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一位基督徒的追思禮拜

2020-12-19 基督教資訊門戶網站
  • 追思禮拜

  • 追思禮拜現場

11月13日上午9時,胡秀芬姐妹追思禮拜在江陰市華山殯儀館永福廳舉行。本堂顧藕芬牧師、邵東利老師、詩班以及臨終關懷團隊的負責同工共計16人前去參加了追思禮拜。

禮拜由邵東利老師主持,宣召「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隨後同唱讚美詩《追思歌》,邵老師為禮拜帶領弟兄姐妹禱告及誦讀經文。顧藕芬牧師證道之前講述了胡秀芬姐妹的生前事跡。告訴胡姐妹的家人要效法母親、愛主、服事主,榮神益人。

顧牧師也指出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與親人的生離死別,世界上最親的人永遠的離開了自己,確實痛徹心扉。但是,從信仰上說,我們又知道這是每個人的歸宿,這個世界是個苦難的世界,到處充滿罪惡,一生勞苦愁煩。對基督徒來說,離開世界與基督同在,這是好的無比的福分。因為基督徒的離世不是死了,而是回家了。

通過此次追思禮拜活動,使我們應當堅信、忍耐,儆醒祈禱等候主再來,日日靠主多作聖工,高舉主聖名為主所用,我們都要回天家,默想如過真的到那日是多麼快樂,我們要見救主,我們要高唱勝利的讚歌。當「再相會,再相會,靠主恩得再相會...」響起,追思禮拜結束,弟兄姐妹同誦主禱文。

11月13日上午9時,胡秀芬姐妹追思禮拜在江陰市華山殯儀館永福廳舉行。本堂顧藕芬牧師、邵東利老師、詩班以及臨終關懷團隊的負責同工共計16人前去參加了追思禮拜。

禮拜由邵東利老師主持,宣召「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隨後同唱讚美詩《追思歌》,邵老師為禮拜帶領弟兄姐妹禱告及誦讀經文。顧藕芬牧師證道之前講述了胡秀芬姐妹的生前事跡。告訴胡姐妹的家人要效法母親、愛主、服事主,榮神益人。

顧牧師也指出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與親人的生離死別,世界上最親的人永遠的離開了自己,確實痛徹心扉。但是,從信仰上說,我們又知道這是每個人的歸宿,這個世界是個苦難的世界,到處充滿罪惡,一生勞苦愁煩。對基督徒來說,離開世界與基督同在,這是好的無比的福分。因為基督徒的離世不是死了,而是回家了。

通過此次追思禮拜活動,使我們應當堅信、忍耐,儆醒祈禱等候主再來,日日靠主多作聖工,高舉主聖名為主所用,我們都要回天家,默想如過真的到那日是多麼快樂,我們要見救主,我們要高唱勝利的讚歌。當「再相會,再相會,靠主恩得再相會...」響起,追思禮拜結束,弟兄姐妹同誦主禱文。

