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時天氣預報】2日夜間到3日白天,中東部地區小雨到中雨,局地大雨,其餘地區陰天有陣雨或分散陣雨。大部地區氣溫19~29℃,城口及東南部17~26℃主城區:陰天有陣雨,22~27℃。||3日夜間到4日白天,各地陰天有陣雨,雨量小雨到中雨。大部地區氣溫19~28℃,城口及東南部16~25℃。主城區:陰天有陣雨,21~26℃。||4日夜間到5日白天,中東部地區中雨,局地大雨,其餘地區小雨到中雨。大部地區氣溫18~26℃,城口及東南部15~25℃。主城區:中雨轉陣雨,20~24℃。
10月1日-11月30日,「如何復活一隻恐龍」展覽在重慶自然博物館開展。
「如何復活一隻恐龍」展覽選用「科學復原」這個角度切入,按照「恐龍印象-化石發掘-骨骼搭建-形態外貌-行為習性」的脈絡,結合恐龍復原科學研究中的經典案例,展示恐龍科學復原的過程。除此之外,展覽還將關於古生物研究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呈現給觀眾,如棘龍的最新形態、鸚鵡嘴龍的體色、琥珀中的恐龍、古鳥類視覺分析等均是2016年發表的科學研究成果或正在開展的研究。
覽共設置「恐龍真如你想像嗎?」「誰知我真容?」「恐龍如何秀肌肉?」「恐龍的外衣什麼樣?」「恐龍日常怎樣生活?」「恐龍滅絕了嗎?」「你最想復活哪一隻恐龍?」 等7個主題展臺,一共包含大大小小41個問句,通過回答這些問題,帶領觀眾開啟一場恐龍大復活的探秘之旅。
「在以前的展覽中,大多採用的是科學繪畫,但本次展覽將一部分繪圖升級成模型,將一部分模型升級成真正的恐龍化石。這也是結合重慶自然博物館恐龍化石豐富的有利條件。」唐振洪繼續補充道。
本次展覽展品從9月15日開始製作,25日運往重慶,27日在重慶自然博物館進行搭建,30日完成布展,整個過程花費了15天。據瞿工介紹,展覽完成整體製作,正常情況下所需時間是30天至40天。
這7個主題展臺常規的製作方式是先在廠內製作完成,拼裝,連接,調試,每個展臺單獨包裝完成運至展廳。但這次只是在上海完成了初步製作,直接將7個展臺的物件全部打包送往重慶自然博物館特展廳現場組裝調試。
本次展覽由上海科學技術委員會和上海科技館主辦,重慶自然博物館和上海倚克斯展覽工程有限公司承辦,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