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工業大學12大國家級一流專業介紹,2020高考值得報考!

2020-12-11 中國校園在線

轟轟烈烈的高考已經過去, 考生們除了享受假期,也需做好志願填報的準備。

在此,我們推出廣東工業大學國家級一流專業簡介,分別介紹這十二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設計、信息工程、工業設計、製藥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環境工程(排名不分先後)的專業特色、師資力量、就業等情況。

乾貨滿滿,不容錯過!

1、化學工程與工藝

專業名片

1.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 通過教育部國際工程教育認證專業

3. 國家級特色專業和廣東省特色專業

4.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示範專業

5. 化學學科和工程學科均進入國際ESI排名全球前1%

師資力量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現有專任教師49人,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3人、講師14人,博士生導師10人,碩士生導師39人,38人具有海外學習/工作經歷。專任教師中有國家傑青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廣東省領軍人才2人,珠江講座教授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國家級高層次青年人才1人,廣東省傑青2人,青年珠江學者2人,珠江人才計劃引進高層次人才3人,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2人,省級「百千十」工程培養對象4人。

2019年,方巖雄教授被評為全國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學名師,化工原理教學團隊被評為全國石油和化工教育「優秀教學團隊」。逐漸形成了包括國家級人才等在內的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結構合理、梯隊完整的教學團隊。

辦學特色

辦學過程中堅持課程建設與工程實踐、科學研究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原則。近幾年建設了省級資源共享課程4門、校視頻公開課2門;獲得了各類教改項目16項、廣東省教學成果獎5項;出版了5門核心課程教材。依託學科優勢打造多層次的創新實踐體系,建設了一批用於本科教學的產學研協同創新的實踐教學平臺,建成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實踐教學基地4個,廣東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40多個,全方位培養學生的工程和創新能力。

本專業以廣東省的產業特點為導向,以「符合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寬口徑、重基礎;重實踐、強能力」為專業培養特色:包括校企聯合培養的「化工卓越班」和以創新教學為特色的「化工創新班」;構建「以化工專業核心課程為基礎的專業方向模塊化課程結構」體系;課程體系強調科學、技術與工程的銜接,增加綜合性、創新性實驗,著力於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設計(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實施多種人才培養方案並行,培養既掌握化學工程與工藝方面的專業知識又具有廣闊國際視野與競爭能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創新應用型人才。

就業情況

本專業具有專業口徑寬、行業覆蓋面大和就業面廣等特色,畢業生能在化工、精細化工、能源、信息、材料、環保、生物工程、輕工、製藥、食品、冶金、消防和軍工等行業就業。就業區域主要分布於珠三角地區,如:浪奇實業、立白集團、環球集團、天賜高新、中山天圖、廣藥集團、丹姿集團、美軻(廣州)化學、澳寶集團、茂名石化、廣州石化、百安石化、眾和化塑、新華粵、西隴科技、光華股份、深南電路、景旺電子、崇達電路、興森科技、勝宏科技、廣東省科學院、廣東省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等。近四年來本專業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高達98%以上。此外,約有15 %的學生選擇繼續深造,包括出國留學。

2、應用化學

專業名片

1.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 化學學科ESI排名全球前1%

師資力量

應用化學專業擁有專職教師42名,包括教授17人、副教授12人和講師13人,全部具有海(境)外留學經歷, 46%具有企業或相關工程經歷,其中長江講座教授、國家傑青、外籍院士各1名;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廣東省傑青、青年珠江學者、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各1名;「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4人、珠江新星4名,校青年百人18人。與美國哈佛大學、喬治亞理工學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國際知名大學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和人才培養關係。

圖 | 應用化學專業科研平臺

辦學特色

圖 | 應用化學專業學子創新項目

應用化學專業以行業需求為導向,形成了以印製電路板用電子化學品、環保和新能源用催化新材料以及表面處理技術相關的日用化學品的特色專業方向,設計並構建了「三層次、四模塊、三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注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及科研開發能力的訓練。同時採用多層次、多樣化的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在三年級可選擇不同方向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專業學習,或選擇3 年在校學習、1 年在基地企業實習的「3+1」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優秀的學生亦可選擇去美國、澳大利亞、韓國等發達國家進行最長1 年的國際交流。

