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相信汗水嗎?公考路上努力和收穫成正比嗎?

2020-09-10 短鼻子大象

對我來說,是的。實話實說,以現在的公考制度就算是思聰來也只能老實看書做題,除了努力、天賦和技巧,再也沒有什麼其他的因素能夠影響公考了,把話說明白一些,實力就是一切。

雖然題主說自己參加過一次國考一次省考都沒有成功,但是根據題主的描述,他自己根本沒有努力過啊,從國考開始就一直在擔心難度太大,自己的努力沒有收穫……雖然說不是所有人努力了之後都能成功上岸,但是一次都沒有努力過,又有什麼資格說努力無用呢?

在公考路上我們除了努力和相信自己之外也沒別的能做了,題主從一開始就給自己設置了心理障礙,人為地給自己增添了額外的心理壓力,這種做法並不可取,我也不太明白向自己強調努力無用的意義是什麼,為了給自己的失敗找藉口嗎?

我在職備考七個月,最後國考成功上岸,用親身經歷告訴你,努力和結果成正比,就算不是因果關係也是強相關關係。

我決定考公務員的時候已經離開校園好幾年了,對公務員也沒有什麼很深刻的認識,也可以說是一竅不通,除了有點文字功底,其他的基礎基本上都可以說是戰五渣,真的就是零基礎備考。

我那時候從事的還是新媒體行業,工作壓力和工作強度都高得一批,就連「努力複習」這件事都需要在前面加上個前提:「抽出時間」。

困難總是可以克服的,基礎沒了可以從頭打,時間緊也可以擠點零碎時間多學一點是一點,可要是不努力學,沒能上岸,就只能繼續那種忙成狗、沒存款、沒時間、沒社交的狀態,相比之下,努力當然就有了正當理由。

在職備考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習氛圍和時間安排上的問題,就算是每天早起一小時、晚上下班回去再學兩三小時,中午午休時再多學半小時,一天也不過就是四個小時左右的學習時間,就算是這樣,一天的生活也被學習和工作填滿了,每天的睡眠不超過六個小時,也跟本沒有多餘的時間想一些有的沒的。

學習氛圍這個事沒辦法,只能依靠自律。在單位拿出一本厚厚的教輔出來看確實也不太合適,只能在手機上 下載好視頻課,吃飯時間或者任何零碎的時間裡拿出來看十幾分鐘,這樣看雖然能合理利用起零碎時間,但是課總是聽的零零碎碎的,效果也並不是太好,所以回家之後總還是要二倍速重新梳理一遍。

至於時間安排,沒有那麼多的大片時間,就只好把一項大的任務拆解成無數個小任務來完成,像是刷題和積累這種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的任務,當時就全靠粉筆APP和備忘錄堅持複習,在地鐵上、公交上、甚至中午吃飯的時候都會抓住一切時機在手機上刷題。

當時還下載了人民日報的APP,每天刷一刷時評板塊,專門積累申論素材,有覺得好的、有用的段落就複製在備忘錄上,還有一些社會熱點時間的概括和評論,分了經濟、政治、民生、生態環境等不同的板塊,同一個話題的內容整理在一起,後來回顧的時候也會方便一些。

整個備考期間說實話有些難熬,光是打基礎就用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這三個月裡學得內容都比較簡單和基礎,做題的時候也看不太出來自己的提高,基礎沒打完之前做題很吃力,基礎打完了之後成績也沒有很明顯的提高,說真的心裡是慌的,尤其是自己刷了幾千道題卻還是六十多分的時候,也會懷疑自己的水平是不是就這樣了。

不甘心吶,本來決定考公的時候就已經發現自己只是個嚮往安穩的普通人了,還要承認自己的努力也毫無價值嗎?最終還是沒有放棄,轉而去看了阿甘上岸說學解題技巧,還是想要想辦法再拼一拼。

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看完課程,連帶著把它講義上總結好的規律和公式等都記住了,例題也全部做過一遍,一邊學一邊練,也不去想成績上的浮動了,只想著怎麼把題做快點,正確率再高一些,什麼技巧用起來順手就用什麼技巧,像資料分析的插板法、差分法,數量關係裡的整除法、邏輯題的推理公式等等,都直接拿來用了。

還有一些應試的技巧實戰性也很強,包括排除法、特殊值法和代入法,蒙題的時候也好有個依據,不至於瞎矇。不過平時練題的時候還是會把這些蒙的題標出來,等做完了之後再統一整理分析,都做懂做透,到底是市面上這麼多課程裡解題技巧講得最簡便的,真的好用。

把視頻看完之後又繼續大量練題,這個時候刷題和之前刷題還是有明顯的不同的,之前刷題的時候因為找不到方向和技巧,做起題來又慢錯得又多,提高也不知道怎麼提高就很絕望,但是這時候的我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和技巧加持,雖然也沒有一夜開竅,好歹也是有了努力的方向,會有意識地用題來磨練自己的技巧,提高自己的做題熟練度,目標從刷夠多少道題變成了提高什麼能力。

