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一勺豬油,勝過十副藥」,你知道是啥意思嗎?

2020-12-25 三農知心人都知道

記得小時候,每家每戶都養著豬,多的有兩三頭,最少得也會有一頭,這些豬一般都被稱之為「年豬」,也就是過年的時候殺了吃肉的豬。但是我們都知道,農村養的豬吃肉都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還是為了保障一年做飯的用油。因為在以前農村很少有清油,每家每戶做飯用的都是豬油,用豬油不但可以讓飯有香味,更主要的它還有保健作用,俗話說「一勺豬油,勝過十副藥」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那麼這句話到底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1.一勺豬油

小時候,在農村每年許多人家都會殺豬,殺完豬後都會用肥豬肉來熬製豬油,都說豬肉有特殊的肉香,是菜籽油比不了的,但是也有很多人吃不慣豬油。但是,鍛鍊完豬油後剩下的油渣,加點白糖和,說起來嘎嘣脆有豬肉味,別提有多香了。所以在以前農村人,家家戶戶在做飯是都會放一勺豬肉,這樣飯菜吃起來很香。

2.勝過十副藥

這句話的意思是豬油有很好的藥用價值,經常食用會對人的身體健康有一定的益處,可以起到補虛解毒、滋養五臟、止咳化痰、清熱補脾、美顏護膚、開胃消化等作用,但是我們都知道,再好的食物哪怕人參靈芝,過量了也會對人有害,所以食用豬油一定要適量不可過量。