就業情況

應用化學專業以區域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培養特色專業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為目標,實行專業學習導師制,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畢業生近五年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其中85%在珠三角就業,就業結構持續優化、籤約質量和就業滿意度高。畢業生供職單位包括廣州石化、廣東省石油化工研究院、立白集團、興森快捷電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椰氏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藍月亮實業有限公司等國內知名企事業單位。優秀畢業生出國留學、國內繼續深造的比例逐年上升,已有大量學生保送本校或前往美國、法國、德國、新加坡、香港等地國際知名大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3、自動化

專業名片

1. 全國首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019年)

2. 全校率先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2016年)

3.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教育部首批驗收)

4. 國家級特色專業和廣東省首批名牌專業

5. 專業學科在教育部第四次學科水平評估中排名進入前10%(A-)

6. 專業所在控制學科具有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

師資力量

自動化專業現有專職教師80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30人、講師19人,另有實驗室管理教師12人。

有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高層次人才2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4人、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個、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團隊3個、廣東省教學名師1人、廣東省師德標兵1人、南粵優秀教師4人、廣東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廣東科技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廣東特支計劃」傑出人才(南粵百傑)1人、「廣東特支計劃」科技創新青年拔尖人才1人、廣東省高等學校珠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青年「珠江學者」3人。

辦學特色

圖 | 學生進行專業實踐環節

在「新工科」導向下,秉承以學生為中心、成果導向教育(OBE)和持續質量改進(CQI)的教育理念,以智能製造和智能系統為主要發展方向,著力培養學生快速學習新事物的能力、主動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好地為區域(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領域專業人才支撐。

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識基礎、職業規劃、繼續深造意向等因素,基於國際工程教育認證標準,採用靈活多樣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開設創新班、卓越工程師班、機器人班等形式,強化學生的個性化綜合能力的培養。

專業面向國家戰略,對接廣東產業轉型升級的人才新需求,匯集政府與企業的資源,構建與產業深度融合的多方協同育人機制,形成了面向智能製造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專業具備良好的辦學條件,建有中國製造2025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基地等一批國家與省級實驗實習基地;建設了「探秘自動化」等一批國家與省級精品課程。獲得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教學成果獎。

就業情況

近三年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其中智能裝備、機器人、電力及新能源、汽車佔比40%,電子信息、信息服務、金融信息等相關領域佔比約35%。畢業生工作5年左右,從事技術開發的達32%,技術支持的達25%,管理崗位的23%,產品銷售的8%。

4、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

專業名片

1. 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2.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學科專業

3. 2019年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師資力量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教師來自於國內外眾多著名高校,學術交叉融合優勢明顯。絕大多數具有博士學位,半數以上具有海外學習或學術交流背景。現有國家級人才18人次,包括雙聘院士2人、世界陶瓷科學院院士1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亞太材料科學院副院士1人;省部級人才多人次,包括珠江學者、廣東省引進領軍人才等。專業教師中大部分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其中教授共50餘人。

辦學特色

一、創新型人才培養環境優越

位於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具有資源優勢;定位服務廣東經濟發展,具有特色優勢;承擔了一批國家重大、重點科研項目,2019年到校科研項目經費突破億元,具有創新優勢,以科技變革促進教學與人才培養模式變革。

二、專業建設依託高水平學科平臺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依託來自於國內外著名高校的優秀師資力量,廣東省高強度資金重點資助的學科硬體條件,無與倫比的大灣區經濟環境,學生們在這裡能接觸先進的科學知識,形成富有創造性的思想,掌握全面的專業技術能力。

三、專業建設高質量發展

制訂了「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經選拔後大三學生可到知名優秀企業完成最後一年的學業,培養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級工程師。

四、多樣性平臺助力學生高素質成長

多樣性的科技創新平臺,近五年來,本專業本科生在「挑戰杯」「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機器人大賽」等比賽中獲國家級獎60項,省級以上獲獎人數超過400人,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就業競爭力持續提升。

就業情況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辦學60餘年,已畢業學生約1萬人,學生當年就業率連續五年保持在98%以上,為大灣區及華南地區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機械工程技術人才,校友遍及省內知名製造企業,如深圳華為、廣汽本田、深圳比亞迪、珠海格力、海信科龍、TCL電子、美的集團、三星電子、廣州地鐵、三菱電機等。部分選擇繼續深造的同學,或進入國內外知名大學,如牛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或保送本專業繼續攻讀碩士學位。

