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手包、餃子包……這些奢侈品手袋的暱稱是怎麼來的?

2020-12-11 中國日報網

背著賽琳Belt包出門,也許會有朋友問你在哪裡買的這款「鯰魚包」;時尚的「餃子包」其實來源於摺紙藝術,但在中國有了這麼個讓人充滿食慾的暱稱……大牌奢侈品手袋在中國往往有另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外號」,它們又是怎麼來的呢?

China’s appetite for fashion is mostly focused on foreign labels, especially when it comes to luxury handbags. But the carefully considered titles that image-conscious luxury brands give their bags aren’t necessarily how China’s shoppers refer to them.

中國人對時尚的興趣主要集中在外國品牌上,特別是奢侈品手袋。但這些注重形象的奢侈品手袋的經過仔細斟酌的名稱卻並不一定是中國消費者對它們的稱呼。

In an April report, consultancy McKinsey & Company noted that China’s young luxury shoppers aren’t loyal to brands so much as to 「iconic brand-product combinations.」 The French, English, and Italian names those products bear, however, can be difficult to translate and pronounce, so Chinese shoppers, especially online, will often refer to them by nicknames instead. That makes it 「easier to share and discuss a product on social media, or to talk about in person with sales staff,」 the report notes.

麥肯錫諮詢公司在4月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年輕的奢侈品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不如對「標誌性的品牌產品組合」那麼高。很多奢侈品的名稱是法語、英語和義大利語,很難翻譯和發音,因此中國消費者尤其是網上消費者常常會用暱稱來稱呼它們。報告指出,這使得「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和討論產品或與銷售人員面對面討論產品變得更容易」。

Business of Fashion unpacked a few of these names, which are generally based on the way a product looks, a transliteration of the name, or a reference to pop culture–coupled, of course, with the cheeky sense of humor people have on platforms such as WeChat and Weibo. The result is coveted high-end handbags known locally by monikers such as the 「killer」 or 「piglet.」

英國時裝商業評論公司解讀了幾個暱稱,這些名稱通常是基於產品外觀、名稱音譯或流行文化——當然,還有人們在微信和微博等平臺上的幽默得來的。其結果就是令人垂涎的高檔手袋在中國被冠以「殺手包」或「小豬包」等名稱。

unpack[n'pk]:v.分析

transliteration[,trnslt'ren]:n.音譯;直譯

coveted ['kvitid]:adj.垂涎的;夢寐以求的

The killer 殺手包

In the 2011 movie Mission Impossible: Ghost Protocol, an assassin named Sabine Moreau—played by actress Léa Seydoux, who also starred in a commercial for Prada’s 「Candy」 fragrance that year— carries a Prada Saffiano Lux tote. That cameo earned the bag the nickname of the 「killer」 in China.

在2011年上映的電影《碟中諜4:幽靈協議》中,一個名叫薩比娜·莫羅的殺手背著一個普拉達的Saffiano Lux手提包。這款包由此在中國獲得了「殺手包」的綽號。這一配角由女星蕾雅·賽杜扮演,當年她還出演了普拉達的糖果香水廣告。

assassin ['ssn]:n.刺客,暗殺者

cameo['km]:n.(影視劇中的)配角

The catfish 鯰魚包

The belt that gives Celine’s Belt bag its actual name dangles down on each side, giving the bag a distinctive look that resembles the face of a catfish—the name by which the bag is often known.

賽琳Belt包的實際名稱源自它的背帶,這個背帶下垂到兩邊,讓包呈現獨特的外觀,就像鯰魚的臉——於是便有了這款包眾所周知的名稱。

The dumpling 餃子包

Longchamp’s Le Pliage bag took its inspiration from origami. But the bag’s shape recalls a different inspiration to luxury consumers in China: a dumpling.

