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頭是道年會對話實錄:內容圈層時代咪蒙們如何做大

2020-12-25 網易科技

網易科技訊12月9日消息,日前由頭頭是道基金主辦的「照見?2017文化、消費與未來高峰論壇」暨「大頭Club私享會年會」在上海召開。「大頭Club」是由頭頭是道和普華資本被投資企業創始人組成的創業社群,這次年會總共有近200家「大頭系」公司的創始人到場,與會嘉賓總共將近千人。

從2015年頭頭是道一期啟動到現在不過兩年左右時間,頭頭是道已經完成90多筆投資,投出金額超過20億元,跨越了從天使到Pre IPO所有階段的項目輪次,核心覆蓋泛娛樂、消費升級、教育、體育四大賽道,其中有一大批項目已經成長為明星項目,例如喜馬拉雅、吳曉波頻道、一條、十點讀書、樂刻體育、果麥文化、亭東文化等。

在年會的「內容創業的圈層時代」圓桌對話上,在網易傳媒科技總監楊霞清主持下,喜馬拉雅副總裁李興仁、「咪蒙」CEO馬凌、最右CEO李金波、小鵝通CEO鮑春健、白熊閱讀CEO郭笑馳進行了精彩的對話,分別針對「如何持續做爆款」、與用戶關係建立什麼關係、如何變現、2017年趟過的坑和2018年內容行業變革分享見解。

精彩觀點如下:

1.「咪蒙」CEO馬凌:首先是內容不能靠靈感,要靠方法;第二,咪蒙不是一篇一篇文章,是一個產品。第三,每篇文章和評論區我們都當產品運營。

2.最右CEO李金波:咪蒙做的是內容的產品化,最右做的是一個產品的價值觀化

3.白熊閱讀CEO郭笑馳:我們定義和用戶的關係,叫「冷不冷都和你在一起」,是一起組隊升級打怪的關係。

4.喜馬拉雅副總裁李興仁:2018年會是內容付費分水嶺,入場者會越來越多,用戶規模能不能突破天花板往前衝,是所有人的挑戰,用戶的新鮮勁已經過去了。

5.白熊閱讀CEO郭笑馳:2018年,小說行業會有一個新群體興起——「小大人(young adults)」,包括小熟的小孩,也包括長不大的成年人。我非常看好這個群體。

以下是「內容創業的圈層時代」論壇嘉賓分享實錄。

嘉賓:

網易傳媒科技總監 楊霞清(主持人)

喜馬拉雅副總裁 李興仁

「咪蒙」CEO馬凌

最右CEO李金波

小鵝通CEO鮑春健

白熊閱讀CEO郭笑馳

主持人:謝謝馮侖,接下來是圓桌論壇----內容創業的圈層時代,有請各位嘉賓,網易科技楊霞清,喜馬拉雅李興仁,咪蒙馬凌,最右李金波,小鵝通鮑春健,白熊閱讀郭笑馳。

楊霞清:大家好,很榮幸作為這個圓桌討論的主持人,先請大家介紹一下。

馬凌:大家好,我是咪蒙的馬凌,我是不要臉的宇宙網紅,但是是宇宙第一胖網紅,我寫公號。現在我們公司有公號、有視頻、影視業務,現在正在做知識付費。

李興仁:我是喜馬拉雅的李興仁,前兩天剛剛做了知識節大促。很抱歉,讓大家失望了,我們沒有到2億,做到了1.96億。今天最大的收穫,於我個人而言,我終於知道了咪蒙老師的本尊大名,我在那裡翻列表,馬老師是到底是哪個?一看是咪蒙。我之前做了十年的傳統媒體,從前是賣字現在是賣身。

鮑春健: 我是小鵝通的鮑春健,小鵝通就是開始曹國熊總介紹的工具力的工具。我之前是一個程式設計師,現在長得有點變化,頭髮有長了,穿上西裝了。

楊霞清:鮑老師也是幫碼字的人賣產品的。最右的CEO,70後的大叔做一個95後的社群。

李金波:大家好,我是最右的CEO李金波,我今天是來做反面教材的,第一我是工程師,我是不懂內容的。第二個我是75年,我也不年輕了。如果不是曹總特別的要求,我都不敢來。非常高興跟大家有一個經驗教訓的分享,我理解做好教訓的分享就好了。

楊霞清:這個最愛聽了。郭老師是90後。

郭笑馳:大家好我是白熊閱讀的郭笑馳,白熊閱讀是一個為95後提供小說服務的產品,我今天看了一下現場的各位嘉賓,大家可以回去看一下自己的小朋友手機裡面有著白熊閱讀。

如何做持續爆款?

