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臺積電為何會斷供華為,倒戈老美?

2020-12-19 知青科技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隨著華為的越來越強大,老美開始害怕了。使出各種陰狠毒辣的怪招打壓著華為。前有禁止華為設備對美國出口,後有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被抓。然而,這一切都不及斷供晶片、禁用ARM架構來的致命。這兩項技術非一朝一夕所能研發出來。

近日,中國臺灣臺積電正式宣布不再與華為合作。面對臺積電做出的決定,不禁感到痛心疾首。對此,我曾有過疑問,為何要放棄作為第二大廠商的華為?為何要放棄18%的收入呢?

究其原因,還得從臺積電的發展歷程說起,在臺積電的快速發展階段,臺積電被三星壓得喘不過氣之際,這時迎來重要的合作夥伴,那就是蘋果。所以一直以來,蘋果一直是臺積電的一大客戶。除此之外,高通、因特爾也是臺積電的客戶,還有重要一點就是,技術方面也離不開美國。所以說無論技術,還是美國方面的客戶,都遠遠勝過華為方面的訂單,作為一個企業來說,當然是「兩全相害避其輕」,如果老美對臺積電進行施壓,那損失的可比失去華為更加嚴重,所以說這也是不得已的選擇罷了。

我們都知道晶片對於手機是至關重要的,同樣,如果沒有光刻機,就有晶片的誕生。其實臺積電努力不想失去華為這個客服,今年老美的禁令升級,臺積電只好捨棄華為。

值得慶幸的是,臺積電給華為120天的一個供貨時間,也就是說臺積電想方設法協調高通、英偉達等廠商,在120天的時間內,開足產能幫助華為生產足夠的晶片,畢竟臺積電的產能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不協商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是不可能有足夠的晶片供給華為。聽到這個消息,起碼在今年內,華為不至於沒有晶片可用。

不得不說,臺積電為了華為,開足產能在120天給足晶片華為,其他廠商也願意為華為讓路,這讓老美意想不到,瞬間打臉。小編不禁感嘆:臺積電夠意思了

面對美國的打壓,華為能否抵擋得住,能否依靠國內的技術解決難題?我們都知道,中芯國際無法在技術上突破5nm,甚至3nm製程,這就得需要從荷蘭進口EUB光刻機。然而,荷蘭又受制於美國,華為在2020年,是真的難啊!

失去晶片的華為該何去何從?希望華為能突破困境、度過困難,小編一直在挺你!

