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大學的專業五花八門,殯葬專業就不說了,畢竟人家是剛入學就有工作機會找上門,現在,自從2016年,「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成為教育部的增補專業之一後,國內不少院校就開設了這門課程,有的甚至直接開設電競專業。電競專業也逐漸進入人們的視線,只是,一直以來,聽到電競,第一印象是遊戲,當它成為一門課程,甚至成為一個專業的時候,也有不少質疑的聲音「怎麼打遊戲還能獲得文憑,是不是太玄幻?」
關於電競,實際上,一直有不同的聲音,在浙江,2019年6月份,浙江首個電競學院宣布掛牌成立,而杭州還有一個電競小鎮。那麼,學校裡的電競真的是打遊戲嗎?
學校裡的電競只是打遊戲嗎?打打遊戲就能畢業嗎?
開始的時候,有些學校只是將「電子競技」作為一門學科,還是選修學科,當時就有很多學生因為沒有搶到每周一節且有100人的電子競技選修課程而遺憾,很多人抱著「自己學計算機的,對電競有所了解,這門課程投自己所好,還能拿學分」的念頭而選修了這門課程。
其實這門課程並不是單純玩遊戲,電競也不等同於網遊,老師會在課堂上介紹一些電競的發展史、相關的理論知識以及技能,專業的課程甚至可以和行業管理、產業鏈等掛鈎,為了做好電競教學,重慶某學校在校內專門打造了全新的電競教育中心,在這裡,除了和大學電腦教室一樣的基礎設施之外,還有為電競專業準備的直播間、導播室和解說臺,可以說是相當重視了。所以如果抱著「打打遊戲就能畢業,簡直不要太爽了」,這壓根想法的人可千萬不要去報名,畢竟不是真的喜歡。
所以人都可以學電競嗎?不,學電競也是有硬性要求的!
除了高考分數線(必須是大專線)的要求外,電競專業也絕不是學渣能夠輕鬆混著就能畢業的,電競專業,將在3年的時間裡學習34門課程,考試合格後頒發國家教育部認可的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大專文憑。34門課程中,有16門是同時課程,包含:語文、高數、外語、毛概、體育、計算機等,剩下的18門課程是專業課程,包含:電競心理學、電競產業分析與管理、電競行業生態、體育經濟運籌學、電競賽事運營與策劃、電競俱樂部管理與運營等。
對於學電競還要學習外語和高數這一點,大家都會感到意外,相關解釋是:電子競技賽事是國際化的,不懂外語根本無法對外交流,所以外語是必修課程,至於高數,是學校專門設置的,學習高數有利於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對電競的專業課有幫助。
學電競到底有沒有前途?
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是2016奶奶教育部新增補的13個專業之一,去年4月份,國家人社部發布公告,電子競技運營師和電子競技員列入新職業,這讓火爆的電競行業及電競教育再次升溫,也讓喜歡電競的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多了一份選擇,有數據顯示:2019年電競人才缺口26萬人,到2020年缺口預計將達到57萬人,月薪8000元在重慶也招聘不到一個合格的賽事運營人員,可想而知未來會有多大的發展空間。
未來人工智慧、大數據以及遊戲產業發展迅速,特別是遊戲在發展成為電子競技之後,無論是發達的北上廣還是偏遠的新疆和西藏等,都有電競人群;當代大學生玩遊戲已經成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具有專業培養的基礎,現在的消費水平提高,再加上5G的普及和發展,文化娛樂行業也會升級,所以,電競產業一定會迎來更大的發展,潛力很大。
電競專業越來越受學生的喜歡,但相較於其他專業,費用也稍微高一點,一年11800元,多數普通的院校只有不到10000,所以,喜歡電競的學生在報志願,選擇專業的時候還是要好好考一下,如果是真心喜歡,現在的學費在畢業之後的發展來看,是不貴的,但如果不是特別喜歡,還是三思而後行,最後,還是希望報考電競專業的學生,畢業後能夠學以致用,成為電子競技運營師、電子競技員等電子競技相關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