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涉及專業部分,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疝氣病雖小,重者也可致命!
疝氣是民間的俗稱,醫學正規名「疝」,是指身體內某個器官或者組織,通過先天的或者後天形成的薄弱點、缺損或者腔隙,離開其正常的解剖位置,跑到到另一個位置去了。
疝又根據發生部位而具體命名。其中「腹股溝疝」發生於腹股溝,是臨床很常見的一個「小病」,但疝氣病雖小,重者也可致命!
近期收治的兩例急診患者,就差點因這個小病而撒手而去。一例小兒,發生了腸壞死;一例老人,不僅腸壞死,睪丸也同時壞死。
案例1
4歲小男孩,一直有腹股溝疝,之前諮詢醫生後決定5歲後再手術治療。平時疝鼓出來,從陰囊上方可以看到鼓包。休息或睡覺時鼓的包就回到肚子,表面看不出來。家長都習慣了,想等著孩子再長大點去手術。
圖片來源:@微創外科雙5槍
有天,孩子在和小夥伴玩耍時受了欺負,一直啼哭不止,半小時後仍然大哭,嘴裡含含糊糊的說著「疼」。家長把孩子抱回家後,才聽清楚孩子說肚子疼,沒有太重視。回家又哭了半個小時,表情充滿痛苦。家長才意識到不對,急忙往醫院趕。
經醫院評估,診斷「嵌頓疝」,並高度懷疑腸壞死,出現了早期休克。緊急手術發現腸子卡在了「疝口」,不能回納腹腔,腸子被「卡死了」,於是只有切除了一截壞死的腸子。
案例2
一位70歲大爺肚子痛入院。大爺一個人生活,平日也不愛與人來往,子女雖然在一個城市,但大爺從不麻煩子女。陰囊這幾年鼓了包,也不好意思對家人和醫生說。
因為大爺說肚子痛得厲害,醫生按照外科急腹症的標準來進行查體,揭開衣服,視、觸、叩、聽,檢查了一番腹部。大爺很害羞,自己的陰囊鼓包卻不給接診的醫生講,先去抽血化驗、彩超、CT等檢查。
在做檢查過程中大爺的肚子痛卻越來越嚴重了,這才告訴醫生自己陰囊內也劇痛難忍。經檢查發現陰囊腫的已有拳頭般大小——腹股溝疝已嵌頓多時了。
圖片來源: @微創外科雙5槍
急診手術探查發現睪丸扭轉並壞死、腸管已發黑壞死。這種情況,只有切除睪丸、切除壞死的腸管。若再晚一些,可能很快發展為腸破裂、急性瀰漫性腹膜炎及中毒性休克等,可致患者死亡。
什麼是腹股溝嵌頓疝?
一般情況下,腹股溝疝的包塊凸出後能夠用手推回去,或者平臥後可以消失,此種情況是比較安全的。
當腹內壓突然升高時,疝內容物可強行擴張疝囊頸而突入疝囊,隨後因疝囊頸彈性收縮,將疝內容物卡住而不能回納腹腔的情況,就叫做「嵌頓疝」。腸子怎麼也回不去,最後出現缺血壞死,腸子發黑甚至破裂,繼而出現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
腹股溝疝的一般治療
一周歲以內的嬰兒,腹股溝疝有自行癒合可能,暫時不考慮手術,家屬要留意觀察,如果到了三歲還沒有癒合,就要考慮手術了。
成人腹股溝疝是不能自愈的,手術是治療成人腹股溝疝的唯一可靠方法,和其他所有疾病一樣,腹股溝疝治療原則也是早發現、早治療。
嵌頓疝的治療
大多數有疝氣的寶寶,當他們長大一些、更強壯一些的時候,就會被安排接受手術,手術恢復後才能出院,但是有嵌頓疝的患兒需要接受緊急手術。
如果寶寶沒有併發症,手術一般在發生嵌頓後24-48小時內完成。如果有併發症或者發展為「腸絞窄」,則需要立即手術。嵌頓疝在手術修補之前會有很高的復發風險。
部分病人僅有腸梗阻症狀和體徵,沒有疝的病史時,常誤診為腸梗阻進行保守治療。此情況多發生於肥胖者和嬰幼兒,因其皮下脂肪較厚而疝塊較小,腹股溝腫塊不明顯。若檢查者只注意X線檢查滿足於腹腔內腸管氣液面,忽略了腹股溝部的檢查及該部位腸襻內的氣液面,極易誤診。
嵌頓時間在3~4h以內,局部壓痛不明顯,也無腹部壓痛或腹肌緊張等腹膜刺激徵者;年老體弱或伴有其他較嚴重疾病而估計腸襻尚未絞窄者,可考慮手法復位。
復位方法:給予患者足量的解痙劑及鎮靜劑,如阿託品、地西泮(安定)等,使其安靜入睡;令患者仰臥、頭低腳高位(抬高床尾20°);術者一手輕柔外環處,以減輕局部水腫,使肌肉鬆弛;然後在外環處用拇、食指固定疝蒂。另一手託起陰囊,將突出的疝塊向外上方的腹股溝管作均勻緩慢、持續加壓。復位後常有少量氣體通過的感覺,然後疝塊消失,有時可聽到「咕嚕」聲。此後腹脹減輕排氣排便。2~3天後局部組織水腫消退,可考慮手術治療。
回納後繼續觀察24~48h。臨床上某些患者疝嵌頓的時間不長可能亦無腸絞窄表現,但由於疝環壓迫腸壁,已形成條形壞死,復位後因腸管脹氣,可出現遲發性破裂,所以復位後需嚴密觀察腹部病情變化。手法復位失敗者應積極準備手術治療。
手法復位成功率可達97.1%。手法復位後如出現腹脹、腹部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面色蒼白等情況行腹部透視膈下有游離氣體,應立即急診手術。有資料記載小兒腹股溝疝手法復位後腸穿孔的發生率佔0.3%。
嵌頓疝如有下列情況應緊急手術:①嵌頓時間已超過12h者;②疝發生嵌頓已有便血,或全身情況嚴重者;③女孩嵌頓疝因其疝內容常常是卵巢和輸卵管多不能手法復位;④新生兒嵌頓疝因不能明確發病時間,往往是發病很久才發現,而且腸管及睪丸發生壞死率很高;⑤手法復位未成功者。
此外少數嵌頓性或絞窄性疝,因麻醉後疝環鬆弛,加之消毒時擠壓局部,致腸管回縮入腹腔,手術切開疝囊無內容物。此時必須仔細探查腸管或大網膜,必要時另作腹部切口,確定被嵌頓腸管或大網膜是否壞死,而作相應處理。絞窄疝僅腸壞死者,可施行腸切除吻合術,但不宜做疝修補術,僅行疝囊高位結紮,因手術區汙染嚴重以免因感染致修補失敗。 大網膜出血嚴重,或睪丸壞死者,應予以切除。
最後提醒:無論大人還是小孩,如果包塊凸出來後不能用手推回去了,並伴有包塊處脹痛,甚至出現了腹痛、嘔吐等表現,說明出現了嵌頓,此時不論是白天、晚上,或者深夜,均需要及時就醫,以免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來源:醫學界
作者:@微創外科雙5槍
審稿:田棟梁
校對:臧恆佳
責編:潘穎
【來源:醫學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