網易傳媒科技總監 楊霞清(主持人)

楊霞清:謝謝各位的介紹。我們大家都說現在內容服務進入了個性化時代,有不同的圈層,你們把某個圈層吃透就是非常大的市場。給年輕人賣娛樂,比如郭老師和最右的李老師;有給中年男人賣保溫杯和枸杞,也有像咪蒙老師給女性這賣成長和賣溫暖。但是實際上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到底怎麼賣內容呢?內容怎樣持續的高品質和高質量?怎麼能持續爆款?這是一個特別難題,今天有特別好的機會,請各位創始人來分享。我們先請咪蒙老師,咪蒙老師的COO王不煩老師也分享過,教大家去寫一個爆款,但是實際上很多人也學不會。所以咪蒙老師你自己說一說,這個持續的爆款,天天10萬+,1000萬+,怎麼做呢?

馬凌:我覺得首先需要在價值觀改變。我說三句話,首先是內容不能靠靈感,要靠方法。第二句話,咪蒙不是一篇一篇文章,他是一個產品。第三句話,我們會把每篇文章當產品運營,我們會把評論區當產品來運營,這都是價值觀上的改變。我觀察了很多,很多人進入公號領域,他們首先沒有在價值觀上解決,要以產品思維做公號。

楊霞清:有產品流程嗎?

「咪蒙」CEO馬凌

馬凌: 我告訴大家,我的標準文章的生產流程,首先選題是來自哪裡的?有一個公式,第一個我們的選題一定是從50個選題裡面選出來的。第二個經過了四級採訪,大眾、核心圈層、個案、專家的採訪。然後形成的是5萬字的資料,然後再由我從這個資料裡面提煉成文章。這是第三步了。第一步是選題50個,第二個是四級採訪,第三個是互動式的寫作。我為了寫產品,產品最重要的是用戶,要有互動、要有交流感。在每一次寫作的時候,一定有寫作助理在我旁邊,我實時問他:這麼寫你明白嗎?我講明白了嗎?你看到這裡,你覺得我想說的是不是到位了?一定要有一個互動。這個跟傳統寫作文化不一樣的,我一定會有一個角色扮演的過程,要有人扮演用戶看我的文字是不是OK, 我想要的情緒到了沒有,我想要的表達是不是精準。接下來是我們還有很重要的一步,也就是第四步,寫完了之後,我們會有1萬字的數據分析報告,每一篇文章,針對我的留言,我有兩個人專門做留言分析,每天都在復盤,基於對我們用戶的反饋,基於對行業的洞察,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為用戶的痛點不斷在迭代,我們怎麼看待文章,其實是把文章當成跟用戶溝通的一個方式。我覺得是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寫作方法。

楊霞清:一篇文章生產出來需要多久,多少人參與生產?

馬凌:每一篇文章有4—5個人,所有的內容團隊是分組的,每一篇文章有4—5個人協助我。簡單的比喻,如果說寫一篇文章是炒菜的話,我就是大廚,有人把東西做好,我上臺去炒,但是同樣的材料,同樣的素材炒出來的菜是不一樣的,這樣我們就要通過整個標準化解決。

楊霞清:謝謝咪蒙老師的分享。李總,喜馬拉雅上會有很多付費內容的創業者,我們都很擔心的復購率問題,今年買了明年不好奇了就不買了,從你的觀察上看,什麼樣的內容是具有非常強的復購率?

