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話中的「來賽」可以理解為「來比賽」,也可以理解為「能幹 、有本事 」。陳姚雖然是殘疾人,但他積極參加線上線下的桌球比賽,被大家稱讚:「來賽!」10日,嘉定區第二屆市民運動會總結會在區政府綜合大樓舉行。陳姚和其他9位市民一起獲得「運動達人獎」。
【 線上比賽催生運動達人】
嘉定區第二屆市民運動會自今年3月啟動至11月,歷時9個月,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5大版塊、690項賽事活動,共計28.7萬人次參與,取得了賽事和防疫雙安全、項目和人數創新高的佳績,並納入上海市第三屆市民運動會X項目。
年初的疫情讓體育賽事活動停擺,但嘉定區體育局工作人員可沒閒著,「這是一次難得的調整和轉型機會。網際網路+居家健身是大勢所趨,線上體育活動打破地域界線,具有開展成本低、參與門檻低、輻射面廣等優勢。」
3月11日,「全嘉線上運動會」啟動,成為全市首個線上運動會。截至目前,12項線上賽事吸引了上海、北京、合肥、太原等全國16個省市的69685人次參與;總視頻量42452條,10555人次參與投票,走出了創新賽事模式的新路子。
「運動達人獎」獲得者沈丹在居家運動時玩出創意。沈丹和丈夫、孩子一起參加了「全嘉線上運動會」的創意類項目,巧用家中的撐衣杆、礦泉水瓶自製槓鈴、進行推舉和深蹲運動、利用瑜伽磚訓練孩子的平衡性和協調性……不少創意好點子也為其他參賽家庭提供了靈感。對此,沈丹深有感觸,「在我看來,家長用心投入,做到有效陪伴,比給孩子報興趣班更加重要。通過線上運動會,有更多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動起來。」
【把體育服務送到市民身邊】
舉辦區市民運動會的目的,是喚起大家的健身意識,讓更多的人動起來。
嘉定區體育局負責人介紹,今年運動會主動對接企業,探索「園區體育」,在行業服務上求新。9月,在沃爾沃亞太總部啟動開展「全嘉企動」項目,試點推出「翔動寶、企民星」等子項,區鎮兩級為57家各類企業量身定製體育服務公益套餐,把公共體育服務送進企業,助力優化營商環境,藉助運動會使近百家企業萬餘名職工參與受益。
通過打造「體育+」概念,體育的形態得到延展,在共治共享上求新。以「體育+」模式為支點,開展了體育+黨建、體育+扶貧、體育+商旅、體育+教育等等一系列賽事活動,助力「四史」學習教育、脫貧攻堅、促進消費、青少年健康等,傳播大健康理念,讓小體育變大體育,讓體育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循環」。
運動正成為市民的生活方式。作為嘉定區市民體育的盛宴,除了足球、羽毛球、籃球、廣場舞等參與面廣的項目,市民運動會新增線上三打一、國家體育鍛鍊達標賽,同時把冰壺、瑜伽、高智爾球等5個時尚項目納入賽事體系,呈現多元化、個性化、合作化的特點。除以單位為主體組建了135個代表團參賽外,還開設了線上報名通道,普通市民可直接報名參加所有項目的比賽。賽事舉辦地延伸到社區、企業、商場,市民不出街鎮、園區就可以共享體育運動的樂趣。
【「全嘉雲動」365天不落幕】
與運動會同步開發的「全嘉雲動」體育公共服務平臺,在辦賽模式上求新,成為線上線下同步辦賽的一次有益探索,延展了辦會新周期,成為永不落幕的「運動會」。
「全嘉雲動」體育公共服務平臺,設置了「全嘉來賽、全嘉企動、全嘉樂跑、全嘉公益、全嘉來學」5大欄目,啟動了「對象全覆蓋、服務全天候、體驗全方位」的全民健身服務新模式。讓用戶通過看、查、動、學、賽等途徑,多維度體驗「線上體育」的時尚與快樂。
現在,市民仍可以通過「全嘉雲動」小程序累積運動積分換獎品。定製運動包、羽毛球拍、腕部汗帶、運動褲……這些體育用品並不昂貴,但如果是自己運動積分換來的,那就意義不同了。市民錢女士告訴記者,「兒子現在每天運動打卡,特別積極,他的目標是兌換羽毛球拍。」
今年6月,「嘉定區體育公益配送」服務項目同步在「全嘉雲動」小程序上線。總值99萬元的體育公益配送券,以5-80元面額不等的電子抵用券形式,由市民在小程序內通過健康值自行兌取。成功領券後的市民可在全區55家體育場館享受價格優惠的健身服務,實打實的福利。
「全嘉雲動」小程序極大地滿足了特殊時期市民參與體育活動的需求。市民通過體育活動可以獲得健康值,健康值可以兌換體育公益配送券用於體育場館消費,去場館運動消費又能獲得健康值,從而形成鼓勵市民參與體育活動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