最後一個半月,開始把別的資料都放下了,除了日常在粉筆上刷一些題之外只鑽研真題,周末的時候還會專門抽出一段時間用阿甘把知識點回顧一遍,做一次框架梳理和歸納總結,從別的省分的往年省考真題開始做,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山東、河南等省份的真題參考價值比較大,就把它們放在了後面做,最後才開始研究近五年的國考真題。

那時候真的是擠出一切時間做題,12點之前從來沒有上過床,做過的真題沒有八十套也得有四十套,在粉筆上刷過的題也超過了兩萬道,好在這些努力也都沒有白費,國考行測得了70.2,不算高,但是夠我進面了。

申論上也沒少下功夫,畢竟申論才是最容易拉分的,除了看阿甘的申論部分之外,還關注了很多講申論的公眾號和申論名師的微博,它們經常發一些申論的寫作乾貨和素材,都存在了手機裡,有時間就會翻一翻。

個人覺得把時間花在申論的大作文上不如花在前面的小題更划算,大作文只要沒有跑題和危險發言其實也拉不開多少分,但是前面的小題都是有客觀得分點的,有點像高中政治,學會抄材料、理論聯繫實際就都能拿到分,屬於努力就能有成果的行列。最後國考的時候申論拿了67,沒能上七十……不過也算是沒拖後腿,好歹進面了。

得知我進面的時候也很驚訝,但既然進面了就好好準備,培訓班也報了,還去看了講政府思維的面霸進階教程,自己在家對著鏡子練、用手機錄音錄像地練,真的是自己跟自己死磕,最終面試拿到87.2分成功上岸。

有很多人告訴你努力無用,只不過是因為公務員考試只取前幾名,差一分和差十分都考不上,只看結果的話確實沒有區別,可是考了130+差一點上岸的和90+沒有努力過的相比,怎麼想下次考試都是前者上岸的可能性更大。

不要再說什麼努力無用了,你根本沒有努力過!

我努力過,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努力有用,有大用!