喜馬拉雅副總裁 李興仁

李興仁:這個我會總結為幾個詞:大眾、高頻、剛需、實用,這是一個底層的邏輯。一個好的內容,一個精品的內容,其實不應該是以免費和付費來劃定他的界限的。但是如果當你發現一個好的內容,他在免費時代,他是天天10萬+,在付費時代也要讓用戶真心實意進行買單的話,我前面說的這幾個內容的標籤可能是必須要有的。因為你會發現,其實在傳統的免費時代,它的供給更多的是觀點方式得,是熱點,是流量的邏輯,但是付費肯定要讓用戶有所得,有他的功能性、實用性,這是底層的邏輯。同時再往上進階的話,要有人格性。對付費內容來說,也有一個信仰。

第二個是知識匠人,以咪蒙老師為例,一篇篇的10萬+,我們看到的是結果,但是緣起和過程是經過標準化核心打磨的。對我們也一樣需要標準化打磨,只不過咪蒙老師是內部團隊的溝通和協作,我們要和幾千位的內容付費的主播來進行溝通。平臺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大眾和小眾,標準化和個性化,平臺化和垂直化。如果我們平臺上3000多位SKU,都像咪蒙老師和寫文章的助手那樣去溝通,對喜馬拉雅來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們要做的是根據用戶的反饋,根據4.5億用戶的數據,3000多位SKU在市場上的表現,從個性裡面提煉共性,個性化的同時賦予標準化的流程。知識付費2016年開始火,2018年進入一個更加標準化、更加符合市場公允的價值判斷上來,平臺要做的是賦能的工作,是一個標準化、建立行業遊戲規則的過程。

楊霞清:我們請一下小鵝通鮑總也談一下,從你們後臺數據來看,什麼樣的內容更有生命力和持續性?

鮑春健:小鵝通接了很多大V的店鋪,第一類是財經類的財富類的,是最受歡迎的,大家可以理解,能給大家帶來直接收益的,我付出很快能有收穫的。第二類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比如說母嬰類的,小孩生病了怎麼辦,有這樣的教程,媽媽是願意付錢購買的。第三類是在成長過程遇到的一些問題,比如說在職場上怎麼去調薪,怎麼樣去在酒桌上應對一些突發的情況,在平時溝通過程中遇到哪些障礙,都是能夠給大家解決實際問題的。

年輕人市場怎麼打下來?

楊霞清: 李總,最右是針對年輕人市場,大家都覺得年輕人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是未來最大的人群賽道。最右是怎麼去跟年輕人做溝通?希望跟年輕人建立什麼的關係?聽說最右的用戶停留時長超過45分鐘。您在其他場合也談到要保持最右作為社區的一致的價值觀,保持高度的價值觀一致,會不會讓最右快速做大有挑戰?

李金波:最右怎麼做到時長45分鐘?首先這個數字更正一下,比45分鐘要長。但是時長不是我們最關注的,時長他是一個結果。你問我怎麼去了解年輕人,其實我只能了解我自己,我是了解不到年輕人的。這裡非常重要的,我是反過來來講咪蒙老師的那句話,咪蒙老師是內容專家,她在做的是內容的產品化。那最右其實是恰恰做的是一個產品的價值觀化。我們最右把這個產品當做是一個落實價值觀的工具。我自己個人的經歷,我做過很多產品,是百度的前100號員工,也是迅雷的技術合伙人。所以,一直以來做產品是非常擅長的。但是在最右遇到了一個非常大的挑戰,你會發現用戶不把最右看成是一個產品,這會刺激我去思考,用戶的需求到底是什麼?對我們來講,最右它是一個有趣、好玩內容的集合地。在有趣好玩的情況下,用戶可以玩起來。所以最右實際是用戶自己玩起來的,不是我自己掌握了什麼秘密。他的時長,也是因為他玩得比較嗨了後,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情。

楊霞清:問題是你怎麼讓用戶到最右來玩起來?他有很多選擇的地方,之前也有很多「不正經」的其他社區。

李金波:這是一個好問題,怎麼玩起來?有各種各樣的運營的想法,但是拿我來講,我自己也不懂這些東西,比如說最右關於內容的一個基本主張,要有趣好玩。這是通過一條一條的帖子來實現的。但是我們怎麼定義內容有趣好玩呢?其實至少是我發現這玩意兒是沒法定義的。你可以定義什麼樣的東西,他無趣不好玩。最右實際上是去定義黃、LOW和攻擊性的內容是不好玩的。所以最右上一個產品的價值主張,實際上是反過來定義什麼樣的東西好玩。我們講叫不黃、不LOW、不攻擊。只要你符合這三點,這個內容我們是不管的。符合了之後,你愛怎麼玩怎麼玩。

楊霞清:郭老師,白熊閱讀也是針對年輕人的小說,二次元的小說,你怎麼跟用戶建立關係?