5、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專業名片

1. 1993年起評為廣省重點扶持學科,2013年評為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持續20年重點建設

2. 2018年計算機科學進入ESI學科排名全球前1%

3. 2019年入選首批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

4. 2020年計算機科學與工程軟科學排名,列全球76-100位

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職稱年齡、學歷結構合理、團結協作、凝聚力強的教學科研管理隊伍。現有教職工137名,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38人、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63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逾百人。

擁有系列海內外高級人才,如: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IEEE Fellow、長江學者、國家傑青、廣東省創新團隊帶頭人、廣東省傑青等,並擁有一批優秀青年骨幹教師。

辦學特色

圖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必修課和選修課

一、強調綜合與實踐,培養新工科人才

以設置獨立的實驗課程和集中的實踐課程為主、校企共建應用性實踐課程及生產實習為輔的專業實踐課程體系,以強化學生的系統性工程實踐經歷。注重校外實習基地建設,近三年,先後與華為、騰訊、字節跳動、優速網絡、北航希冀、騰科、東軟睿道等企業合作開設校內外實踐、實習、實訓與競賽,實現學習和就業高效融合。

二、突出多樣性、個性化培養

為推進學生的個性化培養,結合廣東省創新驅動戰略和產業升級背景,將高年級的選修課程分為大數據技術、智能移動計算、人工智慧、智能媒體計算四個培養方向,以利於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與個性有針對性地選修課程。開設了各種校企聯合培養班,突出多樣性、個性化培養。

三、注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注重創新創業精神的培養,學生在各類競賽、參加教師團隊、發表論文等方面取得優異成績,獲得挑戰杯國賽特等獎6項、一等獎22項,ACM金獎18人次、銀獎15人次、銅獎18人次等。2015年建立了創客空間,作為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至今已5年,目前參與創新創業項目的學生覆蓋率高達83%。

就業情況

本專業畢業生在人才市場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和認同,大部分在科技企業就業,學生就業形勢很好。2015年以來,本專業平均就業率保持在99%以上,其中在廣東就業佔95.3%,其中珠三角就業佔比超86%。超過89%畢業生進入了各類企業,6.06%進入行政事業單位,10%在國內或出國升學深造。

就業行業集中在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企業包括銀行、騰訊、百度、網易、阿里巴巴、京東、中國移動、中國電信、滙豐軟體等著名企業。

本專業畢業生也可申請保送或報考研究生,每年畢業生有保送到中國科學院、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和本校攻讀碩士研究生,也有部分學生考取了喬治華盛頓大學、美國南加州大學等名校繼續深造。

近5年,學院本科畢業生升學(含境外讀研)逐年增加,2019年接近10%。出國(境)升學畢業中的,有多名畢業生到QS世界大學排名前100的學校升學就讀。隨著社會發展與專業變革,學院計劃在3年後,升學率爭取達到25%。

6、環境設計

專業名片

環境設計專業,是通過對生活空間的設計,改善人類的生存條件,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在大一的大類平臺課程後,二年級進入本專業的學習,通過綜合造型、空間模型、設計製圖等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備基本的空間造型能力。主要開設室內與展示設計原理、城鄉設計與實踐、公共藝術設計原理、創意辦公空間設計、體驗式空間設計等必修課,空間敘事與策劃、可持續設計、創意空間營造等選修課。使學生具有較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良好的環境整體意識和綜合的審美素質,掌握一定的專業設計方法與技能,具有創造性思維和綜合表達能力,能夠在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展覽陳設、文創藝術四個方向提升環境質量。

辦學特色

本專業不僅僅是從藝術、設計的角度培養學生,而且依託學校工科背景,重視新材料、新技術與設計理念的有機結合,關注以歐美日為代表的現代設計潮流,並立足本土及區域化文化研究,以協同創新為目標,緊密結合當今城鄉建設需求,形成具有嶺南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

另外,本專業注重實踐教學和創新創業精神的培養,充分利用珠三角地區建築業、會展業、製造業的發展優勢,以學校建築設計研究院(甲級)為依託,開設了各種校企聯合培養基地,突出多樣性、實用性、個性化培養。

