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手牽牛、養植知天下!服務三農,學習技術、了解國內及世界最新市場行情資訊,請點擊右上角關注↗牽牛。
草莓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植株矮小,佔用空間少,適於庭院零星種植,並可與蔬菜間作,或桂圓樹下套種;同時,草莓紅果、白花、綠葉,加上開花期長,並可像吊蘭一樣向下生長,莖節上可著生小植株,也具欣賞價值,是很好的盆栽水果。
一、主要優良品種
1.寶交早生 長勢較強,植株繁茂,葡萄莖較多,易於繁殖,精細管理可繁殖400-500倍,抗病性較強。葉形狹長,色濃綠。果圓錐形,全熟後鮮紅、晶亮,果肉橙紅色,甜酸適度,香味極濃,品質極佳,單果重11.2克,單株結果16個,平均產量102克。5月上旬採收,時間長達23天,豐產性能好,畝產過1000公斤,生食加工兼用。
2.83-35 植株長勢強,矮而壯,耐熱性和抗病力均強。早熟,耐貯,品質優良,有多次開花結果的習性。採收期分別為:4月下旬至5月下旬,6月上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下旬,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平均單果重11至13克(大於寶交早生)。果實長圓錐形,鮮紅色,果肉紅色、細緻,口味甜酸,果實果面堅韌,耐貯性好,適合南方各省栽培。
3.索非亞 植株生長健壯,繁殖力強,春栽一株,當年可達150株,果色豔。果特大。一級序果平均重29.6克,單果重75克,是目前國內外特種草。果實成熟早,6月中旬上市,果肉甜酸可口,香味濃鬱,品質優,豐產性好,水肥條件好的情況下,畝產可達2000公斤。
4.四季草莓 植株長度中等,果實圓錐形,單果重5-10克,果肉紅色,酸甜適度,品質一流,花芽無休眠期,夏季高溫長日照仍能充分花芽,多次開花結果,適宜宅旁園地種植或觀貫盆栽。
二、生長環境要求
溫度:草莓屬寒帶植物,地上部分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5-20℃,早春5℃植株萌芽,10℃根系旺盛生長。夏天氣溫高於30℃時,植株生長受到抑制,40℃以上導致睛形果。
水分:草莓葉大根淺,性忌乾旱,但又怕澇,乾旱時生長以發育不良,甚至枯死,雨水過多時,生長過旺,成花而不實果實成熟時期多雨,則味酸不甜,品質降低,還可導致根系衰弱,影響植株生長發育。
光照:草莓既喜陽光,又耐陰。在0.4的陰蔽度的地方,仍能正常生長,所以可間種或套種其他作物。
土壤:以肥沃沙質壤最適宜。不宜種植在粘重威性土壤和沼澤地上。
三、栽培技術要點
因地選擇 以選擇地勢較高、地面平坦,背向太陽,排灌方便,土壤疏鬆,有機質豐富的土壤或沙土壤種植為宜。整地作畦,施足底肥 移栽前,深翻30釐米,再整地作畦,一般畦長15-20米,寬1-1.5米,畦埂高20釐米,且面要平整。同時,每畝施入土雜肥5000公斤,磷肥100-150公斤,與土壤充分混合,作為基肥。選用壯苗,時移載 選擇有4個以上分櫱,植株矮莖短粗、新根多、無病蟲的壯苗為好。定植時期,春夏兩季均可,定植的株行距一般為20×25釐米,密植的可栽15×20釐米,畝栽2萬株。要邊起苗邊栽植,能帶土的儘量帶土移栽,以提高成活率配置授粉品種 除主栽品種外,要隔行配置授粉品種,最好栽3一4個品種,使早、中、晚品種搭配。加強裁培管理和緩苗后土肥水綜合管理 新葉長出以後,及時剪掉乾枯枝,淺中耕,待幼苗長出三枚幼葉後,可結合澆水、追施速效性肥料,每畝草莓可施尿素5-8公斤或合肥10公斤,對抽出的葡萄莖要及時摘除。現蕾初期,每畝追施複合肥10-15公後,採用打孔施肥法,施肥後如久旱不雨,要適當澆水。同時,葉面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1-3次。進入初花期後,每畝再施複合肥10-15公斤,促進開花座果和果實的生長發育。在越冬前,要求每個單株達到8片左右的新葉,頂花芽和側花芽都分化良好覆蓋防寒,促苗越冬 冬季溫度低於一8C時,草莓就發生凍害。因此,-8℃以下臨界低溫的地區要採取防寒措施,使草莓安全越冬。可採用0.015毫米厚無色透明聚乙烯薄膜覆蓋,平鋪於草莓植抹之上,四周用土堆壓緊,膜上再加一些麥玉米秸雜草、稻草及樹枝葉等,減少晝夜溫差的變化,來年草莓萌芽後,要及時破膜,把植株拉出膜外,不揭薄膜,這樣既可控制雜草生長,又可減少果實粘泥腐爛。適時採收,防止爛果 草莓成熟以後,如不及時採收,就會生得腐爛。採收的成熟度:如就地銷售加工的,以全果變紅(成熟)時採收為好。如果遠途運輸或用冷藏設備貯藏的,應在果實八九成熟時採收為好。採收時間,以早上露水幹時和中午高溫過後採收最宜。採收方法:要十分小心,手持果柄,帶花萼一同摘下,千萬不可直接握住果實,以免傷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