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營說
本文是今天【科技教育專題】第五篇
小朋友們玩電子產品時間一長,爸爸媽媽們會擔心孩子的視力是否會下降。
浙江省的幾位眼科醫院的醫務人員,拿自己的孩子做了4天實驗,來看看實驗結果吧。
並且聽聽專業醫生對孩子護眼的建議吧。
回復「科技」,查看所有【科技教育專題】完整目錄。
本文來源於【都市快報社】
原文地址: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kb/html/2014-02/28/content_1682096.htm
浙江省眼科醫院三位醫務人員拿自己孩子做了4天實驗 《好奇實驗室》跟蹤拍攝全過程。
結論:玩10分鐘手機相當於看30分鐘電視。
今年初,杭州有部分小學規定:視力4.6以下的學生不能評「三好學生」。不說這條規定引來的各種爭議,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現在孩子的視力確實越來越差了。
很多家長把這歸咎於電子產品,最早是電視,後來是電腦,現在又添了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對這些電子產品的誘惑,孩子們的抵抗力幾乎為零。
《好奇實驗室》以為,讓孩子完全不接觸電子產品,其實是個偽命題,我們想替家長們求證的是一個「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問題——也就是這些電子產品對孩子視力的破壞力究竟相差了多少?
在介紹實驗過程前,《好奇實驗室》首先要代表所有家長感謝浙江省眼科醫院三位醫務人員,他們拿自己的孩子做了這次實驗。
陳巖,浙江省眼科醫院視光診療中心副主任,女兒嘻嘻,6歲;
張贇,浙江省眼科醫院公益醫療部,女兒伽伽,6歲;
楊傑,浙江省眼科醫院信息中心主任,兒子果果,6歲。
在4天時間裡,眼科醫生們分別讓3位孩子使用、觀看iPhone、iPad、42寸液晶電視和投影儀,通過對比孩子的屈光度、淚膜破裂時間和一分鐘眨眼次數的前後變化,來判斷它們對孩子視力的傷害程度。
需要說明的是:實驗對3位孩子視力產生的變化是短暫的,驗光時出現臨時性的近視度數也是一個可逆過程,通過一段時間緩解可以完全恢復到正常,對孩子眼睛絕對安全。
實驗場地:浙江省眼科醫院(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全國通用的標準對數視力表起草單位。
指導醫生:浙江省眼科醫院視光診療中心副主任侯立傑、浙江省眼科醫院視光診療中心副主任陳巖。
實驗對象:3位孩子的兩眼裸眼視力均為5.0,6歲年齡段,正是孩子眼睛快速發育階段,比較嬌嫩,對外界反應比較敏銳,相對於有課業負擔的中小學生而言,實驗數據更準確。
玩20分鐘iPhone 三位孩子平均視力接近輕度假性近視狀態。
檢測項目一:屈光度
屈光度,也就是常說的近視、遠視度數,能直接地反映眼睛的視力水平。
屈光度負值越大,說明近視度數也越大。比如,檢查視力時醫生標的-0.500D,就是指近視50度,也可以寫-50度。
實驗方法:在4天時間裡,三位小朋友每天使用一種電子產品20分鐘——在iPhone和iPad上,選擇自己最喜愛的遊戲;在電視和投影上,看自己最喜歡的動畫片。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最大程度地專注於這些電子產品的屏幕上。
實驗前,三位小朋友都做了遠眺,眼睛屬於放鬆狀態;在連續使用20分鐘電子產品後,眼睛不做任何的放鬆調整,立刻檢測屈光度,結果如下——
從實驗數據看,iPhone、iPad對孩子視力屈光度影響遠大於電視、投影——最明顯的就是嘻嘻玩了20分鐘iPhone手機後,右眼視力下降到假性近視100度的水平;而在拍攝過程中,《好奇實驗室》的記者還在門診遇到一位六七歲的小朋友,玩了一個暑假的iPad,雙眼視力近視了300度。
浙江省眼科醫院視光診療中心副主任陳巖說,在臨床上,如果近視在25度之內還算正常,但如果達到50度,就已經算是輕度近視了。
「短時間內近視度數增加50度,算是假性近視,只要眼睛立刻看遠放鬆調節,視力會馬上恢復。但經常性地出現50度,就會變為真性近視50度,這個近視狀態就恢復不了了。」
實驗員 實驗前(兩眼平均值) iPhone iPad 電視 投影
嘻嘻 -18.75度 -62.5度(左眼:-25度,右眼:-100度) -56.25度 -37.5度 -18.75度
伽伽 -12.5度 -43.75度 -31.25度 -18.75度 -12.5度
果果 6.25度 -25度 -37.5度 0 0
三人平均 -8.33度 -43.8度 -41.7度 -18.8度 -10.4度
(表格內數據,正值代表遠視,負值代表近視)
檢測項目二:淚膜破裂時間
淚膜,就是由淚液在眼球中形成的一層薄膜,能夠滋潤眼睛,緩解疲勞。淚膜破裂時間,是反映視力疲勞的重要指標。
等3位小朋友玩20分鐘電子產品之後,醫生馬上向他們眼裡滴入一些藥水,觀察淚膜在藥水作用下,能持續多久才破裂,一般來說,淚膜持續時間越短,說明眼睛就越疲勞。結果如下——
實驗員 實驗前 iPhone iPad 電視 投影
嘻嘻 7.5秒 5秒 5秒 7秒 7秒
伽伽 10秒 6秒 5秒 7秒 7秒
果果 8秒 5秒 5秒 6秒 5秒
