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帝名愛新覺羅·福臨,是滿清的第三位皇帝。他登基時年僅6歲,經歷了無數的戰亂後才成長為一位合格的帝王。
與眾多皇帝相比起來,順治帝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皇帝,他在位時非常注重百姓的生活品質,不僅鼓勵地主、農民墾荒,還派監察御史巡視各地,懲治了一批貪官汙吏,大大的提高官僚機構的辦事效率。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好皇帝壽命卻非常短暫,年紀輕輕就駕崩了。
後人們都非常好奇,為什麼順治帝年僅24就駕崩了呢?對此專家表示:他出家了!
對於順治帝的死,歷史上有很多的說法。
據說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二,順治帝安排吳良輔出家為僧,當天,他親臨憫忠寺觀看吳良輔出家儀式。回來的那天晚上就感染上天花,發起高燒來。
雖說已經享有最高級的醫生治療,但在醫療水平低下的時代,沒過幾天順治帝就駕崩了。
歷史雖是記載,但也有人不相信順治帝的死因,第一個懷疑的是名文學家吳偉業,他在《清涼山贊佛詩》寫到的死另有玄機,這個得民心的好皇帝很可能沒有死,而是出家了!
這一猜測的依據是順治帝曾在16年底至17年春間,向高僧木陳忞表示有過出家之念。他說的原話是這樣的:「朕想前身的確是僧,今每當到寺,見僧家明窗幾淨,輒低回不能去。」
不僅如此,他還說過更直白的話:「若非皇太后一人掛念,便可隨老和尚出家去。」
猜測紛紛,但作為旁觀者誰都沒有辦法證明順治帝真正的死因,他的死也成為了清史最大的懸案之一,至今仍未有明確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