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嫁給了愛情,卻輸給了無性婚姻」:性,才是檢驗婚姻的第一標準

2021-01-18 壹心理

點擊上方☝壹心理 , 看看有多少位朋友關注



壹心理主筆團 | 笛子


 01 

「因為無性婚姻,我出軌了」


夫妻一個月過多少次性生活才正常?


2 次?3 次?4 次?現實中,有很多人連一次都沒有。


想起日劇《晝顏》裡紗和的無性婚姻,便覺得窒息。


紗和和丈夫俊介結婚 5 年,彼此叫對方「孩子他爸」、「孩子他媽」。他們的「孩子」,卻只是被丈夫當成寶貝養的兩隻倉鼠。


紗和總是被想抱孫子的家婆埋怨生不出孩子,怪她「本身就長得一般般」、「沒有女性魅力」、「不會打扮」,讓兒子沒有撲倒她的欲望。



她委屈,卻有苦說不出。她和丈夫早就過上了無性生活。


每天晚上,丈夫會牽著她的手入睡。但這已經是兩人最親密的接觸。


紗和早已有了離婚的念頭。


老公不是同性戀,結婚前還是很正常地想要她,婚後卻過著無性生活,雖然倆人關係看起來很好。但是,關係早已死了。


死去的,是一個嫁給愛情的人對婚姻的美好憧憬,那種感覺到生命活著的心動。



英國知名兩性關係學家安得烈· G . 馬歇爾表示:


缺少性生活,首先會對雙方感情帶來傷害。如果夫妻一方渴望親密,而另一方拒絕,很容易給對方帶來心理上的挫敗感。其次,還會對身體健康帶來一定影響,長期沒有性生活可能導致性器官早衰、激素不穩定。


紗和在一天天的無性生活裡,變得降低自尊感,慢慢懷疑自己是不是沒有魅力了。


所以膽小的她,也會冒險在工作的超市裡偷口紅。



當她遇見當生物老師的北野,好像忽然重新活過來了。


他們去野外約會。溫熱的陽光,潺潺流水,花草樹木,奇形怪狀的昆蟲,一切都充滿了生命力。


她出軌了。



在如同一潭死水的婚姻裡,她找到了一條重生的路。儘管這不道德。


在「非自願無性」的關係裡,缺乏性的一方,總會通過其他渠道釋放性衝動的,自慰、文愛、肉體出軌等。


無性婚姻不僅存在於電視劇裡。


一個朋友前幾天跟我吐槽說,她堂姐最近跟她抱怨和堂姐夫越來越陌生了,原因是越來越少的性生活。


她堂姐夫花了 2 年時間才追到堂姐,轟轟烈烈地戀愛1年就結了婚。「戀愛時他恨不得一天 3 次,現在才結婚 1 年,有時候兩個月才有一次」。


從熱戀到無性婚姻,他們只用了 2 年。


她堂姐不明白,明明是嫁給了愛情,家裡有房有車,雙方事業也不差,婚姻怎麼就輸給了「性」?


因為,性,才是檢驗婚姻的第一標準。


 02 

中國人的性生活頻率,慘到不能再慘


看過一個關於無性婚姻的新聞,可悲。


浙江寧波一對夫妻,結婚五年,唯一的一次「性生活」,就是婚後第二天晚上,丈夫沒有任何肢體語言,就直接脫了妻子的短褲,用手捅破了她的處女膜。


之後就再也沒有性生活。「我到現在連初吻還在」。



問及理由,丈夫說,「我不喜歡她」。


不是生理疾病,也不是性取向問題。只是因為不喜歡,沒感覺,就冷落妻子五年。


更可惡的是,丈夫還騙父母說他們一直有夫妻生活,導致妻子被苛責沒能懷孕全是她的問題。



很多人看完在評論裡控訴:


有結婚 20 年,已經 15 年沒有夫妻生活的,「真的受不了那種活守寡的日子」。



有生完孩子後老公再也不碰自己的,分居,沒有性生活,沒有擁抱,為了孩子湊合著過……



怎樣定義無性婚姻?


