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順治帝出家之迷(上)

2021-02-13 感知文史

清宮廷畫師繪順治帝像。

木陳道忞《布水臺集》中透露,順治的孚齋門上有 「生死事大」四字,壁書則寫著:「莫道老來方學道,孤墳儘是少年人。」

木陳道忞讀罷萬般感慨,頓覺萬縷塵緣斷滅,進言皇上:「我少年時讀李卓吾的詞句『才等待,便千萬億劫了也』,即日出家。」

皇上立刻對他說:「亦請老和尚幫我寫一副,用以自警。」

出生時有奇祥異象

順治帝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他的母親孝莊文皇后懷孕時,周體紅光繞身,如龍形盤旋,生產前,孝莊文皇后夢到有一位神仙抱著一個男孩放入她的懷中,並對她說:「此統一天下之主也。」

孝莊文皇后便服像軸,絹本設色,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孝莊醒來將夢境講訴給清太宗皇太極,皇太極大喜,曰:「奇祥也,生子必建大業。」翌日上午,順治帝出生,紅光像燭光一樣照亮宮中,空中香氣多日不散。《清史稿》記載順治出生時:「上生有異稟,頂發聳起,龍章鳳姿,神智天授。」

崇德八年(1643),皇太極駕崩,時年6歲的愛新覺羅‧福臨在瀋陽即位。1644年,改元順治。此時,崇禎皇帝在景山自殺,李自成攻入北京,吳三桂陳兵山海關。多爾袞在漢人范文程的進諫下率清軍大舉南下,聯合降兵吳三桂逼退了李自成。

順治在鄭親王濟爾哈朗的擁護下進入北京城,舉行了開國大典,宣告清王朝入主中原。順治一年到順治七年,朝政大綱由皇叔父多爾袞攝政主持。多爾袞勤兵黷武,百姓多受清兵的暴掠之苦,明末反清餘勢烽煙四起。

少年親政 治國有方

1650年,多爾袞離世,14歲的順治帝親政,至24歲十年親政期間,他曾多次垂詢大臣:「天下何以治?何以亂?」「軍威雖盛,而德政不足以合天心、順民望,亦不可也」,表達了順治仁心治天下的思考與願望。

順治帝一改多爾袞窮兵極武的攻略,以安定撫民為本,打擊貪官,墾荒減賦,德政天下。同時改革中央機構,完善了國家行政機構,削弱了宗親勢力,傾心漢化,啟用漢人,招安鄭成功,在對待西南少數民族上,尊重他們的民族習慣,止稅免徭賦。

順治十年(1659),清軍佔領雲南,完成了統一大業。順治在位十八年,懲貪除霸、查吏安民;消除南明、平定五省;尊儒舉漢、滿漢並舉等一系列措施不僅穩固了清初統治,同時也為康乾盛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清 佚名《清世祖順治皇帝朝服像》。
建孚齋 研讀儒家經卷

大清皇室對小皇子的教育採用日講制,專設日講官,順治自小就接受《大學》、《論語》等四書及《帝鑑圖說》、《貞觀政要》等帝王成長書目的教學。但因多爾袞攝政,學習多有疏漏。

儒家的重德敬天、仁義忠信、律己寬忍的理念深深影響了順治。順治親政後,更是博覽經史子集,以補幼時遺憾,每天五更起讀書,白天閱讀奏章,抽空就背誦經典,有時深夜挑燈學習,學得都嘔血。

親政十年間,順治開科取士四次,共取進士1500名,大興儒家科考人才選拔制度。順治還提高漢官職權,增加漢人大學士的人數,聽取漢官的經國方略。

順治對儒家漢文化的傾心一度達到了入迷的程度。晚清吳振棫著《養吉齋餘錄》提及:「世祖篤好儒術,手不釋卷,建孚齋於宮中,為讀書遊息之地。」

孚齋裡有些什麼呢?且看它的陳設:數十個書架,滿載經史子集、傳奇時藝、稗官小說等,書齋中間有一個長長的桌几,上面擺著古董瓷器、印章畫冊,桌几肚下茉莉、建蘭百十盤花散發出陣陣幽香。

這種陳設是典型的漢家文人名士的雅室書齋布局,順治在這裡做些什麼呢?明末清初的彭孫貽在其《客舍偶聞》裡記載順治帝曾在這裡穿著草鞋、薄衫,儼然一副南方名士的打扮,接見科考擢取成功的進士,皇上賜席,招呼他們席地而坐,君臣就時政得失、民生民情、時下流行等話題從容對談,彼此如朋友般談古論今,不亦樂乎。

