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2017中國機器人行業發展論壇暨第三屆恰佩克獎在蘇州吳中舉行。本次活動由國內機器人專業門戶網站——中國機器人網主辦,蘇州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上海尚工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承辦,科沃斯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機器人技術與應用雜誌社、天馬論道協辦。哈工大機器人研究所、蘇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院作為支持單位對本次恰佩克獎的設置、評選等給予重大支持。
這是2017年度機器人行業的首場萬眾期待、業界矚目的盛會。近年來,以工業機器人為核心的智能製造加速推進,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快速增長,人工智慧浪潮席捲全球。因此,本屆活動以「遇見恰佩克預見新未來」為主題,針對當下機器人與智能製造發展、服務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等領域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逾四百名行業專家、工業機器人企業、服務機器人企業、系統集成商、零部件企業、科研機構、投資平臺等集聚於此,共同交流和分享行業發展態勢,並見證了機器人行業至高獎項——恰佩克獎得主的誕生。
本屆恰佩克獎組委會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蔡鶴皋先生作為本屆評委會主席,「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慧機器人重點專項」論證專家組組長趙傑、科技部十二五服務機器人重點專項專家組長王田苗、蘇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院長孫立寧、上海交通大學機電控制研究所所長劉成良等五位資深行業專家作為本屆評委會副主席。此外,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科沃斯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錢東奇、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機器人部總裁李剛、安川電機(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西川清吾、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鼎輝投資董事總經理胡曉玲、機器人技術與應用雜誌主編王偉作為評委會成員。
本次論壇共設三個部分,以「預見機器人行業新未來」為主題的主論壇、以「技術創新助力產業發展」的工業機器人分論壇和以「服務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服務機器人分論壇。
本次論壇演講嘉賓陣容強大,既有來自國內權威的機器人行業專家,也有人工智慧領域頂尖的學者和精英,還有頗具影響力的國內機器人企業高層,逾20多名嘉賓帶來最前沿的學術觀點和行業發展趨勢分享。有對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重點發展領域的解析,有從機器人到未來智能工廠的探討,有國產機器人零部件的技術創新分享,也有人工智慧在商業中的應用以及對未來時代的影響。
江蘇智能製造產業發展引領全國
蘇州吳中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推進
江蘇省作為製造業大省和科教創新大省,近年來積極推動智能製造新發展。2015年,江蘇出臺《中國製造2025江蘇行動綱要》,將智能製造列為江蘇製造八大行動之一,從智能車間先行探索推進,以實施企業製造裝備升級、網際網路化提升兩個計劃為抓手。同時,江蘇瞄準機器人產業市場,在機器人研製上早就投入了大手筆,目前機器人製造水平已達國內先進水平。蘇州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近年來在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產業推進方面也取得了較大的突破。
吳中區領導在大會的《智能製造發展報告》中表示,近年來吳中區開始大力發展機器人和智能製造產業,引進和培育了一大批機器人和智能製造裝備產業的龍頭企業,目前相關的企業數已達121家。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綠的諧波、匯川技術已經成為發展核心零部件領域中的領先企業;在服務機器人領域,科沃斯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已擁有全球最完整的家庭服務機器人產品線,成為全球家庭服務機器人行業開拓者。
智能製造和人工智慧成為本屆論壇關鍵詞
服務機器人分論壇頂尖「智者」交鋒
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中,「人工智慧」首次被寫進政府報告中,可以預見人工智慧市場將是新一輪突飛猛進的發展。市場研究公司IDC預測,到2020年,AI的市場規模將從今年的80億美元增長到470億美元。而人工智慧如何與機器人及智能製造、與商業應用相結合,實現落地,則是未來發展的關鍵。因此這一話題成為本次論壇嘉賓探討的重點。