社會學家認為,夫妻間如果沒有生理疾病或意外,卻長達一個月以上沒有默契的性生活,就是無性婚姻。


我想和大家討論的,不是男女雙方事先承諾不進行性生活的基礎上,以及因為先天性的生理疾病、或者對性根本不感興趣而自願組成的無性婚姻,而是兩個人都有正常的性能力,卻慢慢變成的無性婚姻。


無性婚姻的普遍,遠遠超出我的想像。


全球來看,2009 年《紐約時報》上的一則報導顯示:


約有 15% 的夫妻近半年內沒有過性生活;


2015 年,谷歌搜索的統計結果顯示,「無性婚姻」是人們對婚姻的首要抱怨,每個月都有 21000 人在搜索「無性婚姻」,搜索量遠超過「不開心的婚姻」和「無愛婚姻」。


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潘綏銘教授 2000 年的性調查結果顯示:


在全中國 20 到 64 歲的、有婚或者已經同居的、被調查時仍然生活在一起的男女裡面,每個月連一次性生活都不到的人超過了 1/4(28.7%)。他把這稱為「婚內乏性」。


關於性生活頻率、性高潮體驗的量化標準,性治療師甄宏麗提到一個計算公式:20多歲的人(21-29歲),用 2 乘以 9,等於 18,即 10 天裡有 8 次;相應地,30 多歲的人,3 乘以 9 等於 27,即 20 天裡有 7 次,差不多 3 天一次;以此類推。


這樣一算就知道,現在人們的性生活頻率已經慘到不能再慘。


但幾乎沒有人願意談論或者承認自己處於無性婚姻狀態。


他們痛苦,焦灼,卻礙於世俗眼光無法與人訴說。



我不是說無性婚姻一定不幸福。


性治療師 Judith Steinhar 認為,只要兩人在性愛頻率上達成共識,就能順暢地在無性關係中獲得親密感。


如果兩個人對性生活頻率、無性婚姻都沒意見,婚姻滿意度也可以很高。


但很多不幸的無性婚姻,正是在於兩人對性的要求不一致。一方渴望乾柴烈火一周 7 次,一方冷若冰霜,一個月 1 次都嫌累,怎麼「性」福?


性,不是婚姻中最重要的,但沒有性,兩個人心靈連接一定會有裂縫。


如美國學者託馬斯·拉科爾所言:「對於人類來說,性不僅僅是性,性是一種語言,是一座橋梁,是從孤獨通往親密的所在,是建立彼此相屬的熔爐。」


你連對方最私密的身體都不願意進入了,又如何進入Ta最真實的內心?


更殘忍的是,在缺乏家庭溫度的無性婚姻裡,被綁架的不僅是夫妻雙方的一生,還有孩子。


我很擔心他們長大後是否有愛與被愛的能力。

 

 03 

比沒有性生活更可怕的,是沒有愛


王小波說,性是人類最原始的自然需求,和吃飯睡覺一樣,簡單而美好。


一個人愛不愛你,他的身體會告訴你。


沒有性的很大原因,只是因為沒有愛。


想到歌星蔡琴的十年悲劇婚姻。


1984 年,蔡琴遇見楊德昌,一見傾心。


1985 年結婚時,楊德昌提出一個奇怪的要求:


