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校服是如何誕生,又是如何由醜變美,甚至成為制服時尚、制服「誘惑」的?
每次爭論中國學生校服為什麼那麼難看,總免不了拿東鄰來對比,為什麼日本學生制服那麼簡潔又時尚?其實,一百年前,日本人也這麼痛心疾首,認為跟中國服裝相比,日本服裝簡直是醜態百出。日本校服是如何誕生,又是如何由醜變美,甚至成為制服時尚、制服「誘惑」的?
日本80後難波知子讀中學的時候,很多學生認為校服束縛個性、壓抑個性,她自己既不喜歡也不討厭穿校服,反正學校讓穿就穿唄。但是進入新世紀,她驚奇地發現,社會上竟然出現了「仿製服」潮。當年千方百計反抗校服的女生現在卻把穿校服當作時髦。這是怎麼回事呢?難波知子追根溯源,考證了明治維新到20世紀三十年代的日本女生制服史,形成了博士論文並出版了《裙裾之美——日本女生制服史》。
《裙裾之美》(日)難波知子 著, 新星出版社
日本女生制服不是憑空誕生的,而是日本明治政府被西方大炮轟開國門之後,奉行歐化主義政策的產物。在全面歐化潮流中,部分女子學校開始要求女學生穿束腰、大蓬裙的洋服。19世紀末,東京師範學校的女生需要擔任一部分外交責任,沒有洋盤的晚會禮服咋辦呢?用宿舍的窗簾製作嘛。沒有襯裙呢?哈哈,就把報紙縫起來塞在裙子下面。
甲午戰爭之後,日本女子學校改良制服的全面確定。在當時的日本看來,女性嘛,讀書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生一個健康娃!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是不行的,必須開展體育運動,鍛鍊身體,但是傳統服裝不適合運動,改良「野蠻」的和服勢在必行。於是改良和服登場。
日本女生校服的再次洋服化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相關。一戰後,歐美女性服裝變化巨大,把腰身箍得細細的緊身褡消失了,拖地的長裙也變短了。清爽幹練的風格也影響到了日本。有的學校甚至是學生自己要求穿洋制服。1920年,東京女子醫學專業學校的學生提出,男醫生穿制服,女醫生為什麼不穿?我們也要穿制服!
到了20世紀三十年代,水手服因為輕盈、利落、經濟而廣受歡迎,成為女子學校制服的典型樣式。水手服影響相當深遠,20世紀八十年代引進中國的日本電視連續劇《血疑》的女主角穿的就是翻領水手學生服,青春洋溢又清純無比。
有意思的是,20世紀三十年代,日本女學生主動要求穿制服,認為這是文明的象徵,但是到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學生卻掀起了反對制服的抗議活動。曾最受歡迎的水手服也受到批評,認為會讓人想起罪惡的「軍國主義」。可是學校廢止校服、允許學生自由著裝之後,又穿什麼呢?可把愛美的女中學生愁死了,還不如穿校服省事呢。風水輪流轉,進入21世紀,社會上竟然出現了「仿製服」的潮流。不是學生的也願意穿上「偽」校服賣萌。而隨便穿的學校,女生們也自願穿上制服,把市場上的服裝、仿製服和其他學校的制服混搭在一起,形成既不是校服又好像校服的新時尚。
從被動穿到主動穿,制服標明學生所屬學校的原始功能已經消失無蹤,穿制服的女生變得可愛、迷人。以前學校制服是「管理」,現在呢,逐漸轉變為「展示自我的時尚」。什麼時候中國的校服也能讓孩子們愛不釋手,就代表我們的教育觀念有了變化。(文/李崢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