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氣溫降低,孩子室外活動減少,加上病毒、細菌等各類病原體更加活躍,孩子們很容易出現發燒、咳嗽、喘息等症狀,這也給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的「元兇」之一——肺炎支原體提供了可趁之機。記者巡城發現,近期廣州各大醫院兒科的患者都增加了很多。
專家介紹,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很容易被家長誤當作普通感冒或流感來治療,甚至擅自用藥。「孩子一旦確診為肺炎支原體感染,家長們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就診,嚴格遵醫囑用藥,千萬不要擅自購買抗菌藥,因為頭孢類抗菌藥對肺炎支原體是無效的,只會耽誤孩子的病情!」
為提升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的診治水平,呵護兒童健康成長,受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委託, 「合理用藥中國行動」之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規範診療巡講在廣州啟動。來自廣州、深圳、佛山、及北京、長沙等地的專家,就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規範診療、兒童抗菌藥物合理使用、肺炎支原體的影像表現、微生物檢驗在兒科的應用以及全科醫生兒科亞專長學習經驗等內容展開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肺炎支原體是兒童肺炎「元兇」之一
廣東省醫師協會兒科分會常委、佛山市禪城中心醫院副院長周杰介紹,肺炎支原體,很多人可能還比較陌生。那麼,支原體究竟是什麼,為何會引起兒童肺炎呢?周杰教授介紹,支原體既不是細菌也不是病毒,而是一類沒有細胞壁、高度多形性(能形成絲狀與分枝形狀)、大小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的一種非典型微生物。支原體分很多種,引起肺炎的支原體,我們稱之為肺炎支原體,還有引起泌尿系統疾病的支原體等。肺炎支原體感染在各年齡段兒童青少年中都較為常見,尤其學齡前和學齡期兒童,6歲以上兒童檢出率可達44.36%。
肺炎支原體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秋冬季節交替時更加高發,《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診療規範》(2019年版)也指出,除了學齡前和學齡期兒童,1~3歲兒童中亦不少見,這個年齡段兒童檢出率相對低一些,但實際感染率可能更高,這與此年齡段嬰幼兒免疫系統尚不健全、呼吸道較為狹窄、肺部發育不完善等因素有關。近年來,隨著環境中肺炎支原體的廣泛傳播,嬰幼兒感染率增長較為明顯,有些幾個月大,甚至出生十幾天的嬰兒也會感染上肺炎支原體。
規範診療是關鍵,別擅自用頭孢類抗菌藥
細菌、病毒、支原體等病原體感染都可能導致兒童出現呼吸道疾病,但由於兒童支原體感染和細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都可能出現打噴嚏、流鼻涕、發熱、咳嗽等症狀,這也導致兒童支原體感染很容易被家長誤當作普通感冒或流感來治療,甚至擅自用藥。
「一般來說,需要抽血做一個快速支原體抗體檢查(IGM),來幫助診斷是不是支原體肺炎。」
事實上,兒童支原體感染與感冒相比危害不容小覷。周杰教授介紹,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導致的主要症狀是持續發熱、咳嗽、喘息、呼吸加快等症,患兒初期無痰或少痰,之後會轉為頑固性劇烈咳嗽,有時會出現喘憋和呼吸困難。而嚴重的支原體感染患兒還可能出現持續高燒、呼吸困難、胸腔積液,以及肺炎、肝炎、腎炎、心肌炎、腦膜炎等嚴重後果,甚至治療不及時可能致命。
「孩子一旦確診為肺炎支原體感染,家長們一定要積極的配合醫生治療。在藥物選擇上,由於頭孢類抗菌藥主要作用機制是通過破壞細菌的細胞壁來抑制細菌,而對肺炎支原體並沒有細胞壁,所以頭孢類抗菌藥物對肺炎支原體無效。因此針對肺炎支原體肺炎,建議優選國內外指南推薦的、覆蓋肺炎支原體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並進行對症治療。」 周杰教授強調,「需要注意的是,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治療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時,具體用法用量,需依據具體病情,嚴格遵醫囑足量足療程治療,改善疾病症狀,以防止兒童支原體感染反覆,發生併發症和留下後遺症,給後期的治療增加難度。」
提醒:呼吸道疾病多發季節「少湊熱鬧」
周杰教授提醒,秋冬季節是兒童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流感患兒眾多,此時如果兒童支原體肺炎再合併流感,對孩子來說危害更大。因此,他提醒,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兩點:
一是儘量不要帶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少湊熱鬧;
二是要特別注意手的衛生,因為呼吸道疾病病原體多數是經過飛沫傳播的,小朋友多的地方如果空氣不流通,小朋友之間互相你摸我、我摸你就很容易造成傳染。所以,一定要提醒孩子多洗手,別摸嘴,注意手部衛生。
另外還需注意孩子的作息時間,休息好,同時注意補充營養,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最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打流感疫苗,這是預防疾病最有效的方法。
基層全科醫生兒科專業能力亟待提升
「我國平均1803個兒童才能有一位兒科醫生,深圳的兒科醫生非常短缺,更別說欠發達地區,加強基層全科醫生兒科亞專長培訓成為改善這一局面有力的抓手。」在當天的會上,深圳市衛生健康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全科醫學培訓部部長李陽介紹,深圳市0-14歲人口佔總人口的13.4%,高於北上廣地區,但同時兒科醫療服務缺口巨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全科醫生是一支很好的力量,所以加強全科醫生規範診療的推廣特別有必要。
為此,深圳市今年已啟動社區全科醫生兒科亞專長培訓計劃,通過系統的專業培訓,來提升社區全科醫生在兒科方面的診療水平。首先將以兒童高發的呼吸疾病抗感染治療為起點,藉助三甲醫院專家的師資,對社區全科醫生進行專業培訓,進而實現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同時也減少大醫院的醫療服務壓力。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石楠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張青梅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吳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