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以營利為目的的跑步賽事中,有兩種類型非常有名:一種是以北京馬拉松,武漢馬拉松等為代表的專業賽事;另一種是以彩虹跑,五色跑等娛樂賽事。兩者涇渭分明。但是,有沒有可能將兩者融合呢?我最近接觸了史克浪體育,他們推出的泥濘跑就在試圖做這件事。
史克浪的創始人黃斯沉在創業前的經歷很豐富。他在投資銀行行和房地產行業做過多年,而後轉行做投資人,曾經投資過《崑崙決》。2015年,黃斯沉去美國沃頓商學院讀MBA。在美國期間,他和朋友一起去玩了在美國很流行的泥地賽跑,感覺非常有趣。於是他決定暫時休學回國創業。
雖然創業的起源是泥地賽跑,但是黃斯沉並不想要簡單複製泥地賽跑的模式。他的目的是想要做一個IP。他說:「如果單純地複製泥地賽跑,那不過是把彩虹跑這類項目換個形式玩一遍而已。我們要對這個項目進行一定的改造,將它與其他項目明顯區分開來,並擁有其智慧財產權。」
他的改造是思路是增加難度。他和團隊共同研究,一點一點地為泥濘跑增加設施,提高跑步的難度。在他提供的照片中,我看到泥濘跑有上下坡,有障礙物,有電網,還有水坑。對身體素質和力量的要求是泥濘跑與原版的泥地跑大不相同的地方。他說,團隊對泥濘跑的研發還在進行中,他們最終的目的,是把泥濘跑變成一個有挑戰性又有趣味性的比賽。
黃斯沉的改造思路與他為泥濘跑設定的目標人群密切相關。他認為,泥濘跑應該服務的是20~40歲中間,有健身基礎又有經濟能力的城市人口。這些人會因為興趣而參加專業的跑步比賽,但是也有可能為了減壓而參加彩虹跑等趣味賽事。而泥濘跑可以同時滿足他們的兩個需求。
當然,作為一個在城市間戶外運動項目,泥濘跑也得受到季節和設施的影響。不過黃斯沉認為這不是問題。他說:「我們對用戶的意義不光是玩一玩而已。按照我們的設計,跑完泥濘跑是非常費勁的。用戶在我們這裡玩過之後,他回到健身房會更加有動力,有目的感。因此我們正在和健身房合作,把我們的比賽融入到他們的運營。如果泥濘跑能成為中國健身愛好者心目中的『期末考試』,那麼我認為,泥濘跑就是成功了。」
黃斯沉說,泥濘跑推出之後,迅速得到了很多用戶的喜愛。去年開始,泥濘跑迄今已經在北京、南京開展了四場比賽,最多有2000人參加。預計接下來在上海、重慶和和三亞的三場比賽都將會都將會有5000人參加。每次在一個城市組織完比賽,泥濘跑就會收穫一大批這個城市頂尖的運動愛好者,並且組建一個線上交流反饋的社區。而在未來,三亞還會有常設的泥濘跑基地,成為當地旅遊服務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泥濘跑現在的商業開發也做的不錯。現在參加泥濘跑已經是收費的了,比賽本身就有一定收入。泥濘跑還和樂視體育、上海五星體育頻道、秒拍、一直播、映客等都有合作。黃斯沉相信版權會是一個重要的收入。而泥濘跑品牌產品的開發,也已經開始。因為它和健身密切的關係,黃斯沉認為泥濘跑周邊產品也一定能在健身人群中有不錯的銷路。而在三亞的旅遊化嘗試,也可能給泥濘跑帶來更多收益。
不過,泥濘跑還只是黃斯沉和史克浪體育計劃的一部分。他說:「我們公司有一個口號,叫做『史克浪出品,必屬精品』。泥濘跑是我們的第一個項目。由於在中國,沒有專門設計體育賽事的人才,我們只能慢慢自己摸索著來。但是這個經歷會鍛鍊我們。網際網路也給了我們和用戶直接互動的機會。這樣的經歷將會有利於我們團隊理解人性。」
未來,史克浪體育會在泥濘跑的基礎之上推出更多的體育賽事IP,將之統籌為一個體育王國。當然,他們還會優先選擇運動健身愛好者作為目標用戶。黃斯沉相信,把握住這批人,史克浪體育就把握住了中國體育市場的核心。
目前,史克浪的團隊約有24人。他們已經完成了天使輪融資,正在尋找下一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