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中國,豚鼠被稱為荷蘭豬,天竺鼠,讓人一聽還以為豚鼠來自荷蘭或印度。而在德國,德國人把它叫做「海豬「,因為它從海上進入德國。我們中國人給他冠名「荷蘭「,那是因為豚鼠最初是通過荷蘭人賣給日本,日本人把它叫做荷蘭豬,這個名字從日本傳到中國。
實際上,豚鼠來自遙遠的南美洲安第斯高原#南美旅行見聞#。
豚鼠和「幾內亞」有何淵源?
豚鼠英語名裡的guinea,翻譯過來是「幾內亞」(西非沿海國)。一種解釋是,豚鼠們是通過幾內亞被帶到歐洲的,導致人們誤認為它們起源於幾內亞。而 「幾內亞」在英語中也經常被用來泛指任何遙遠的,未知的國家,因此,該名稱可能只是對這種動物異國情調的一種引用罷了。
還有一種解釋是:當時豚鼠交易的價格正好是一顆幾內亞金硬幣的面值。幾內亞是英國古老金硬幣的稱呼。然而,這個說法又站不住腳,因為對於豚鼠的手寫名稱guinea pig描述可追溯到1500年,而幾內亞金幣1663年才創立。
1隻鼠怎麼變成了「豬」?
豚鼠的名字如何後來被叫做「pig」/「豬」還不清楚。 但這個我們都知道:它們的體形有點像豬,頭相對於身體較大,脖子粗壯,圓形,沒有尾巴。 它們和豬一樣很多時間都是在進食。還有個說法是: 豚鼠的叫聲類似小豬仔的叫聲。
印第安土著怎麼稱呼它?
「cuy"是南美這邊的叫法,來自克丘亞語。我聽到的一個說法是,豚鼠的叫聲聽起來像「古伊」,所以印第安土著給它取了個聲音類似的叫聲。果不其然,我本人第一次聽到豚鼠的叫聲時候,還真的聽起來像「古伊」。多見幾次(在基多太陽之路博物館可見活體),我完全學會了豚鼠的叫聲,哈哈哈!
這是我幾年前在guamote印第安牲畜交易市場拍到的。guamote是我見過的最原始古樸的南美印第安交易市場,後期會寫帖子專門介紹!
走出國門,步入歐洲。
早在西班牙人來南美之前,安第斯高原一帶的印第安人就一直食用豚鼠,對於他們來說,豚鼠和雞鴨這樣的家禽沒什麼區別,豚鼠肉低脂肪高蛋白。
西班牙人來了後,才「結識」豚鼠這個新興事物。從此,豚鼠的命運改變。它們可以像豬一樣在小範圍內(豬圈)長期生存,因此很容易通過船運到歐洲。它們跟著西班牙人走出安第斯山區,前往了發達時尚的歐洲(西班牙人、英國人及荷蘭人為主要的「豚鼠商」),因其溫順的性格、機靈可愛、及餵養容易,使豚鼠成為受歡迎的寵物。
與印第安土著,親密無間。
豚鼠最早在公元前5000年就被馴養在南美的安第斯地區(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和玻利維亞的南部)。問了身邊的南美人,以及基於旅行所見得知厄瓜多和秘魯人食用豚鼠最多,秘魯可能食用量最高。
在秘魯和厄瓜多的考古發掘中出土了大約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00年的雕像,這些雕像描繪了豚鼠。印第安土著的日常生活與豚鼠密不可分,而在西班牙天主教和印加文化碰撞出的火花之下,在厄瓜多和秘魯境內的教堂裡,「最後的晚餐」畫裡的餐桌上放的是豚鼠,而不是西方美味!
豚鼠和其他家禽一樣,作為經濟作物具有很高的潛在價值。 在60年代,秘魯人通過人工育種,管理和飼養方法,培育出「改良版」品種:體格更大,肉更多。這個品種當然是為了上餐桌。
豚鼠除了當作餐桌美味,還能搞事情!
1. 被薩滿用來診斷和治病
在厄瓜多和秘魯,薩滿「醫生」們會專門選用黑色毛髮的豚鼠,通過用豚鼠(通常用黑毛的)在病人的身上摩擦和對豚鼠內臟的觀察,來判斷病人的治療方案和恢復效果,這種方法至今也在安第斯山脈地區的部落中流傳。這個是真的!我身邊的厄瓜多人就嘗試過,地點在奧塔瓦羅附近的村落。
而在玻利維亞,豚鼠也是家庭療法的基礎要素。人們認為,用豚鼠肉湯浸溼頭髮可以防止脫髮,並且使用豚鼠血可以治療風溼病和關節炎。
2. 參與選美大賽
厄瓜多和秘魯印第安土著會舉辦豚鼠選美大賽。還真是新奇!
在西方社會流行起狗狗選美,印第安土著社會早就開始流行豚鼠選美比賽,該傳統持續了200多年。舉辦地在秘魯的瓦喬,節日當日,豚鼠會被盛裝打扮,穿上主人給他們準備的顏色豔麗的服裝,各種風格造型,以吸引眼球。選美冠軍的豚鼠主人會得到獎勵,然而,選美冠軍則會被烹飪成餐桌美味,讓參與者享受舌尖的快感,比賽才算真正結束。
我在油管上找到一個16年的視頻,還真的還在繼續上演這個傳統!
3.宗教祭祀、傳統慶典
在厄瓜多、秘魯、哥倫比亞,印第安土著在其宗教祭祀及傳統慶典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得到豚鼠。例如,在太陽節結束後,當地印第安人會分享食物中,唯一的肉是豚鼠,你不會看到雞鴨牛羊。在pachamama(自然母親)及羊駝祭祀中豚鼠也會參與其中。
哪裡能吃到這頓美味?
豚鼠一般是烤著吃,炭烤,烤箱烤。我吃過,感覺味道很像雞肉。老實說就味道本身而言,真的屬於美味的肉類。但就賣相而言,吃的時候,罪惡感滿滿。所以,至今就吃過一次,全當體驗了。
城裡的市場基本上找不到,野外村鎮才會出現這種鄉野美味。當地人基本上不怎麼吃了,倒是很有遊客來這裡要嘗試。記住,這種美味是高原區的美味,你要是去沿海區找,肯定找不到。在厄瓜多,基多、奧塔瓦洛、巴尼奧斯和昆卡這些旅遊城鎮都找得到。基多:餐廳供應。Mama Clorinda, Achiote和Lea Quitea,建議提前電話訂餐。其中Achiote環境最好,Lea Quitea二樓可看到麵包山景,Mama Clorinda位於基多夜生活中心廣場。巴尼奧斯: 中央市場旁及Sisa餐廳。秘魯:庫斯科的聖佩德羅市場就有賣的。
現在市場上能看到能吃到的,都是家養的。而且這個屬於有很長歷史的家禽,所以,不算是「野味」,放心開吃,不用擔心病毒。
吃過的人怎麼評價?
味道介於雞肉和兔肉之間。鮮香爽脆。高蛋白,還各種微量元素。
具體什麼味道,就等著吃貨們來嘗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