相關焦點

  • 《基督徒喪禮與敬祖手冊》
    (張德謙,頁VII) 方方面面溫馨提示本書分為7個篇章,分別是:「臨終前」、「喪葬期」、「敬祖追思」、「對非全家歸主者的建議」、「追思三禮:布置、做法與司儀口令」、「致敬禮:登記單、做法與司儀口令」及「基督徒喪葬答問篇」。
  • 網傳蔡英文在李登輝追思禮拜上「坐立難安」,民進黨回應
    民進黨今天召開中常會,黨務報告時提到網絡假消息頻傳,有人在網上散播「日前李登輝追思禮拜,當天的主禮牧師葉啟祥在追思會上講道,讓蔡英文坐立難安」等影片,民進黨發言人周江傑表示,明顯就是惡意栽贓的假消息,民進黨予以駁斥及譴責。
  • 基督徒:你是帶著什麼目的做禮拜?
    然而,一直堅持在教會參加主日禮拜的我漸漸發現,並非所有的基督徒都熱衷於參加禮拜,或者說目的不純。一、偶爾來透透氣當今的人們大都處在壓力諸多的社會環境下,需要偶爾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或是半夜開車在夜深人靜之時兜風,無非都是想暫時地透透氣。
  • 外國基督徒的北京宗教生活:一樣的聖餐和讚美詩
    來自美國的劉愛倫已經92歲,每個星期天她都要到北京崇文門基督教堂參加禮拜活動。劉愛倫1950年在美國嫁給一位中國人,1986年移居北京,她和丈夫、兒子都是基督徒。劉愛倫說:「剛來北京時,參加禮拜活動都是在東單的北京基督教青年會。上世紀80年代末,我開始在崇文門堂參加聚會。我很喜歡崇文門堂,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教堂,這裡的氣氛和環境很好,基督徒們的生活也很好。」
  • 《安居與禮拜》第一講_鄭建雲(牧師)_講道全文
    不住禮拜,是什麼意思呢?是說:在救恩裡面的禮拜,奉基督聖名的禮拜,是可以隨時隨地、多處多方的。因此,我們在同一時間,在不同空間進行聚會、舉行禮拜。    注意,這裡用的詞,叫禮拜。在全本約翰福音,禮拜二字,最早出現在本段經文。是主耶穌在向人論述,有關禮拜的精髓,禮拜的真諦和禮拜的內涵之時,表達出來的。
  • 基督徒清明節要不要去掃墓呢?
    今天是清明節,相信很多基督徒會遇到一個現實問題,就是要不要去掃墓?很多基督徒對春節或清明節會感到壓力頗大,正因為傳統的祭祖掃墓儀式中參雜許多異教內容。那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到底掃墓要不要去?
  • 疫情結束恢復禮拜,可以仍只網絡參加聚會嗎?
    新冠疫情爆發後,教會幾乎都停止了聚會,廣大基督徒都通過網絡直播敬拜、聽道。這種現象讓普世教會進入了雲牧養時代,深刻改變了基督徒的信仰生活。網絡布道擁有諸多優勢,首先大大節省了信徒在主日崇拜上的精力、時間。
  • 國父孫中山|一位虔誠基督徒的信仰歷程
    小引:孫中山被譽為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中華民國國父等頭銜,其實他還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
  • 基督徒女性可以主動追求男性嗎?
    那麼,問題來了:基督徒女性,在遇到喜歡的人時,該不該主動告白?最近學習了許多關於婚姻方面的課程、查考聖經,以及跟一位屬靈長輩聊了許久。思路清晰了不少,恍然發現,這個問題其實根本就不是問題。首先,要有一個前提:基督徒。至於為什麼要選擇基督徒,理由大家都很明了,就不贅述。
  • 奧運村宗教服務中心已舉辦3場彌撒及3場禮拜
    自開村以來,宗教中心共舉辦3場彌撒及3場禮拜。8月8日是伊斯蘭教的「聚禮」(主麻)日,來自12個國家的官員和運動員共85人到宗教中心進行了「聚禮」(主麻)日。禮拜結束後,各國運動員紛紛留言,高度評價了宗教中心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細緻周到的服務。
  • 全球基督徒為林書豪禱告七大題目
