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坐墊,如坐針氈!看我們個人信息如何保護?

2021-01-15 CS巡查員

近日,一位網友發帖爆料稱其所在的公司老闆為大家配備了「智能坐墊」,能夠實時監測心率、呼吸次數、坐姿、疲勞度以及使用時間,當坐姿不端正或使用時間過長時甚至會提醒使用者注意調整坐姿或使用時間。

「智能坐墊」收集數據的相關頁面

帖子一經發出,便引起了大規模討論,有網友在感嘆科技改變生活,也有網友表示「智能坐墊」收集的這些數據涉及個人隱私,不應被公司和老闆掌握。

然而公司HR(人力資源專員)因此掌握了其何時不在工位上的相關信息,王女士認為自己被監視了。

目前涉事公司回應,該坐墊系內測產品,內測前已通過群郵件告知員工;使用該產品的目的是預防常見的辦公室職業病;涉事HR私自傳播測試人員個人數據已被處分。

前段時間,微博曝出有一些公司對員工上廁所時間也有詳細的監控,甚至安裝了指紋打卡上廁所!

地有的公司設置了廁所計時器,統計員工上廁所的時間;有的公司甚至設置了指紋打卡器,供員工打卡使用廁所;有的公司為了幫助員工更快地找到廁所,開發了小程序來幫助同事找到空閒的位置。

隨著科技的進步,更多的智能產品進入了我們的生活,也進入了辦公場所,甚至進入了公共空間。無疑,智能產品提升了生活品質、管理效率、公共安全,但均離不開對個人信息的收集使用,那麼使用這些智能產品應當關注個人信息保護的哪些方面呢?

有以下幾個要點需要關注:

一是,「智能坐墊」、「廁所計時器」收集了哪些信息?是否有必要收集?

「智能坐墊」不光收集了員工心率、呼吸次數等個人健康數據,同時還有員工在工位上工作的時長,個人健康數據主要是幫助員工了解自身狀況,但是通過坐墊統計位於工位的時間段,恐怕並非員工自身訴求,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被收集的,是否真有必要收集呢?

有一些公司的「廁所計時器」設置的指紋打卡,已經脫離了單純的計時功能,如果指紋與真實身份均被提前錄入,則其全部如廁記錄均可能被保存,甚至遠程可查看。員工面對如廁問題,往往是「沒得選,也沒時間選」,只能照例刷指紋。

二是,「智能坐墊」、「廁所計時器」收集的員工個人信息,哪些人可以看?怎麼用?

「智能坐墊」事件中,公司的管理人員(老闆或HR)可以了解到具體員工未在工位時間,並被HR用在了提醒員工注意「獎金」這個話題上。從「智能坐墊」的核心作用出發,主要是為了員工健康服務,而坐墊使用情況被HR獲知,已然超出了員工預期,這樣的坐墊,還會分析出多少信息,還會被誰看到,恐怕還是個未知數。

從「廁所計時器」的核心目的出發,是為了提高資源利用率,收集的信息沒必要與個人產生關聯,直接展示廁所使用狀態即可。如果將其與真實身份相關聯,則將演變為對個人行為的監控,如果再與考評等掛鈎,將對員工產生不小的心理壓力。如果公司內部有部分人員有權限看到詳細數據,誰又能保證其是否會將他人「隱私」散播,或者因管理不當洩露呢。

三是,員工的個人信息保護與一般用戶的個人信息保護是否有所不同?

誠然,僱主與員工之間的關係與產品與用戶之間的關係確有所不同,僱員需要與員工之間有著更多的約定,如工作紀律、獎懲條件等,但並不意味著僱員就喪失保護自己隱私的權利。法律法規中對個人信息保護的要求,自然也是適用於辦公環境員工個人信息的保護。從知情權、選擇權,到安全保護措施,企業都應當有充分的考量。

新發布的國家標準GB/T 39335-2020《個人信息安全影響評估指南》指出,新產品上線使用,或處理個人敏感信息、使用自動化決策方式處理個人信息等對個人權益有重大影響的個人信息處理活動時,應當進行評估,消除安全風險。指南還提出了與相關方諮詢的方法,使用「智能產品」,應與智能產品的應用對象進行充分溝通,評估影響。

