
Tips:一旦感覺到寶寶的胎動,就可以和寶寶進行交談互動,聊聊今天遇到有趣的事情,或者念一本書,讓寶寶熟悉周圍的環境。
這個時候,準爸爸們也要適度加入,和寶寶進行交流,可以晚上下班的時候和胎寶寶聊一聊,說說自己在做什麼。不過切忌要注意時間,不要無時無刻和寶寶說話,影響寶寶休息。
05
情緒胎教
孕媽媽們的情緒好壞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他們的情緒好壞對於胎寶寶的發育影響巨大。如果出現強烈的驚嚇、恐懼、壓抑等情況,會打破大腦皮層與內臟之間的平衡關係,很容易引起循環系統功能的紊亂,同時刺激神經系統分泌不同的激素,嚴重的情況下很可能通過血液進入胎寶寶體內,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
據臨床研究結論:孕媽媽因為不安、壓抑、驚嚇等情緒發生波動時,胎動會更加頻繁,是之前的3~10倍。如果胎兒經常處於這樣躁動不安的環境下,會消耗過多的體力,對於寶寶的出生體重也是有影響的。
所以孕媽媽們一定要儘可能地隨時進行情緒調節,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去戶外做運動、聽聽音樂、看看書,儘量創造安心、和諧、愉快的心情狀態,並將這種狀態通過神經系統傳遞給胎寶寶,刺激他們大腦的良性發育。
參考文獻
【1】王豔琴,《40周胎教實用百科》,中國人口出版社,2015
【2】遊川,《斯瑟蒂克40周胎教方案》,鳳凰漢竹圖書出版社,2014
【3】王山米,《孕產胎教育兒百科》,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