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們用專家教的方法現場識別奢侈品真偽
據《新聞晨報》報導,「你們仔細看,這個包袋內側的拉鏈頭,是不會左右搖擺的,只能前後翻動。」滬上一間幽暗的教室裡,老師正拿著一個帶手電筒的放大鏡,仔細地照著一個名牌手袋內插袋的拉鏈頭,學員們一個個把頭湊近了看,認真地學習著真品和假貨之間的差別。
上周末,一場奢侈品鑑定課在上海開講,8小時的課程收費近2000元,不少想購買奢侈品或從事二手奢侈品買賣的市民前來學習鑑定奢侈品的基本知識。目前,隨著奢侈品在國內的銷售不斷增長,對奢侈品鑑定師的需求量正在與日俱增,不過奢侈品鑑定行業在國內尚屬起步階段,真正的奢侈品鑑定師人數寥寥。
學員自帶名牌包來聽課
上周末,50多名學員將小小的教室擠得滿滿當當,課桌上放著不少學員自己帶來的名品,其中不乏價格不菲的愛馬仕birkin手袋、香奈兒2.55手袋等經典款式。
「鱷魚皮產品的logo邊,通常會有一個特別的印記。」來自日本的奢侈品鑑定師松本千尋正在講解有關愛馬仕的鑑定方法。話音未落,一位學員就拿出一款鱷魚皮皮夾,另一位學員則捲起襯衫一角,解開長褲上束著的鱷魚皮皮帶,周邊幾位學員紛紛湊近了仔細端詳起來:「真的有!」
在問答環節,一位女學員高舉著自己的愛馬仕手袋問松本千尋老師:「是不是一把愛馬仕的鑰匙可以打開很多個手袋上的鎖?」由於從來沒有嘗試過用一把鑰匙開多個手袋,這個問題一下子問倒了老師。「要不我們現場試試看?」又有幾位學員貢獻出了自帶的愛馬仕手袋。在用彼此的鑰匙相互開鎖之後,這個小型實驗的結果顯示,鑰匙無法互開包鎖。
記者了解到,這些來聽課的學員大部分擁有多個奢侈品牌的產品,他們很多是時尚買手、二手店經營者,也有一小部分是奢侈品消費者。
疑似假貨販子被請出課堂
「大部分金色的金屬配件上,愛馬仕會印上一個特殊的標記,這個標記在銀色金屬配件上是絕對不會出現的。」在松本千尋講解到一個有關愛馬仕的鑑別細節時,一位男學員提出了異議並表示,如今很多假貨都已經能仿造這一防偽標記了,並不足以用於鑑別真偽。說到激動處,他甚至小聲地嘟囔了一句:「我做的產品上都有這個標記。」
這一句話讓在場的工作人員立刻警覺:「會不會是假貨販子?」不少學員也質疑起來。「開課的目的,就是為了杜絕假貨,讓更多消費者能購買到真品,這些制假售假的商販也來聽課,不是要把假貨越做越真了?」
雖然這名學員只是疑似假貨販子,但現場的工作人員還是採取了退款的方式請他離開了課堂。主辦方日本奢侈品交流促進協會秘書長李娜告訴記者,在海外開展奢侈品鑑定培訓時,會仔細甄別每一個學員的身份,此次因為只是初級入門課程,雖然錄入了學員信息,但審查方面可能出現了疏漏。李娜還透露,所有學員在聽課前,都要求籤訂保密協議,保證不會洩露課堂上學習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