順治皇帝對儒學文化的推崇概不只是出於個人修養,與他期待用儒家文化治理天下的願景多有關聯。順治十年正月,他在太和殿與眾臣論道時說,「至洪武之所定條例章程,規劃周詳,朕所以謂歷代之君不及洪武也。」

明太祖朱元璋將蒙人奪走的江山收回到了漢人手裡,大清滿族又從明朝那裡奪走了漢人江山,入關的滿清第一位皇上卻褒揚趕跑外夷的洪武大帝,不能不說這位少年皇帝對中華傳統的文化情有獨鍾,也有其不拘一格的風流慧眼。順治十二年,世祖曾下旨諭示:「朕將興文教,崇儒術,以開太平。」

順治常在太和殿與大學士們論經辯道,表明他「以堯舜自期,動合古道」的抱負。圖為北京故宮太和殿。
文學書畫皆精

順治還是個文學書畫樣樣皆精的奇才天子。

他對《紅拂記》和《西廂記》的評價高妙,對當時的蘇州名家金聖歎,也有著自己的看法:「他(金聖歎)曾批評《西廂》、《水滸傳》,議論盡有遐思,未免太生穿鑿,想是才高而僻者。」

為了在殿試中審評應考進士的文章,順治曾把明洪武帝以來的鄉會試的二百篇文章遍讀,足以見他的勤政和對漢文化的重視。

順治書法很是了得,清初文豪王士禎贊其書法「筆試飛動」。作畫方面,順治尤善山水、工寫貌,王士禎評他的畫是「真天縱也」「真得宋、元人三味」。順治帝還擅長用指紋畫水牛渡河,惟妙惟肖,開創了清朝指畫派先河。

世祖的丹青妙筆往往隨情致興起而引發創作衝動。史料記載,有一次他畫了一幅人物寫生,是在宮中臨時起意而完成的。

世祖駕臨內閣,適逢中書大學士盛際斯路過,世祖趕忙叫住他,讓他跪在世祖面前,世祖凝視了他片刻,命人取筆墨過來,現場寫生,鬚眉畢肖,十分逼真,拿給眾臣看,他們無不贊皇帝翰墨之工筆。

《古柏圖》、《鍾馗圖》、《山水圖》等墨寶多賞賜給漢人大學士,在清世祖的影響下,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等皇帝以及清王室掀起了崇尚漢文化和書畫的熱潮。◇@*#(待續)

清世祖畫鍾馗。

參考資料:

《清史稿‧世祖本紀》
《清史稿‧后妃傳》
《清世祖實錄》
徐珂:《清稗類鈔》
周遠廉:《順治帝》
李文君:《順治帝手書「敬佛」考述》
毛亦可:《順治帝的孚齋》
蘇陽:《順治帝御筆書畫賜臣考》

