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我是Matt,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堅持科學育兒、理性育兒。
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那些傷害孩子的話!
有些話,當父母脫口而出的時候,痛快的是家長的嘴,受傷的是孩子,父母卻不會因此而感到不妥。
家庭教育的本質之一是有效的溝通,在無效的溝通面前,任何方法都不會起到效果。
可很多家長往往忽略了溝通的正確方式,在自以為是的態度下,說出來的話帶著指責、嘲諷、恐嚇等等,或許家長以為這樣說就可以刺激到孩子,從而改正問題,但事實上,在孩子心裡只會產生叛逆、失望、痛恨還有委屈。
正確的教育要從正確溝通開始,這些話一旦說出來,就已經代表教育的失敗了。
在家庭教育中通過調查,總結出十句最傷孩子的話,你中了幾條?
1.「笨蛋,沒用的東西。」
說這話的家長是很恨自己的孩子嗎?這句話不僅對孩子沒有一絲的尊重,還充滿著無限的厭惡。
當孩子聽到父母這樣罵自己的時候,內心先是委屈進而變成反抗。
2.「住嘴,你怎麼就是不聽話。」
聽話,聽話,家長最希望孩子做的事就是聽話,家長說什麼孩子就得去做什麼,希望孩子把自己的話當作聖旨。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需要的是獨立的思考而不是聽從,如果所有的事都聽家長,那麼孩子就會失去獨立能力。
3.「我說不行就不行。」
典型的大家長作風,父母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只是一味的否定。或許,孩子的想法是不對的,但家長的回答除了顯示出這是一個獨裁家長之外,得到只會是孩子對家長的恨。
4.「我再也不管你了,隨你的便。」
孩子在心裡其實最怕的就是父母對自己的放棄,哪怕是語言上。孩子之所以依賴父母是因為可以從父母那裡得到安全感,而這句話給孩子帶來的是恐懼,因為父母不想要你了。
5.「你可真行啊,做出這種事。」
看上去這句話沒什麼特別的,其實,並不是這話本身有問題,而說話時的語氣。語氣能夠表達出說話者的內在含義,這句話中只有嘲諷。
6.「你又做錯了,真夠笨的。」
沒有耐心的家長是教育不好孩子的。尤其是輔導功課上,家長的耐心幾乎為0,一遍、二遍、三遍之後,情緒開始失控,或許應該去找到孩子做錯的真正原因,而不是一遍一遍的重複錯誤。
7.「一看你就沒多大出息,將來就撿破爛吧。」
也許家長是真覺得孩子沒出息了,也許家長是想通過這話刺激孩子,但大多情況下,孩子心裡想的是,「我就沒出息了,就撿破爛了,就不學了。」孩子放棄自己的時候,家長還推了一把。
8.「都是一樣的孩子,你怎麼就不如別人。」
和別人比較,這是在家庭教育裡多次提到過,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教育方式,對於家長來講,不要總是揪著孩子的不足不放,而是應該多挖掘孩子的優點,當孩子充滿自信的時候,短板也有機會變長。
9.「就知道玩,除了玩什麼都不會。」
否定、下定義,家長在孩子很少的時候就如此武斷,那以後孩子無論做什麼都不會得到家長的認可。
而對孩子來講,最希望得到的就是父母的讚賞與肯定。
10.「你要是考100分,我就...」
條件有時候可以成為一種有效的激勵手段,但如果過度使用,或者單純的為了條件而講條件,那麼,結果只會適得其反,孩子學會以此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並用來威脅父母。
或許有些家長會覺得是不是小題大作了,就這幾句話就能傷害孩子了嗎?老話兒講,「惡語傷心六月寒」,換位思考,如果在工作中你的領導這樣說你,你怎麼想?
我是Matt老師,感謝大家關注,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