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攝影|流蘇
生活中,有不少辣媽經常為監督孩子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搞得雞飛狗跳,大人孩子都身心疲憊。聊天中就有朋友問我:「如果取消家庭作業,所有作業必須在課堂上完成,以此減輕家長負擔和學生的負擔,可行嗎?」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我就弱弱地問一句:如果取消你孩子進入大學的資格,是因為學生應知應會的所有一切他都不能完成,因為學校順應了「減輕家長負擔和學生的負擔」的呼聲而開了紅燈,從來不布置家庭作業,孩子的學生生涯很輕鬆、很自嗨,過程很滋潤很享受,就是啥也沒學會,你覺得可行嗎?
如果你看重的是過程,很恭喜,你會很興。如果你看重的是結果,很不幸,你會很喪。
現在社會上有一種很不好的現象——家長和社會都在口誅筆伐學校!一方面,全民呼籲素質教育,人人痛恨應試教育,「為中小學生減負,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的呼聲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不絕於耳。另一方面,每個家長似乎最害怕的就是無論如何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此種思維的支配下,君不見,做父母的給自己的孩子報了無數個課外補習班和特長班,恨不得自己的孩子具備十八般武藝,「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說學逗唱」張嘴就來,每周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弄的孩子從小就像明星走穴趕場一樣,這個興趣班下來,接著趕往另一個補習班,一幫不大不小的孩子們,不是在特長班上,就是在趕往特長班的路上,搞得祖國的花朵們業餘時間比上學還累,一點閒暇時間都沒有。比起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來,這樣的「素質教育」之負擔,有過之而無不及!相形之下,怎麼就對學校傳統的布置家庭作業那麼反感呢?
周所周知,課堂時間主要用於老師傳授知識、答疑解惑,幾乎留不出時間讓學生做作業,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必須靠布置的家庭作業來實現和檢驗。我們所說的「溫故知新,舉一反三」,大多就是靠課餘時間、也就是通過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這個必要途徑或說重要有效方法來實現的。如果大家動輒就嚷嚷著要為家長減負、為孩子減負,不布置家庭作業的話,負重倒是給你減下來了,面對不盡如人意的學習成績,你能滿意嗎?!
此等結果,是追究老師的責任還是學生的責任?於此,難道家長一點責任也沒有?我想,恐怕任何家長都脫不了干係!
為什麼要布置家庭作業?對於這個問題,專業人士已經分析的令人口服心服,在此無需我贅言廢話。
都說,過程比結果重要。若不看重結果,自然就不會重視過程。過程與結果是因果關係,是相輔相成的,種什麼因就會結什麼果。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世上從來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不想付出,又想坐享其成,天下哪有此等美事!過程難道不是為結果做準備的麼?我們都知道,「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任何人的成功,都是量的積累產生質的飛躍,付出的努力不是心血就是汗水,甚至是淚水,當然,所有的付出都是無涯時間裡默默忍受的孤獨和咬牙攥拳的負重堅持再堅持。
人活著哪能沒有負擔呢?「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彎曲的谷穗來自經受住了風霜雨雪的洗禮。世上很多事情,不去做、不受苦、沒有負擔,結果只有不盡人意的一種。做了、經歷了、承擔了、付出了,就會有相反的兩種結果。哪怕是失敗,也是成功之母,起碼歷練了人性,經歷了生活的淬鍊,心智成熟多了。
當然,任何事情都有兩面。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也不能過量,要科學合理,充分考慮孩子們的業餘時間、以及身心的承受能力,做到勞逸結合,張弛有度。所以,我的觀點是——家庭作業必須布置,但要適度,不能以犧牲孩子的身心健康為代價。
想學到知識,又不想讓老師布置家庭作業,就如同,想獲得幸福生活,又不想為之付出努力一樣,有句歌兒唱得好,「幸福不是毛毛雨,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所以,你應當明了——任何時候天上都不會掉餡餅的!自古以來,魚與熊掌不能兼得。
綜上所言,您還覺得——如果取消家庭作業,所有作業必須在課堂上完成,以此減輕家長負擔和學生的負擔,可行嗎?!
壹點號流蘇隨筆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