相關焦點

  • 針對臺積電斷供華為的事件,一名臺灣網友的自述,引起網友爭議!
    針對臺積電斷供華為的事件,一名臺灣網友的自述,引起網友爭議!近日,臺積電斷供華為的事情,相信大家也有所耳聞,不過大家仍不明白,臺積電斷供華為,到底會造成怎樣的後果,許多人的思想一直認為,生意是你情我願的,你不做我生意,自然有其他人做,但是華為和臺積電的問題卻不同,往現實方面來說,臺積電斷供華為,對於華為未來的發展是致命的!
  • 臺積電(臺灣)為何要斷供華為「芯」?華為被逼至無「芯」地步!
    【臺積電宣布斷供華為「芯」】隨著美國對華為制裁再度升級,臺灣臺積電宣布將停止對華為進行晶片(代工)供應。臺積電作為中國臺灣製造代工廠,本應屬於中國企業,為何要聽從美國指令呢?背後原因令人髮指。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積電正在想辦法協調高通、聯發科、AMD、英偉達等廠商的訂單,先挪部分給華為。並爭取在120天的緩衝期內,先幫華為生產足夠的晶片。臺積電的產能有限,並且一直都是被客戶佔滿的,如果不協調,很難在120天內生產足夠的晶片給華為,一旦協調了之後,開足產能幫華為生產,120天就能夠生產很多晶片,以保證華為在今年不至於斷供。
  • 臺積電斷供華為,給臺灣晶片產業發展,蒙上了陰雲
    在未來的2納米領域,臺積電有望繼續超越三星公司,引領全球晶片產業再上一個新臺階。 作為臺灣的驕傲,晶片不僅代表了世界,也是當地的重要產業標誌。如果臺灣將晶片產業去掉,未來將會很難找到,一個可以佔到世界產業鏈高端,可以令人驕傲的產品。然而,作為臺灣驕傲的晶片產業,除了臺積電之外,卻沒有更好的公司可以參與到全球同行業競爭之中。
  • 臺積電斷供華為後,國內企業2倍年薪挖臺積電工程師。他會恐慌麼?
    臺積電斷供華為後,國內企業2倍年薪挖臺積電工程師了。臺積電斷供華為晶片,無非就是這幾個理由,一個是受美技術限制,只能聽從。第二個就是覺得無人可以替代臺積電的位置,只有臺積電才有這個人才和技術;第三個就是以為蘋果和高通會補上,特別是蘋果下了8000萬訂單後。結果高通和蘋果並沒有給臺積電帶來多大的產能,臺積電七月份的數據更是顯示臺積電營收環比下降了12%。
  • 華為晶片斷供的關鍵時期,臺積電工程師被雙倍年薪挖走!
    華為的不斷發展也讓美國感受到了自己的科技地位受到了威脅,因此開始不斷地對華為進行打壓。除了禁止國內的企業跟華為進行合作之外,甚至還連通同盟國,禁止華為在國內建設5g,這也導致華為在歐洲市場的發展受到了非常大的阻礙。不過華為仍然在不斷地進行突破!
  • 臺積電趁人之危斷供華為,唱響臺灣代工產業的末路輓歌
    日前,美國彭博社和日本經濟新聞報導,臺灣半導體和晶片製造企業臺積電聲稱,受美國禁令影響,臺積電將在9月14日之後停止對華為供貨。根據美國禁令要求,非美國的晶片製造企業,要使用美國的技術和工具給華為供貨,必須先向美國申請許可。
  • 正如臺積電,華為晶片斷供所料,工程師將被雙倍年薪挖走
    美國這個段時間壓制了對華,甚至與其他盟友一起來聯合起來抵抗華為,然而華為是一個非常艱難的企業,並沒有被美國打倒,於是美國拿出自己的最後的殺手鐧在晶片領域對對華進行制裁。不僅是華為,而且中國在半導體行業也相對落後,因此美國停止對華晶片供應無疑對華為造成沉重打擊,現在華為晶片面臨斷供,但許多內地企業卻挖走了很多年薪雙倍的臺積電工程師。臺積電是晶片OEM領域的巨頭,這是因為臺積電晶片產品不僅質量好,而且性能高,吸引了許多企業與其合作。
  • 臺積電「大氣」漲薪20%!但是這卻是失去華為的連鎖反應?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晶片短缺的問題,雖然在臺積電斷供之前,臺積電幫華為生產大概1000萬顆晶片,但是充其量只能支撐華為半年的用量,也是因為晶片緊張,華為最終決定將榮耀剝離。近日,臺積電又有新動作,官方宣布給員工漲薪20%,這是失去華為的連鎖反應。11月14日,據臺灣經濟時報消息,臺積電宣布從2021年1月開始,正職員工和參與分紅的員工的薪酬會上調20%。
  • 臺積電、聯發科斷供 晶片工程師流失 華為手機靠什麼再崛起
    眼看9月就要到了,這意味著美國給華為設定的斷供期限很快就要到了。9月14日起臺積電將無法再給華為代工晶片,而本來寄希望於聯發科的手機晶片,也隨著禁令升級不能再為華為供貨。這預示著華為海思麒麟9000晶片將成為絕唱,同時也無法找到更合適的可替代手機晶片。
  • 正如張忠謀,華為晶片斷供所料,工程師將被雙倍年薪挖走
    正如張忠謀所料,在華為晶片斷供的關鍵時期,內地企業再次加大人員挖掘的速度和力度,並以雙倍年薪帶走了許多臺積電工程師。我們應該知道,內地半導體業與臺灣之間的薪酬差距仍然很大,在過去,他屬於與臺積電的合作關係,所以我們要看張忠謀的面貌,才能吸引人才進入歐美市場。臺積電是在美國斷供華為,幸運的是,我們也意識到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能不至於卡在脖子上,科學技術沒有國界,沒有必要認真對待。
  • 臺積電2nm技術重大突破,網友:早些讓臺灣回歸,收了它
    中國科技新聞網9月23日訊(孔辰) 9月23日,有臺媒報導稱,臺積電2nm製程研發獲重大突破。以目前的研發進度研判,預計臺積電將於2023年下半年可望進入風險性試產,2024年正式量產。有助於其未來持續拿下蘋果、輝達等大廠先進位程大單。