「我們應該保持柏拉圖式的交流,不讓這份感情摻入任何雜質,不能受到任何的褻瀆和束縛。因為我們的事業都有待發展,要共同把精力放到工作中去。」


蔡琴接受了。她為他傾其所有,幫助他發展事業,從無名小輩,到知名導演。


直到 1995 年,楊德昌承認自己愛上比他小 18 歲的女鋼琴家彭鎧立。


兩人離婚,結束長達 10 年的無性婚姻。


接著,楊德昌馬上和彭鎧立結婚並生了兩個小孩。


可笑,荒唐。


他不是喜歡柏拉圖式的純潔愛情,而是根本不愛她。


性學家馬曉年道出真相:「無性婚姻的本質,就是無愛婚姻。」


那些以「工作已經夠累了」,「老夫老妻,別瞎折騰了」、「養孩子壓力夠大了,沒興趣搞這些」為理由拒絕性生活的人,無非是淡漠了愛。



再者,很多無性婚姻的存在,根源於性教育的缺失。


比文盲更可怕的,是性盲。




性教育的落後,使得很多人在性的認識上存在諸多偏見。有的人「談性色變」,認為性本身是骯髒的。


女性如果性經驗豐富,就會被認為道德敗壞,浪蕩,不知羞恥。所以很多女性在床上「放不開」。


男性如果性經驗豐富,常會被打上「情場浪子」、「色情狂」的標籤,也更多地認為如果自己無法使女性滿意,就很沒用,很自卑。


父母無法開口對孩子談「性」,認為孩子長大後自然就懂了,導致現代大多數年輕人都是看A片「自學成才」。


2016 年《中國性教育現狀報告》顯示,我國青少年獲取性知識的主要渠道是:色情光碟、網絡圖文和影視作品。


而大多 A 片製作低劣,片面展示性技巧、甚至很多男性強迫女性發生性行為的情節,把美好的性生活,變成沒有情感的機械運動,誤導年輕人的性觀念。


缺失的性教育還在影響下一代。


貼吧上有個笑話,一個小孩問家長自己從哪裡來的,都被糊弄過去,他在作文寫到:我們家太可怕了,已經兩代人沒性生活了……



進入婚姻後,伴侶雙方也常常避免主動談「性」,這會讓性生活質量更容易進入消極。


潘綏銘教授在「對性生活怎樣進行交流與溝通」的調查顯示,


        


很多無性婚姻發生在女性生完孩子後,丈夫便表現出「性慾下降」,性生活頻率越來越低。女性通常誤以為是自己生育後「陰道鬆了」,對伴侶失去了性吸引力,甚至想通過「陰道緊縮術」去挽回。


親愛的,你真的不必責怪自己。


這很可能因為丈夫有弗洛伊德提出的「聖母-妓女」情結,它集中體現在當妻子懷孕或生產後,他們很難和一個有「母親身份」的女人過性生活,潛意識認為母親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不該和「羞恥」的性掛鈎。


心理學家奧託·魏寧格在《性與性格》書中指出:「在男人眼裡,母親似乎更接近於貞潔的理想。」


而這種男人,會把 「壞」 女人 —— 有性自主的 「妓女」 當渴望的性愛對象。「聖母-妓女」的情慾二分法,實際上否認了女性正當的性慾望。


那不是你的錯。


 04 

「親愛的,我們好好聊一聊『性』吧」


無性婚姻的悲劇,最摧毀身心的不是無性本身,而是無性背後的冷漠和歧視。


一方歇斯底裡地努力,另一方視而不見。


電影《無問西東》裡的許伯常和劉淑芬是一對青梅竹馬,許伯常曾許諾要和她結婚,過一輩子。


於是劉淑芬供他讀大學。可當他上大學後感覺兩人差距太大,提出分手。劉不肯,拿著刀子以死相逼結了婚。


悲劇開始。


劉淑芬盡心竭力地照顧許的生活,經濟條件有限,做飯只做他一人吃的份,自己吃開水泡鹹菜。


但他對她,只有無盡的嫌棄和鄙視。


劉淑芬吃過的碗筷,他絕對不用。劉淑芬把他的杯子摔了,他寧願用碗喝水,也絕不碰劉淑芬的杯子。


更別談性生活。


夜幕降臨,劉淑芬穿著短褲露著大腿,坐在床上,眼巴巴地等著許。他抬起頭冷冷地看了一眼,繼續埋頭工作。


一個精力充沛的男人,從未碰過同在一間房裡生活的妻子,不止冷漠,更是絕情。


劉淑芬滿腔怨氣,經常打罵許伯常。她說:


「外人只看到我怎麼打你罵你,可他們不知道你是怎麼打的我。你不是用手打的我,是用你的態度。


「你讓我覺得,我是這個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改變無性婚姻的首要前提,是雙方有愛的基礎上,彼此有意願去喚醒雙方的性需求。


而不是單方面努力,每一次靠近都被推開。


多點和愛人談論性,聊一聊彼此能接受怎樣的喜好,不能接受的程度。


英國著名性健康專家 Kevan Wylie 博士說:「如果能與愛人無所不談,女人才可能找到更多方式來改善性生活質量。」


男人也一樣。


也許,對性的溝通過程中,會讓你表現脆弱,擔心對方的反應不能如你所願。但正是這種自我暴露,才會更加拉近心的距離。


因為,你們彼此感知到了,Ta 需要我,我怎麼做能讓 Ta 更快樂。


美國心理學家斯滕伯格提出了著名的「愛情三角理論」,認為愛情由三個基本成分組成:激情、親密和承諾。他把只有親密 + 承諾、缺乏激情的關係叫做 「伴侶式愛情」。這種關係裡,彼此之間只有權利和義務、卻沒有感覺。


具備激情、親密和承諾的愛情,斯滕伯格稱之為 「完美愛情 。


當一段關係只剩下親密和承諾,如何找回激情?


