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孩子出生後,寶媽一有時間就抱著孩子,說是能增進親子感情。可劉姐擔心寶寶被抱習慣了,就不愛在床上躺著了,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會讓寶媽身體吃不消。
相信類似的情況其他姐妹也遇到過吧。
那麼,對新生兒來說,應該多抱著還是多躺著呢?
3個月以內,最好多讓寶寶平躺著。
因為3個月以內的寶寶,骨骼尚未發育完成,頸椎和脊椎都很柔軟,經常抱著脊椎總是呈現彎曲狀態,時間長了,對孩子的骨骼發育不利。
同時,3個月內,寶寶頭部重量相對較大,而頸椎和脊椎還不足以支撐整個頭部的重量,所以抱太多或長時間豎抱都不利於孩子的生長。
難道,就不能抱寶寶了嗎?
當然不是!
正確抱寶寶,不僅會讓寶寶減少哭鬧,還能使寶寶變得更聰明。
但是,3個月之內的寶寶,最好採用橫抱的方式,這樣能儘可能避免脊柱彎曲。
搖籃式橫抱
抱姿優點:最常見的姿勢,簡單易掌握。
注意事項:一定要同時託住頭和腰,保持身體呈一條直線,不能只摟脖子和屁股。
託腹式橫抱(飛機抱)
抱姿優點:更容易使寶寶安靜下來。
注意事項:抱寶寶時,一定注意緊貼身體,既可借力又能穩固平衡。
可是寶寶就喜歡被豎抱,
每次不豎抱就「搗蛋」,又該怎麼辦?
如果堅持要豎抱,就要確保孩子的頭、頸椎、脊椎在同一垂直水平線上,這樣能避免孩子脊柱彎曲。
豎抱時一隻手挽住臀部,一隻手拖住頭部,讓寶寶的胸部和頭部的重量落在我們的肩膀和手臂上,像圖中一樣託好脖子和屁股的豎抱就沒有問題啦。
由於豎抱會讓脊柱承受較大的壓力,所以豎抱時間不宜過長。
如果寶寶抱著睡,放下就醒,該怎麼辦?
1、先在床上鋪一個小毯子,使小毯子的溫度跟寶寶在我們懷裡感受到的溫度差不多,這樣是為了防止寶寶因溫度變化而驚醒。
2、放寶寶到床上的時候,先讓寶寶的腳著床,然後是屁股,接著是背部,最後才是頭部著床。
3、頭部著床的時候,位於寶寶身下的那隻手肘不要著急抽不來,先用另一隻手固定好寶寶的身體和頭部,確認寶寶呼吸均勻,已經睡踏實了,再將身下那隻手肘緩慢抽出。
4、然後再輕撫寶寶的手臂或身體,確認寶寶不會醒來,再準備離開。
5、離開時,動作要輕,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寶寶突然醒了,要輕輕拍打寶寶的後背進行安撫,通常安撫一小會兒寶寶就睡著了,切不可把寶寶抱起來,否則一切都得從頭再來。
最後還要囉嗦一句,雖然3個月內的寶寶建議多平躺著,但並是不要寶寶長時間平躺,也要時不時給寶寶換一下姿勢,這樣也有利於寶寶睡出一個好頭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