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明仕田園同在崇左大新縣的還有舉世聞名的跨國瀑布——德天瀑布。
德天瀑布的遊覽與拍攝,是廣西雲南環線遊攝的又一個高潮。
春節長假遊在這裡已呈現出「中國式旅遊」的盛況。
擁擠嘈雜,車水馬龍。
停車場上,已是密不透風;遊客中心,人滿為患。
長久的等待,好不容易才排著長隊上了觀光車。
約二十分鐘,到達景區。
一個熱鬧的壯寨,層疊的木樓,客棧與商鋪,到處是人聲鼎沸。
為了趕時間,我們從明仕田園過來一直忍受著饑渴。
計劃是在這裡解決午餐,所有的餐館都是擠滿著食客。
馬虎吃了一碗色香味俱不敢恭維的米粉,只為了填點肚子。
讓美的風景與拍攝的快感作為精神食糧來對付吧。
德天大瀑布是歸春河的一個傑作,位於中越邊境大新縣碩龍鎮德天村,號稱世界第二大、亞洲第一大跨國瀑布。
德天瀑布寬120米、高70多米,與緊鄰的越南板約瀑布相連,寬200多米。
德天瀑布與藏布巴東瀑布、黃河壺口瀑布、九龍瀑布、諾日朗瀑布以及黃果樹瀑布一起入選國內最美六大瀑布。
是否名不虛傳,馬上可以試目以待。
景區大門,兩道人流,一條出一條進。
我隨著進入景區的人群,在推推搡搡中擠進去。
擠過了景區大門,又擠在觀景臺上找最佳的角度。
遠處的瀑布,果然是名不虛傳,青山之間,白簾懸垂;清清溪流,綠如翡翠;船筏漂遊,如在畫中。
好一幅飛流直下的畫卷,讓我和我的同伴,不歇的按著鏡頭。
遠遠的望去,瀑布是從濃密的綠樹中間流出來的,白色的瀑布就像綠色的舞臺上一群舞女身穿的白色長裙,隨著舞曲,擺動搖曳。
也像墨綠的畫板當中用毛筆畫上一束束白色的筆墨。
瀑布分成兩部分。
靠近中國邊境的部分很寬,而越南境內的瀑布只有中國這邊的一半。
德天與板約,匯入歸春河;中國與越南,交融在一起。
中國的德天尤為壯觀。
其磅礴的氣勢,飛瀉的流線,三級跌落,很有層次。
拍了一陣遠景,收拾好行頭,又一路擁擠,沿石級而下,臨河而行,慢慢擠到瀑布面前。
這道碧水,叫歸春河。
一條可以叫「春」的河流,名字讓人心動。
歸春河把中越兩國分隔也是連接。
它發源於我國廣西靖西縣,流經越南又回流我國,在德天屯遇斷崖形成德天跨國大瀑布。
竹筏在兩岸間迎來送往,漁舟在水面上撒網捕魚。
沿岸,以筏為市,越南人叫賣著他們的香菸、咖啡等特產。
瀑布的轟鳴,遊人的嬉鬧,商家的吆喝,讓歸春河不再寧靜。
可以乘竹筏靠近瀑布,只需30元且不用護照就可以享受出境遊。
不少的遊客欣喜的登筏而行。
我們攝影團的為了更好的拍照,都沒去坐竹筏。
沿溪行,我慢慢的走向瀑布。
越來越靠近瀑布,轟隆隆的落水聲巨大而狂放。
有涼涼的水霧從瀑布飛濺而來,落在臉上,很舒服的涼爽。
德天瀑布,我已站在你的面前,把你凝視。
德天瀑布就象一位在歸春河上舞蹈的美少女,那從斷崖上飛流而下高低錯落、大小不一的湍流,就象少女身上美麗的曲線,飛瀑跌落的聲音,就象伴舞的樂曲,透過迷濛的水霧。
滾滾江水傾瀉而下,瀑聲雷鳴震耳欲聾,水珠飄散在身上有如下了一場太陽雨。
