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晴天」孩子興趣班越多越好嗎?

2020-08-28 晴天媽媽小學堂

問晴天

 

晴天媽媽,暑期到了,看別人家的孩子報了好多興趣班,孩子的興趣班越多越好嗎?怎麼為孩子選擇興趣班?


興趣,不等於興趣班。過度訓練,就是消耗。做孩子「腳手架」,發現興趣,助推喜好,才能成就「心流」。


父母選之前,先問好這幾個問題-----


  1. 孩子是否真的有興趣?
  2. 是誰的興趣?(父母or孩子)
  3. 課外班我們參與的目的是什麼?
  4. 是必須長期堅持,還是短線嘗試?
  5. 怎麼幫孩子把課外班轉化為「熱愛」?


終歸一點:需要既尊重孩子的個性,又在孩子的成長中幫助他找到動力和發展。


有幾個原則:

01 興趣優先

孩子需要真的喜歡,並且已經展現出了有意識的偏好。

02 發展優先

和孩子的年齡段、專注力時長相關,課程和孩子的狀態接近。

03 玩耍優先

沒有玩就沒有學,對孩子來說好玩有趣,才能化喜好為堅持。

04 老師優先

伯樂比老師更重要,尊重孩子,鼓勵孩子,專業還耐心的老師比資質更重。


沒有一個課外班,離得開家庭長期的支持和陪伴,對孩子對父母都是巨大的投入和考驗。而且個性化的選擇,從來都是代價。


難,但是想清楚這些問題也就都迎刃而解。我想媽媽們每個人自己的答案都在心裡。


END

相關焦點

  • 給孩子報興趣班,真的越多越好嗎?
    「你家孩子都報了哪些興趣班呀?」「都在學什麼呢?」「我們家的小孩明天要上三堂課,書法、舞蹈、下棋。」這個場景最常出現在幼兒園的門口,三五成群的媽媽們討論的話題永遠離不開孩子的興趣班。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 「問晴天」如何回答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
    問晴天晴天媽媽,孩子是個 愛問寶寶孩子一旦會說話以後,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有時候會特別喜歡問「 為什麼」,就像複讀機一樣… 怎麼回答孩子都不滿意。怎麼辦呢?引導思考>給答案>回絕孩子。0 2 做啟髮型媽媽(探索思維)幫孩子發散問題,舉一反三,甚至把問題拋回孩子,幫助孩子在無序的問題裡面找到規律。0 3 做助推型媽媽(解決問題)看到孩子的好奇點,和孩子一起探索,嘗試,「還可以怎麼辦?」
  • 中國父母越來越焦慮,興趣班真的越多越好?這三種千萬別給孩子報
    現在的家長或多或少都會給孩子報上那麼一兩個興趣班,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畢竟大家都在報名,父母當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在後面,再加上現在各種廣告鋪天蓋地,真的讓家長眼花繚亂,無從選擇,結果孩子的興趣班,越報越多,孩子的玩耍時間越來越少。
  • 「問晴天」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
    問晴天晴天媽媽,>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對孩子來說,每一次自律都需要調動足夠的情緒和認知資源,只有了解孩子的專注力水平、興趣愛好、找到「 情緒點」才能引導自律。不愛聽,嘮叨批評過多,孩子自動「屏蔽」。如果是第2種儘量避免打擾,孩子能夠專心玩耍對於日後學習能力和專注力有很大的幫助。如果是:第1種和第3種,媽媽可以繼續往下看。所以,了解孩子的規律比關注孩子的表現更重要。
