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顧名思義它的核心就是聲音,聲音作為播音的基本功部分,是播音主持入門及發展的前提。
無論先天聲音條件如何,通過大量發聲訓練都能擁有較好的聲音,但這期間也帶來不少問題,很多人覺得專業學習播音主持的人播音腔太重,很不接地氣,沒有非專業人員聽著舒服,於是播音生身上不由得就多了個標籤-----沒親和力的播音腔。
其實這個問題歸根結底還是語音發聲不能融會貫通,說話有播音腔是你有了基本發聲功底後的體現,在此之後還需要高強度的系統練習,量變必然引起質變,最終你的聲音便可以無縫切換,自然親切那是肯定事。
而且這個專業目前也在飽受質疑,有人覺得播音主持沒必要當作一門學科來深入研究學習,只是說幾句話而已,只要口齒清楚就好了。但事實真沒這麼簡單,而且有關播音主持不僅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裡面的學問還大著呢。
播音創作的基礎也是語音發聲,我們基於創作作品而來的聲音的千變萬化,如果發聲基礎不紮實,可想而知這條路是根本行不通的。你可能會說業內有很多優秀的大師,他們並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啊,語言發聲應該沒有那麼專業,確實,很多非科班人在這一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但作為語言藝術,我們的基礎是一樣的,而且播音主持界也緊隨時代的腳步不斷探索完善,在自己的理論基礎上不斷吸收兄弟藝術門類的精髓,已經有一套自己的理論體系,
那麼對於播音發聲來說,都有哪些實用的小技巧呢,現在咱們一塊討論下:
1、口唇練習:口的開合練習--張嘴象打哈欠,閉嘴如啃蘋果。咀嚼練習--張口咀嚼與閉口咀嚼結合驚醒進行,舌自然放平。雙唇練習--雙唇打響,向前 後 左 右閉攏轉圈。舌頭練習--彈練,打響。
2、吸氣練習:
到花園聞花香,尋找沁人心脾的感覺
到食堂聞飯菜香,收入肺底的感覺
向上抬重的物體,腰、小腹用力之處
3、呼氣練習:吹蠟燭,讓火焰儘可能小而又不離開。
4、放鬆練習:
(1)體會胸腔共鳴:微微張開嘴巴,放鬆喉頭,閉合聲門(聲帶),象金魚吐泡一樣輕輕地發聲。或者低低的哼唱,體會胸腔的震動;
(2)降低喉頭的位置:(同上);喉部放鬆、放鬆、再放鬆;
(3)打牙關:所謂打牙關,就是打開上下大牙齒(槽牙),給口腔共鳴留出空間,用手去摸摸耳根前大牙的位置,看看是否打開了。然後發出一些元音,如「a」,感覺感覺自己聲音的變化;
(4)提顴肌:微笑著說話,嘴角微微向上翹,同時感覺鼻翼張開了,試試看,聲音是不是更清亮了。
(5)挺軟顎:打一個哈欠,順便長嘯一聲(注意周圍有沒有人哦!)
始終保持鬆弛狀態,在播音發聲的整個過程中,放鬆將起到很好的作用。意識和身體肌肉越放鬆,越能發揮出聲音的魅力,突出聲音的個性特點,整個的播音創作過程才能收縱自如、得心應手。
關於播音發聲有很多科學的練習方法,想要學好這門藝術,貴在持之以恆,只要保持熱愛,堅持下去,你的聲音一定不同凡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