白熊閱讀CEO郭笑馳

郭笑馳:我們是這樣的,一方面我覺得可能跟很多產品最大的區別是,小說本身是一個無用但是浪漫的,今天你看一個小說作品,你可能能吸取到一些力量,但是並不幫助你去解決現實的問題。所以我們定義跟用戶之間的關係,我們有一個口號叫「冷不冷都和你在一起」,我們面對的人群,是以00後,就是從9歲、10歲開始閱讀文字,一直到他18、19歲,進入到大學的時間段裡。我們內部經常開玩笑,說我們的作品無用而浪漫,尋美而求真,這也是我們本身貫徹的一個宗旨,在這個宗旨裡面,希望我們跟的用戶,就跟他們去打遊戲一樣,大家一起升級打怪,組隊的關係。

建立什麼的用戶關係?

楊霞清:談到用戶關係,想問一下咪蒙老師,咪蒙的口號是「我沒見過你,但是我懂你」,是針對新女性的口號。我今天也翻了一下我的朋友圈,有1628個關注了你的號。你希望跟粉絲之間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呢?

馬凌:內容我們總是講人設,但是人設要關係化,我們跟粉絲是什麼關係,在我的心理,定義我們是粉絲的朋友,真誠的面對粉絲,寫文章的時候我跟朋友怎麼說話,我在公號上就怎麼說話,如果這個產品我不會推薦給朋友,我就不接這個產品廣告。首先是定義我是粉絲和用戶身邊的朋友。其次把這個關係確定清楚後,我們的口號「我沒有見過你但是我懂你」是之前的,現在我們的口號是「每一次你迷茫的時候我都在」,首先我要提供情感陪伴的,每一次迷茫的時候朋友是不是都在場,朋友在你開心的時候未必在場,但是在你痛苦的時候一定會在場。那麼對我的粉絲來說,你迷茫的時候我一定在場,我提供情感陪伴。第二個迷茫的時候我幹嘛呢?我給你建議,我給你價值觀方面的建議和可能性,這是很重要的。簡單的說,朋友每一次迷茫的時候,我都在,這就是我的公號價值所在。

楊霞清:這個口號改變有什麼原因嗎?

馬凌:是對用戶痛點的觀察。我認為一個好的產品,他必須清晰每一個階段跟用戶的關係是什麼。「我從沒見過你,我懂你」。首先跟他建立的是朋友關係,不懂他怎麼是他的朋友呢,朋友和陌生人,當然是朋友懂我,所以我告訴用戶我了解你了。第二個我告訴用戶,「你迷茫的時候我在」,(這是更親密的朋友關係),我覺得這是清晰的用戶關係的定位。

楊霞清:最右的李總,在你的平臺上希望跟用戶建立什麼關係呢?

最右CEO李金波

李金波:這個問題很有挑戰,因為我今天在路上還在想這個問題,坦率的說,我們多的是把自己看成是一個服務場所的提供者,這裡面的主角是用戶,我們不想和用戶發生太親密的關係。

楊霞清:但是你需要給用戶提供一個社區的氛圍。

李金波:我們希望給用戶提供有保障的服務。你會發現中國的網際網路上,所有的產品都是充滿了戾氣的,無論是微博、貼吧等等都是攻擊性非常強,在最右裡,我們把那些罵人,歧視還有強迫,都是視為攻擊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願意說,作為一個服務的提供方,來保障這種交流的氛圍,我們不想發生過於親密的關係。

內容付費往何處去

楊霞清:我們談談變現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內容創業其實最後還是要變現,要有錢進來。我想問一下,比如說像咪蒙,你開始做知識付費,您還是做知識付費,是因為廣告作為一個渠道還是不夠多嗎,有天花板嗎,為什麼要做知識付費呢?