我們的一個同事第一次見到心理學治療學家歐文·亞隆時,聽他說起和妻子的故事。他們會定期安排一個只屬於自己的旅行,回來的時候,會發現一個完全不一樣、新鮮的彼此。


這也是尋回激情的有效方式之一。


你們還可以嘗試一起參加新奇、興奮的活動,給家裡換個裝扮,增加新鮮感;甚至規劃性生活頻率、地點和方式,在彼此可接受的範圍內解鎖新姿勢新玩法。


但如果問題很嚴重,儘早地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吧 ,心理諮詢和健康諮詢,都是有必要的。


都是成年人了,勇敢一點,你值得更好的性福。


愛沒那麼難。Just do it.


- The End -



 壹心理 · 免費福利 

和蔡康永面對面

更多情商錦囊,讓他親自說給你聽


↑ 點擊圖片可放大 ↑


情商是什麼?


在蔡康永看來:情商,是人應對一切關係的能力總和,而情商真正的意義,在於愉快地做自己。


12 月 2 日,壹心理聯合博集天卷、北京言幾又書店,邀請 蔡康永 攜新書作客,與讀者粉絲探討有關情商的經驗之談,進行有趣的心理互動,為都市青年遇到的情商困惑指點迷津。


長按下方二維碼,可了解更多活動信息,另外還可以領取到蔡康永為你準備的 「情商錦囊」 哦!