就業情況

本專業培養的學生競爭力強,富有創新意識,在人才市場受到歡迎和認同,學生就業形勢普遍較好,畢業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2017年本專業就業率在98.85%,其中在廣東就業佔95%。超過70%畢業生進入了各類企業或創業,10%進入行政事業單位。20%在國內或出國升學深造。

學生就業單位主要集中在建築設計、規劃研究單位、房地產公司,可以從事室內空間設計、園林景觀設計、展示陳設、公共藝術與管理等多種領域工作,畢業後還有繼續攻讀研究生或參與國外聯合培養研究生項目。

7、信息工程

專業名片

1. 通過教育部專業評估和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2. 入選國家首批一流專業建設點

3. 全國排名第22,廣東省排名第1

4.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結合國家對人工智慧人才的迫切需要開展卓越工程師班的特色培養

5. 廣東省名牌專業和特色專業

師資力量

專業現有專任教師89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26人、講師39人、博士生導師15人、碩士生導師59人。

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合理,博士畢業人數佔90%。近幾年通過學校「百人計劃」和「青年百人計劃」引進了30名高層次師資人才,其中包括引進和培育了國家級高層次人才計劃和重大科技項目入選者7人、省級高層次人才6人,大大提升了師資隊伍的實力,湧現出一批科研能力強、教學水平高的中青年教師。

辦學特色

一、創新型人才培養環境優越

位於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具有資源優勢;定位服務廣東經濟發展,具有特色優勢;承擔了一批國家重大、重點科研項目,2019年到校科研項目經費突破億元,具有創新優勢,以科技變革促進教學與人才培養模式變革。

二、專業建設依託高水平學科平臺

擁有「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二級學科學術學位碩士授權點(其中信號與信息處理學科為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1個電子信息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學科研究方向涵蓋了無線通信、光纖通信、通信網絡、信號處理、電子信息、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等信息領域。

三、多層次平臺助力學生高素質成長

優越的專業實踐平臺:學院專業實驗平臺設備先進,擁有廣東省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中心7個、省級實驗室3個,與企業共建工程教育平臺並已組建實習實踐基地13個

豐富的課外科技活動平臺:資訊理論壇、創新實踐大講堂、飛思卡爾競賽、挑戰杯競賽、電子設計大賽、網際網路+競賽

就業情況

畢業生在2017-2019年間的平均就業率達到96.19%。畢業生就業單位包括了眾多知名企業:

運營商: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等運營商在各地的分公司。

研究單位:廣東省電信規劃設計院、廣東省電信工程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製造業企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三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廣東南方通信建設有限公司、魅族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金融企業: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軟體開發企業: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中軟國際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還有一批學生升學到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天津大學、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南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國內「雙一流」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學習深造。

8、工業設計

專業名片

工業設計是一個應用性較強的專業,培養具備「國際化視野、與產業深度融合、跨專業協同創新」能力,具有獨立設計能力和跨學科協同創新的研究應用型人才,為戰略新興產業和傳統優勢製造業服務,從事工業設計創新開發及相關領域研究的高級工業設計人才。

工業設計專業依託廣東省優越的地理位置、強大的產業背景支撐,經過十餘年發展,在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成果,為行業輸送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在省內外工業設計教育界擁有較高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本專業在2019年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是廣東省特色示範專業,擁有國家級大學生藝術學實踐教育基地、廣東省工業設計集成創新協同育人基地。建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電子產品工業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業設計集成創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可持續設計創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部共建「中國體驗設計發展研究中心」,中央財政專項建設「廣東省體驗設計集成創新基地」等。

師資力量

國際化教授隊伍10人,從北歐引進的 「工業設計集成創新科研團隊」, 2012年入選廣東省第三批引進創新科研團隊,團隊帶頭人及核心成員均為來自歐洲、美國的頂級工業設計大師。

辦學特色

「2+2」創新班培養模式:1-2學年基礎課程按入學行政班教學,3-4學年按學生興趣及能力分別進入 「體驗設計」「服務設計」和「機器人設計」等3個創新方向學習的個性化培養模式,系統培養學生創造力與設計實踐能力,提倡科學、技術、美學的有機結合,重視現代工業設計的理論方法研究及實踐訓練,鼓勵學生參加國內外設計大賽,並多次獲得紅點、iF等國際頂級設計大獎。

