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出鄉親好生活,看2020年益陽農村廁所無害化改造

2020-12-22 騰訊網

今年初,省重點民生實事項目下達我市農村戶廁改造任務77713戶,農村公廁改造任務82座,項目計劃總投資9667萬元。截至11月25日,全市共完成戶廁改造83714戶、公廁改造84座,完成率分別為108%、102%,完成投資15977萬元,投資完成率165%。全市已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的2020年農村廁所無害化改造重點民生實事工作任務,廣大鄉親的日常生活因此變得更加舒適而美好。

2020年是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之年,也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農村廁所革命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標誌,作為實現惠及廣大農民群眾的德政工程、改善農民生活品質的民生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這一民生實事項目,把農村廁所改造作為重中之重進行動員部署,市委農辦、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辦公室安排專人負責全市農村廁所改造。縣鄉村三級層層召開動員部署會,進一步明確任務分工、資金管理、改造模式、驗收辦法等內容,各縣(區、市)抽調精幹人員,成立專門廁所改造工作辦公室,與鎮、村一線工作人員一起,負責廁所改造的具體實施。在具體工作中,我市堅持先搞規劃、後搞建設,先建機制、後建工程,合理布局、科學設計,以戶用廁所改造為主,統籌銜接汙水處理設施,協調推進農村公共廁所和旅遊廁所建設,與鄉村產業振興、美麗鄉村建設、農民危房改造、扶貧異地搬遷、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一體化推進。各地立足自身實際,合理制定改廁目標任務和推進方案,分年度分區域實施農村改廁。選擇適宜的改廁模式,宜水則水、宜分戶則分戶、宜集中則集中,不搞一刀切。洞庭湖沿岸、大通湖、黃家湖等生態敏感區,以及資水、沅水、澧水益陽段和飲用水水源地、風景區、中心城區近郊、縣城周邊村莊為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新建)重點推進區域。大通湖流域沿線14個鄉鎮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採取「三格式化糞池+小型生態溼地」模式推進,達到降磷降氮的尾水處理效果。安化縣適當安排改廁任務,但原則上不能使用脫貧資金、不影響脫貧摘帽進程。

各地結合實際,大膽創新。赫山區總結了農村廁所改造「四到位」(高位推動到位,群眾發動到位,資金保障到位,監管考核到位)、「四統一」(統一標準模式,統一採購程序,統一建設流程,統一服務指導)的工作經驗。資陽區考慮到所採用的分體式玻璃鋼化糞池組裝技術要求高,由廠家派出專業技術人員現場組裝化糞池體,試水無誤後再交貨由施工隊進行接管、安裝等施工,化糞池竄漏水問題得到解決。

安化縣由鄉鎮組織專業隊伍,統一標準,統一施工,克服了山區土質硬、挖坑難度大等難題。

桃江縣充分發揮原農村能源系統的沼氣技術員業務熟悉、施工經驗豐富的優勢,統一由沼氣技術員組成的施工隊進行施工,化糞池安裝比較規範,施工質量有保障。

沅江市嚴格制定「六個統一」(統一區域連片推進、統一確定改廁對象、統一確定建設標準、統一優選廁具及施工隊伍、統一施工質量進度監管、統一推進糞汙治理)標準推進改廁,安裝後的化糞池全部鋪設水泥硬化,美觀實用,每個廁改村配備一套廁所編號模具,印製編號清晰,標準高。

南縣選用一體纏繞式玻璃鋼化糞池產品,質量過硬,處理糞汙效果好,對施工隊伍進行了崗前培訓,保證了施工質量。

大通湖區著力解決尾水處理問題,採用「三格式化糞池+人工溼地」的四格式處理方式,廁所糞汙的處理效果很好,去年接受國務院督查組檢查時,這一做法得到督查組的充分肯定。

在操作層面,各地從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歷史形成的居住現狀和習慣,充分發揮農民的積極性,自願申報,不搞強迫命令。把群眾認同、群眾參與、群眾滿意作為基本要求,引導和鼓勵農民群眾投工投勞,做到「三不改」:群眾不自願不改,群眾不申報不改,群眾不投工投勞不改。與此同時,嚴把產品質量、施工標準、竣工驗收三關,堅持「好」字當頭,農村廁所無害化改造最大限度地提升了人民群眾的滿意度。