三人平均 8.5秒 5.3秒 5秒 6.7秒 6.3秒
陳巖醫生說,一般淚膜破裂時間是8—10秒,低於這個數值,就說明眼睛處於緊張狀態,容易眼疲勞。
「在臨床上,如果眼睛在放鬆狀態下做檢測,淚膜破裂時間在5秒以內,是診斷乾眼症患者的一個重要依據。」
而在這次實驗中,三位孩子玩了20分鐘iPad後,淚膜均在5秒就破裂了,明顯低於正常水平,而伽伽在實驗中,經常出現揉眼睛的動作。
「揉眼睛這樣一個小動作,其實說明眼睛已經很疲勞了。」 陳醫生說。
玩20分鐘iPad 淚膜破裂時間與乾眼症患者相當於連續看20分鐘投影、
●孩子視力平均下降到10.4度近視狀態
●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6.3秒
●平均每分鐘眨眼12.67次
檢測項目三:眨眼次數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如果長時間盯著某樣東西不眨眼睛,眼睛是非常容易酸痛的;而在臨床上,眨眼次數,可以反映淚膜功能的穩定程度。
通常情況下,正常人眨眼頻率是15—20次/分鐘,低於這個值就說明眼睛處於緊張狀態,容易導致眼疲勞、眼睛乾澀、視力下降。
實驗前,醫生們先和三位小朋友閒聊,在小朋友不知情的狀態下,偷偷記錄了孩子在眼睛放鬆狀態下眨眼次數。隨後,在小朋友使用電子產品過程中記錄下他們每分鐘的眨眼次數。結果如下——
實驗員 實驗前 iPhone iPad 電視 投影
嘻嘻 16次 9次 5次 10次 13次
伽伽 16次 7次 4次 9次 12次
果果 14次 7次 5次 8次 13次
三人平均 15.33次 7.67次 4.67次 9次 12.67次
在這次實驗中,三位孩子對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專注度」大大出乎意料——眨眼次數明顯減少兩至三倍。
尤其是伽伽,在玩iPad的20分鐘時間裡,平均每分鐘只眨了4次眼。
孩子玩iPad有多關注? 一分鐘只眨了4次眼。
玩10分鐘手機相當於看30分鐘電視。
手機、平板最大的護眼短板是觀看距離。
很明顯,iPhone和iPad對孩子視力的破壞力,要遠高於電視和投影。
陳巖醫生說,結合臨床和這次實驗,一般情況下,孩子看手機十分鐘的眼球疲勞程度,相當於看電視30分鐘。
「拋開遺傳因素,導致近視的原因主要是用眼環境。」浙江省眼科醫院視光診療中心副主任侯立傑說,這個環境包括用眼的距離、時間、姿勢、光線等。
首先說距離,這是手機和平板電腦在護眼上最大的短板。
侯立傑醫生說,兒童眼睛特別敏感,近距離工作時間久了,眼睛就需要一個調節,調節功能使用多了,會導致調節緊張與痙攣,也就是俗稱假性近視。
在這次實驗中,孩子們操作iPhone和iPad的距離大約20釐米,觀看電視的距離大約3米,投影距離大約10米,屈光度變化跟距離遠近成正比。
對於電子產品,一般要求觀看距離是電子產品屏幕對角線的3-5倍。
以iPad為例,屏幕對角線大約是25釐米,那麼觀看距離至少要75釐米,相當於成年人手臂的長度——這個距離對孩子來說,連看動畫片都很難做到,更不用說需要動手玩遊戲了。
再來說說時間。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兒童眼及視力保健技術規範》,建議兒童(2-6歲)操作電子視頻產品時間每次不宜超過20分鐘,每天累計時間建議不超過1小時。如果按照這個標準,試問哪位家長能保證自己孩子做到呢?
另外就是姿勢。
現在很多小朋友在用電腦的時候,坐的都是成人的座椅,因為位置低,小朋友經常仰視著玩電腦。
「觀看電腦的屏幕略低於我們水平視線以下10-15度。眼球暴露在空氣中的面積明顯增大,淚膜破壞的時間縮短,更容易產生視疲勞。」
最後是光線。
有些小朋友有躲在被窩或者黑暗的地方玩手機的習慣,這對眼睛的損害是非常大的。
在本次實驗中,醫生分別請兩個小朋友在光線強和光線暗的環境下各玩了20分鐘的iPad,結果,在暗室玩iPad的小朋友眼壓升高5.2毫米汞柱,而在明亮房間裡的小朋友,眼壓只升高了1.7毫米汞柱。
「無論是看書寫字還是玩手機,環境太亮或者太暗,都容易產生視疲勞。而長時間在暗環境中玩手機,瞳孔會放大,眼壓升高,長期以後就會變青光眼,尤其是家族中患有青光眼的人。另外,眼壓升高,眼球會變大,越容易近視。」侯立傑醫生說。
【爸媽營】親子資料庫【科技教育專題】精選
關注我們,回復「科技」,
即可閱讀下面所有文章。
《不怕走丟 | 美國最新兒童定位智能手錶,再也不怕孩子被拐!》
《發燒總監 | 智能兒童體溫計- "iThermonitor" 》
《救命手錶 | 先天性心臟疾病兒童專用智能手錶,教導孩子控制和遠離心臟病》
《驚呆了!樂高還可以這樣玩!》
《可能是爸爸比孩子更喜歡玩的【樂高機器人】! 》
關於爸媽營
爸媽營,是超過70萬爸媽訂閱的親子號。採用【專題制】,每日推薦一個深度專題。我們與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專業研究人員長期合作。同時,是中國最大的自媒體聯盟WeMedia成員。
爸媽營的微信號:bamaying
官方網站:www.bamaying.com
關注爸媽營(微信號:bamaying),就可在主菜單找到2000篇+的【親子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