馬凌:我覺得一個公司必須不能是個人工作室,所以變現渠道是不能單一的,基於這樣的原因,所以要做知識付費。同時我是看到了用戶痛點的升級。我們公號做的是情感陪伴和價值觀成長,我們知識付費要做的是什麼,讓我的粉絲和用戶進行技能升級和價值升級,所以不僅僅是變現。當然單個公號的廣告確實是有上限,也不能把單個公號的廣告單價漲到200萬。除此之外,如果只是做公號也可以的,但你得把矩陣打開,就沒有上限了,因為可以數量×你的上限。

楊霞清:你們現在的廣告單價多少?

馬凌:70萬一條。

楊霞清:一年收入多少?

馬凌:幾千萬吧。

楊霞清:李總,關於知識付費,知識付費未來會爆發性嗎?規模有多大?

李興仁:爆發是肯定要爆發的,就看爆發到什麼樣的體量。我們考慮的問題維度相對會多一點,因為作為平臺得考慮各方的訴求,左手是上遊是內容生產者的訴求,右手是我們4.5億活躍用戶的訴求。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個好的內容不是單一的標準,不是付費了就是好的內容、免費的就是不好內容。核心來說,我們應該找到一種最佳的內容變現的形式,去讓上遊的內容生產者覺得是最好的時代。現在是所有的用戶、平臺、內容生產者一起做一個偉大的事情,就是重新定義學習,讓好的內容像水電煤一樣,最便捷的方式來到用戶的耳畔。在這樣的情況下每一個優質的內容生產者價值都是重估。那麼你會發現,內容生產者更加規模化,更加有紅利的方式就是付費。喜馬拉雅會根據不同的內容生產者,適合免費的一定不會強扭曲做內容付費。無論你是意見領袖還是素人,只要你能夠生產出足夠優質的內容,內容付費是幫助他們提升勢能和我們平臺勢能,給到用戶最好體驗的方式。

2017年的坑和2018年的變化


楊霞清:我們最後一輪討論,大家分享一下2017年自己踩過哪些坑,再預見一下2018年內容行業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馬凌:我2017年踩國最大的坑大家應該都知道吧,就是近一個月,對我們公司從戰略思考上有了蠻大的啟示的,所以我們現在很多戰略的轉型都是基於這個,算是一個提醒。2018年趨勢是什麼?2017年我對內容行業有兩個觀察,第一個流量高度集中,坦白說以前我是很難在一個月之間做出2—3個千萬級的爆款了,但是流量高度集中了,說明什麼?在內容產業,站在頂尖上超過別人10%,你可能能掙到比第二名多一千倍的錢。第二個是內容更有深度了,為什麼?大家朋友圈轉發性更高了,你們可以關注一下。以前你一篇文章會轉發,現在文章為你加分才會轉發,也就是說內容行業的生動性有了更大的提高。

李興仁:2017年最高的坑,談我在工作當中最大的坑就是喜馬拉雅遇到最大的坑,這個就不太方便透露了。我就回答第二個問題,2018年可能遇到的挑戰。

第一個點是這個市場的入場者會越來越多,分三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是越來越垂直,所以可能我們2016年就那麼兩三家,2017年,包括平臺包括原來垂直的公號也好自媒體也好,會有越來越多入場者。第二個平臺的入場者也會越來越多。第三點就是給內容生產工具的產品,未來可能小雞通小鴨通也會有一大堆。2018年會是內容付費分水嶺,市場格局、用戶規則,用戶規模能不能突破天花板往前衝一下,這是所有人都是挑戰,用戶的新鮮勁已經過去了。

楊霞清:玩家會越來越多。

李興仁:知識內容越來越像標準化的商品一樣,去佔領用戶的認知,然後在這個市場上作為一個標準化的商品去流通的時候,他的規則,他的品控標準,用戶的體驗來說,(都會提升),未來我個人覺得是贏家通吃。