就業情況

畢業生就業以服務廣東省地區的產業為主,多在廣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區從事電子產品、家具、交通工具、網際網路產業等領域的工作,包括工業設計、結構設計、產品經理、用戶研究等相關職位。國內的產業轉型和消費升級都在召喚著創新與設計,本專業的畢業生供不應求,專業就業前景理想,畢業生有進入華為、騰訊、TCL、美的、廣汽、三一重工、洛可可設計等知名企業工作的,有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有的赴歐美留學和工作,也有的自主成功創業,就業率歷年保持98%以上。

9、製藥工程

專業名片

1. 2008年專業所處的化學工程學科被評為廣東省「211工程」第三期重點建設學科

2. 2012年被評為廣東省重點優勢學科

3. 2014年被評為廣東省製藥工程專業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4. 2017年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5. 2018年獲廣東省重點專業立項建設

6. 2019年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師資力量

製藥工程專業經過多年的建設,培養了一支優秀的教學團隊,湧現出一批優秀的教學成果。趙肅清教授榮獲「南粵優秀教師」榮譽稱號,國外製藥工程相關專業的著名學者為兼職教授,珠三角地區製藥企業工作者為兼職教師,總共獲得了8項教學成果獎勵,其中國家級獎勵1項、省部級獎勵2項,校級獎勵5項。

辦學特色

一、產教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養模式

製藥工程專業自創辦以來,建設以實踐能力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致力於培養 「既懂工程又懂藥」,具備社會責任感、國際視野和行業高度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為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培育的生物醫藥等新興行業源源不斷輸送新生力量。

二、 特色實驗實踐教學基地

本專業建有國家級實踐教學基地、面向大灣區生物醫藥行業的製藥工程創新實踐基地(國家級),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製藥工程GMP創新實踐中心、中美、中英藥物研發聯合實驗室,藥物生產工藝虛擬仿真生產實習系統。具有「校內實驗教學、崗位模擬仿真、校外實習實訓、創新創業鍛鍊」四層次實踐教學體系。

三、特色培養模式

「製藥工程創新訓練營」為本專業特色的培養模式,學生入校後,結合高考成績,在第三學期統一考核選拔,小班教學,「一對一」導師制下注重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的訓練,擇優推薦國外一流大學的交流培養與研究生保送。

「校企3+1聯合培養」,提前一年進入省內企業或科研單位開展實踐實習,校內和校外導師雙重指導,注重與工作相關實踐技能的培養。

本專業與美國或英國共建多個聯合實驗室,支持優秀在校生海外長短期研修交流。

就業情況

製藥工程專業的就業率高達98%,就業前景穩定,就業方向對口。

10、土木工程

專業名片

圖 | 國家級土木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1. 入選2019年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 國家級特色專業、廣東省名牌專業、廣東省級(優勢)重點學科

3. 歷年志願生源達到100%,我校熱門專業之一

師資力量

本專業有專業教師70人,教授17人,副高職稱22人。其中教育部非力學專業力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全國優秀力學教學教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2人;廣東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廣東省「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3人,廣東工業大學「百人計劃」特聘教授1人、「青年百人」15人。專業還聘請了一批就職於行業著名企業的具有豐富工程經驗的校外指導教師。

辦學特色

一、發揮地區優勢,主動服務廣東經濟發展,共享港澳區域優質資源,適應建築業發展需求,提高學生的國際視野。

二、構建以實踐環節、科技活動和競賽為載體的創新訓練體系,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協作能力和創新精神。

三、構建多專業協同、校企協同和區域協同的多層次協同育人模式,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近5年,專業獲得教學成果獎國家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4項,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校級教學成果獎5項;教師發表的教研教改論文67篇;本科教學改革工程立項85項(其中國家級2項,省級25項);建設省級精品課程7門。

就業情況

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適合在房屋建築工程、城鎮建設工程、巖土與基礎工程等領域從事設計、施工、檢測、管理和開發等工作以及在教學科研、政府機關等部門從事教學科研或管理工作。