來源:益陽日報

作者:譚紹軍 劉勇

編輯:譚珉

相關焦點

  • 遠安完成16000餘座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
    自2018年以來,遠安按照中央及省市關於「廁所革命」工作的安排,三年累計完成16000餘座農村廁所無害化改造工作,目前全縣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3%,無害化廁所普及率達到72%。「家裡的廁所牆面是潔白的瓷磚和水衝式馬桶,還安裝了可以隨時洗澡的熱水器。」
  • 【關注重點民生實事】農村衛生廁所改造 改出鄉村美麗新生活
    「現在的廁所既明亮又衛生,還安上了熱水器和淋浴,比以前方便多了,我們一家人都說好。」王淑金說。在新七村,以前又髒又臭的衛生旱廁在逐漸消失,村裡將戶廁改造工作與農村CD級危房改造、舊房整治提升、生活汙水治理等相結合,新建住房與衛生廁所建設實行同規劃、同設計、同施工、同驗收。
  • 廁所改造補貼多少錢?如何申請?2020年農村廁所改造補貼政策解讀
    這些年,隨著農村的各項改革政策,農村的各種基礎建設都改造得不錯了,家家戶戶也都蓋起了新樓房。但由於許多農村水資源比較貧瘠,針對新房的設計也較為傳統,所以農村廁所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許多農村雖然建了新房子,但是廁所卻依舊是以前的那種旱廁。
  • 雲南嵩明:廁所改造 改出鄉村美麗新生活
    廁所改造小康不小康,廁所是一樁。今年以來,雲南省嵩明縣嵩陽街道各社區下大力氣,抓進度、保質量,進一步加快推進農村衛生廁所改造工作,切實提高群眾生活質量,建設清潔宜居、文明和諧的美麗鄉村。廁所改造嵩陽街道大莊社區李建能告訴記者,以前大莊社區的公益園裡沒有廁所,村民如廁要麼走出幾百米開外的旱廁,要麼就近「行方便」,十分不方便。今年10月份,社區在嵩陽街道的支持下,落實了廁所改造專項資金,在公益園裡建造了一所公共廁所,「上個月廁所建成後,大家都十分高興,男女有區分,乾淨又衛生。」李建能高興地說。
  • 改出文明新風 家家安居樂業
    大進鎮年華村無害化公共廁所農村舊房改造和農村衛生廁所改造工作是黨和政府改善民生的一項重要工程。今年,我區持續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助力鄉村振興,全面完成村莊規劃,改造農村舊房1000戶,新改擴建農村衛生廁所7500戶、新建無害化農村公廁38座,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農村群眾的幸福感明顯增強。
  • 農村旱廁改造:小廁所改出大民生 曾是「吞人陷阱」
    本期縱深聚焦農村老舊旱廁,記者深入鄉村走訪,挖掘其存在歷史根源,對話當地主管部門,尋求「廁殤」解決之道,避免旱廁「吞人」悲劇再次上演。  農村旱廁改造:小廁所改出大民生  一位基層幹部介紹,早年農村住宅沒有「三化廁」,都是在外面建廁所。而農村旱廁大多建設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之前,儲放的糞便用於施肥。這些旱廁有的在田間地頭,在民宅周邊的也為數不少。
  • 廁所改造折射鄉村變遷
    「有的村民就在院後空地上挖個坑,建個簡易廁所。還有的家裡講究一點的,就用玉米稈圍個圈,人蹲下去從外面看不見就行了。」師福琴說,「原來上個廁所都不知該怎麼下腳,廁所夏天臭氣燻天,還有蛆蟲。」90年代,隨著農村生活條件的改善,出現了一些用土牆壘起來的茅廁,這些廁所往往比較簡陋,空間十分狹小,一到夏天蚊蟲亂飛,蒼蠅嗡嗡,有時燻得人呼吸都困難。
  • 永城:「廁所革命」改出健康文明新風尚
    從「廁所革命」動員號角吹響到捷報頻傳,短短兩年多,全市共完成改廁24.84萬戶,其中三格化糞池式19.71萬戶,接入汙水管網式5.13萬戶,實現了常住戶無害化、衛生化廁所全覆蓋,建立了常態化的運行維護機制。可以說,「廁所革命」這一仗,打得精彩、漂亮。民之所向,素履以往。
  • 淄博改掉農村土茅房旱廁 為農民群眾建設無害化潔淨廁所
    山東淄博改掉農村土茅房、旱廁、連茅圈,為農民群眾建設無害化潔淨廁所 「方便」的小事更方便(走村串戶看民生)本報記者 潘俊強隨著黨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不斷加大,「三農」投入逐年增加,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農村的環境面貌、農民的生活條件也有了很大改觀。近期,本報記者深入鄉村一線,進農村,訪農戶,記錄農民生活的點滴改變,聆聽他們對於生活如何更方便、更舒適的所思所盼。    曾經,一個土坑兩塊磚、三尺土牆圍四邊,臭氣燻天、蛆蠅成群、無從落腳,這是農村簡易旱廁的真實寫照。
  • 北京農村「廁所革命」基本完成 改造15多萬戶廁所
    來源:央視原標題:改造15多萬戶廁所!北京農村「廁所革命」基本完成 記者從北京市衛生健康委了解到,從2018年到現在,北京對15.1萬戶村民家的旱廁所進行了改造,變成水衝式衛生廁所,農村「廁所革命」基本完成。△圖為村民王致富王致富是北京密雲北莊鎮楊家堡村村民,住在深山裡的他,以前用的是旱廁,不衛生又很不方便。
  • 【改革】農村廁所改造進度如何?廁所革命帶你看城鄉文明
    「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是城鄉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著眼於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要求堅持不懈推進「廁所革命」,把它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具體工作來抓,努力補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
