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專注力!家長為什麼要注意這幾點?

2020-09-10 天寶的專職媽媽

有些家長一直在抱怨,自家的孩子非常沒有耐心,讓他們學習,總是需要別人督促,自己完全沒有耐心坐在那裡安心學習,上課聽講,注意力不集中,總是開小差,聽課效果差,其實專注力是家長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非常重點去培養的一種習慣。
是有時會把專注力放偏
經常是孩子在奮筆疾書的寫作業,而父母卻只在旁邊看手機刷視頻,就是這個問題,阻礙了孩子的耐心,所以問題不是孩子缺乏專注力,而是有時會把專注力放偏,我們發現,大部分爸爸媽媽說的孩子不專注的問題,都是這種情況,您的哪些行為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呢?您又該怎麼做呢?


請不要打擾他們的興致
和孩子共同關注一個事物,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核心——聯合注意,沒有建立起聯合注意關係,就很難培養孩子的耐心意識,專注的狀態,還表現為較長時間的投入,如果孩子在一件事上只能投入很短時間,很快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事上,我們就會說孩子不專注,其實,這也往往是大人給孩子安排過於密集的活動、留給孩子專注一件事的時間太短造成的,創造專注的環境,從小培養專注做一件事情的習慣,不要破壞孩子的專注力,是最簡單也最重要的培養專注力的法則。


不一定非要按照說明書去教孩子玩

我們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就需要給孩子留出專注投入的時間,讓孩子能有較長的時間,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比如他喜歡玩某個玩具,可以一直玩兒兩三個小時,中間不被催促著去看書;他喜歡看一本書,看上小半天也沒關係,中間不會被督促著去做作業,要提醒家長朋友無論是做什麼事,最好在家長的陪伴下進行,不能陪伴也不要時不時的打斷孩子的遊戲,這會打斷孩子的專注力,以後上課坐不住、東張西望,或者上課、做作業時開小差,都是這個年齡段的專注力沒有培養好。



家長千萬不要隨意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情
家長千萬不要隨意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其實就是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打斷的專注力的過程中導致的,現在的爸爸媽媽們,越來越關注對孩子的陪伴,孩子做很多事情——玩、閱讀、寫作業,爸爸媽媽都會陪伴在孩子身邊。但這種陪伴,卻常常成為對孩子的打擾,孩子不停地被爸爸媽媽打岔,他的思路被不斷打斷、他的方法不停地被糾正,他還得時不時地對爸爸媽媽的指揮做出反饋,怎麼可能進入全神貫注的專注狀態?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作為父母都要多些耐心包容和接納孩子,通過科學的方法來幫助孩子提升,所以說,想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最好辦法就是家長杜絕那些破壞專注力的行為。