相關焦點

  • 痴情竟是笑話:剃度出家的順治帝,並非鍾情一人,還有這麼多老婆
    這些帝王當中最讓我們滿意的應該就是順治帝,一想到他痴情於董鄂妃,並為此女子剃度出家就覺得小說化,只是今天文史君想說的是,你們都被他的表象給欺騙了,不信的話可以看看他到底有多少個老婆和孩子。在我們的印象中,順治帝就是個只知道戀愛的青蔥少年,因為他的皇位來得太容易,所以造就了他不諳世事的性格,以及他父親皇太極的痴情人設,但是順治帝真的這麼簡單嗎?單憑孝莊太后和多爾袞真的能讓他坐穩皇位嗎?
  • 順治帝為何年紀輕輕就駕崩?專家:他出家了!
    後人們都非常好奇,為什麼順治帝年僅24就駕崩了呢?對此專家表示:他出家了! 對於順治帝的死,歷史上有很多的說法。 據說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二,順治帝安排吳良輔出家為僧,當天,他親臨憫忠寺觀看吳良輔出家儀式。
  • 大業初成下的順治帝,到底是駕崩還是出家當了和尚?
    在重新掌權之後,順治帝清除了多爾袞餘黨勢力,重新任用以前被多爾袞加害過的部分官員;肅清反清抗清勢力;實行「滿漢一家」政策,聯合蒙古;在外交上與朝鮮、日本、越南等國保持了友誼關係,並與俄國有了接觸。政治上逐步穩定的順治帝,本是能夠成為一代明君的,卻在其執政後期表現不佳。
  • 皇帝難過美人關,「情痴」順治帝為了她甘願出家,放棄江山
    有一位皇帝也不例外,他因為美人甚至要出家,放棄大好的江山和手裡掌握的重權。看到這裡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誰了,他就是愛新覺羅·福臨,清朝時期的順治皇帝。在1643年時候愛新覺羅·皇太極抱病死了之後,當時只有六歲的福臨繼承了父親皇太極的大業當了皇帝,成為了第一個大清皇帝。就像他的名字福臨一樣,有福氣的命運來臨,福臨就這樣開始了讓世界上所有人羨慕的皇室生活。
  • 歷史上順治出家之說,不盡然是無稍之談,不過是出家未遂而已
    品歷史之文化,學歷史之精華,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談史說史每天為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原創作品!順治出家之說,不盡然是無稍之談,不過是出家未遂而已,木陳忞於順治十六年(1659)九月晉京,十七年(1660)五月出京。曾有《北遊錄》將留京時的所見所聞及與皇帝奏對情形記載甚詳。由他的門人樸真彙編刊印。
  • 順治決定出家,一妃子突然腹痛難忍,順治帝勃然大怒:賜白綾
    要說知己,恐怕當時只有順治帝了,他們的愛好很相似,有說不完的話。皇帝對於她的寵愛,也超過了一個帝王對妃子的愛。1656年,董鄂氏就當上了賢妃,沒過一個月,又封為皇貴妃,理由就是他樂意。不過順治帝的背後還有太后,就算這樣,他還是做出很多任性的舉動,不過他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否則孝莊太后是不會允許的,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太愛董鄂氏了。
  • 寧願出家也不做皇帝,回顧順治帝一生,解開帝王背後的無奈
    順治皇帝是清朝入關以來的第一位皇帝,他六歲登基,卻在24歲死去,在不少影視劇中都流傳著順治出家的故事,那麼一代帝王的身上到底經歷了什麼曲折,才會捨棄江山遁入空門呢?
  • 順治皇帝為何出家?
    遂從袖中取出一幅畫軸,上面畫著老僧的形像,肖像上眼睛、耳朵、嘴巴、鼻子都有,就是沒有眉毛。老僧要徒弟珍藏肖像,說:我走後,經過十二年,你就下山找我,看見人就拿出畫給他看。如果有人幫你為肖像畫上眉毛,那人就是我了。交代完,老僧就飄然而去。
  • 順治帝為何總喜歡與庶妃生孩子?
    順治帝的皇長子牛鈕生於順治八年,他的生母是順治庶妃巴氏,最早的稱呼是筆什赫額捏福晉。而順治帝迎娶第一任皇后,也就是廢后也是在順治八年,可見順治帝在與皇后大婚前,身邊的侍奉丫鬟不少,其中就包括生下皇長子的筆什赫額捏福晉。
  • 揭董鄂妃和順治帝生死之戀的真相是什麼!
    董鄂妃怎麼死的,對於董鄂妃這個歷史上以端莊賢惠而聞名天下的女子。對於她大家有很多議論,有關她的身世,一直都是一個未解之謎。大家也都很好奇這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董鄂妃是怎麼死的?董鄂妃和順治帝之間那段讓世人都羨慕的愛情是什麼樣的?下面小編和你一起走進董鄂妃和順治帝之間的故事。
  • 『順治皇帝出家緣的前世今生』一部讓人潸然淚下的詩篇