瓏驤Le Pliage包的靈感源自摺紙藝術。但這種包的形狀讓中國奢侈品消費者產生了不同的靈感:餃子。

origami [,r'gɑm]:n.摺紙工藝

The piglet 小豬包

Sometimes it’s not the look of a bag but the sound of its name that prompts shoppers to give it a new title. Chloé dubbed its bag the Drew, a name that sounds similar to the Chinese word for 「pig,」 hence its renaming as the 「piglet」 bag.

有時候,促使消費者給一款包取新名稱的不是它的外表,而是它名稱的發音。蔻依給它的一款包取名為Drew,這個名稱聽起來類似中文的「豬」,因此它被稱為「小豬」包。

The wonton 餛飩包

Gabriela Hearst’s Nina bag is another that bears a strong resemblance to food. In this case, it’s a wonton.

加布麗拉·赫斯特的Nina包是另一種與食物極為相似的包——這次是餛飩。

McKinsey’s report notes that the great majority of Chinese luxury shoppers born in the 1980s and 1990s only made their first luxury purchase within the last three years. They may not be intimately familiar with the foreign brands they’re buying from, or the preferred names those brands give their products.

麥肯錫的報告指出,絕大多數出生於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中國奢侈品消費者在過去三年才第一次購買奢侈品。他們或許並不十分熟悉自己購買的外國品牌,或者這些品牌給自己產品起的名稱。

But the nicknames aren’t only used by young shoppers. 「They』ve become the Chinese name for certain products,」 Tao Liang, a major Chinese influencer (or KOL, aka key opinion leader, as they’re known in China) called Mr. Bags told Business of Fashion.

但並不是只有年輕的消費者使用這些暱稱。中國手袋屆的關鍵意見領袖、「包先生」陶亮告訴英國時裝商業評論公司說:「這些暱稱已經成為某些產品在中國的產品名稱。」

「For example, when you ask someone about Le Pliage, they might not know what it is, but when you mention Longchamp’s 『Dumpling Bag』 they』ll get it, even if they’re not hardcore fashion fans.」