畢業生就業地區主要分布在廣東省,尤其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本專業2019就業率達到99.06%。學生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用人單位對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有較高認可度,評價專業的畢業生「好用、耐用、留得住、用得上」。很多著名企業常年招聘本專業的畢業生,如恆大地產集團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融創房地產有限公司、雅居樂地產置業有限公司、碧桂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中建集團、中鐵建設集團、廣東省建工集團、廣州建築集團總公司等。同時,本專業可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給予畢業生更多深造機會。

11、工商管理

專業名片

1.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 國家級特色專業

3.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4. 廣東省名牌專業

5. 具有一級學科碩士點、二級學科博士點

6. 入選上海軟科「2019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前25%(全國第67位、全省第5位)

師資力量

工商管理專業現有專任教師51人,其中:教授10人(南粵優秀教師1人)、副教授19人、「青年百人」特聘副教授6人、講師16人;省級教學團隊一個。與此同時,本專業還聘請了一批就職於行業著名企業的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校外指導教師。

辦學特色

一、緊跟重大現實需求。紮根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和廣東省管理實踐,面向重大現實需求,形成了多樣化極具創新活力的專業辦學模式。

二、產教融合、融入發展促發展。順應全球化和信息化發展趨勢,以及廣東省製造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未來趨勢,構建了多個企業與產業研究院,依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和智庫平臺,與企業和產業深度融合,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專業發展模式。

三、集成學校的工科優勢和創新創業教育優勢。利用學校強勢工科服務社會的契機,以及創新創業教育優勢,形成了「靈活、快速、高效」為特色的校企合作辦學模式。

四、形成了「紮根本土、放眼全球」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實行差異化人才引進策略和「四位一體」的培養體系,引育結合強基礎,已形成了一支掌握主流學術規範與紮根本土實踐的高水平師資隊伍。

就業情況

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數量遠多於廣東省其他高校,但就業率卻一直位居各高校前列。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去向主要包括企業就職、繼續就學深造和自主創業等。

畢業生擁有紮實的理論功底,升學備受青睞。2016到2018年間,工商管理專業越來越多畢業生選擇讀研深造,且目標學校的層次也越來越高,出國(出境)到國際一流大學已成趨勢,畢業生深受國內外名校的認可和青睞。

得益於多年紮根華南的專業沉澱,畢業生深受僱主喜愛。三十多年的辦學歷史讓專業畢業生在業界積累了不俗的口碑。近年來,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們紛紛進入騰訊、百度、中糧、美的、保利、萬科、蘇寧、格力、南方航空、百事可樂、恆大、TCL和吉利等大型企業就職。

12、環境工程

專業名片

環境工程專業1983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96年獲環境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被評為廣東省重點扶持學科和廣東省名牌專業,2010年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第六批),2018年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19年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獲評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目前形成了以水汙染控制技術、區域性水資源安全保障和鏈網式黑臭河湧整治為特色的水汙染控制工程的課程教學體系;以工業有機廢氣特徵VOCs和POPs的光催化降解為方向創新大氣汙染控制工程教學內容、實驗和實踐項目;以大宗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電子廢物回收利用、汙染場地修復為重要內容的固體廢物處理教學和工程實踐體系。

師資力量

環境工程專業現有專任教職工31人,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7人,博導7人、碩導20人。為進一步增強人才培養能力,聘請環保行業高級工程師作為兼職教師,承擔實習和實踐教學工作,參與指導汙染治理項目的畢業設計,提高畢業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建立了以寧尋安教授為專業負責人,中青年教授為主體的優秀學術團隊,形成了年齡、學科、學院、教研和職稱結構合理的高水平人才培養隊伍。

辦學特色

圖 | 環境工程專業實踐環節

建立產教研相結合的高質量教師隊伍。為進一步增強人才培養能力,聘請環保行業高級工程師作為兼職教師,承擔實習和實踐教學工作,參與指導汙染治理項目的畢業設計,提高畢業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建立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主幹課程教學團隊落實青年教師培養。依託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人才培養類項目《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主幹課程教學團隊》,以學院骨幹教授為基礎,國家傑青、教育部高層次人才等為核心,建立「老中青結合」傳幫帶的青年教師培養體系。結合專業特長和研究方向吸納青年教師參與主幹課程教學過程,從而形成了專業導論、水汙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大氣汙染控制工程、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環境影響評價等13個教學團隊。圍繞團隊教學、精品課程、教材建設、人才培養過程管理等關鍵環節,深入開展產教學研協同育人的教學研究、改革及實踐,落實青年教師培養機制、不斷提升人才培養的能力和質量。

