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無非兩種,自己喝茶和看別人喝茶,點擊關注看看有意思的喝茶~
存茶的茶友也許是心最累的茶友,看著一堆堆剁手買的茶既怕太乾燥又怕太溼潤,天氣熱了怕熱壞了天氣冷了怕轉化慢,簡直比關心自己還操心,心累!
誰讓自己喜歡存這些後發酵茶呢?
要是存個綠茶,紅茶,烏龍多簡單,直接密封袋一裝,該放冰箱的放冰箱,該放茶葉罐的放茶葉罐,省心吶~
但是要是不操心呢?沒準你存的茶變成這樣
估計你想死的心都有。喝是不敢喝的,丟了呢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糾結~
所以存茶真是一個技術活!
但是中國東西南北差異太大,如何存茶才不會掉坑裡呢,我們根據很多茶友切身的經驗整理出一份也許是最齊全的存茶指南。
喝慣普洱黑茶的人,都聽說過廣倉,昆明倉,北方倉,這就是因為地理條件不同導致存茶在後期轉化過程中產生了不同的風味。
一般來說北方存茶,昆明存茶氣候較為乾燥,但缺點是轉化慢,然而這兩處存茶的優點是茶香保持的比較好,較為清爽。同時北方茶友,歷來也喜歡類似綠茶的鮮爽清香,吳裕泰張一元等在北方暢銷便是佐證。
而南方存茶,特別是兩廣福建地區,由於較北方來比較為溼熱,而且南方適合轉化的微生物活躍,所以南方存茶轉化會比北方和昆明快。一般按茶友經驗8-10年的存茶就能大致褪去苦味、澀味,煙味。但是南方存茶的缺陷是這個階段茶香易散,如果能存到12-14年左右的話,那就會形成香溶於水的狀態,這是很好的。
茶友存茶不會像大茶商有專門的倉庫,那麼在家裡面存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存茶的地方
首先要注意的是存茶必須離地,不要靠牆,因為溼氣總是在牆角,離地的地方凝結。
關於陽光
另外需要避免陽光直射,茶需要存放在背陰的地方,如果陽光過於強烈,一定需要拉上帘子遮光,否則陽光直射太久,估計茶也沒有後期陳化的潛力了。
通風情況
存茶千萬不能過度通風,空氣過於流動的地方存茶,時間長了茶味也淡了,生命力也沒了。
避免雜味
大家都知道茶易吸味,炒菜的油煙味,化妝品的味道以及其他各種味道一定遠離存茶。
溫度
溫度一般在22度至30度左右是最適合存茶平穩轉化的,但一年四季溫差變化較大,溫度不在這個範圍內也不用太在意,無非是茶轉化的快一些和慢一些。
溼度
存茶的茶友最好淘寶上買個溼度計,一般來說存茶的溼度在60%~70%左右為宜。南方的茶友黃梅天溼度一定遠超70%,這時候有經驗的茶友一般會開啟空調抽溼。而北方的茶友也許乾燥的季節溼度會在40%-50%,這時候也不要用加溼器,可以簡單用一個小盆放一盆水在室內自然蒸發調節溼度就可以。
所謂的套套大法如何用?
套套大法由茶語清心上版主阿靚首先提出,主要是為了安穩的度過南方黃梅天回南天各種天~後面有眾多南方茶友發揚光大。
套套大法,又名套袋大法。此法顧名思義就是使用塑膠袋把茶套住存放,從而達到防潮防異味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的袋子最好用厚一點的保鮮袋,不能有異味也不能太薄,太薄了在南方不防潮的。另外茶需要幹透了才能入套,否則悶在袋子裡面會死得更快。茶葉保持原包裝(不能把包裝的綿紙拆了,綿紙也起了一定的除溼緩衝效果)套好之後最好裝入紙箱中封好。在南方回南天最潮溼的時候,千萬不能開箱,在南方秋高氣爽的時候可以打開箱子打開袋子讓茶呼吸一下。
存茶要用紫砂罐嗎?
在常態下,紫砂罐紫砂缸是很適合存茶的容器,但是在長江中下遊地區梅雨季節的時候,或者是空氣溼度75%以上時候,紫砂缸就會表現出吸附溼氣的特性,只需要連續一段時間,很多茶友的經歷都表明一定受潮,所以慎用。其實最適合存茶的容器就是各大茶廠發往各地的原包裝:紙箱子。沒喝完的餅茶磚茶沱茶用牛皮紙或者保鮮袋包裝起來放紙箱子離地保存是最穩妥的。
原創聲明:本文由「清心論茶」獨家原創。如需轉載,不得刪減,請註明出處。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