那些坐著竹筏的遊人可以進入瀑布底下,他們能更近的觀賞與聆聽。
拾級而上,從德天的側面攀登,欲窮瀑布的源頭。
登至二級,從側面觀瀑,翠簾與銀珠交織,聖水沐浴青巖,金輝灑落,虹影燦爛;譁譁激流,滌蕩出一曲春天的樂章。
再回望瀑布之下的歸春河水,綠得逼眼。
對岸是越南,也是山巒疊翠,奇峰錯列,茂林翠竹,綠水梯田,小橋流水,耕夫荷鋤,濃濃的異國風情,一覽無餘。
岸邊是人頭攢動,雖不及我們這邊熱鬧,也有旅遊的氣氛。
水中是竹筏穿行,分不清是從彼岸而來,還是中國行者。
兩國鄉情,交融如水。
一級、二級、三級,再往上,已是最高處。
三級瀑布,落差約40米。
第三級上面,是茂密的叢林,是緩流的溪澗。
水流從樹林灌叢與精緻的石牙之間噴湧而出,匯聚於此,奔湧而下,激蕩起瀰漫的瀑霧,如同進入一個仙境般的世外桃源。
中越邊境53號界碑,本是一道井水不犯河水的國際邊界,已被兩國人民的友誼融為一個邊貿市場。
不用護照,不用籤證,兩國間的百姓竟可以自由的往來。
我也信步而往,過到了一家小店。
買了一瓶礦泉水,再問小姑娘「這裡是越南還是中國?「越南」。
不覺得,自己已經跨過國界;輕鬆中,完成了一次出國旅遊。
界碑有兩塊。
一塊是殘石上手書著「中國廣西界」。
這就是有名的中越邊境的53號界碑,為1896年清政府所立。
雖已鑿立百餘年,「中國廣西界」五字刻紋工整有力,清晰可辨。
遊客都興致勃勃的留影,算是「到此一遊」。
這是一家子吧,雖然素不相識,在邊境線,更強化同胞的概念。
一個合家幸福,送給中國老鄉。
臨近,與53號界碑僅一步之遙,系2001年立的835號界碑,規整的碑石上,有著中越兩國文字。
沒有邊防巡邏,沒有海關設防,越南,中國,隨意的在兩間國跨來跨去。
照相的,無論豪情揮手的,無論開口大叫的,都玩得開心。
界碑旁邊就是中越邊貿市場。
從地界看,應是越南的土地。
竹撐瓦棚,地面坎坷,儘管非常簡陋,卻熱鬧非凡。
分不清是越南人還是中國人,所賣的商品以越南特產為主。
回國,只是一步之遙。
回程,有觀光車可坐。
我卻願意步行在觀光大道上。
觀光大道的高度與德天瀑布的三級處的高度差水多。
沿路觀光,有著俯視的壯觀。
移步換景,風光別樣。
對岸的越南,竹林草地,田園春光,依稀可見牛兒在曬著太陽,啃著青草,一派和睦景象。
忽然想起了中國關係的起起伏伏,早有中國支援越南抗擊美國的戰爭,再有中國人民的朋友胡志明先生在世時與中國的親密交往,後來又發生了中越自衛反擊戰,兩國之間刀兵相見,目前又有南海爭端讓兩國之間若即若離。
政治因素無論如何,山水不可分割,風景相融更美,民間情誼更是千絲萬縷。
約定的會合時間催促我與德天的告別。
雖然也是來去匆匆,但德天瀑布給我美好且深刻的印像。
德天瀑布,我站在你的面前,把你凝視,感謝大自然的精工妙筆,為我展開了一幅風姿綽約的南國特有的風光風情畫卷。
德天瀑布,我站在你的身邊,把你聆聽。
感謝大自然的渾然天成,為我演奏著一曲澎湃激情的有水的歡笑、有人的讚嘆組合而成的民族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