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媽媽,最近又有地區發生地震,該如何教孩子地震防護呢?
之前在日本研學的時候,博士領隊分享到,孩子的第一堂課是垃圾分類、第二堂課就是安全自救。作為一個身處在大陸板塊交界處的國家,日本的地震、火山、颱風非常頻繁,但是相對來說較少重大人員傷亡和災難損失。除了建築防震、救災體系的強悍,更離不開從小就給到孩子的「全民安全知識」。這點值得借鑑,並且把安全教育給到孩子們。
1. 及時科普,預知危險。
2. 角色扮演,安全演練。
3. 藉助工具,代入技巧。
不同環境下具體避險方式如下:
① 千萬別鑽床底下:地震後房屋倒塌有時會在室內形成三角空間,這些地方是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它包括床沿下、堅固家具下、內牆牆根、牆角等開間小的地方。以前人們認為鑽到床底下最安全,但床底下 能躲不能逃,並非最佳的躲藏之處。
② 躲開頭上懸掛物:要選擇上面沒有懸掛物,附近沒有電源插頭的地方,以防上面的懸掛物落下砸傷及電源線著火引發的次生災害。
③ 衣櫃絕不允許進去:汶川地震時,有人鑽進衣櫃躲藏,幾天後救援隊發現時,人是完好的,但最後憋死了。
④ 把門打開:躲藏地點離門近點,門最好打開,可以背靠在門框上,手抱頭,待地震結束時準備隨時轉移,為逃生準備活路。
① 把客廳當成轉移地帶:現代人生活富裕了,寬敞明亮的新式客廳出現後,其功能也在變,成為日常會客、休閒的區域。客廳是四通八達沒有堆積物的地方,地震中,應把客廳當成安全的轉移地帶。
② 逃生用具應放在客廳明顯處:中國人傳統習慣是將逃生用具鎖在柜子深處,一旦用時卻發揮不了作用。逃生用具應放在客廳明顯處,方便各個房間的人拿起就跑。
① 此處最安全:如果地震發生時,你恰好在衛生間,那麼恭喜你,你的生存機率要大很多。 地震時,尺度越小的房間越安全,尺度越大震動越大越容易倒塌。衛生間的牆多是承重牆,房頂墜落物少,相對更安全。
② 水源很重要:守著水源是衛生間的一大優勢,汶川地震,有人靠水維持了很長時間。
③ 人莫扎堆:都知道衛生間最安全,但地震發生時,切莫全家人都一起躲在衛生間,分散躲藏可以增加生存機率。因為,地震時哪裡最安全並不確定,只是相對的安全,人員分散躲藏意味著總有人在外面以防萬一,可以在震後即時展開救援。
① 遠離高層樓的窗戶:地震時,高層樓面向馬路的那面牆很不穩定,高層樓的窗戶更要遠離。現在的樓一般都是框架式結構,磚起到的作用是隔風隔雨,但不承重。地震時,常常是框架在,牆沒了,如果人躲在窗戶下,很容易被甩出去。
② 千萬不能坐電梯:地震發生時,千萬不能使用電梯。一旦斷電,上不來下不去就卡在裡面出不來了。萬一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可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後避難。
③ 往哪兒跑要看情況:地震發生後,一定要往下跑嗎?答案是不一定。尤其是住在高樓層的住戶而言,往哪兒跑的原則應該是就近——離地面近就往地面跑,離樓頂近就往樓頂跑,總之,「見天見地」都能夠和外界接觸,相對更安全。
④ 確認逃生通道還是過火通道:逃生時,一定要走逃生通道。高樓本身就是拔火罐,現在的高樓在設計時,有的設計了專門的過火通道,是用於疏通火情的,千萬要分清楚。
⑤ 逃生繩使用分人群:有的家庭備有逃生設備,比如速降繩,使用時一定要在一輪地震波結束後的平靜期。提醒您的是,使用速降繩的人一定是經過訓練的,速降過程中需要腳的借力支撐,否則跟跳樓沒什麼區別,只是多了根繩而已。
① 磚混樓更容易坍塌:在同等條件下進行比較,磚混結構的主要承重材料磚砌體為脆性材料,抗震性能較差,框架結構稍勝之。地震發生後,住在磚混老樓裡面的人應更主動地尋找機會,迅速撤離。
② 一定要按順序逃離:汶川地震現場救援時發現,一些場所樓內的遇難者是在過道、樓梯或者屋門口附近。這表明地震時人們在外逃,但是還來不及到達安全地點就被倒塌的房屋掩埋。地震時,群體逃生時一定要按順序逃離,前面的人為後面的人逃生留下時間。
③ 低樓層也不能跳樓:住在三層樓,也不要選擇跳樓逃生,跳樓不僅會造成骨折,還會被高處墜落的重物砸傷。
① 千萬別躲在車裡:汽車看起來很結實,但其實只是薄薄的一層,不堪一擊。發生大地震時,如果你在駕車,汽車會像輪胎洩了氣似的,無法把握方向盤,難以駕駛。此時應避開十字路口將車子靠路邊停下,然後立即下車抱頭蹲在車邊。
② 抓牢扶手,降低重心:如果地震時你正坐在行駛的電(汽)車內,那麼只好就地取材,抓牢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① 就近選擇開闊地:立即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
② 避開高大建築物:要躲開建築物,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高大建築;不要停留在過街天橋、立交橋的上面和下方。
③ 避開危險物、高聳物或懸掛物:要注意躲開廣告牌、街燈、物料堆放處;要避開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還應該注意自動售貨機翻倒傷人。
④ 避開其它危險場所:避開狹窄的街道,危舊房屋、圍牆,高門臉、雨篷下等處,還要注意避開高壓線和下水道。
⑤ 要保護好頭部: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護好頭部。
地震來臨時,千萬不要驚慌失措,臨危不亂才能安全逃生。尤其是帶著孩子的爸爸媽媽,更是應該要冷靜處理。
每次聽到災難來臨,都希望能為身邊更多的孩子們多做點什麼,不管是在哪個空間,第一時間注意防護,地震來時大人和孩子學會如何現場自救~ 重點都在圖片裡,一定不要只是收藏,細心看完,在家也可以預演提前練起來!
對於處在地震帶上的地區更需要和孩子們經常討論類似的情況,水火無情災難難擋,但是有預防有演練,能把傷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