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訊(實習生郭安琦記者趙政府)為紮實推進健康龍江合理膳食專項行動,進一步降低居民食鹽攝入,提升居民營養健康水平,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黑龍江省合理膳食行動省部項目合作實施方案》。根據《方案》,我省將逐步減少居民食用鹽攝入量;在全省創建30個「營養健康餐廳」、30個「營養健康食堂」、50所「營養健康學校」;研發低鈉高鉀/鎂的礦物鹽和減鹽食品、雙蛋白食品、馬鈴薯主食食品以及特殊醫用膳食食品系列;鼓勵相關基層人員參加本科或碩士在職教育、營養相關知識講座和培訓,每2萬人配備1名營養指導員。 推廣使用減鹽減油「小三件」 持續推動科普教育活動常態化,發揮「網際網路+」的優勢,以減鹽、減油、減糖(以下簡稱「三減」)為重點,進行合理膳食和慢性病防治知識科普宣傳,指導居民日常膳食評估,樹立「三減」意識,培養「三減」技能。 我省將研發低鹽膳食幹預的健康傳播工具和輔助用具,推廣使用健康「小三件」:限量鹽勺、限量油壺和健康腰圍尺。鼓勵企業在食鹽、食用油生產銷售中配套用量控制措施,如在鹽袋中贈送2克限量勺、生產限量油壺和帶刻度油壺等。鼓勵商店(超市)開設低鹽、低脂、低糖食品專櫃,鼓勵銷售低鈉鹽。引導企業在食鹽生產銷售 中配套定量鹽勺、限鹽罐等減鹽 輔助工具。 創建「區域性營養創新平臺」 由哈爾濱醫科大學牽頭,創建「區域性營養創新平臺」,探索成立專門營養創新分平臺,主要包括營養健康餐廳、營養健康食堂、營養健康學校相關標準和操作規範研究與實施平臺,營養知識宣傳、低鈉高鉀/鎂的礦物鹽以及減鹽新食品的研發及推廣平臺,雙蛋白工程基礎研究、產品研發及產業化平臺,以馬鈴薯為主要原料的主食工程研究和開發平臺,以森林食品、北方特色藥食兩用食品為原料的特殊膳食及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研發平臺等。 引導餐飲行業轉向營養導向型 我省將推行實施餐飲單位營養健康國家標準,組織有關市(地)和省直單位開展創建試點,引導餐飲行業和集體食堂逐步轉向營養導向型供餐模式。支持餐飲服務單位開展減鹽知識宣傳和培訓,增強從業人員低鹽膳食意識,提高廚師烹飪減鹽技巧,推廣營養美味的低鹽烹飪方式,研發適合大眾口味的低鹽菜品。力爭到2025年,每個市(地)試點營養健康食堂、營養健康餐廳各不少於2個、營養健康學校不少於5個。 推進馬鈴薯主食產品研發 我省將強化雙蛋白工程、營養主食等重大項目實施。聯合相關乳製品、大豆製品企業,利用高校及科研院所對雙蛋白工程的基礎研究成果,開發系列的雙蛋白食品、功能性食品和特殊醫學用途食品。推進馬鈴薯主食產品研發與消費示範引導,將馬鈴薯深加工成饅頭、麵條、麵包、米粉等主食,開發形成傳統大眾型、地域特色型、休閒功能型產品。進一步提高食用菌、山野菜、漿果、堅果等野生山野食品資源的利用率,提高森林食品生產加工的科技含量,延長產業鏈,實現產品的多樣化、系列化、精品化,努力打造一批森林食品加工龍頭企業。以我省藥食兩用特殊資源人參、沙棘等為資源,加快特色食品產業的培育與發展。 鼓勵在集體供餐單位配備營養師 我省將鼓勵在幼兒園、學校、養老機構、醫院等集體供餐單位配備營養師,在社區配備營養指導員。強化營養人才的專業教育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加強營養相關專業建設,培育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大對醫院、婦幼保健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臨床醫生、集中供餐單位配餐人員等的營養知識技能培訓力度。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加強營養師、營養指導員等職業技能培訓,培養專業的科普、教育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