  • 中年老母親の快樂源泉:給自家娃狂報興趣班
    國慶節,朋友家的孩子沒能回老家,我很震驚,我就問他說:你們家孩子小林子咋沒回來呢?他嘆了口氣跟我說:害,國慶節也在「加班」呢。這不跟著他媽媽在北京上輔導班呢。國慶節課程連報有優惠,然後孩子他媽一口氣給報了英語、數學、美術班。
  • 孩子報班越多越好?家長忽視經濟學的機會成本,只會得不償失
    導讀:孩子報班越多越好?家長忽視經濟學的機會成本,只會得不償失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報班越多越好?家長忽視經濟學的機會成本,只會得不償失!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玩具越多越好嗎
    寶寶玩具越多越好嗎2020-12-03 18:03:27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一個人的智商和情商都非常重要,情商高的孩子在行為和學習上的問題都會相對更少,智商的提升可以從寶寶抓起。@視覺中國  寶寶的玩具並不是越多越好。雖然寶寶的認知還處於空白期,玩具是「陪伴之一」,就此來說玩具就是孩子「人生第一部教科書」。
  • 生越多越好生,傳「噗一下就出來」寶媽崩潰搖頭:痛死了
    ▲有人告訴原PO越生會越好生。「到底是在公殺毀啦!」一名女網友抱怨,大家都跟她說,小孩會越生越好生,但正要生第3個的她卻覺得這些話根本騙人,頻頻的陣痛直接讓她崩潰。該名女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公社」發文表示,生過兩個小孩的她,懷孕要生第3胎時,身邊每個朋友都跟她說,「噗一下就出來了」,要她不用擔心;豈料,快要生的她痛到崩潰。
  • 「問晴天」孩子磨磨蹭蹭,怎麼說都不動,怎麼辦?
    問晴天 晴天媽媽,孩子磨磨蹭蹭,怎麼說都不動,怎麼辦?孩子不回應有幾種情況:1.沒聽到,專注於自己的事情。2.不愛聽,嘮叨批評過多,孩子自動「屏蔽」。如果是第一種儘量避免打擾,孩子能夠專心玩耍對於日後學習能力和專注力有很大的幫助。如果是第二種,則是了解孩子的規律比關注孩子的成績更重要。
  • 「成都興趣班鄙視鏈」出爐,千萬級的管風琴我還是第一次聽說
    那就是成都一套套學區房一輛輛行走的悍馬保時捷」我安慰她:「現在學費還是有點貴哈」我姐白了我一眼:「不止學費,你去了解「興趣班鄙視鏈」,會大開眼界。」我反問:「不就是外語鋼琴這些,不是還好嗎?」細分來說,成都興趣班鄙視鏈有3條分支▽①成都樂器類興趣班鄙視鏈②成都運動類興趣班鄙視鏈③成都智力類興趣班鄙視鏈
  • 親子陪伴越多越好嗎?如何高質量陪伴?這裡有四個小建議
    01 陪伴越多,對孩子越好嗎?陪伴是最好的早教。這一點,早已深入人心。前不久,她又提出離職,打算全職陪伴倆孩子,原因是剛上小學的大寶在校出了狀況:不認真聽講,無法跟老師交流,時常神遊物外……而她認為,這都是孩子從小缺乏陪伴造成的。「我以前要是多跟孩子交流,他也不至於這樣。想想都後悔,我們拼死拼活不都是為了孩子嗎?
  • 多元智能理論:給孩子報再多興趣班,都不如專攻一項優勢智能
    我問:孩子的課餘時間那麼少,你報那麼多班孩子累壞嘛?"媽媽說:"孩子說沒關係,我看得出來孩子對這些方面有天賦,孩子上興趣班也是在學知識,其實讓孩子去上興趣班,這樣可以豐富她的課後生活呀,孩子難道不是學得越多越好嗎?"
  • 少問孩子「為什麼」
    」希望這篇文章也能帶給你一些啟發。少問孩子「為什麼」作者/高爽(土土爸)最近突然意識到帶孩子的一個小技巧,概括一句話就是,少問孩子「為什麼」。誒,你可能會很疑惑。不是說要傾聽孩子嗎?作為父母和教育者,應該搞清楚孩子的行為的背後的原因,尊重他,鼓勵他表達自己這麼做的理由。怎麼能不問「為什麼」呢?別急,我慢慢說。 傾聽孩子沒有錯,也必須要搞明白背後原因,而不只是就著現象看現象。但是,搞清楚原因,是父母和教育者的職責,是我們需要結合各種蛛絲馬跡,結合孩子的情緒表達,結合經驗和理論知識,分析出來的結果。