最後,希望所有努力的人都能得償所願。

相關焦點

  • 努力和汗水不會背叛你
    每年有無數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自不必說,僅僅從河北的學生和家長對之趨之若鶩的現象,我們也可窺見一斑。他們想方設法要擠進衡水中學的大門,考上衡中是河北很多初中生的奮鬥目標,全國各地來衡中參觀學習的同行絡繹不絕。這個奇蹟般的存在僅僅是個偶然嗎?看了這個視頻你是否有所感悟呢?
  • 考公,你真的努力了嗎?
    那麼請問:1、你真的努力了麼?2、你的學習效率高麼?3、你的運氣夠嗎?誠然,公務員考試要全身心去準備,不能含糊。可是方法不對,無論我們做了多少題都是徒勞,考試也就變成了別人的「墊腳石」,小晏就是這樣一位看似十分努力卻考了4年才上岸的「墊腳石」。
  • 努力與汗水永遠不會被辜負
    豔陽和梅雨也不能阻止勞動人民的步伐,夏熟作物要收穫,秋收作物要下地,田間地頭的農活一個也不能拖。努力與汗水永遠不會被辜負·高考上學真的很辛苦,至少對於正在上學的孩子來說是這樣,每天都仿佛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永遠都有上不完的課、做不完的作業、考不完的試。
  • 努力和結果不成正比,公務員考試之路就是這麼殘酷
    努力和結果不成正比,難道我們就不用繼續努力了嗎?公考成功,需要的是自身的天賦+後天的努力+好運氣,這三者缺一不可,少了哪個都不行。有句話叫越努力越幸運,可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也不全是,拼了命的努力,找不到方向,沒有好的運氣,努力就全泡湯。我這裡不是說喪氣話,有人就是天生聰明,在公考上面還特別有天賦,我這種本來腦子就笨還沒天賦的人真的羨慕不已。
  • 考公真的很難嗎?真相說出來,百分之百驚到你!
    苗苗考公已經兩年了,待業全職考公,每天至少10小時:早上7點開始,刷行測、刷申論、看人民日報、看新聞聯播,從早到晚,考公已經成為了一種執念和習慣,也成為了一種修煉。但每次總是拼命的在"進面名單"上"Ctrl+F"搜索自己的名字,然後頹廢一個月。
  • 不敢拼了,一切求穩,我還有希望考公嗎?
    蟲蟲們晚上好我是考蟲公考的方方老師你的煩惱,我來解決歡迎來到公考樹洞FM第4期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當然,如果我們換個角度思考這個問題,朋友推薦你考公就應該被拒絕嗎?凡是存在的,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雖然近些年國家在做一些改革,但是依然有很多同學熱衷於考公務員。因為它有較好的職業長遠性、社會粘連性,以及較高的自我認同感。用父母通俗的話來講就是工作穩定、體面、福利待遇好。
  • 大齡考公人員的困惑:30歲了,還應該考公務員嗎?
    有小夥伴在後臺諮詢:自己馬上就30歲了,考公務員還有必要嗎?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我很久以前也思考過,可能我是最有發言權的了。就拿我來說,我大學本科畢業後先是在企業工作了幾年,28歲時候考了公務員,成功上岸,正式上崗時候都29歲了。
  • 早安勵志心語:你的努力和你所得到的,永遠成正比
    【導讀】人生中,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真正能讓你走遠的,是自律、積極和勤奮。你的收穫取決於你有沒有努力,收穫和付出都是成正比的,永遠不要想著不勞而獲。失敗只有一種,那就是半途而廢,只要我們心有陽光,每天都能過得滾燙,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 我的考公感悟:沒有努力就沒有資格去談運氣
    溫暖的陽光:之前差不多都是裸考,現在有了孩子,在孩子三個月大的時候開始準備認真學習,然後考試,現在成績還沒出來,希望能夠順利上岸。@優秀是一種習慣1:27歲3次公考每次都比上一次好一點最後一次第三進面,其實公考運氣是佔一部分,但是沒有努力就沒有資格去談運氣
  • 省考 | 四大公務員特質,考公務員更容易晉升,你有嗎?
    現在,在公務員隊伍中,高學歷的幹部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學歷和能力,並不一定成正比,但是,學歷意味著眼界和事業,意味著學習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文化程度的高低,對一個人的成長進步是有影響的。那些文化程度高的公務員,在仕途成長之路上,特別容易受到器重。
  • 考公務員三年花了三萬塊,為什麼還願意考?值得嗎?
    每年公務員考試有省考和國考,國考的限制條件越來越多,省考的崗位每年可選的就零星幾個。考試的內容涉及面廣,考試題量大時間緊,公務員選拔考試說是千裡挑一也不為過。同時,公務員考試也相當費錢。算下來總共是三萬塊,還不算一些請假培訓的扣工資的隱形成本。三萬塊錢的投入,加上自己沒日沒夜的學習,值得嗎?對我而言,很值得。對於他人來說很普通的職業,對於我來說卻很重要。
  • 農村的樣子你還記得嗎?洋溢著希望的汗水,也洋溢著收穫的微笑
    春天在無聲無息中已經到來了,農民也並沒有因為疫情的影響而推遲耕種,因為他們都知道,春天是一個充滿生機又充滿希望的季節,在這個季節裡他們會準備好所有的收穫,播種養殖一樣不誤。現在就跟著虎妹進入農村生活吧!
  • 當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時,如何來調節自己的心態做事情?
    我們在工作中,常常會發現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明明同樣都是在加班,為什麼有的人就比自己工資拿得多呢?為什麼同一個大學畢業,自己努力做事情別人每天到處玩耍曬朋友圈,結果他比我的工資高出幾倍呢?當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時,如何來調節自己的心態做事情?
  • .•́︿•̀.)好煩啊,努力和收穫真的成正比嗎?
    好煩啊,努力和收穫真的成正比嗎★樹洞3:回復昨天樹洞1,只要有心,怎樣開口都適合,別擔心什麼吧。你陪了我多少年,花開花落,一路上起起跌跌。 ★★樹洞8:最近的身體越來越差,醫生說,一不小心暈倒,有可能醒不來,真是一個可悲的事情。我還沒好好談場戀愛呢,怎麼就成了這樣。 ★★樹洞9:六月二十號,我結束了自己一年零兩個月的感情,心裡難受。
  • 汗水 淚水 收穫
    (原標題:汗水 淚水 收穫) 很多印象深刻的事發生在那個屬於我的暑假裡
  • 「家族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寒窗苦讀幾十年」這麼說對嗎?
    所以說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並不是說說而已,不相信的人堅持幾年什麼都沒有,但是往往堅持下去,你會有很大的收穫。吃不了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很多人既吃不了生活的苦,也吃不了學習的苦,所以現在才一直碌碌無為。
  • 高考即將來臨,請一定相信: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
    關於高考,我始終相信這樣一句話,那就是「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下面我來講講我的一個學生的故事吧。我的這個學生叫小明,是個女生。她原本並不是我班級的學生,是後來高一下學期文理分班的時候,分到了我的班級。新班級報到的那天,我看到她時愣了一下,心想,怎麼會是她?她似乎也注意到了我的表情,之後就一直低著頭。
  • 考公上岸難嗎?高考選擇這些考公搖籃院校,畢業後「躺贏」公務員
    文|小玉說 玩遊戲的時候經常會有大神過來和你說,跟我組隊你進去負責「躺贏」,意思就是不用努力,在裡面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那種感覺,簡直不要太美好。
  • 真的是不夠努力嗎?
    昨晚睡前翻看初中的相冊,想起初中數學老師在初三對我們說的一句話:努力不一定能考上,但不努力一定考不上。想到這些,回顧初中畢業以來走過的路,才發現:當有一樣東西是「努力不一定得到但不努力一定得不到」時,人活得會很累。而一旦這樣東西得不到,就會本能的懷疑自己:我是不是不夠努力?
  • 現在努力,還來得及嗎?
    他回答我說:「成績不夠好…」 或許猜到我要說什麼,又補充了一句:「還來得及嗎?」 為什麼來不及呢?你才高一,步入高二都還有大半學期,現在否認自己真的為時過早…… 後來給高二上課的時候,也發現了有相同焦慮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