    但要知道的是不能忘記的是林書豪背後的屬靈徵戰,最近網上不斷出現為林書豪禱告呼聲,他亟需全球基督徒為他代禱,讓他能夠勝過試探、時刻把主放在首位。聖經中說: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徵戰。因著林書豪,耶穌基督的名被更多人所熟知,甚至有一些處於低谷的基督徒因他而願意重新追求神,當下,我們要看到林書豪所面臨的看不見的徵戰。
  • 北京崇文門堂主日:基督徒當為國家求平安
    6月21日,北京崇文門堂主日崇拜(圖:福音時報) 「基督徒蒙福是從一個人開始的,然後是一個家庭,最終是整個國家都蒙福。」北京崇文門堂最近一場主日禮拜上,來自福建的林超群傳道如此分享。林傳道說,他有很長一段時間不理解這種現象,也曾多次找其他牧者討論此事,後來讀到這節經文後豁然開朗,能夠在禮拜上安然入睡也是一種祝福。「當然,我不是鼓勵大家在做禮拜時睡覺。」他補充。「神不只是在教堂與我們同在,」林傳道認為神的工作會在我們的生活中彰顯出來。他向會眾發起挑戰,「我們說是蒙神祝福的,但別人有沒有在我們身上看不到神的同在、祝福、見證呢?」
  • 某基督教網絡事工總結:基督徒不來教會的十大原因
    為何總是有基督徒突然選擇不再來教會了呢?某基督教網絡事工在其公眾號上發布文章,總結了其中的十個原因。該文章說:「阻礙人們來教會的原因有很多,以下只是列舉了其中比較多的十個原因。當中有可能就有阻礙你來教會原因,甚至是你阻礙別人來教會的原因。」1.信徒生活中挫折連連,認為神沒有照顧自己。
  • 從主的教導看:基督徒禱告的七個要點
    很多基督徒不知道該怎樣禱告,連信主很長時間的人,也說不會禱告。是真的不會禱告嗎?其實每個人都可以禱告,說不會禱告很多因為是擔心自己的禱告不符合神的心意,不得祝福,反招咒詛。怎樣的禱告是正確的禱告呢?門徒們也有這樣的疑問,所以去問耶穌。
  • 蘇州獨墅湖基督教堂2020年聖誕禮拜:平安從基督而來
    教堂外水上十字架 2020年12月25日,蘇州獨墅湖基督教堂舉行了聖誕節禮拜
  • 基督徒不去做禮拜的5個原因和做禮拜的3個好處
    「就算不去做禮拜,不也一樣也可以做基督徒?」事實上,「主日禮拜」是教會的傳統。主復活後,門徒們常在「七日的第一日」聚集紀念主的復活。直至公元四世紀君士坦丁皇帝信主後,把禮拜天定為「國民休假日」。因此,「做禮拜」只是一個說法,它的實際意義是信徒參加教會禮拜天的聚會,奉主的名進行禱告、唱詩、講道、奉獻、聖餐等一些列的信仰活動。
  • 一位日本基督徒講述日本福音現狀:道德是他們的神
    「他們的道德就是他們的神,他們的道德標準非常的高,當他知道你是一個基督徒,他會非常非常的尊敬你,但是之後他什麼都不會問的,更不要說給他傳福音了。」一位來自日本的基督徒講述著他們國家福音現狀。
  • 當今女性基督徒最關心什麼問題?
    近日美國巴納集團周二發布了「今日女性基督徒」系列調查的最後一部分,揭示了一些在某種程度上令人驚訝的統計數據。這些數據是關於女性基督徒選民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她們最關心什麼問題。在巴納集團的這一研究調查了美國的1005位成人,有647人願意在即將到來的大選中投票,這些人中,234人經常去教會,即她們在過去6個月中一直參加教會的禮拜。而在這個重要的群體中,她們最關心的問題也令研究員相當吃驚。人們普遍認為基督徒女性最關心的問題包括墮胎、同性婚姻和教育,但該研究表明,比起家庭問題,現今基督徒女性更關心的是財政問題。
  • 基督教的常識與禁忌,作為基督徒你應該知道
    傳統基督教將此作為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重要分界線。受洗標誌著悔改,有信心將自己奉獻,交託給耶穌基督。這也是一種恩典之約的標誌,表明罪得赦免,從此與基督和聖靈聯合,獲得重生。這裡得罪是指原罪及施洗前所犯得本罪。洗禮一般分注水禮、灑水禮和浸禮。注水禮是施洗者將少許聖水傾注在領洗者頭上;灑水禮是施洗者將水灑在領洗者頭上;浸禮是施洗者扶助受浸者向後全身浸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