就業情況

近五年本科生就業率均超99%,考研錄取率超20%,均居全校前列。迄今為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為社會培養了6000多名環保專業技術人才,畢業生自主創業人數超過300人,是環保企業家的搖籃。主要分布在廣東省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科研院所、環境監測、環保公司和安全工程公司、大型企業環保和安全、職業衛生管理等部門。畢業生大多已經成為廣東省各級環保部門或企事業單位的業務骨幹,有些走上了市、廳級領導崗位,為廣東省的環保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來源:廣東工業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招生辦 運營團隊 | 學生新聞中心 編輯 | 李潤雄 責編 | 杜清 審核 | 陳少徐

相關焦點

  • 廣東工業大學這12個專業獲評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祝賀!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我校共有12個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個專業獲批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這是對我校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成效的肯定。教育部2019年4月起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將在2019—2021年建設10000個左右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點和10000個左右省級一流本科專業點。2019年,教育部共認定首批405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其中中央賽道1691個、地方賽道2363個),確定6210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安徽工業大學值得上嗎?學校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有哪些
    安徽工業大學創立於1958年,是一所具有鋼鐵行業特色,以工科為主的多科性大學,也是安徽省的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那麼,安徽工業大學值得上嗎?並且有哪些國家一流本科專業?2、排名情況:全國第238名,優勢學科位居全國第8名根據校友會2020安徽省大學排名顯示,安徽工業大學位居全國第238名,全省第6名;根據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顯示
  • 最值得讀的十所工業大學:齊魯工大超越廣東工大、河北工業大學
    而工業大學非常受理科考生青睞,我國最值得讀的十所工業大學,齊魯工業大學超越廣東工業大學、河北工業大學。齊魯工業大學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簡稱齊魯工大,位於泉城濟南,是山東省重點建設的應用研究型大學。
  • 廣工華農名氣誰大?不建議報考廣東工業大學?本文告訴你
    綜合排名:華農高於廣工  1、根據軟科2020中國大學排名來看,廣東工業大學位居國內第95位,華南農業大學位居國內第88位;  2、根據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排名來看,廣東工業大學位居國內第97位,華南農業大學位居國內第70位;  此外,根據校友會2020中國工業大學排名來看,廣東工業大學位居第
  • 2020年,在山東高考多少分可以報考齊魯工業大學
    山東今年高考跟往年高考相比,分數差別不大,稍有提升,但由於山東今年高考是3+3的模式,所以給考生填報志願增加了難度。齊魯工業大學是山東省的一所中等本科院校,那麼今年高考多少分可以報考齊魯工業大學呢?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分析、總結一下,希望大家喜歡。
  • 浙江工業大學和南京工業大學實力大比拼,哪家更值得報考?
    浙江和江蘇各有一所工業大學,分別是浙江工業大學和南京工業大學,它們是各自省份的省重點高校,都以工業大學為名,都是「四非大學」(非雙一流大學,非雙一流學科,非985,非211),那麼哪所大學更值得考生報考呢?
  • 廣東工業大學!下一期雙一流可能穩進了
    大家好,我是考研的馮胖胖,今天幫忙繼續跟大家介紹幾所。雙非裡面實力特別強大的大學研究生複試相關情況,今天介紹這所大學不僅實力強,而且地理位置還好,還有錢名氣也特別大,在2018年研究生報考中人數就已經突破了1萬人,基本上算是雙非,裡面最先突破萬人報考人數的學校了。
  • 2013高考廣東工業大學報考什麼專業好
    2013高考報考廣東工業大學熱門專業推薦  廣東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經、管、文、法結合的多科性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由原廣東工學院、廣東機械學院和華南建設學院(東院)於1995年6月合併組建而成,已有50餘年的學科辦學歷史。2013年報考廣東工業大學的什麼專業熱門成考生關注的焦點,小編你一一作出推薦並做解析。
  • 2020湖北工業大學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19個(國家級+省級)