  • 被視為華為「生存戰關鍵一環」,臺積電:目前供貨可以維持
    【環球時報-環球網 記者 李炫旻】美商務部把華為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惡劣影響波及國際企業和市場。被視為華為「生存戰關鍵一環」的臺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下稱臺積電)23日向環球時報英文版記者就此發來了一份聲明。
  • 華為「斷供」十日:員工保持狼性 「絕版」產品被熱炒
    據多位華為授權體驗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包括華為Mate30 pro在內的老款華為手機供貨充足,短時間不會出現「一機難求」的情況。同時,黃立群告訴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在「斷供」後,華為手機拿貨確實相較從前變得更為緊俏,但這並不影響當前華為手機的銷售。黃立群同時還表示,「我們不能確定華為的未來,但目前就斷定華為會『涼』,似乎言之過早了。」被美國逼著「斷供」?
  • 9月14日之後,如果臺積電繼續為華為代工,結果會怎麼樣?
    最近,聽得最多的就是臺積電如何如何強大,臺積電即將斷供華為晶片、臺積電在斷供華為晶片之前如何試圖挽救華為的訂單……但是,不論消息看了多少,都改變不了美國再次升級對華為自主研發晶片上的限制政策。雖然小語同樣認為,這善意的背後還是夾雜著利益的影子,但不可否認的是,相比於谷歌的落井下石,直接了斷跟華為在語音系統應用上的合作,臺積電的做法簡直是毫無可比性,簡直不要太貼心。不過,也有不少網友紛紛發出疑問,如果臺積電在9月14日美國「實體清單」政策給華為緩衝的時間到期之後,繼續為華為代工生產晶片,結果又會怎樣?
  • 斷供後果出現!新正式消息傳來,臺積電果然沒跑了
    在晶片技術方面,美國掌握了大量的技術和專利,即便是ASML、臺積電等這樣的半導體巨頭,也採用了不少美國技術。也正是因為如此,美國才能「挾技術以令眾多半導體晶片企業」,在沒有許可的情況下,均不能自由出貨。對於美國修改規則,華為餘承東則表示,美國一旦打開潘多拉魔盒,全球產業鏈都將受到損失。
  • 臺積電未計劃繼續供貨,華為完了?外媒:臺積電百位工程師跳槽
    眾所周知,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已經達到了一個最高節點:斷供晶片。當然,我們不知道之後還會不會有新的節點,至少目前華為已經步履維艱了。而就在這種情況下,國內還是有很多針對華為的不好的聲音傳出。在華為高層明確表示麒麟晶片將可能絕版時,評論中竟然還有「叫好」的聲音,不免讓人心寒。
  • 突發:華為確定被臺積電斷供!中科院合肥一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
    前幾天快舟11號仍發射失利,中國航天半年內失敗三次!現在突發中科院合肥一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今天台積電正式宣布斷供華為,華為海思晶片很可能淪為一紙空文!再加上最近雲南的小學生論文造假事件,我們不禁陷入深思:這些事件之間是否存在某種內在的關聯呢?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小編也不方便發表太多評論,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 臺積電有大動作!華為斷芯的苦果,員工的薪水提升20%
    2020年很多人都知道今年的華為過得不太平,受到了相當大的打擊。對於和他合作的企業來說,這同樣是一年非常難過的日子。企業想賺錢的話肯定是要有訂單的,華為就是給這些企業提供訂單的話語者。斷供之後受到波動的遠不止華為這一家企業,好多代工晶片的工廠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失。
  • 這時候無懼老美,臺積電有GUTS!
    「包括海思在內的所有客戶都是合作夥伴,客戶先成功,臺積電才能跟著成功。」臺積電如此向臺灣「中央社」表示。在臺媒刊出臺積電此番表態之前,華為方面也曾在社交網站上發消息,稱臺積電不會「斷供」。「補壹刀」文章截圖「美國人必然會給臺灣和臺積電壓力,這就非常考驗臺積電管理層的判斷水平了,在歷史的十字路口,臺積電能否做出正確的選擇?」在22日表態繼續對華為供應前,臺積電17日就曾聲稱,正在評估華盛頓決定的影響,將暫時維持對華為的供應。
  • 「臺積電正式官宣:全面取消華為晶片訂單」,這是真的嗎?
    剛剛看到一個熱點新聞,「」臺積電官宣全面取消華為晶片訂單」。我仔細地讀了那片報導,感覺有很多含糊不清的地方。於是,我就想方設法地證實這個消息的可靠性。我在網上又找到了另外一篇文章,大意是說:根據臺灣媒體最新報導,臺積電已經將原本屬於華為海思的所有第四季度的晶片產能全部釋放,並且已經逐步開放給了其他客戶。這裡也有疑點,文章只含糊地提到是臺灣媒體,具體是誰家,不知道。這就更讓人起疑了。於是決定繼續深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