    遂從袖中取出一幅畫軸,上面畫著老僧的形像,肖像上眼睛、耳朵、嘴巴、鼻子都有,就是沒有眉毛。老僧要徒弟珍藏師父肖像,說:「我走後,經過十二年,你就下山找我,看見人就拿出畫給他看。如果有人幫你為肖像畫上眉毛,那人就是我。」交代完,老僧就飄然而去。   不久張獻忠流竄入四川,使川民血流成河。老僧的徒弟恪遵師父吩咐,沒有下山,所以性命得以保全。
  • 揭秘順治帝:到底是駕崩還是出家了?真的會為紅顏棄江山於不顧?
    就這樣刻苦學習了9年,他的文化水平大為提高,在處理國家大事上更加得心應手,他還和西洋傳教士湯若望建立了很好的關係,經常召見湯若望,而且會交談到深夜,有時還會到湯若望的府邸去和他交談,雙方交談的內容涉及天文、基督教和人生哲學等問題。
  • 清宮懸案:順治帝出家為僧,還是真的病逝了?他最後時光在幹嘛?
    關於順治皇帝之死,自清初以來一直一種像傳奇小說一般的說法:大概意思是順治皇帝因為寵妃董鄂氏突然病逝,憂傷過度,因此決定放棄九五之尊的地位到五臺山出家為僧。順治皇帝之死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順治皇帝的寵臣兼替順治皇帝撰寫遺詔的學士王熙,順治皇帝死後在宮中守靈二十七天的內閣中書舍人張宸,和為順治皇帝設道場說法的佛家國師玉林琇,分別記錄了順治皇帝從患病到病逝的整過程。
  • 順治帝為何會傳位給得過天花的玄燁?從天花死亡率就能看出來
    在清朝歷史上,順治帝是滿清入關後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皇帝,但是他卻活了24年。對於順治帝最後的行蹤史學界可謂眾說紛紜。一些人說順治帝與僧人交往,受其影響,剃髮出家;另一些人說順治帝染病去世。順治帝是真的出家了,還是染病而死,到現在也很難有結論。
  • 順治帝24歲駕崩,除了董鄂妃誰也不愛,為什麼他還有14個孩子?
    接著到十二月初六日,順治帝又為董鄂妃舉行了極為隆重的冊妃典禮,並頒詔大赦天下。按照禮制,只有冊立皇后,才頒詔天下,因為冊立皇貴妃而頒詔並大赦天下,在清朝的歷史上絕無僅有。據傳教士湯若望記載,自從董鄂妃出現後,順治帝盡改以前好色縱淫的惡習,專寵貴妃一人,兩人情投意合,心心相印。
  • 清朝順治帝為什麼要把皇位傳給三子玄燁,而不是次子德全?
    清朝順治十八年(西曆1661年)的正月初七,順治帝駕崩。順治帝駕崩之前,留下詔書:指定由三兒子玄燁來擔任大清國的皇帝。那麼,為什麼順治帝要選擇讓三兒子擔任繼承人,而不是讓二兒子擔任?這其中原因較為複雜。
  • 痴情皇帝順治帝,歷史上第一個歸入了佛門的皇帝
    歷史上皇太極無疾而終,死得十分蹊蹺突然,並沒有選定繼承人,因此皇太極去世之後,皇位的爭奪也產生了很大的分歧,最終在多爾袞的推崇之下,福臨繼承了皇帝之位,福臨就是後來的順治帝,但是好景不長,順治十八年,年輕的順治永久的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是史書上也有記載順治死因不明,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就是順治帝
  • 清朝第一痴情帝王,順治和董鄂妃悽婉愛情故事,才是其要出家原因
    清官方史書對此秘而不宣,《清史稿》也僅說:「(董鄂氏)年十八人侍,上眷之特厚」云云。清初「故事,后妃、王、貝勒福晉、貝子、公夫人,皆令命婦更番入侍,至太后(指孝莊)始命罷之」。這就是說,董鄂氏是在 18 歲那年「入侍」順治帝前,被納為妃的。凡「入侍」者皆屬「命婦」即已婚婦女。那麼,董鄂氏究竟是誰的妻子呢?
  • 為何有順治出家的說法?源於他臨終前5天的一個舉動
    《鹿鼎記》都說了,順治明明沒死,他是跑去五臺山出家當和尚了,韋小寶還見過這位老皇爺……就跟我們一直說的那樣,清宮盛產八卦消息,其中順治出家,也是非常流行的一條。雖然官方史籍不可能記載順治出家這種荒誕不經的事情,但相關的野史傳聞,直到300多年後,仍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 為愛遁入空門:順治帝悲劇的一生背後,是與董鄂妃的曠世絕戀
    從努爾哈赤徵戰四方開始,愛新覺羅家代代出情種,滿清第一位被歷史記住的女子,是葉赫那拉氏,她是女真第一美女,努爾哈赤為她一發衝冠舉兵明王朝,自此向著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的開啟一路向前。而在愛新覺羅氏眾說紛紜的愛情史裡,還有一個女人,在大清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那就是讓順治帝一蹶不振的董鄂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