相關焦點

  • 培養孩子專注力,家長一定要做好這幾點,不妨來看下
    這樣子的孩子似乎沒有耐心,其實這些表現在理論上,就是孩子的專注力不夠強的表現,那麼如何才能夠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呢?下面就來簡單的給大家說幾點。這種情況是常見的,這就使他的專注力的培養,非常的差,保持著一種三分鐘熱度。家長在給孩子買玩具的時候,儘量不要買太多的玩具,買少一些,讓孩子長時間的去玩一種玩具,這樣就有利於他的專注力的提高。
  • 為什麼過於活躍的孩子成績一般不太好?娃缺乏專注力,家長要重視
    這樣的孩子,實際上就是缺乏專注力的孩子。一般來說,專注力是觀察、記憶、想像和思維的前提,如果孩子在專注力上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後續幾大能力的發揮,對學習來說,是一種負面影響。>所以,家長在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時候,要用對方法。
  • 家長要注意,你的這些「好意」,正在毀掉孩子的專注力
    哈佛大學前任校長魯登斯坦也說:要想成為哈佛的優秀學生,不可或缺的就是專注力,而「普通學生」和「優秀學生」之間的差距,可能就體現在「專注力」這三個字上。可以說,如果希望孩子有一個好的未來,就一定要注重專注力的培養。
  • 為什麼孩子會注意力不集中?「專注力」的兩大誤區,家長要知道
    「注意力散漫」的感覺,為什麼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呢?關於專注力的誤區,家長們要了解。不少家長正是因為缺乏這方面的認知,才會不斷用錯誤的方式引導孩子,例如把玩具來回放在孩子眼前晃,這樣反而會打亂孩子的專注力。2、專注力與年齡、大腦發育水平密切相關成年人的專注力水平大概在40分鐘,而隨著年齡的降低,個體專注力水平會下降。
  • 孩子缺乏專注力,原因可能在家長身上,可用「心流狀態」多方助力
    引言孩子在平時學習或做某些小事的過程中,家長總能發現一個很大的問題——孩子缺乏專注力 。有些孩子原本在忙一件事,做著做著卻又將目光轉移到另一件事身上去了,這讓家長很是苦惱。其實孩子缺乏專注力的情況很普遍,年紀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去注意力,而缺乏專注力的原因可能出在家長的教養方式上
  • 孩子做事三心二意,缺乏專注力,巧用「心流狀態」來破局
    當孩子出現這種缺乏專注力的情況的時家長便會非常著急,生怕孩子的未來和發展受到深遠的影響,面對這種情況父母們就要開始著重注意孩子的日常生活,從身邊的小事著手。孩子為什麼缺乏專注力?1.自身的原因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的時候首先要從孩子的自身沒找到原因,家長們要事先考慮好孩子是否有無存在著一些隱性的疾病,是否是病理上的原因讓他們無法專注在事情上,比如:孩子的多動症,視覺或是聽覺方面上的障礙。
  • 不是你的小孩缺乏「專注力」,而是你缺乏愛他的能力!
    相信絕大多數家長不會希望孩子是基於這種人質情結而成為「孝子」。之前有人說:「打罵孩子是一個家長無能的表現。」這點,表示贊同。針對以上,我們尋找孩子專注力不集中的原因主要有3點:1、因興趣缺乏而引起的專注力不集中;2、因專注力控制能力不足而引起的專注力不集中;3、因特殊疾病而引發的專注力不集中。對於第3點而言,有30%的孩子會出現「感統失調」的情況。
  • 別再給孩子亂貼缺乏專注力的標籤了,專注力其實也分類你知道嗎?
    這幾年,「專注力」這個詞在育兒界很火。很多家長一看孩子做事分心就開始批評他們缺乏專注力...缺乏專注力,變成了一個隨時被掛在嘴上的詞。可是,到底什麼是專注力?專注力有分類嗎?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帶著這三個問題,我們來搞清答案。
  • 孩子專注力不行,家長要從這四個維度認清
    做一會就要喝水、上廁所,一會兒要找這個一會找那個,完成作業已深夜。2、做事情馬虎、粗心大意,不注意細節,考試時會做的題目往往做錯最後一步、日常生活或其他活動中也常犯粗心大意的錯誤;3、上課容易走神,抖腿,搞小動作,對周圍物件亂摸亂碰,別人和他(她)說話,他(她)常常沒注意聽;特別容易被外在刺激轉移注意力。
  • 如何培養娃的專注力?家長學會這一招,輕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肯定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作為家長需要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成長和更好的發展,當他們長大後解決,在孩子成長發展過程中專注力不夠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玩玩具的時間還不如玩那個包裝的時間長,孩子沒耐心,但總是與這個玩具胡不歸找到另一個玩具玩,這樣都是專注力不夠。說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這件事,很多家長都有一肚子的&34;。