  • 農業農村部等三部委關於印發《農村廁所糞汙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指南》和《農村廁所糞汙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典型模式》的通知
    2018年以來,衢江區把農村公廁建設與鄉村振興和全域旅遊發展緊密結合,全面開展百個美麗公廁建設行動,積極建立並落實農村公廁長效管理「三個三」模式(即配套化糞池、汙水管網、人工溼地3類設施,建立糞汙處理、日常保潔、督查考核3項制度,抓好鄉鎮、行政村、保潔員3類主體),確保農村公廁建好、管好、用好,糞汙得到科學有效處理。
  • 農村廁所「大改造」,冬天如廁不怕凍!我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60%
    昨天(19日)是第八個世界廁所日。廁所問題看似小事情,背後卻是「大民生」。隨著「廁所革命」的深入推進,近年來我國農村廁所質量、設計應用、如廁文明等方面不斷進步,農村人居環境和農民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陽曲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孫國鋒說,陽曲縣綜合考慮當地水資源缺乏、群眾生活習慣以及村莊類型等實際情況,堅持一村一策、一戶一策,因地制宜選擇改廁模式。重點推廣使用防凍保溫水衝式廁所、三格式無害化衛生廁所、通風改良式衛生旱廁等三種改廁類型,防止了生搬硬套和「一刀切」現象的發生。
  • 改造15多萬戶廁所!​北京農村「廁所革命」基本完成
    記者從北京市衛生健康委了解到,從2018年到現在,北京對15.1萬戶村民家的旱廁所進行了改造,變成水衝式衛生廁所,農村「廁所革命」基本完成。近年來,北京市將農村「廁所革命」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和美麗鄉村建設整體工作,明確農村戶廁改造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北京市財政、衛生、農業農村等部門在改廁政策、資金保障以及技術指導等方面解決各區普遍存在的實際困難。
  • 農村廁所:不該被忽略的角落
    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日報 進入論壇手機讀報  廁所看似事小,卻關係農民群眾身體健康和基本生活質量  在我省大部分農村,廁所是最髒的地方,也是腸道傳染病流行隱患最突出的地方。有關部門一直提倡農村新建、改建無害化衛生廁所,但農村改廁一直是農村環境衛生工作這個難點中的難點。
  • 該讓大家知道農村旱廁怎麼改造了 不想廁所臭一輩子往下看
    今天這個文章也許會讓你讀起來很臭,但是寫這個文章的目的是讓大家的廁所不再臭下去。農村的廁所改造會是一個讓大家受惠的工程。想改造廁所的或者準備建新房的一定要仔細的看下。國家為了新農村建設發展了很多改造項目,比如電網改造,道路硬化改造,天然氣改造,自來水改造,還有一個是農村廁所改造。大的改造項目是有政府支持,這個廁所改造工程比較小可以單獨改造。今天給大家重點給大家講一下農村旱廁怎麼改造,要是放著不改還會繼續臭一輩子的。
  • 晉中全年改造廁所五萬餘座!
    「咱農村人祖祖輩輩用旱廁,又臭又不衛生。現在不一樣了,村裡的廁所也像城裡的一樣乾淨整潔,環境越來越好,生活更有盼頭了。」榆次區東陽鎮東陽村村民鄭傑如是說。「一個土坑兩塊板,三尺土牆圍四邊」是農村廁所的典型形象。說起在農村如廁,不僅是城裡人,村裡人也會皺起眉頭。
  • 零用水零排放零汙染--新設計新技術新模式---農村廁所改造
    這種新型糞尿分集便器曾在2011年第11屆世界廁所峰會上榮獲了世界廁所組織頒發的「農村生態廁所」銀獎。 生活在農村的人都深知在農村上廁所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夏季的蚊蠅、起風天氣的臭味,可以說是農村如廁環境的常態,據調查在農村80%的傳染病是由於廁所糞便汙染和飲水不衛生引起的
  • 「廁所革命」帶給鄉親們生活「新習慣」丨再也不用到室外上廁所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如今咱農村生活和城裡不差啥了,條件越來越好,越來越方便。」按下衝水馬桶按鍵,木蘭縣新民鎮新華村村民何金榮說,她對自家新改的室內廁所十分滿意。隨著農村「廁所革命」推進,越來越多民房裝上了衝水馬桶,農村環境衛生和文明程度得到明顯提升,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果更顯著。隨著生活條件改善,鄉親們養成了很多「新習慣」。「這是衝水馬桶,這是洗手盆,牆上的是熱水器。」走進何金榮的家,明亮整潔的屋內一鋪火炕燒得暖烘烘。在何金榮帶領下,記者來到後屋,這裡是廚房和衛生間,衛生間面積不大,但很乾淨,牆上貼著瓷磚。
  • 益陽市資陽區農業農村局關於資陽區2020年重點民生實事改(新)建戶...
    根據中共湖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湖南省農業農村廳《關於明確2020年全省農村改廁計劃安排的通知》(湘農函[2020]103號)和中共益陽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2020年加快推進全市農村廁所無害化改造的實施方案》(益組辦發[2020]18號)相關關文件精神,資陽區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