綜上所述,農村俗語「一勺豬油,勝過十副藥」並不是說豬油有多麼重要的藥用價值,而是經濟困難的時候,人們把豬油當成了葷腥的替代品,適量攝入豬油,人體需要的油水就充足了,身體自然就會好些。但是真正生病了,還是要相信科學去看醫生吃藥,不要抱著豬油狂吃不止。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說,一勺豬油剩十副藥,是什麼意思?為何現在不吃豬油了
    現在城裡人一般都是購買花生油,大豆油或者調和油,用來直接使用,只不過在農村,很多農民還是食用豬油的事,應成為往事。而且小編個人覺得用豬油炒出來的青菜,那油水充足,味道更加美好,所以說很多人喜歡吃豬油,那麼一勺豬油勝過十副藥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話「一勺豬油勝過十副藥」是啥意思?現在少有人吃,為啥
    現在養豬跟以前不一樣對什麼油也比不上豬油,以前自家餵養的豬都是一些野菜和稻米,養殖的時間長,一般要餵養一年才殺來吃,而現在養殖場的豬有很少一部分人是餵激素飼料和生長素的,讓豬儘快出欄,以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所以選擇市場上豬肉還是豬油都好吃,我們自己家養豬自家吃養了五十多年,每年養一、二條,都要餵上12個月才吃,最近這幾年為了豬崽長得快也餵兩袋伺料養了七八個月就宰了
  • 農村老話說「一勺豬油勝過十副藥」是什麼意思?
    真正豬油受到人們青睞的年代,還是九O年以前的任何年代,豬油甚至是窮人都吃不起的油。我小時候大概是六、七歲的時候,見到過一個十八歲左右的小夥,那年頭大家都很窮,小夥子就是個肺癆病,喘氣的聲音在很遠都能聽到,還是個偏愛說話的人,往往是一說話氣力就接不上,掙得臉紅脖子粗,別人就讓他別說話,他還一百二十個不高興。
  • 都說「一勺豬油勝過十副藥」,但很少有人吃豬油,豬油作用知多少
    ,化學老師給我們講這事的時候她50多歲,那時候真苦,她說豬油可是個好東西,你們這些小孩子都不懂啊,都說「一勺豬油勝過十副藥」,但很少有人吃豬油,豬油作用知多少?我不能吃肥肉及肥油等,因為自身比較挑剔,只喜歡吃瘦肉,但是我奶奶也常說豬油是個好東西,那麼它到底有多好?其實在我們這代人小的時候,自己的媽媽也熬過豬油的,但是我們這代條件好,熬豬油不但是為了節省家庭成本,豬油作為動物油的一種,也有它自己獨特的味道。是其它植物油不能代替的,而且動物油脂中比植物油脂中有更豐富的脂肪酸,也是我們人體的必需營養物質。
  • 奉勸大家:一勺豬油等於十副藥?天天吃豬油對身體好不好?醫生給出答案!
    日常生活中,我們烹飪飯菜都是需要食用油的,而說到豬油,相信很多朋友對它很熟悉;有意思的是,有相關機構對1000多食物營養成分分析,最後在一個最有營養的食物清單中,豬油竟然在第八名。而在對豬油的研究當中發現,豬油含有著較高的維生素D,甚至比黃油高出50%;同時它裡面含有飽和脂肪酸、礦物質、維生素A以及B族維生素。甚至在民間還有:"一勺豬油等於十副藥"的說法;那麼經常吃豬油對身體是好是壞?
  • 「一勺豬油十副藥」,確實有科學依據?吃豬油的好處,醫生告訴你
    提到油,不由自主地會想起豬油,小時候家裡面做的豬油拌飯,很是美味,現在想起來都想流口水。但是近幾年,豬油拌飯很是少見,使用豬油的人也越來越少了。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豬油是以經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疫、檢驗合格的生豬的板油、肉膘、網膜或附著於內臟器官的純脂肪組織,煉製而成的。
  • 一勺豬油=五副藥?豬油是慢性病元兇?真相來了
    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飲食備受推崇,豬油被貼上了不健康的標籤。很多人認為豬油飽和脂肪含量高,是多種慢性病的元兇,能不吃就不吃!然而,在民間也有「一勺豬油等於五副藥」的說法。2018年,豬油被英國廣播公司(BBC)評為最營養的食物之一,排名第8。那麼,豬油到底健不健康?有沒有營養?接下來,就給大家好好科普一下。豬油真的不健康嗎?豬油主要由脂肪組成,基本不含蛋白質或者碳水化合物。
  • 農村俗語「一個雞胗三副藥」是啥意思?雞胗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農村俗語「一個雞胗三副藥」是啥意思?雞胗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又到年底了,很多在外打工的遊子也陸續回家了。
  • 俗話「一勺豬油勝十副藥」有什麼含義?為何吃豬油的人越來越少了
    在我們小的時候豬油是很珍貴的財富,只有在過年的時候,家裡才會殺一頭豬,將豬油留下來炒菜或者是蒸包子吃,味道非常的香了,剛上桌也就被孩子們搶光,現在很少看到豬油了,人們更喜歡用植物油來進行烹飪食物,很多人對此的解釋是豬油吃起來不健康,那我真的是這個樣子嗎?
  • 一勺豬油十副藥?吃豬油,到底有啥好處?真正明白的人沒多少
    熱衷於養生的人,對豬油就是百般嫌棄,認為豬油油脂含量高,不適合作為日常用油使用。一些人家,確實也很少吃豬油了。不僅是因為豬油的油脂含量高,更是因為豬油的製作比較麻煩,需要將豬肉買回來,回家自己熬製。年輕人怕麻煩,選擇植物油,要省去不少時間。對待豬油,完全沒有必要排斥,吃豬油的好處是被得到了證明的。
  • 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說法?
    摘要: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好處?文/農夫也瘋狂古人一直很相信「相由心生」一說,認為一個人的性格如何,以後的發展怎樣,這些都是可以從面相中有所體現的。也就是說不同的面相,會預示著不同的命運。
  • 一勺豬油=五副藥?吃豬油是養生還是致癌,真相是…
    公眾號:脈絡養身 在植物油匱乏的年代和地區,豬油是家家戶戶的烹飪必備食材。後來,豬油對健康的危害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如果現在有人告訴你,豬油已經被科學家「平反」,豬油撈飯甚至可以治病,你會不會覺得很意外?
  • 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
    今天農夫要和大家來說的這句俗語,在民間也流傳很廣的,估計不少人也聽說過。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說法呢?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是說,眉毛中長出來數根很長的眉毛,這樣是非常珍貴的。哪怕是有一萬擔糧食,也不會和他來換。原因是古人認為,「有福」之人才會長出長眉毛,這些長眉毛是長壽的一種象徵。
  • 農村老話「一個雞胗三副藥」是什麼意思呢?吃雞胗有啥好處
    農村老話「一個雞胗三副藥」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雞作為沒有牙齒的禽類,吃到肚裡的食物,是全靠胃囊進行摩擦消化,在養雞場你會發現,每個養雞場都會有一小堆的石子、小碎石頭,這是定期需要餵給雞的必要材料,小碎石子可以幫助雞的消化,起到將食物摩擦粉碎的作用,而我們食用雞胗也是具有很好的助力消化功能的,雞胗裡面的一層硬皮,也是一味中藥,稱之為雞內金,剝開曬乾之後,是一種治療胃病和消化系統的良藥
  • 農村俗語家有三寶,瘦田,醜妻,破棉襖,你知道啥意思不?
    農村的俗語多種多樣,那是農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總結,雖然聽起來不怎麼好聽,但是當你理解之後,你就會發現農村人民的智慧,是來源於對實踐生活的總結。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幾句俗語,就是來源於農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句俗語?你知道是啥意思嗎?
  • 農村俗語「東西路箭房,十人九傷亡」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農村老人常說的俗語「東西路箭房,十人九傷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女生暴脾氣,男生少主意」是啥意思?
    小李想與女朋友分手的事情被父親老李知道了,待老李問明了原因後是堅決不同意小李與女朋友分手的想法,並諄諄告誡小李說:你遇到這樣一個女朋友可是你自己的福分,待你們結婚之後,你就成了「甩手掌柜」,啥事都不需要操心,多麼幸福的婚姻啊!你還憑什麼要與女朋友分手呢?
  • 一勺豬油可以治十多種疾病,真有這麼神奇?豬油可以經常吃嗎?
    關於吃油,江湖中也有著多種多樣的傳言,豬油是一則熱議的話題,這不就在最近,又有人將豬油推到風口浪尖,號稱一勺子豬肉相當於十副藥,可以治療很多種疾病;對於這個問題,您信了嗎?另外,關於文章中的觀點,咱也來簡要分析一下,其中說到豬油當中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可以給身體提供強悍的生理功能;但其實,查詢《食物成分表》可知:每100克煉豬油中僅含有27毫克的總維生素A,沒有經過煉製的豬油中也僅僅含有89毫克(每百克);如果你判別不出是多是少,那舉一個對比例子,芹菜、菠菜等一些深綠色蔬菜的維生素A的含量是在400-1000毫克/百克;憑此你就可以看出
  • 農村俗語:「正月二十晴,樹上掛琉瓶」,說的是啥意思?你知道嗎
    對於這些農村老人們口口相傳的俗語,根據家裡長輩們的經驗其準確性還是蠻高的,畢竟是流傳了數百上千年的「至理」 ,「存在即合理」嘛。今天是農曆正月,在過去,農曆日期常常會被不少當地人用來預測莊稼收成,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俗語「寧可一思進,不可一思停」,是啥意思?
    文/青夕 農村俗語「寧可一思進,不可一思停」,是啥意思?工作學習會用到 我們都清楚在農村流傳下來了各種各樣的俗語,設計的範圍也特別的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