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源原創。
歡迎您來到我的專欄《家長如何說話,孩子才肯學習》,幫助家長解決左右為難的問題。父母與孩子和平共處是關鍵,10種轉化話術的思維模式,增加親子關係,提升孩子學習主動性。
導語:
當父母會轉化自己的情緒和思維時,在解決問題上自然就會轉化,從壞情緒轉化好情緒,從反對到接受,問題才會從無效轉化為有效的行為和語言,對孩子的學習才會有所幫助。
希望寶媽奶爸朋友們,在和孩子相處中,運用這些方法,有什麼問題,私信我@三字經家庭教育,很高興為您解憂,願每個孩子快樂成長。
正文:
這節我們分享:被信任的孩子,表現的狀態更優秀,我們一起學習第4課,信任話術的思維模式。
01
不信任的10句話,對孩子的傷害?
1)「你說,錢是不是被你拿了,你還這麼丟人。」
2)「要不怎麼他一去,錢就不翼而飛了呢」。
3)「你這孩子,這個玩具是不是你從小朋友家偷來的。」
4)"這是不是你幹的」。
5)「這是哪來的,你怎麼總是愛拿別人東西呢?」。
6)「這是你做的,我怎麼就不相信呢,你還會做這個」。
7)「你非要我打你一頓,你才肯說實話嗎」。
8)「一定是你先動的手,是不是」。
9)「你就是不說實話,是不,你平常要是行得正做得直,他怎麼會誣賴你」。
10)你是不是你先惹事了?不惹事別人怎麼會欺負你」。
這些話一出口,看看孩子這是什麼表情。
一位老師曾在全國的幾十所學校做過的一個調查:
當你生活中出現危險,出現很難處理的問題時,你首先會想到向誰求助?
調查結果卻讓人大吃一驚。
首先能夠想到向父母老師求助的人,加起來竟然還不到7%,孩子不相信父母,比想像中更可怕。很多的家庭悲劇也是來源於孩子對父母的不信任。
孩子為何不相信自己的父母,我們來反思:
信任是互相的,你不信任孩子,孩子自然也不會相信父母。
在孩子需要父母的時候,父母總是喜歡站在孩子的對立面,第一時間裡,做的更多的是無效的指責,無意識的語言和行為,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意識到時,我們做的最多的是後悔,沒有改變,所以這樣的事情總是反反覆覆地重複出現,孩子不聽話叛逆,因為我們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對自己的孩子越來越不了解了。
能改變的是什麼呢?
阿德勒心理學家說:「關注你能改變的,接受你改變不了的。」
第一:不做不說,不信任孩子的話,這就是我們課裡一直提出的「知止行為」。
第二:做信任孩子的事情,說對孩子信任的話,就是改變的開始。
這些事是不是越來越簡單了。改變自己的言行,就能改變孩子的行為。
有的父母會說,自己不說心裡會不舒服,不打兩手,心裡不痛快。
這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也相信你一定會做到的,因為你在我們這個專欄裡認識了「知止」,不好不利於孩子成長的話和行為,知道停下來,哪怕是停3秒鐘,都會給你帶來改變的。
你想想不認識「知止」,只會循環在打罵完的後悔裡,想前進,想改善和孩子的關係,不知怎麼前進,會更痛苦。
增加親子間的信任,就多多對孩子說信任的話。
02
信任話術的6個思維模式18句話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於相信孩子。」
1)肯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