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務利潤猛增998%,水餃營收負增長……三全年報透露了哪些「小...

2020-12-20 騰訊網

4月9日,三全食品發布2018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三全食品實現營業收入55.39億元,同比增長5.39%;實現利潤總額1.33億元,同比增加24.9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2億元,同比增加41.49%。

值得關注的是,三全的餐飲業務在2018年度大幅增長,水餃業務卻四年來首次出現下滑

冷食傳媒記者 | 呂翠平

1

渠道丨

餐飲業務增勢迅猛

三全食品年報的營業收入構成顯示,零售等市場仍是營收的主要來源,2018年該市場營收為49.81億元,在總營收中佔比達到89.92%。餐飲市場收入5.58億元,同比增長45.88%;淨利潤3702.40萬元,同比增長997.56%。零售和餐飲的佔比約為9:1。

三全食品營業收入構成

三全食品近五年的營收和利潤增長情況

這也是三全食品首次在年報中將餐飲市場的收入單獨列出,由此可見,餐飲市場正成長為一個重要的業績增長點。

餐飲市場的迅猛發展體現在三全食品的產品結構上——面點及其他品類在產品結構中的佔比逐年上升。

年報顯示,2018年,三全食品面點營收17.36億元,佔總營收的31.33%,較2017年增長了19.84%,增速遠高於湯圓的2.78%和水餃的-3.12%。(點擊回顧:直追三全,安井或成「新面點之王」?)

對於餐飲業務的好成績,三全食品方面表示,基於公司自身的產品研發、生產及採購規模化能力、質量管控與冷鏈配送平臺,為連鎖餐飲提供一站式標準化、個性化產品的食材供應服務,銷售模式為「直營+經銷覆蓋」,主要深耕快餐、火鍋、團餐渠道場景,已構建出服務於全國餐飲食材經銷服務網絡,同時與百勝餐飲集團、海底撈、巴奴、呷哺呷哺、永和大王、真功夫、華住酒店集團、康帕斯、索迪斯等知名餐飲連鎖品牌形成深度合作

近年來,隨著餐飲業尤其是中式連鎖快餐的迅猛發展,三全食品一直在積極探索餐飲渠道。早在2012年,三全食品就成立了餐飲事業部,推出綠標產品,服務餐飲渠道。

當時,三全食品餐飲事業部將目標客戶分了三個級別:一級客戶,為個體餐飲店提供服務的餐飲食材批發商;二級客戶,中小型連鎖餐飲服務供應商以及餐飲經營者;三級客戶,全國、全球性連鎖餐飲巨頭。

對於一級客戶,三全食品會供應芝麻球等常規餐飲產品,並不斷對產品更新換代;

二級客戶,則會提供產品定製化服務;

三級客戶則必須單獨為其開發產品進行專供,比如真功夫、百勝餐飲。

三全食品副總裁、餐飲事業部總經理王凱旭曾經形象地將三個級別的客戶形容為金字塔:「一級客戶是塔底,是基礎;二級客戶是塔身,是支撐;三級客戶則是塔尖,是形象。」

2016年,三全食品在餐飲事業部的基礎上,又成立了鄭州快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更有針對性地解決餐飲客戶的痛點。

通過精準服務,三全食品津門烙餅和薄脆進入肯德基系統,成就了其網紅美食「大餅卷萬物」; 茴香小油條、牛肉丸更是成為海底撈、巴奴等火鍋巨頭的必備單品;彩蔬蒸餃、白糖桂花糕等產品也都在餐飲渠道引起極大關注。

「餐飲渠道要成為驅動三全食品前進的『第二部發動機』。」2012年,王凱旭在接受冷凍食品採訪時曾這樣說。如今看來,這一目標正在實現。

2

品類丨

水餃頹勢難挽,營收四年來首現負增長

從產品結構上看,湯圓、水餃、麵點及其他仍是拉動三全食品發展的三駕「馬車」。

三全食品營業收入構成

2018年,三全食品湯圓營收15.87億元,在總營收中佔比28.65%,較2017年的29.38%略微下降,同比增長2.78%,低於三全食品營收的平均增速5.39%。

水餃營收19.23億元,佔比34.72%,較2017年的37.78%下降了3個百分點。更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水餃營收出現負增長,較2017年下降了3.12%。而2017年,這一數據仍保持著8.65%的增長。

三全水餃近四年銷售數據

據了解,2018年,三全食品重點推出了私廚超級蝦皇水餃、狀元墨魚韭菜水餃、兒童組合裝系列等40多個新產品,即便如此,也沒能阻止水餃銷量下滑的頹勢。

其實,作為速凍米麵行業常規產品,近年來,湯圓水餃都呈現出增速放緩的態勢。而三全食品水餃銷量的下滑,表明水餃行業產能相對過剩,水餃品類整體上增長乏力。

當然,這也可能與三全食品水餃品類的銷售渠道有關。作為一家藉助商超渠道崛起的契機發展起來的企業,三全食品在商超中佔據著絕對的優勢,但近年來,受電商以及盒馬鮮生等新零售渠道的衝擊,大賣場人流量下滑,三全食品水餃銷量下滑也可能是由此導致的。

