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蜿蜒山路,走進安順紫雲縣宗地鄉壩絨村大山深處養殖場,數十個林下雞舍、蜂箱,鑲嵌在如畫的青山中,54歲的韋胡權打掃完雞舍,又去整理蜂箱。
望著滿山悠閒覓食的土雞,韋胡權心裡高興。「在貴州銀行信貸支持下,我們林下養蜂、養雞投資了200多萬元。蛋雞9月末開始下蛋,就能見著錢了。」他說。
壩絨村的養蜂箱
韋胡權是壩絨村黨支部書記,壩絨農村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2020年,紫雲縣大力推廣林下養蜂、養雞、種植食用菌農村經濟產業發展。韋胡權也萌生了在村子發展林下養殖的念頭,「林下養殖能進一步增加貧困戶收入,鞏固脫貧成效。我們村有荒山林地,發展林下養殖非常合適。」選準產業,說幹就幹。韋胡權帶領村民到成熟的林下養殖基地考察、學習養雞、養蜂經驗。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購買雞苗和建設配套雞舍,購買帶箱蜂群等,都需要資金。我們一時間拿不出這麼多錢。」他說。
一籌莫展之際,韋胡權來到了貴州銀行紫雲支行尋求幫助。得知壩絨公司融資需求後,紫雲支行與安順分行上下聯動,發揮決策高效、服務快捷的優勢,成立了金融服務專班。服務專班主動與企業、擔保公司對接,完善融資和擔保方案,採取「政銀擔風險分擔」擔保方式,在依法合規和風險可控的前提下,5月末,向壩絨公司投放215萬元流動資金貸款,用於發展林下養雞、養蜂產業。得到信貸資金支持後,韋胡權快速擴大養殖規模。如今,壩絨村養殖林下生態蛋雞200棚、20000隻,養殖蜜蜂1426箱,與貴州嘉禾香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達成統購包銷合作,預計林下養雞和養蜂年收入約400萬元,帶動貧困戶143戶、貧困人數527人增收。
韋胡權正在整理蜂箱
「我們壩絨村黨員群眾要靠自己雙手發展林下經濟,讓錢包鼓起來,把日子過得更好。」韋胡權眼中滿滿都是脫貧致富的希望。壩絨村林下養殖項目,只是貴州銀行安順分行「集群授信」助紫雲縣農民脫貧致富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紫雲支行不斷挖掘像韋胡權這樣的帶頭致富典型,通過地方政府增信,以「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讓原本無法獲得貸款的村鎮小微企業抱團取暖,向紫雲縣24家村鎮級公司集群授信5000萬元,解決了村級經濟融資難的問題。截至8月末,紫雲支行首批向包括壩絨公司在內的4家村級公司投放1090萬元融資資金,帶動蜜蜂9000箱、林下套種蕎子12000畝、林下種植木耳1000畝、放養蛋雞30萬羽,預計實現年產值6000萬元,預計通過用工、分紅,帶動貧困戶3044戶、1.12萬人增收。譚飛芳
編輯 陳茜茜
編審 閔捷 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