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漲價「忙」 身價翻一倍
每公斤售價達10元
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何慧娟
「昨天在超市買了4根蔥,花了5元錢,原以為菜攤上能便宜些,沒想每斤也是5元,今年的蔥咋這麼貴?」12月15日上午,在秦州區綠色市場一蔬菜攤位前,家住玉泉觀附近的劉奶奶和老伴正在詢問大蔥的價格,當攤主告訴她每斤蔥5元時,劉奶奶轉身離開了。
攤主武麗麗告訴記者,雖然大蔥售價高了,但她也賺不了多少錢,因為批發價漲了。「蔥的批發價將近4元,我們買來之後還得摘一摘葉子,去一去土,成本就4元多了,每斤只有幾毛錢的利潤。」武麗麗說,她賣菜已經七八年了,大蔥平時的售價在2元到2.5元之間,就在近一個月內蔥價逐漸漲了起來,現在價格已經翻了一倍。
那麼大蔥漲價之後銷量如何呢?談及這一問題,秦州區堅家河市場的一位王姓攤主連連擺手。「大蔥本來就不是做飯的主材料,之前不漲價的時候一般都是一把一把買,起碼一兩斤。最近漲價以後,大多數人都是論根買,隨便拿上四五根也得幾塊錢。」他說,大蔥漲價後對銷量還是有較大的影響。他以前進貨時每天拉四五捆大蔥約六七十斤,現在每天只拉兩三捆,就這樣有時還賣不完。
「雖然蔥姜蒜不是主要食材,但缺了還不行,既然漲價了那就少買點,省著些吃也影響不大。」正在菜攤前挑選菜品的李阿姨說。
隨後,記者又來到位於秦州區天水郡附近的瀛池果蔬批發市場,大蔥批發商楊女士正在忙著組織十幾名工人對大蔥進行二次加工。
「最近大蔥一天一個價。我的貨都是直接從產地發過來的,即使是在同一個地方,找同一個代辦,每車的價格也不一樣,一般隔一兩天每斤漲1毛錢,最多的時候一天漲了4毛。」楊女士說,大蔥價格的整體趨勢是上漲的,一個多月前每斤批發價不到2元,現在每斤批發價在3.6元到4元之間。
「地頭價漲了,我們只能跟著漲,最近好多客戶反映大蔥價格高,但我們也沒辦法。」楊女士告訴記者,大蔥運輸到本地後還要進行二次加工,他們要找工人將帶土的皮和不好的葉子摘掉,再根據蔥的品質分別包裝,由於成本太高,二次加工的損耗也比較大,所以利潤很低。
談及大蔥漲價的原因,楊女士告訴記者,天水本地銷售的大蔥主要來自山東、河南和陝西等地,由於是長途運輸,入冬以後天氣對大蔥的銷量會有一定的影響。另外,由於山東壽光等地今年遭受洪水災害,導致部分蔥田被毀。同時,今春氣候溫暖,大蔥長勢好導致年初蔥價下跌,蔥農入不敷出,一些蔥農將蔥田進行了改種,種植面積減小。總的來說,多方原因導致目前大蔥供應量較往年有所下降,所以大蔥價格便漲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