  • 上興趣班越早越好嗎?談談關於興趣培養的6個偽命題
    興趣培養越早越好女兒小學畢業後,她跟我提出想學習書法。通過我女兒的例子我想跟大家分享是:興趣愛好不一定是越早學越好,真的是要根據孩子的成長節奏來,當孩子沒有表現出對某方面的一點喜歡時,我們沒有必要非要把孩子送去培養。如果我在孩子很小時,在她想玩「芭比」時,強行把她拽到書法教室,回來盯著練字。我想,孩子肯定早就對毛筆恨之入骨,她完全感受不到書法的樂趣。
  • 孩子興趣班報了一大堆,最後啥也沒學會,原因是缺少堅持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一起討論了給孩子選擇報什麼樣的興趣班,還記得要注意哪幾點嗎?我突然想起來身邊一個朋友的事例。朋友女兒今年三年級,從幼兒園開始,朋友給孩子報了不下十個興趣班:鋼琴、舞蹈、小提琴、圍棋、遊泳、跆拳道、國畫、寫作……報的時候問孩子要學嗎?孩子總是點頭,但不少就去了兩三次就再也不想去了,僅僅辦報班退費就搞得朋友精疲力盡,但直到現在,孩子好像什麼興趣也沒學會。
  • 如何給孩子選擇興趣班(上)?
    教育焦慮,在給娃選擇興趣班這事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幼兒園就開始有各種興趣班推薦了,要不要這麼早去?要的話怎麼選科目?怎麼找到孩子真正感興趣的方向?怎麼選到好的機構好的老師?興趣班什麼時候以什麼理由停掉呢?。。。 一討論起興趣班,各種問題絡繹不絕。三歲半,五門課
  • 孩子的興趣班or家長的興趣班?興趣班對孩子真的有用嗎?
    昨天跟朋友聊天,說他家的孩子又報了一個興趣班:擊劍。然後問我朋友多少錢一年。朋友開心地說:5000塊一年。言下之意就是非常便宜。什麼?什麼時候5000一年的興趣班在家長眼裡都算便宜了。後來一想也就釋然了,跟其他的一年2、3萬的興趣班一比,5000一年的可不就是便宜了嗎!
  • 「問晴天」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
    問晴天晴天媽媽,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呢?全球勝任力裡有一條很重要的能力「 批判性思維」,講的也是孩子獨立思考,自主判斷,選擇承擔的能力。父母希望孩子聽話,但又害怕孩子沒有自己的想法,不知道獨立判斷和思考。
  • 興趣班並不是必需品,孩子不願意,不去也罷
    她回答說我已經四年沒碰鋼琴了,也就是說她讀大學以後就沒碰鋼琴了,試想一下,如果你是從骨子裡熱愛這個樂器的話,你會忍得住不去碰它嗎?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或許很多人會說,我讓他們學這些,都是為了他們好,但是你有沒有問過自己,這些東西好在哪裡?或許你自己都回答不上來,既然你都不知道好在哪裡,那你又有沒有問過孩子,你喜歡這件事情嗎?你願意學習這些東西嗎?
  • 比「贏在起跑點」更重要的事 ↓
    所謂的「對孩子好」而嚴厲督促孩子的學業,讓他們成為「有成就的人」的父母,他們嚴厲的原因是什麼?我記得以前小時候,有一句很經典的廣告臺詞,大意是:「千萬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言下之意似乎是暗示我們,孩子的人生就是一場競賽,打從他出生那一刻起,比賽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