相關焦點

  • 被智能坐墊「監視」,打工人的臀部要如何安放
    日前,杭州一家企業研發的智能坐墊頗受關注,被安排試用其某款可記錄心跳、呼吸、坐姿等數據的智能坐墊後,多名員工遇到人力資源部門的超常規關注:「幾點到幾點不在工位,是否帶薪拉屎」、「為什麼下班提前10分鐘」之類的調侃被公司人力資源部門員工私下提出,讓不少「打工人」後背發麻。對此,涉事公司回應稱,研發中產品所收集數據不會影響員工考勤,私自傳播測試人員個人數據的工作人員已被給予嚴重警告處分。
  • 涉事老闆回應發坐墊監控員工 個人隱私權誰來保護?
    日前,有網友爆料杭州某科技公司給員工發「智能坐墊」,公司人事(HR)可以通過坐墊監控到員工的心跳、呼吸、坐姿、疲勞度、坐時等數據。該公司老闆張先生表示,這只是公司內測產品,和監控員工無關。 對此事件,網友表示,「說不監控,誰相信!」「產品內測什麼時候變成人事的活了?」「冠冕堂皇的侵犯員工隱私,太噁心了。」
  • 評論|用智能坐墊監控員工,管得住人也留不住心
    楚天都市報評論員 屈旌近日,一網友爆料稱,其所供職的杭州某科技公司給員工配備「智能坐墊」,可以監測到員工的心跳、呼吸、坐姿、坐時等數據,隨後有員工發帖稱,自己的數據被HR監控。該公司老闆張先生表示坐墊是公司內測產品,並非用於監控員工,涉事HR已被嚴重警告。
  • 如何保護個人信息?你的信息洩露了嗎?
    如何保護個人信息?你的信息洩露了嗎?現今,數據洩露漸成常態,在此種環境下,如何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成為每個人都應該注意並為之採取措施的問題。為此,瀋陽市公安局關於公共服務質量檢測結果有關問題整改工作按計劃部署推進,切實增強公民自我防護意識,使公民認識到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要性,了解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方法和要領。反信息詐騙支隊總結了九條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措施。
  • 智能坐墊讓你久坐也能塑型,有品37度塑形按摩坐墊
    為了讓都市亞健康的人們,能夠擁有更健康的身體,科技的發展也讓我們生活獲得更多的舒適和便利。而今天這款37度塑形按摩坐墊是否能夠改善我們的一些身體狀況呢? 而表面布料我們看一下其實會覺得比較像棉麻的材質。
  • 這個坐墊沒擺對位置
    原標題:這個坐墊沒擺對位置   近日,一則報導引發了全網「打工人」的熱議。某公司給員工發了一批坐墊,結果幾天後,就有員工發現自己被公司的人事管理人員「盯」上了——為什麼你每天上午10:00到10:30都不在工位上?   至此,這名員工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被椅子上的坐墊「監控」了。
  • 雷登智能溫控按摩坐墊如何讓健康相伴
    雷登智能溫控按摩坐墊如何讓健康相伴 2015-02-27 09:51:20 來源:網際網路     長期開車容易引發一些疾病,開計程車10多年的宋師傅發現自己身體不適
  • 杭州一公司老闆發高科技坐墊「監控」員工?網友稱發了坐墊幾天後...
    坐在墊子上面會感應人體的很多數據,可以檢測心跳、呼吸、坐姿等,連到自己手機上就可以看,還蠻有趣的…… 老闆平時要求大家都要用,我也會每天用這個坐墊,坐姿不太好的時候會提示一下,畢竟生過孩子的都懂,腰痛起來真的是要命。我也想過給我家孩子買一個,可以監督寫作業,她稍微不看牢,人就趴在桌子上了。 但是,以上所有對這個智能坐墊的好感,在今天上午戛然而止了。
  • 能測心跳呼吸和坐姿,是智能坐墊還是「監控利器」?涉事公司回應了
    之後,發帖人對這款智能坐墊的好感戛然而止,並且了解到HR對其他同事也有過類似提醒。  「什麼時候在工位上,什麼時候跑開了,什麼時候情緒激動了,老闆那邊所有的數據一手掌控啊。而且HR也可以看這個數據,那以後是不是還要列入考勤啊」上述員工認為,有種上班被「扒光了」的感覺,質疑公司給大家裝了個「監視器」。
  • 杭州荷博物聯科技回應智能坐墊是「監控利器」:非監控 已處分HR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能測心跳呼吸和坐姿,是智能坐墊還是「監控利器」?涉事公司回應了近日,浙江杭州荷博物聯科技有限公司員工發帖稱,公司為員工們安裝了智能坐墊,用以檢測心跳、呼吸、坐姿等。在被HR詢問為什麼某一時間段不在工位後,員工質疑公司此舉是裝了一個「監視器」。
  • 用坐墊監視員工,這是「高科技管理」?
    05:38來自光明日報文 | 李白白近日,杭州一家科創型公司利用高科技坐墊「監視」員工一事引發網友熱議。網友「蘋果橙子妹妹」發帖稱,原以為坐墊數據只有自己手機能看,沒想到HR發出靈魂之問——為什麼你每天上午10:00到10:30都不在工位上?