小鵝通CEO 鮑春健

鮑春健:過去一年,活得還不錯,所以沒有坑,但是我要講一下我的一些轉變。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情懷成分偏多一些。我創業頭兩年,一直沒有找到很好的方向,碰到吳曉波老師後才真正找到痛點。我特別特別珍惜我的客戶,一個客戶問我的時候,老鮑小鵝通多少錢,我說先別談錢,先用,用得好再買。包括線下跟客戶打成粉絲的關係。然後在各種群裡面,只要每一個客戶給我提一個需求,提一個問題的時候,我都會親自回答,不管幾點。規模大了之後就特別累,然後我們有些時候會受傷,不僅僅是我,還有我的團隊。用戶提出的問題你解決不了,用戶說:「你為什麼不解決,我是真的愛你」,但是我無法消受這種愛。後來我們一直強調服務,情懷是不夠的,需要能力的,明年這個市場一定會更加激烈,會有更多的人進來。我相信需求也會更大,大家都需要一個工具去幫他去承載他的粉絲,管理他的用戶關係,沉澱他的用戶關係,因為流量越來越值錢。競爭沒有關係,我相信我們能比別人做得更好。

李金波:2017年最大的坑,實際上是對專業內容生產者還是缺乏敬畏之心,我們曾經發生過同樣一個非常好的公眾號文章,他自己在微信上能夠10萬+,但是在最右上只有幾百,但是轉發的反而非常多,轉發的流量大過原創本身入駐的流量。這個是對內容專業性不夠敬畏,這是最大的一個坑。這個是過了半年才轉過來。這個是直接影響了最右的整個的內容的生產系統。然後有一些我們欣賞的內容,因為沒有得到流量,他們又離開了,這等於變相鼓勵了搬運行為而不是鼓勵行為,這從長遠來看是非常不好的。

郭笑馳:我覺得2017年,我們犯過最大的一個坑,是我們高估了用戶的年齡,但是低估了用戶的審美。在這個點上,其實我們前段時間有個作品,所謂年度最優秀的作品,這個類型跟大家想的都不一樣,我們最受歡迎的類型居然是以狼人殺為背景的懸疑小說。從用戶創作和流行來看,我們低估了用戶尤其是在年齡層上。9歲開始,可能審美的起點和一代人已經不一樣了。對於2018年來說,白熊閱讀所在的小說是很古老的行業,我們會非常看好這個領域裡一個新群體興起,就是所謂的小大人(young adults),這個群體在美國是有對應的。一方面他是一個小熟的小孩,另外也有可能他是一個長不大的成年人,我們非常看好這個群體。在審美這件事情上的崛起,從而觸發從文學到影視再各個方面的變化。

楊霞清:非常感謝各位嘉賓的精彩分享,因為時間關係,我們的討論就到這裡。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王鳳枝_NT2541

