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職場還是生活中,很少有人會有一說一,直白赤裸的把意思表達出來,特別是處在領導位置的人,在說話的時候,常常不能只看到表面的意思,如果誤解了那些「暗語」的意思,後果很嚴重。
下面通過三個職場故事,給你解析職場中常聽到的交際暗語,讓你少走點彎路:
暗語一:徵詢你的意見,其實是讓你表態
阿強跳槽到一家公司擔任市場部經理,老闆為人隨和,沒有什麼架子,也很重視阿強。
有一次公司召集各地渠道商一起開會,有渠道商現場向老闆提要求,希望他們公司能追加推廣費用,加大媒體廣告投放,以協助渠道商推進市場銷售步伐。
老闆聽完後,沉默了幾秒,說:「你的意見我贊同。加大市場投放肯定是好事,但我們內部需要先探討一番才能做最後的決定。」
接著老闆轉頭問阿強的意見,阿強聽到老闆說贊同,就順著渠道商的意思把加大廣告投放的好處再次渲染了一番,得到很多人的附和與掌聲。
見大家反響如此「熱烈」,老闆也不好違了眾人的意思,不得不當眾許諾本月再次追加200萬的廣告投放費用。
會議結束後,老闆黑著臉把阿強訓斥了半個小時,說阿強怎麼就聽不懂他的意思,居然還順著渠道商的意思來,給公司帶來了「負擔」。
此時阿強才明白,老闆說「贊同」的話只是客套一下,其實是反對,他讓阿強發表意見,就是希望阿強能明白,替老闆出面來回絕經銷商們這種不切實際的要求。
同樣的語言,在不同的環境下,要看語境和角度,作為下屬,要能設身處地的動腦筋,才會少犯錯。
暗語二:表面在誇你,其實是提醒你
小玉進入一家外企,工作積極努力,業務能力不錯,年底考核的時候,業績遙遙領先一眾同事。
有次開完會後,領導特意喊住小玉,「語重心長」地跟她說:「你個人表現很突出嘛!」
聽到平時嚴格的領導表揚自己,小玉開心的不得了,更加積極的投入工作,有時候為了表現自己的能力,還會獨自接下一整組的任務。
一年以後,部門主管位置空缺,小玉滿心以為應該會輪到自己,沒想到最後領導提拔了一位業務能力明顯低於她的同事當了主管。
小玉非常不解,找到領導,領導很直白的告訴她:「主管的職位需要一位善於團隊合作的人,而你太過於自己的個人表現!」小玉才意識到,去年領導「稱讚」她的話,其實是暗示她要注重團隊合作,不能只想著表現自己。
經過這次挫折後,小玉知道不能光聽領導表面的話語,非常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
有一次領導出差,跟小玉說:一切都交給你了!
這次小玉並沒有那麼傻,認為領導真把所有事情的決定權都交給了自己,而是把進度隨時向領導匯報,遇到重要節點及時請示領導,最終業務完成得出色,領導和小玉雙雙得到了豐厚的獎勵。
要明白對方說的話是正話還是反話,是明語還是暗語,一定要了解說話者平常的表述方式和習慣,從中多去思考,捕捉到其真實的意思。
暗語三:給你提建議?其實是在否定
小馬有一次花了很長時間做了一份自認為極富創意的企劃案,拿給上司去看,上司看完後對他說:「看起來有點意思,不過你可以問問其他人的看法。」
得到上司的「認可」,小馬興奮的去找同事,同事也說還不錯,可以多問問其他人,也得到了多數人的肯定。
到了研討會上,小馬興衝衝的講完了企劃案,會議室有點冷清,並沒有出現想像中的掌中,最後投票的時候,小馬的企劃案得票最少。
小馬很困惑,很失落,他去問一個好朋友,朋友告訴他:他們說那些話,是不想打擊你的積極性,並不是對你的肯定。
有時候同事啊,領導啊,由於抹不開面子和礙於關係,不好直截了當的「否定」你,只能通過暗語的方式來提醒你。最好的辦法就是真心實意向人請教,放低姿態,虛心學習,才能聽到真話。
綜上所述,職場中領導的話一定要聽明白,聽仔細,不要把批評當做表揚,不要把否定當成贊同,多數時候可以先揣摩下,有沒有其他的意思,總結出經驗規律,職場會少走很多彎路。
你平常聽到領導同事說過哪些暗語,又是怎麼理解呢?一起交流討論,歡迎留言、轉發!
原創不易,轉載請註明出處。關注公眾號:職場生存法則說,查看更多職場文章,以及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