  • 如何防止手機內的個人信息被洩露?智能時代 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極...
    如何防止手機內的個人信息被洩露?手機是我們個人信息的載體,承載了很多我們比較隱私的數據,一旦這些數據被不法分子盜取,後果將不堪設想,很多小夥伴以為,將手機中存儲的信息,照片等數據刪除之後,手機內的信息就不會被洩露。但是這樣真的能徹底刪除手機裡的信息內容嗎?我們一起往下看就一目了然了!
  • 如何理解與適用個人信息的保護
    大家對個人信息的保護越來越重視,那麼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不能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網絡安全法》對個人信息的概念進了界定:個人信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
  • 民法典如何保護個人信息
    基於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要性,結合民法典的規定,我們應當對個人信息保護的立法策略、目標和限度進行準確理解和把握。民法典是對於個人信息保護的階段性立法回應。鑑於個人信息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民法典人格權編採用專章的方式對個人信息與隱私權一併予以保護,並對個人信息的類型、收集、更改或刪除做了初步規定。
  • 智能坐墊曝光:可監測生命體徵及糾正坐姿
    另外,Darma還能通過Bluetooth 4.0,將心率、呼吸狀況和坐姿等信息傳輸到配對iOS應用上。Darma智能坐墊開發團隊成員胡均浩(音譯)博士表示,在最近舉行的HAXLR8R大會上,他們向活動參加者闡述了Darma智能坐墊的創意,稱長時間久坐不利於身體健康,尤其是不正確的坐姿及背部問題。
  • 智能坐墊:根據數據就能改善坐姿!
    她覺得這家公司的智能產品也許能幫助現代人解決久坐的問題:不需要你記得帶上手環,或綁上腰帶,也不需要用怪異的攝像機架在你的書桌旁,事實上,你簡直不需要做任何事情。這個產品是一個布滿光纖的智能坐墊,能感知人們坐著的時間、姿勢,也能感知心跳和呼吸。同其他智能設備一樣,這些數據能通過藍牙傳遞到智慧型手機。「光纖就是一種傳感器,它通過對光的感應能感知到非常輕微的震動。
  • Darma智能坐墊 讓亞健康的身體告別久坐
    日前,一款名為Darma智能坐墊的推出,或         【科技訊】10月9日消息,基本上所有的都市白領身體都處於亞健康狀態,長時間久坐,面對電腦,缺乏運動,熬夜等等,導致身體積累的疾病越來越多。每天至少8小時處於坐著的狀態,不僅讓人的脊椎、眼睛等重要身體部位處於疲勞狀態,更讓人們的身體機能持續下降。
  • 丁曉東:個人信息保護的難題| 新書《個人信息保護:原理與實踐》
    我國《個人信息保護法》所規定的個人信息權利邊界如何確定,相關制度框架如何發揮作用,以及如何在具體場景中真正落實個人信息保護,這些都依賴於對個人信息保護的原理進行深入研究和闡述,對相關制度與實踐進行密切追蹤與反思。 本書的目標正是為了實現這一點。個人信息保護不但是我國學術研究與制度實踐的熱點與難點,而且也是全球公認的熱點與難點問題。
  • 問吧一周精選|智能時代如何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以下問答皆為原文照錄,文末附有話題傳送門,點擊進入話題參與互動)公共WiFi家用WiFi都需提高警惕選自:我是一名網絡安全專家,關於智能時代如何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問題,問我吧!騎著豬超奔馳:呂總監您好,現在這個網絡時代到處蹭網司空見慣…大家也習以為常了…那麼這些公共的網絡是否存在信息洩漏的危險?那些行為會導致信息洩漏?在使用這些公共網絡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避免信息洩漏?被偷流量又是怎麼做到的?哪些情況比較容易中招?我們怎麼知道被偷流量了?又怎麼預防?
  • 「民法典」如何保護個人信息?
    為回應社會需要,《民法典·人格權編》第六章專門規定了「隱私權與個人信息保護」。那麼,《民法典·人格權編》將如何保護個人信息?1、什麼是個人信息?本條採用了「概括+列舉」的定義模式,同時「等」的使用保持了個人信息定義的開放性,為個人信息的未來保護預留了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