    2020湖北工業大學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19個(國家級+省級)高考填報志願時,湖北工業大學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有哪些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湖北工業大學官網發布的信息可知,湖北工業大學共有10個專業入選了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低分本科二批公辦大學推薦,這些大學都有國家級一流專業
    本科二批的志願填報快要開始了,大家一定都在糾結要報考哪一所學校,三元高考覺得學校的水平雖然都參差不齊,大學排名也只能作為參考,但大家可以通過一所學校是否有國家級一流專業以及國家級一流專業的數量來判斷這所學校是否值得報考。
  • 校友會2020年廣東十大高校報考指南-廣東最好大學及一流專業排名
    2020年全國高考已經結束,誰是2020廣東省十大高校?哪些專業躋身2020中國一流專業行列? 2020年7月,由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研究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撰寫完成、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公布校友會2020廣東省最好大學排名、2020廣東省最好專業排名。
  • 2020年廣東工業大學成人高考招生專業和學費是多少
    2020年廣東工業大學成人高考招生專業和學費是多少1.高升本專業專業名稱報考科類層次學習形式學制收費(元/學年)授課地點會計學文史高升本業餘五年2700廣東工業大學東風路校區廣州市海珠區俊華培訓中心廣東科藝自學考試輔導學校
  • 合肥工業大學2020招生政策解讀及專業盤點,這些專業實力強
    2020年本科招生章程,本文主要解析合肥工業大學今年的本科招生章程,且向各位考生及家長介紹合肥工業大學近年的招生變動及專業建設情況。  合肥工業大學在下屬19個學院招收本科生,合工大現已公布《2020報考指南》,具體招生專業及要求以合肥工業大學招生計劃為準。  智能製造工程和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為新增專業,其中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2020年於合肥校區招生。
  • 合肥工業大學2020招生政策解讀及專業盤點,這些專業實力強
    合肥工業大學已於近日公布2020年本科招生章程,本文主要解析合肥工業大學今年的本科招生章程,且向各位考生及家長介紹合肥工業大學近年的招生變動及專業建設情況。1.合肥工業大學在下屬19個學院招收本科生,合工大現已公布《2020報考指南》,具體招生專業及要求以合肥工業大學招生計劃為準。智能製造工程和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為新增專業,其中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2020年於合肥校區招生。
  • 美術綜合分省排名前9.5%的藝考生,你會選擇廣東工業大學嗎?
    廣東工業大學2020年廣東省美術統考報考人數為38771人,廣東工業大學美術藝考生綜合分最低錄取到515分,排位最低錄取至一、美術生報考廣東工業大學的優勢1.實力優勢廣東工業大學2020年首次躋身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世界高校500強。
  • 廣東工業大學成考專升本建築學專業介紹
    學校簡介:廣東工業大學簡稱&34;,位於廣州市,是廣東省人民政府重點建設的省屬重點大學、廣東省「211工程」、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是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近幾年廣東工業大學現在有開設成人高考,有不少人想報讀,其中選擇理報成考大專本科理工專業的學生很多。
  • 2014年廣東高考一本線上考生可報考廣東工業大學
    2014年廣東高考一本線上考生可報考廣東工業大學 http://gaokao.eol.cn/  來源:  作者:中國教育在線  2014-06-28  字體:大 中 小   2014年廣東高考志願填報,廣東工業大學招生負責人介紹
  • 2020年高考,河北考生多少分能報考燕山大學?
    燕山大學源自哈爾濱工業大學,雖非「211」卻勝似「211」,目前是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河北省「雙一流」建設重點支持高校,屬於河北省、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四方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 近日,燕山大學在官網發布《燕山大學2020年本科招生章程》。
  • 聽當家教授解讀國家級一流專業 西南石大國家級一流專業直播課明日...
    封面新聞記者 劉皓洋還有幾天,2020年高考成績將出爐,為了幫助考生朋友們更好的了解四川高校的頂尖專業,為大家填報志願提供幫助,封面新聞聯合西南石油大學推出西南石大國家級一流專業系列直播課。從明天開始,連續六天,每天中午11點,我們將在西南石油大學當家教授的帶領下,連續走進石油工程專業、資源勘查工程專業、機械工程專業、應用化學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六個國家級一流專業,教授們將為大家全方位解讀這六個專業。
  • 高考關注:西北大學國家級一流專業,「物理學」專業介紹!
    年獲批陝西省名牌專業;2008年獲批國家級基礎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08年獲批物理學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2010年獲批陝西省物理學研究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017年入選陝西省一流專業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