↓ 長按掃碼,報名活動 ↓

↓ 領取情商錦囊 ↓


 主筆團文章回顧 

»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全文 «


相關焦點

  • 顧曼楨嫁給祝鴻才,10年無性婚姻,對彼此都是折磨
    一連10年,顧曼楨都沒有讓祝鴻才進過自己房間,他們之間真正做到了無性婚姻。深夜買醉的時候,祝鴻才也曾委屈地跑到顧曼楨面前倒苦水,既然不愛自己,為什麼還要和自己結婚,冷落自己,這對他來說簡直就是一種「死緩」。
  • 「十三年無性婚姻我受夠了!」你在無性婚姻裡還要忍多久
    曾經在網絡上看到一句話:「婚姻裡,如果有性,那麼性只佔婚姻的百分之十。如果沒有性,那麼性佔了婚姻的百分之九十。「01我表妹最近正在鬧離婚,妹夫不想離,雙方正處於僵持的階段。我被委派跟她談談,表妹跟我倒是很坦然,把她要離婚的原因向我娓娓道來,我才弄清楚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表妹和表妹夫是自由戀愛的,基本兩人也算是一見鍾情,表妹性格大大咧咧外向型,表妹夫古板嚴謹,屬於內向型。談了一年多兩人就結婚了。結婚以後頭兩年關係還是很不錯的,從第三年開始,他們的之間好像走進了一個分水嶺。
  • 為什麼有的夫妻會走向無性婚姻?沒有愛情的婚姻就是這個樣子
    01:導語有一些結婚十幾年的粉絲問我,為什麼自己的婚姻正在往無性婚姻發展?為什麼彼此之間越來越沒有興趣?每天只是湊合著過日子,跟結婚伴侶發展成了熟悉的陌生人,這樣的婚姻算正常嗎?這種情況其實並不少見,隨著時間的流逝,夫妻激情褪去,用僅存的責任感艱難維持婚姻。
  • 嫁給愛情的吳彥祖:結婚十年,誰都會缺乏使用
    連萬千少男少女的夢中情人,結婚十年都開始缺乏性生活了,那普通人的婚姻呢?「我嫁給了愛情,為什麼卻輸給了無性婚姻?」夫妻一個月過多少次性生活才正常?2 次?3 次?4 次?現實中,很多人一次都沒有。日劇《晝顏》裡的出軌女紗和,結婚5年,窒息了。
  • 中年女人的「報復」:經歷無性婚姻十年,我主動尋求婚外感情和性
    文:鄭少淵 願我的文字能溫暖你~-01-偉大的思想家恩格斯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愛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可是沒有性的婚姻同樣不道德。這句話說明在婚姻中,愛情和性都是不可或缺的,兩者缺少一個婚姻都不會幸福。其實對於愛情,人們都懂得它對婚姻的重要性;反而是性,人們一直對它諱莫如深,不肯直面它,這也給性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在我國,性一直都是禁忌話題。在國人心中,性是可恥的,骯髒的,是不道德的。
  • 性心理學:無性婚姻的真相,讓人感到絕望
    對人類而言,性不僅僅是性,性是一種語言,性是一座橋梁,是從孤獨通往親密的所在,是建立彼此相熟的熔爐。靈魂拷問:夫妻一個月過幾次性生活才算正常?7次?5次?3次?2次?真相讓人瞠目結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連一次都沒有。
  • 無性婚姻:40歲男人的中年危機,婚姻的隱形殺手
    在談及婚姻情感問題時,我們不得不提的一個話題就是:無性婚姻。雖然看似在婚姻生活中,物質和愛情比較重要。但是在情感心理學中,性與物質,愛情是同等重要的,都是用以維持婚姻感情穩定的重要調節劑。之前有位朋友向我訴苦,說她跟老公結婚十多年了,老公就在她沒生孩子那幾年還黏糊她,自從有了孩子就單獨搬到了一個小臥室去,從此接近十年的時間裡,她都是在過著無性婚姻的生活。朋友很無奈,想離婚擔心孩子還小,不忍心讓孩子看到家庭破裂。
  • 兩性心理學:好的婚姻愛情和性各佔一半
    我當時做完這個心理測試,覺得比較準確,可以看出金錢、愛情、家庭、婚姻、性這5者在我心目中的重要性。今天大家也可以做一下這個心理測試,更加了解自己對愛情和性的看法。01因為愛情而結婚在上高中的時候,做過這個測試。當時好友A的選擇是愛情在婚姻和性的前面,如今她也因為愛情而結婚了。
  • 無性婚姻,你能堅持多久?曾美好的愛情終究被「守活寡」消磨殆盡
    01愛情和婚姻是兩回事曾經有一個朋友小嫻跟我聊起了她的離婚原因:她前夫不行……>婚姻真像鞋子,合不合適,還真得親自穿上試試才知道。小嫻在20出頭的年紀就結了婚,當時朋友們都羨慕她嫁給了愛情,她的婚姻,在外人看來,哪哪都好,面面俱到,卻沒成想,瓦解他們家庭的卻是這樣私密的事情。
  • 中國有21%的女性正在承受無性婚姻:無性,才是婚姻裡最大的癌
