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兒子兒媳天天吵架,這兩天家裡能摔的東西都摔完了……」
近日,杭州大北社區來了一位60多歲的王老太,一邊哄著孫女,一邊向社區書記孫志芳抱怨道。
「鄰居兩夫妻之前也天天吵架,這兩天我看他們走進走出說說笑笑的,聽說是你們社區給調好的,你們可不可以也來幫幫我們!我這個小囡囡天天哭,我都肉疼死了……」
「老太太,您別著急,你把兒子、兒媳聯繫方式給我,我去和他們『雲』溝通一下」孫書記一邊安撫王老太,一邊了解情況。
「什麼『雲』溝通?」
孫書記口中的「雲」溝通,其實是一種非接觸的調解方式,疫情期間,由於長期居家帶來的恐慌、焦慮,造成人們的負面情緒無法釋放,使很多家庭原有的矛盾被激發,甚至升級為家庭暴力。社區經常會接到家庭糾紛調解求助,因為無法面對面溝通調解,大北社區成立了「『雲』調聯盟」,由社區、派出所、物業三方聯動,根據實際情況邀請社區熱心居民參與調解,在不入戶的情況下,以「3+X」的聯動機制,化解矛盾糾紛。
疫情防控期間,大北社區要求每個網格員每天定時與對應的隔離家庭視頻通話,了解家庭成員的身體狀況是否正常,心理狀態是否良好,生活起居是否有苦難,動態掌握隔離家庭,及時提供幫助。
前段時間,大北社區的網格員金文皋在與居家隔離李女士視頻通話時發現, 發現李女士臉上有傷,說話哽咽,覺得情況不對,詢問得知是老公打的,李女士捂著嘴淚如雨下:「早上,他要出去我攔擋了下,他就打我,居家隔離出不去,我好怕他再打我,隔離還有這麼多天,我感覺這日子過不下去了……」
網格員金文皋了解情況後,馬上向大北社區書記孫志芳報告相關情況後,第一時間把相關情況告訴聞潮派出所大北社區民警陳良和一位律師,因疫情期間無法見面,三人在微信群裡一同商討如何把這件事情解決。
下午,李女士想離婚!孫書記馬上視頻聯繫李女士,視頻裡李女士靠在床上,臉上淤青醒目。
「以前我們說話都有商有量,現在疫情隔離兩人關一起時間久,開始吵兩句,今天他竟然動手,他們說男人動過一次手,以後就上癮了,我好怕!我現在不能出去找朋友也不能回娘家,難道要被他天天打?……」李女士越說越激動,眼睛都哭腫了。
「疫情加上被隔離,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產生恐慌,伴隨而來的還有焦慮、害怕、緊張、憤怒等……」的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孫書記分析。
「你家有陽臺嗎?你去陽臺透透氣,我們在陽臺說」。
李女士點點頭,起身去了陽臺。
「你老公打你肯定是他不好,但你們吵架原因也不是大事情,離婚你要想清楚……」孫書記運用自己專業知識對李女士進行情緒疏導。
與此同時,聞潮派出所大北社區民警陳良加上了李女士老公蔣先生的微信。
「你好,我是聞潮派出所的社區民警陳良,聽說你們小兩口鬧矛盾了?你老婆都要報警了?」
「你好陳警官,是的我們吵架了。」
陳良警官也馬上撥通了蔣先生的微信視頻電話。
「你們怎麼吵架的?」
「家裡實在待著太悶了,我想去小區走走散散心,但是我老婆不肯說家裡口罩不夠,不肯讓我出去,我想小區這麼寬敞又沒事,然後她還說我小孩不帶,我真的越說越氣,她攔著我的時候,我打了他一下,打完我就後悔了,然後她接了一個電話就走了,到現在都沒理我」
「你們小兩口關在一起這麼多天,在家裡是悶的,但是國家規定,你老婆也是關心你,夫妻吵架麼我們家裡也有,但是打老婆就一定不對了,打人就要我們警察好好管管了!老婆是你娶回來打的?」
「陳警官,是的是的,我是不對,但是我男人也要面子,我不好意思開口!」
「面子重要還是老婆重要?面子給你燒飯吃?面子幫你帶小孩?你快去哄哄你老婆,你老婆要是不原諒你,我們要來上門抓你的,你不願意在家裡隔離的話到拘留所裡隔離好了!」
另一邊,孫書記也將李女士的工作做得差不多了。
「孫書記,老公過來了,他想幹嘛?」
「沒事的沒事的,我們社區民警陳警官在電話裡教育過你老公了,估計他是來給你道歉的。」
「真的嗎?那我先掛電話了,以後如果還有事情我再來找你!」
一周之後,孫書記和陳警官再次聯繫李女士一家後,他們已經和好如初。
「『雲』調聯盟」成立後,疫情期間,大北社區成功化解包括家庭矛盾、鄰裡糾紛等個民間糾紛30餘起,為維護疫情期間的社會穩定作出一定貢獻,較去年1至4月,糾紛類警情同比下降3.03%,治安類警情同比下降39.13%,刑事類警情同比下降52.94%,打架傷害類警情同比下降25%。
【來源:杭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