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康平路超級兵
冬冠選拔賽賽制解讀:BO1的可能性
2019年王者榮耀冬季冠軍杯選拔賽參賽戰隊為:KPL賽區eStarPro、TS、RW俠、Hero久競、XQ;KRKPL賽區EMC、Nova、CW,共計8支戰隊進行循環BO1,決出最後兩個2019年王者榮耀冬季冠軍杯淘汰賽資格。
冬冠選拔賽最大的看點,莫過於BO1帶來的的無限可能性。
BO1一局定勝負,缺少了番戰帶給對陣雙方了解對手的機會,比賽將更為精彩,因為經過了一個相對短暫的休賽期,各隊都或多或少發現了自身的問題,並進行補強。無論對手是不是同賽區隊伍,其實都無異於「熟悉的陌生人」。
無論哪支隊伍,來自哪個賽區,冠軍杯其實是一個賽區打法、版本理解、隊伍之間的交流碰撞的平臺,和聯賽賽程的整體趨勢相近,各隊都處於一個:
版本理解碰撞交流→版本理解逐漸趨同→尋求當前版本賽場打法最優解→在最優解的框架內比拼隊伍配合及隊員個人操作上限的過程。
BO1的賽制就進一步加強了整個過程的觀賞性,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擁有BAN人階段的巔峰對決,各隊拿出的一定是休賽期備戰過程中最熟練最得心應手的陣容,並非番戰的BO1,是沒有任何試錯機會的,對誰也不例外。
或者我們以一支參賽隊伍的視角來看BO1的賽制,在面對到實力弱於自身的隊伍時使用常規陣容,比拼選手間的硬實力;而迎戰勁旅時,使用黑科技陣容,或在比賽內的開局設計上稍加心思,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給對手造成瞬間的不適應,從而幫助己方拿下勝利。
這也是BO1賽制的獨特魅力:爆冷。所有的爆冷其實都是精心準備過的。
KPL與KRKPL之間的風格差異
闊別四個多月的時間,KRKPL成長到了怎樣的地步?
先說結論:BO5或BO7中,KRKPL隊伍想戰勝KPL隊伍,依舊處於蜀道難的境地;
但18年世界冠軍杯KRKPL賽區各隊已然能夠避免零封情況的出現,時至今日再多下幾城也絕非偶然。8進2,KRKPL隊伍絕非毫無可能出線,而BO1愈加放大了這種可能性。
簡單對比下兩個賽區的風格,我們就能夠對實力差距有更加清晰的認知。
以KRKPL秋季賽總決賽為例:
冠軍隊伍SLT在拿到孫臏這類型的拉扯陣容,還會頻頻出現野區C位被單抓的情況,視野漏洞明顯;並且在抱團轉線上的速度落後於對手,是相當不合乎情理的;
SLT雖然拿下KRKPL總冠軍,但隊伍前期對抗強度一般,決賽中前中期時常處於劣勢局面,都需要將比賽拖入中後期,再通過隊伍自身過硬的團戰配合扭轉局面。
SLT像誰呢?比較像上個賽季的翻版GK。
但其實KPL賽區的整體前期對抗強度,已經到達了一個相當恐怖的水平。KPL秋季賽決賽中,QGhappy一度被AG超玩會利用前期開局設計及野區入侵控制節奏,雖然QGhappy的止損與資源置換非常優秀,始終將經濟差保持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但仍舊無法逃脫溫水煮青蛙的命運。而細數歷屆KPL總冠軍,你是很難想像一支不打前期壓制的隊伍能夠最終奪冠。
再加上當前版本前中期中立資源數量極多,KRKPL賽區相對較慢的節奏適應起來難度不小。
選拔賽隊伍如何搶分及比賽看點
如果說KRKPL的冠亞種子隊伍確實有了一定和KPL賽區隊伍掰手腕的實力,但賽區內其他中遊隊伍顯然是不具備同等實力的,諸如選拔賽EMC、Nova、CW這些隊伍,它們該如何從亂軍之中殺出呢?
關鍵在於搶分一定不能發生在「尋求當前版本賽場打法最優解→在最優解的框架內比拼隊伍配合及隊員個人操作上限」這個階段。因為無論從賽區交手歷史和整體強度來看,KRKPL的隊伍、選手確實還和KPL有著一定的差距。
尤其是KPL聯賽中的中遊隊伍以及3支KRKPL的戰隊,必須在BO1循環賽的首輪儘可能搶分,亦或是準備2-3套陣容,面對不同對手靈活拆解使用。
就是在「版本理解碰撞交流→版本理解逐漸趨同」這個階段搶分,也就是21-22日的比賽,23日的比賽在各隊悉數亮出絕活後,已經進入了比拼硬實力的階段,這時候再想爆冷搶分難度頗高。
而所謂的「奇兵、絕活、黑科技」,其實也無非集中在大喬體系、速推這些類型上,能否真正在賽場發揮成效,還要看各隊表現。
歸根結底,賽制紅利以及賽場奇兵的奏效,終究要建立在隊伍自身實力至上,冬冠的賽場上,沒有僥倖。
作者:康平路超級兵
* 本文來自作者投稿,僅代表作者的個人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