註:部分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

• end •

統籌丨王曉靈

輪值主編丨李雋編輯丨梅換藝

美編丨何孟華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

合作丨轉載丨爆料

相關焦點

  • 華為2018年年報發布:營收利潤實現逆勢雙增長,研發費用亮眼
    3月29日上午,科技巨頭華為公司在其深圳總部發布2018年年報,各項數據表現十分亮眼。根據華為2018年年報數據顯示,華為全年(2018年)實現營收規模達到7212億元,同比猛增19.5%!在利潤層面,華為在2018年的淨利潤為593億元,同比增長25.1%!
  • 速凍食品「雙龍頭」年報出爐,透露出哪些行業信號?
    作為行業龍頭,兩家公司的業績也反映出速凍食品行業趨勢,讓我們看看其年報透露出哪些信號。>  4月28日凌晨,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三全食品」)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營收、淨利雙雙大增。在社區小零食渠道,報告期內,三全食品的鮮食業務與國際領先品牌便利店7-11合作深化;在電商渠道,三全食品加大了線上客戶開發,加強了與每日優鮮、叮咚買菜、錢大媽等生鮮電商的業務合作。  而安井食品的渠道營收能力怎樣呢?哪個表現突出?
  • 營收增速放緩現金流萎縮 三全水餃還...
    公開資料顯示,三全食品主要從事速凍湯圓、速凍水餃、速凍粽子以及速凍面點等速凍米麵食品的生產和銷售。公司的前身是成立於1987年的「三全冷飲部」,如今的三全已經成為速動食品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陳澤民借來1.5萬元作為初始資金,創辦「三全冷飲部」,賣軟質冰淇淋,生意十分火爆。但是隨著賣冰淇淋的人越來越多,利潤降低,他決定轉行。陳澤民有一年冬天到哈爾濱出差,見當地人包餃子一次包很多,吃不完就放到戶外凍著,於是他突發奇想:餃子能凍,湯圓也應該能凍,自己家做的湯圓冷凍起來拿到市場上賣,肯定會受歡迎。
  • 三全食品水餃業務收入四年來首次下滑,接下來也未必能好轉
    財報稱,業績增長得益於三全食品在2018年重點推出了私廚超級蝦皇水餃、狀元墨魚韭菜水餃、兒童組合裝系列等40多個新產品,以及餐飲市場為其做出的貢獻。2018年,三全食品餐飲市場收入5.58億元,同比增長45.88%;餐飲市場實現淨利潤3702.4萬元,同比增長997.56%。雖然餐飲市場增幅可觀,但它在整個三全食品營收中佔比的份額仍然很小(10%)。
  • 三全食品2018年年報發布 餐飲市場收入增長45.88%
    年報顯示,三全食品實現營業收入55.39億元,同比增長5.39%,其中餐飲市場收入5.58億元,同比增長45.88%;實現營業利潤1.29億元,同比增加31.58%。依託自身產品研發、生產及採購規模化能力、質量管控與冷鏈配送平臺,三全已構建完成服務於全國餐飲食材經銷的服務網絡,同時與百勝餐飲集團、海底撈、巴奴、呷哺呷哺、永和大王、真功夫、華住酒店集團、康帕斯、索迪斯等知名餐飲連鎖品牌形成深度合作。作為拉動三全食品發展的三駕「馬車」,湯圓、水餃、麵點等品類也不甘落後。
  • 三全食品:2019年營收增長8.06%至59.86億元 水餃收入下滑3.89%
    原標題:快訊|三全食品:2019年營收增長8.06%至59.86億元,水餃收入下滑3.89%    4月28日凌晨,
  • 三全水餃去年賺了2.1億,三分之一是政府補貼?
    三分之一利潤來自於政府補助2019年,三全食品的實際營收為59.92億元,同比增長了8.16%。如果將其營收分割,其前三季度的營收是42.10億元,同比增幅只有0.43%,可以說幾乎停滯不前。全年合計收到增幅補助金額為7041.3萬元,這部分相當於全年淨利潤的三分之一。不過,儘管這一年業績增長磕磕絆絆,三全食品的股價卻一路漲起來。2019年,三全食品股價漲了一倍。
  • 奮達科技外延式併購待考 可穿戴業務僅佔總營收零頭
    至此,奮達科技形成了以電聲產品、健康電器、智能可穿戴設備、消費電子精密金屬結構件四大業務為主的業務經營模式。截至2017年年報,奮達科技已實現32.09億營業收入,4.43億元淨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奮達科技營業收入增長了52.59%,淨利潤增長了15.06%。
  • 桃李麵包2019年年報體檢:淨現比不錯,分紅夠狠
    2015年的時候,公司三個產品系列各自營收佔比如下:到2019年,三個產品系列的營收佔比如下:麵包及糕點依然是公司的核心業務,營收佔比還略有提升。公司麵包及糕點業務近五年經營數據如下:公司麵包及糕點業務近四年複合營收增速為21.9%,處於高速增長區間,不過增速在逐年降低,2018年和2019年已經下降到中速增長區間。該項業務的毛利率比較亮眼,逐年提升。
  • 「三全豬瘟水餃」追蹤:一年營收20億,被電商下架後,股價反漲
    作者丨市界 馮晨晨編輯丨老貓隨著「三全豬瘟水餃」事件不斷發酵,幾乎所有電商平臺均已下架三全水餃。但神奇的是,作為三全年銷20億元的支柱產業,水餃被下架後,其股價不跌反漲。三全食品此次黑天鵝事件,起於2月14日晚間。