相關焦點

  • 大咖圓桌對話:「創新中如何實現圈層破壁?」
    12月16日,2020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年會在廣州黃埔舉辦。在2020產業潛力發展分論壇中,海通證券傳媒網際網路首席分析師毛雲聰作為主持人,與盛趣遊戲副總裁譚雁峰、嗶哩嗶哩電競副總裁王金一、星藝文娛董秘兼投資副總裁姜嘉明、ironSource大中華區商業化負責人紀秀美以「創新中如何實現圈層破壁?」為主題進行了一場圓桌對話,就出海、買量、IP等問題展開探討。
  • 你笑咪蒙太瘋癲,咪蒙笑你不專業
    但凡讀過咪蒙的文章,邏輯沒看懂的大把,沒有感受到強烈的情緒幾乎沒有。 如果你再仔細一點,咪蒙的大部分文章都符合這些所謂的Popular Emotions的一種,或者幾種。 整個傳播的鏈條,變得清晰。聳動的標題,提高了第一波用戶打開公眾號的比例,這波用戶被帶情緒的好內容打動,自願轉發朋友圈。
  • 二次元、電競、潮玩……宗馥莉為何這樣在娃哈哈搞「圈層拓展」
    宗馥莉說,2020年,娃哈哈跟前述三個圈層內的很多頭部玩家及各類平臺達成了合作,並試水了整合營銷。最近兩年來,娃哈哈在產品、營銷方面不斷尋求創新。除去持續挖掘經典單品的IP潛力,娃哈哈還深入到潮玩、電競、二次元等各個圈層,與年輕人深度溝通。為什麼要做這三個大類的圈層拓展?
  • 六年,公號改變命運:咪蒙、黎貝卡和羅振宇們是如何蛻變的?
    圖片來源:南方人物周刊那一年的咪蒙窮得叮噹響。她經歷了《南方都市報》12年的風雲變幻,從巔峰時期溢於言表的自豪,到大廈將傾時的無力。版面持續減少,收入斷崖下滑,曾經鐵肩擔道義的記者們紛紛離去。在紙媒最後的日子裡,咪蒙以本名馬凌繼續做著專題策劃,她想了一個愛國的話題,採訪了各行各業的100個人,做了八個版面,最後沒發出來。
  • 從和頤酒店事件看網絡圈層傳播
    「雙微」時代下,輿情事件的網絡傳播在範圍、層次、內容三大方面都呈現出了和以往不同的特點。     輿情圈層擴展的脈絡   4月1日晚,@彎彎_2016在北京798和頤酒店入住,遭遇陌生人拖拽挾持,現場多人面對她的呼救表現冷漠。
  • 咪蒙的文案,為什麼讓人既討厭又佩服?
    而那些包含「如何」的文章中,咪蒙要教給你很多東西,比如教育、婚姻、情感、交際等。 「我沒見過你,但我懂你」,正是咪蒙走紅的關鍵。 它告訴粉絲:你需要咪蒙,沒有誰比咪蒙更懂你。 現代的都市女性,每天都要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和工作內容,在忙碌中追求自我價值。
  • 頭頭是道曹國熊:泛文化投資的六大準則
    )上海】12月6日報導12月6日,由頭頭是道基金主辦的「照見•2017文化、消費與未來高峰論壇」暨「大頭Club私享會年會」在上海寶龍艾美酒店召開。「大頭Club」是由頭頭是道和普華資本被投資企業創始人組成的創業社群,這次年會總共有近200家「大頭系」公司的創始人到場,與會嘉賓總共將近千人。
  • 咪蒙也來做時尚博主了,都想著帶貨,哪裡有什麼時尚
    大蒙蒙推送長文一篇,痛斥那些說她「矮粗短」的人,告訴讀者們自己一年來是如何從土肥圓變身美人的:「我重新割了雙眼皮,開了眼角、割了眼袋;做了埋線、熱瑪吉、超聲刀;打了瘦臉針、瘦肩針、瘦腿針……從 130 斤減到 90 斤,最近胖了,104 斤」。
  • 洪胖胖:打開率40%,點讚2W,咪蒙如何用最笨的方法,做出最帶貨的號?
    今天要拆解的大號是「洪胖胖」,一個咪蒙矩陣下的時尚號。開號一周粉絲飆升至 30W+,推送文章幾乎篇篇 10W+,內容推薦單品,推什麼什麼賣斷貨,成為 2018 年最帶貨的時尚號。在時尚領域一片紅海的大環境下,找到一條無人賽道,實現彎道超車,它背後所做的努力,遠不止你能想到的。
  • ...率40%,點讚2W,咪蒙如何用最笨的方法,做出最帶貨的號? | 拆解大號