18日上午的大會主論壇上,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在大會論壇中做了題為《AI背景下的機器人發展趨勢----- 機器人進入2.0 時代》的主題演講,與參會者一同分享未來機器人的發展方向。科沃斯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錢東奇先生在《家用機器人與AI》演講中分析和探討人工智慧與家用機器人未來發展中的深度融合。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先生則在演講中深度剖析推進智慧機器人產業需要AI+SI。
18日下午,由科沃斯機器人冠名的「服務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分論壇上,來自目前中國人工智慧和服務機器人領域的頂尖學者和具有影響力的企業創始人進行了一次智者的交鋒。百度度秘事業部總經理景鯤、科大訊飛執行總裁、消費者事業部總裁胡鬱、商湯科技執行研發總監林倞、科沃斯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合作副總裁高倩、前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副院長、竹間智能科技創始人簡仁賢、深圳狗尾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邱楠再次圍繞服務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當前的熱點話題、發展方向、技術創新等內容分別做了主題演講。科沃斯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錢東奇、Intel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思必馳戰略副總裁郭浩然、360人工智慧研究院副院長譚平、地平線聯合創始人方懿、關村雙創服務機器人產業聯盟理事長王景陽等圍繞「服務機器人如何人工智慧相結合」的話題進行了圓桌對話。
《2016年度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首發
訪談樣本數量擴大數據更為精確信息更為全面
3月18日下午,由中國機器人網和上海野石諮詢有限公司聯合撰寫的《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深度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工業機器人分論壇上進行了首次發布,這是繼2013年度、2014年度後的第三次編寫。報告對全球工業機器人和國內工業機器人的市場總體規模、主要技術特點、上下遊產業分布以及未來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總結和分析。
據悉,《報告》統計對象為四軸和六軸機器人,不包括坐標型機器人、AGV等其他產品。通過對國內各大主要工業機器人廠商,系統集成及零部件商的訪談,同時結合了歷年統計的機器人數據,共同整理而成。《報告》訪談樣本數量擴大到180個,數據的精確度有了顯著提高。其中機器人生產商43個,零部件生產商34個,系統集成商57個,終端用戶46個,同時還額外進行了網絡問卷調查,獲得問卷260份,這一調查結果也一併在報告中展示。
《報告》將在今年4月正式對外發行。
恰佩克獎得主揭曉
蔡鶴皋院士獲終身成就獎
18日晚,第三屆恰佩克頒獎典禮隆重舉行,所有獎項在數百名與會嘉賓的共同見證下逐一揭曉。本次獎項共設置國外工業機器人、國內工業機器人、零部件、系統集成商、人工智慧、服務機器人、行業組織、個人等十大板塊,共產生87個獎項。
值得一提的是,蔡鶴皋院士作為我國機器人及機電一體化領域泰鬥級專家,國產工業機器人事業的開創者之一,為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經恰佩克獎評委會決議,授予他恰佩克獎終身成就獎。據了解,蔡院士在1985年,研製成功中國第一臺弧焊機器人,和第一臺點焊機器人,解決了機器人軌跡控制精度及路徑預測控制等關鍵技術,同時建立了我國第一個機電控制及自動化學科博士點。
在現場播放的VCR中,蔡院士表示,2016年,無論是工業機器人還是服務機器人都繼續保持著較高的關注度和穩定的發展態勢。除了國家宏觀政策方面的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帶來的機遇外,更多的得益於業界同仁的傾心鑽研,砥礪前行。他希望大家堅定信念,一如既往,深耕機器人行業,為行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他祝願機器人企業和行業在未來的發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恰佩克獎由中國機器人網設立,以「robot」一詞的創造者,捷克科幻小說家卡雷爾•恰佩克之名來命名,旨在做機器人行業發展的見證者和推動者。恰佩克獎自2014年起,已成功舉辦兩屆,發展成為中國機器人行業最具公信力和影響力的獎項。該獎項旨在對年度機器人行業中具有戰略遠見的領導型企業做標杆定位,對行業中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做典範推介,對推動產業整體創新能力,對積極行業發展的個人做嘉獎,肯定其為行業發展所做的貢獻。未來,恰佩克獎將致力於成為機器人行業的「諾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