  • 13家休閒食品公司半年報:6家營收利潤雙增長,好想你成淨利之王
    今年上半年,13家休閒食品公司中,共有6家企業營收、利潤雙增長;營收實現增長的企業有9家,其中6家實現兩位數增速;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的企業有7家,其中好想你實現了四位數的逆勢增長;而營收、淨利潤雙雙下滑的企業有3家,分別為達利食品、絕味食品、周黑鴨。
  • 營收利潤被招行超越後 信用卡又輸給了中信和平安銀行
    繼營收、淨利潤被股份制招商銀行超越後,交行的信用卡業務也掉鏈子了,擁有百年歷史的交行,真的老了嗎?日前,交行披露2019年年報,全年實現營收2325億元,同比增長9.32%;淨利潤773億元,同比增4.96%。同期,招行2019年營收2697億元,淨利潤929億元,分別同比增8.51%、15.28%。
  • 外賣成為餐飲營收增長重要因素 食安封籤為餐品護航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29日發布的《外賣業務對餐飲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研究》報告顯示,外賣已經成為促進餐飲業總營收和總利潤增長的重要因素。在餐飲業總營收與總利潤的增量中,分別有75%和65%是由外賣拉動的。記者在走訪過程中了解到,無論是大型酒店還是中小餐飲企業,眾多餐飲經營單位已入駐美團、餓了麼等線上外賣平臺,部分餐飲企業開通微信小程序,進一步加強對用戶的點對點服務。北京華天飲食集團旗下200多家餐廳、聚德華天旗下30多家直營老字號以及眉州東坡酒樓、唐宮、西貝等餐廳都推出了送餐服務。
  • 中原證券2019年淨利潤出現負增長,與證券業盈利大增85%格格不入
    記者 | 滿樂14月22日,AH股券商中原證券(601375.SH)發布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73億元,同比增長43.82%。不過公司歸母淨利潤卻同比出現了負增長,下滑11.50%至5822萬元。
  • 中國業務營收大漲 a2奶粉2019財年利潤增長47%
    北京商報訊(記者錢瑜 實習記者 王曉)8月21日,紐西蘭a2奶粉披露2019財年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3.05億紐元,同比增長41.4%;稅後淨利潤2.88億紐元,同比增長47%。具體來看,a2奶粉的澳州和紐西蘭的業務實現營收8.43億紐元,同比增長28.3%;息稅前利潤3.88億紐元,同比增長48.1%。中國業務部門實現營收4.06億紐元,同比增長73.6%;息稅前利潤1.24億紐元,同比增長52.4%。
  • 晨光文具2019年年報體檢:利潤含金量下降的原因是什麼?
    32.84%,為公司第一大業務,該業務板塊2019年營收增幅高達41.45%,但毛利率最低,為13.09%。我們來看看業務分類延續的書寫工具近五年經營數據:書寫工具近四年營收複合增速為9.8%,處於低速增長區間,2019年略有提速。該項業務的毛利率一直在提升。
  • 營收利潤被招行超越後 信用卡又被中信和平安銀行甩在身後
    來源:科技金融在線繼營收、淨利潤被股份制招商銀行超越後,交行的信用卡業務也掉鏈子了,擁有百年歷史的交行,真的老了嗎?日前,交行披露2019年年報,全年實現營收2325億元,同比增長9.32%;淨利潤773億元,同比增4.96%。
  • 【財報季】明博教育2018年實現營收1.43億,利潤同比增長51.69%
    【財報季】明博教育2018年實現營收1.43億,利潤同比增長51.69% 作者:杜威 發布時間:
  • 年報觀察│定製家居整體增速放緩,1家淨利潤首現負增長
    年報顯示,2019年9家定製家居企業仍保持上漲趨勢,不過,增幅已明顯趨緩。從數據來看,歐派家居、索菲亞和尚品宅配佔據頭部優勢,其營收分別為135.33億元,76.86億元和72.61億元,歐派家居是唯一一家營收過百億企業。3家企業淨利潤分別為18.39億元、10.77億元和5.28億元,營收和淨利潤增長均未超過18%。
  • 華為2019年年報:全年營收8588億元,同比增長19%
    鞭牛士 3月31日消息,今日,華為公布2019年年報。年報顯示,華為2019年全年營收85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1%,淨利潤627億元人民幣,經營活動現金流914億元,同比增長22.4%。年報顯示,2019年華為研發費用達1,317億元人民幣,佔全年銷售收入15.3%,近十年投入研發費用總計超過6,000億元人民幣。具體業務方面,運營商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96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企業業務實現銷售收入89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6%;消費者業務方面,智慧型手機發貨量超過2.4億臺,消費者業務銷售收入4,67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