「比如說,如果你問別人知不知道Le Pliage包,他們也許根本不知道是哪款,但如果你提到瓏驤的『餃子包』,他們就懂了,即便他們不是硬核時尚粉絲。」

來源:石英財經網、參考消息網

翻譯&編輯:yaning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奢侈品手袋的中文暱稱是這樣來的
    參考消息網5月9日報導美國石英財經網站5月7日報導,中國人對時尚的興趣主要集中在外國品牌上,特別是奢侈品手袋。麥肯錫諮詢公司在4月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很多奢侈品的名稱是法語、英語和義大利語,很難翻譯和發音,因此中國消費者尤其是網上消費者常常會用暱稱來稱呼它們。報告指出,這使得「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和討論產品或與銷售人員面對面討論產品變得更容易」。
  • 盤點入手奢侈品愛馬仕手袋的途徑,以及拍賣行鉑金、凱莉包介紹!
    相信有不少女士都希望一生人裡擁有一個殿堂級奢侈品手袋,小編也曾不下一次聽過身邊的girlfriends說,如果有一大筆錢的話,就會買一個愛馬仕手袋來保值,但是讓自己心儀的愛馬仕手袋不是你有錢就能買到的,裡面會有一大堆的繁瑣事情。
  • 「牛角包」,2020年爆款手袋預定
    好久不見,你們的 「鵝娘牌種草機」 又來咯!之前為大家推薦過 「雲朵包」 「枕頭包」 都火了,根據鵝娘縝密分析,今年的 「王牌手袋」 該是這隻牛角包了! 鵝娘最近發現,在街拍中經常出現的那批 「最時髦的人」,最近都像商量好一樣,齊刷刷換上了一種形狀酷似牛角麵包的手袋。
  • 奢侈品入門丨8張圖快速了解大牌包的俗稱
    剛入坑奢侈品的時候,總是被各種包包的俗稱搞的暈頭轉向。我:「這幾隻包什麼價?」店員:「馬鞍包¥xxx,流浪包¥xxx , 菜籃子¥xxx」我:「???」但,如果沒有這些俗稱,買包也會很複雜。比如:「LV Petite Bolite Chapeau有貨嗎?」
  • 同樣是一個包,為什麼奢侈品能賣那麼貴
    我們常常有這樣的感慨櫥窗裡一個平平無奇的包包、一件衣服衣服當打上PRADA GUCCI DIOR這樣的標誌的時候身價成倍地增長令人為之咋舌同樣的一個包>比如這款PRADA Galleria手袋Prada G因其在《碟中諜4》中由法國女演員蕾雅·賽杜(Léa Seydoux)飾演的女殺手隨身攜帶又被稱作PRADA 殺手包
  • 職場新人購包?先入手這三種款式
    女人的衣帽間永遠缺衣服,也永遠缺一個合適的包。對於職場新人來說更是如此,和學校生活不一樣,職場新人的包風格完全不一樣。今天就跟小編來看看三款適合職場人的通勤包包吧!挑選小貼士:如果不是只作為商務包使用的話,可以大膽選擇帶有花紋的暗底色或者鮮豔顏色圍邊的貝殼包,在溫柔中又帶著幾分灑脫的個性。2、郵差包郵差包,又名信使包,發源地可以追溯到美國當地,是郵遞員投送報紙、信件時候挎的包。
  • 鑑奢侈品課8小時收費1980元 學員自帶名牌包來聽課[圖]
    滬上一間幽暗的教室裡,老師正拿著一個帶手電筒的放大鏡,仔細地照著一個名牌手袋內插袋的拉鏈頭,學員們一個個把頭湊近了看,認真地學習著真品和假貨之間的差別。   上周末,一場奢侈品鑑定課在上海開講,8小時的課程收費近2000元,不少想購買奢侈品或從事二手奢侈品買賣的市民前來學習鑑定奢侈品的基本知識。
  • 奢侈品養護店主來爆料
    售價不菲的大牌奢侈品是否如此「脆弱」?   如何辨別真偽?   濟南人都鍾愛哪些大牌包……   對於這些都市白領和時尚達人們普遍關注的消費盲區,有一個行業相當有發言權,那就是直接服務大牌消費市場的奢侈品護理業。
  • 情人節禮物就選奢侈品包,香奈兒、迪奧、羅意威,浪漫又大氣!
    情人節快要到了,相信眾多女生都不介意收到名牌手袋作為禮物吧?以下推薦香奈兒、迪奧、羅意威、Chloé 等奢侈品大牌的包包,而且這新款玫瑰粉、裸粉色、珍珠粉色特別適合這種浪漫的節日。除了適合當作情人節禮物外,也能讓這些裸粉色奢侈品包包正好配合這個甜美又迷人季節,女生們又怎能錯過?
  • 黑人「鉑金包」 美國設計師品牌Telfar手袋引發搶購
    一直以來,都是奢侈品品牌掌握著「爆款手袋」的話語權限,而現在,一批新興設計師品牌顯示出了製造「爆款手袋」的潛力。此前該手袋在各個購物平臺上都是長期處於售罄狀態,直到一天前,Telfar品牌臨時在官方Twitter上發布了補貨信息,並附上官網購買連結。隨後,不到7分鐘,這些爆款手袋就被搶空了。