    沒有「性生活」,是很多夫妻不能公開的秘密,這個秘密讓無數人痛苦、委屈、心酸……今年4月,無數人的「男神」吳彥祖在社交軟體自爆無性婚姻。「結婚近十年,生殖器可能是我身體最乾淨的部分」、「因為少用」,此話一出網友立即炸鍋,萬萬沒想到,就連這種大帥哥,況且老婆還是個美女,竟然會過著「無性婚姻」。
  • 我採訪了100對無性婚姻的夫妻,揭露了婚姻的危機
    我擔心她的狀態,於是從那次見面之後,沒事就開導她。這是這麼長時間以來,第一次聽到她雀躍的聲音。一細問,才知道她在家跟她老公坦誠溝通了一次,兩個人都暴露了自己的脆弱,相互安慰間居然有了親密的感覺,於是接下來就水到渠成,終於結束了5年的無性婚姻。
  • 無性婚姻對女性的傷害:面對無性婚姻你是忍還是離?
    有多少夫妻現在基本上都是過著無性的生活,沒有親吻沒有擁抱,甚至拉手都沒有?中國性學專家:中國無性婚姻已過半。在這個性解放的時代,這個調查結果是不是令人震驚。這這篇文章,我主要從女人的視角討論無性婚姻。接下來我們來看幾個案例。
  • 無性婚姻:一句「我沒有欲望,但不缺少愛」究竟多麼可笑
    何為無性婚姻社會學家說,夫妻間如果沒有生理疾病或意外,卻長達一個月以上沒有默契的性生活,就是無性婚姻。原因何在?性學家馬曉年一語道出真相:「無性婚姻的本質,就是無愛婚姻。」回到普通人身上,約麼三分之一的婚姻歸於無性婚姻。他們於對方冷漠的心,是否連帶冷落了那句「床頭吵架床尾和」的俗語?
  • 「無性」婚姻讓我痛苦不堪,我該離婚嗎?
    女性讀者韓琪琪(化名)口述,關鍵詞:無性婚姻、離婚我和老公都是比較傳統的人,婚前並沒有同居,因此對於他那方面的狀況也不是很清楚,後來結婚之後又很快就懷上了小孩(就幾次就懷上了)。因此我們真正意義上的二人世界是從小寶寶生下來之後才開始的。我發現老公似乎是性冷淡,對那方面不感興趣,而且也不太行,一兩個月都不來一次,來一次中途就萎了。而我又是一個需求很強烈的女人。雖然老公在各個方面都很照顧我,但是這樣有名無實的無性婚姻該怎麼繼續?
  • 「20年無性婚姻,為什麼不離婚」?男人的回答,令人警醒
    性是人類最複雜的一種需要,是婚姻的重要部分,甚至有時候能治癒我們內在的生命。可以說,夫妻生活是婚姻必不可少的,但在有些男人心中,結婚只是為了生活,不需要性。從二十三歲嫁給丈夫,餘清和對方已經生活了二十五年。
  • 新婚丈夫拒同房遭妻子起訴:無性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在我國,過「無性」婚姻生活的夫妻約3成,年齡集中在30-50歲之間。造成無性婚姻的主要原因是男女因種種不可抗力造成性功能喪失,或者心靈受過重創,或先天性、後天性的性冷淡。造成夫妻二人之間終止了性生活,從而過上了無性婚姻。無性婚姻對婚姻中感情的危害大嗎?
  • 無性婚姻能夠產生幸福的愛情麼?
    在夫妻中無性生活是導致家庭分裂的最大原因,甚至高於出軌。我們先來看看婚姻的構成要素,喜歡,激情,承諾。婚姻是一種締約,對於彼此之間的一種承諾,我們能夠走到現在必然彼此有著深厚的友情,而所有的這些開始於兩性吸引喜歡。但是再深的感情,在好的承諾,婚姻中也缺少不了激情,他就像生活中的調味品。
  • 無性婚姻是否能長久 婚內的性為什麼這麼少
    婚姻專家認為,「性格不合」四個字蘊含了許多欲說還休的潛臺詞:其中最重要的一句不言自明:那就是「性生活不合諧」,其結果必然導致「婚姻的無性」和「無性的婚姻」。於是,有人「聳人聽聞」地提出,中國社會進入了「無性婚姻」時代。看來「性」已在現在和未來的婚姻中失去了它應有的作用和地位。既然婚姻裡沒有了「性」,我們還要不要世俗的婚姻?
  • 無性婚姻,先認輸的是男人還是女人?
    當然無性愛情並不是單單指婚後,而在婚前戀愛期,很多伴侶也都是無性戀愛關係的。但是現在「無性愛情」卻被大家認為是分手或者離婚的前兆,無性婚姻真的是這樣嗎?但是並沒有覺得不幸福,反而覺得這樣的愛情更純粹、更踏實。因為大部分的性不過是享受快感的一剎那,快感都是短暫的,既然是短暫的,我何必過分的追求性呢?@塗先生說實話,我不能接受無性伴侶。
  • 好的婚姻要避免成為無性婚姻
    一旦雙方連最親密最終熱的性都不感興趣了,那麼愛和衝動的那種感覺可能已經沒有了。性生活是夫妻生活中最基本的一種交流方式,也是一種最簡單最美好的事情。很多夫妻的性生活缺乏,但是又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時間久了,夫妻生活黯淡無光。年輕人認為無性的婚姻離自己太遙遠,那種無性的婚姻就屬於那種老年夫妻。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無性生活不僅存在於中老年人年輕伺服器也不佔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