    來源 | 坤龍老師(ID:ikunlong)今天要拆解的大號是「洪胖胖」,一個咪蒙矩陣下的時尚號。開號一周粉絲飆升至 30W+;推送文章幾乎篇篇 10W+,內容推薦單品,推什麼什麼賣斷貨,成為 2018 年最帶貨的時尚號……在時尚領域一片紅海的大環境下,找到一條無人賽道,實現彎道超車,它背後所做的努力,遠不止你能想到的。
  • 考古初代毒雞湯教主咪蒙,販賣焦慮的節奏大師
    一代版本一代神,每個風口都帶來了一個時代,每個時代都創造了一批財富神話。前兩天寫辛巴,很多人都表示既不熟悉辛巴,也不看快手,紛紛對這樣的財富故事豎起大拇指:魔幻,真滴魔幻。魔幻的又何止快手,在公眾號最兇猛的時代,同樣誕生過一位自媒體女王。
  • 咪蒙的MCN算成功嗎?
    大家還記得咪蒙嗎?那個在公眾號時代叱吒風雲的人物。前些天有篇文章《咪蒙不再製造咪蒙》的文章,讓退出江湖已久的咪蒙再次回到公眾的視線裡。文章大致說的是咪蒙在公眾號被封后,生活過得如何悽慘,和老公離婚後淨身出戶,自己還去做了醫美,公眾號被封殺後前同事如何拋棄自己等等。
  • 擁抱網際網路圈層,窺探商業地產的未來式
    作者:舊叔,ID:jiushubitan當我們把目光聚焦到商業地產的現狀,網際網路時代下的數字經濟浪潮註定會給它的未來增添層層迷霧。商業地產似乎越來越難做了,傳統商業地產的運營邏輯在如今的時代愈發捉襟見肘。
  • 對話自嗨鍋、INXX、小紅書、頭頭是道,新品崛起的秘密都在這5000字裡
    在12月19日「網易未來大會2020」的活動現場,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創始人李紅雙與自嗨鍋品牌創始人蔡紅亮、INXX聯合創始人鐵手、小紅書生態客戶部市場負責人佩恩以及頭頭是道基金合伙人姚臻一起,進行了題為「新品牌出圈進行時」的圓桌對話。
  • 咪蒙95後團隊:我們不只是月薪5萬的大四實習生
    公司首席內容官月薪5萬,但只要夠努力,大四實習生也有過月薪5萬…   96年的楊樂多、呂白,95年的PP,是「才華有限青年」的三位負責人、內容主筆——他們是咪蒙公司的內部創業團隊。   三人今年都在讀大四,對自我要求高,比如明年,超過老闆咪蒙。
  • 【曉頭條】微信將徹底放棄 WP 平臺 / 咪蒙做音頻涉足付費內容 /...
    【曉頭條】微信將徹底放棄 WP 平臺 / 咪蒙做音頻涉足付費內容 / 聯通老用戶終於可以自由換套餐了 這是曉頭條的第 8
  • 聽說咪蒙這次真的要復出了
    (圖源:天眼查截圖)據中國經濟周刊報導,咪蒙將於近期在公眾號「洪胖胖」復出,復出後的內容可能包含「日常生活、零食、穿搭」等,疑似轉型時尚博主。此前,咪蒙旗下帳號「好疼的咪蒙」更名為「愛就是知道」,現該帳號已向「洪胖胖」帳號遷移。
  • 咪蒙微博永久關停、公眾號停更2個月 但她的商業版圖不曾止步
    但是,正如用戶在「前瞻經濟學人」問答頻道的提問,「咪蒙的商業版圖有多大?咪蒙公眾號影響力如何?」或許,在咪蒙停更之際,我們可以做深入了解。商業版圖的不斷擴張,源自「咪蒙」不俗的影響力,回到最後一個問題,「咪蒙的影響力如何?」
  • 「思想界」從咪蒙系「非虛構」到安妮寶貝新作:時代書寫者的不同路徑
    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安妮寶貝新作熱賣和咪蒙系「非虛構寫作」刷屏事件。《夏摩山谷》熱賣:安妮寶貝和80後作家群體是如何緊跟時代的?今年1月,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了慶山的新作《夏摩山谷》。這是改名慶山的安妮寶貝時隔7年後的首部長篇小說,甫一上市就高居「噹噹小說閱讀榜」榜首。
  • 咪蒙將復出,化名「洪胖胖」?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鄒松霖)咪蒙疑似在為復出做準備。據咪蒙小號「愛就是知道」昨天上午消息,咪蒙將於近期在公眾號「洪胖胖」復出,復出後的內容可能包含「日常生活、零食、穿搭」等。此外,公眾號「愛就是知道」已向「洪胖胖」帳號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