  • 家長的這三種行為正在悄悄的扼殺孩子的專注力
    擁有一個有專注力的孩子對於家長來說是一個幸事,孩子有專注力做事情會更加認真和細緻,效率也會更高,但是現在生活中家長們口口聲聲說希望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殊不知家長平日的這些行為成為了培養孩子專注力道路上的阻力,那麼哪些行為會毀掉孩子的專注力呢?
  • 孩子為何缺乏專注力?主要受家長影響,這3件事儘量避免
    那麼如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要用市面上的專注力訓練方法嗎?有不少家長在發現自己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都想讓孩子去上專注力的課程,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去提升孩子的專注力,這些訓練孩子專注力的課程真的有用嗎?
  • 孩子為何缺乏專注力?家長因素佔主要,巧用「心流狀態」多方助力
    二、孩子為什麼缺乏專注力?揭開專注力的神秘面紗知道了專注力的幾個誤區,接下來讓我們來分析孩子真正缺乏專注力的原因。說到「專注力」,很多人會將它與「注意力」聯繫起來,從中文的字面意義上看起來也是差不多的意思。但是其實它們並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而是互相促進的作用。
  • 孩子不想吃飯,可能是因為這幾點,家長要注意
    孩子不想吃飯,可能是因為這幾點,家長要注意家長帶孩子的過程中,估計吃飯這一環節讓家長很是頭疼,相信這一難題是媽媽們共同的心酸史因為孩子常常會表現出不想吃,沒有吃飯的意願。即使家長連哄帶騙,孩子也只吃下去一點點飯,餵一頓飯要花上一兩個小時。折騰得家長也是夠累,連連發出感嘆,為什麼餵孩子吃個飯也這麼辛苦,真是太難了!
  • 孩子粗心好動還愛磨蹭?培養專注力,這套書家長不要錯過
    如果孩子沒有很好的專注力,就會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失去專注力。根據教育專家的研究發現,95%的孩子智商發育都差不多的,但只有3%的孩子是天才,之所以出現這麼大的差距,就是因為專注力。孩子的專注力不是天生的,家長越早培養專注力就越強,2-6歲是培養專注力的關鍵期,這套書家長不要錯過!
  • 孩子學習狀態不好,總是坐不住,家長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作者:綿糖媽媽人的成功,和專注力有著分不開的關係,如果專注力不夠好的話,那麼做事情就會有始無終,很難取得想要的成就。在孩子的教育中,專注力的培養也是非常關鍵的事,現在有不少的家長都抱怨孩子的專注力太差,學習狀態根本就不行,不管學什麼都堅持不下來。
  • 孩子學習能力差,如何塑造孩子學習能力?家長不妨從這幾點入手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對家長來說最關心的事莫過於孩子的學習,初步進入中小學階段,孩子學習能力還不夠專注,大部分孩子對待學習缺乏主動性,最終導致孩子對學習失去信心,從而走上厭學之路,特別是農村家庭孩子相比城市孩子厭學較早,很多家長特別苦惱,為什麼孩子學習能力這麼差呢?家庭不妨從這幾點來入手,幫助孩子塑造學習能力,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 孩子總是坐不住怎麼辦?需要注意這幾點
    身體條件是孩子一切活動的基礎,良好的作息習慣能夠幫助孩子保持旺盛的精力,這也是孩子擁有專注力的先決條件。第二,提供安靜的環境。對於三年級以下的孩子來說,他們還沒有足夠的意志力排除外界的幹擾。良好的情緒是保持專注的前提條件,當孩子情緒出現問題時,家長要及時疏導,及時幫助孩子減壓,幫助孩子解開心結。第四, 培養孩子的興趣。
  • 家長不要親手毀了孩子的專注力
    臺灣地區兒童潛能發展協會秘書長、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張旭鎧從事兒童職能治療十多年來,服務過千餘位被家長認為「有問題」的孩子,在接受女性周刊專訪時,張旭鎧表示,正確的養成教育,是要把孩子當成「完整的人」來看待,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必須找出深層的病因。而有些時候,恰恰是家長不正確的教養方式,成為孩子缺乏專注力的元兇,而家長們還不自知。
  • 家長這4個行為,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要趁早杜絕
    很多家長都不明白什麼是專注力,所謂的專注力,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注意力。更通俗易懂的解釋就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丟三落四、學習馬虎,其實就是缺乏專注力導致的。:家長常做的這4個行為,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