  • LuxLexicon是如何做到新加坡愛馬仕二手手袋市場第一的?
    要點:LuxLexicon於2016年由Florence Low創立,是愛馬仕鉑金包(Birkin)和凱莉包(Kelly)的新加坡最大奢侈品經銷商。在Instagram上推出,主要通過即時通訊平臺WhatsApp與買家進行交流。有些手袋在發布帖子後五分鐘或一天之內售出,而比較難售出的手袋則在半年內售出。
  • 包故事 ∣ 竹節包,最值得收藏的GUCCI手袋
    當時整個歐洲都處於二戰後的物資匱乏期,奢侈品行業受到波及,除了購買力,最主要的還是原材料採購。1947年,Gucci 家族第二代傳人 Aldo Gucci 先生從倫敦帶回的一款竹子材質的手袋,啟發了他創作一款既能節省皮料、又充滿異域風情手袋的靈感,而 Gucci 最經典的一款手袋——Bamboo Bag,從此誕生。
  • 深度|黑人自己的「鉑金包」!Telfar手袋引發現象級搶購
    隨後,這些價格為150美元至257美元不等的爆款手袋在上架後不到7分鐘內被一搶而空。許多消費者在收到到貨郵件後登陸官網,發現產品已經售罄。有網友感嘆,這樣的搶購現象讓人想起了曾經「在周四早上11點搶購Supreme」的日子。
  • 從閒魚上的奢侈品鑑定窺見愛情,一隻假包讓情侶鬧分手
    警官打開物證箱,將三隻包擺在了桌面上。這些包價值十多萬元,用料高檔,包身卻帶有大塊不明汙跡。警官解釋,小偷砸車搶包,被車主發現,於是邊跑邊掏錢包,取出上千元現金後,把包扔在了水溝裡。閆闖像醫生查看X光片般犀利,掃過這些包包的LOGO和標籤。
  • 上遊時尚|餃子包之父去世!他讓Longchamp成為法國國民包
    11月28日,「餃子包之父」,Longchamp董事長PhilippeCassegrain先生,因新冠肺炎併發症去世,享年83歲。R.I.P.PhilippeCassegrain設計LePliage時的手稿1993年,他設計了著名的尼龍包LePliage(餃子包),成為世界上最暢銷的手袋之一。
  • 可以在國內網上買LV手袋啦!還有哪些奢侈品可以「網購」?
    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團LVMH旗下核心的奢侈品牌Louis Vuitton昨日正式在中國推出在線購物服務。  為了讓電商為更好地向數位化轉型,LVMH早前特別建立了一家投資公司來研究數位化對於奢侈品的影響。  上個月,路易威登集團向眾人宣布與樂蓬馬歇百貨公司聯袂攜手推出24 Sévres.com購物網站,提供了70個國家的物流配送(包括中國),提供了包括貨品退換的服務,讓喜愛購物的你可以24小時不間斷,在其網站上買買買。
  • 創意還是破壞:名人手稿遭肢解切割,被製作成手袋奢侈品
    書本做成手包的搭配成潮流Sekrè,這家德國瑞士合資的新晉奢侈品公司,正在售賣「藏有秘密的奢侈手袋」(luxury handbags with a secret)。基本售價都在6800歐元,多款手袋在網上銷售一空。2019年,Sekrè公司推出的可供定製的名人手稿系列。書本與手袋搭配,早已不是新鮮事。
  • 深度| DIOR BOBBY手袋為什麼那麼火?
    DIOR馬鞍包在不到兩年間獲得了現象級成功,打造了奢侈品手袋的經典營銷案例 從設計上而言, 從設計上看,DIOR BOBBY手袋也沿襲了馬鞍包的流線型外觀,以及後者的多樣化尺寸和配色選擇,以滿足當下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DIOR BOBBY手袋目前設有三種尺寸和四款顏色,包括黑色、奶油色、 駝色和藍色Oblique印花,同時飾有「CD」標誌和搭扣。
  • CHANEL漲價或超15%,2.55手袋7年漲3萬
    此前Coco Chanel設計的包袋均為手拿包,她厭倦了將包拿在手中,在2.55手袋上加了一條金屬鏈,開創了女士單肩包的先河。從推出那一天起,2.55手袋就成了明星單品,Coco Chanel收到的訂單一度多到應接不暇。直至今日,2.55手袋年齡已經達到65歲,依然是CHANEL包袋的主打款式之一,百搭的設計與深厚的歷史,讓2.55手袋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