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戲表演走進清水

2020-12-19 澎湃新聞

皮影戲表演走進清水 

2019-12-20 15:3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19 日 晚 ,一場 戲曲 進校園活動 中, 皮影戲 表演藝人們憑藉巧奪天工的雕刻技術、雜而不亂的操縱絕技給清水中學的師生們帶來了一場視覺與聽覺的文化盛宴。

在活動開始前,學生們就對搭建皮影戲臺充滿了濃厚的興趣,趁著演出還未正式開始,皮影戲表演藝人們給師生們生動地講述了皮影戲的歷史和小故事。表演中,師生們目不轉睛地看著這些精美的皮影戲,時而歡呼熱烈時而鴉雀無聲,紛紛走進後臺近距離觀看表演藝人們操作,深深沉浸在皮影戲的藝術魅力之中。

《二郎神戰孫悟空》,在緊鑼密鼓的配樂下打鬥得深入人心、緊張刺激;《大救駕》讓大家了解了騰衝本地傳統美食文化......

歡樂和諧的氛圍中,惟妙惟肖、精彩紛呈的皮影戲表演漸入尾聲,學生們依依不捨的眼神透露出了對中國傳統藝術的興趣和眷戀,皮影戲表演藝人們不懼嚴寒,在師生們的熱情要求下,為清水中學的師生們又加演了一齣劇目。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皮影戲是中國民族藝術的瑰寶,但校園裡的學生卻很少有機會見到真正的皮影戲,此次皮影戲走進清水使學生們能夠近距離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潛移默化的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促進了優秀民間藝術在學校的傳承和綻放。

作者:羅 怡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皮影戲表演很簡單?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皮影是一門結合了戲劇,音樂等多種藝術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著悠久歷史的形式,也是最早傳入西方的中國傳統藝術。皮影是一門結合了戲劇,音樂等多種藝術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著悠久歷史的形式,也是最早傳入西方的中國傳統藝術。藝人演出皮影時所用的唱腔,除了吸取本地區傳統的唱腔外,還有自己的獨創。皮影戲雖然看似拙樸,但拙中寓巧,蘊含著勞動人民豐富的想像力和奇巧的藝術創造力。
  • 皮影戲走進幼兒園 宣傳暑期安全
    皮影戲走進幼兒園 宣傳暑期安全 2019-06-28 11:11:56   來源:安青網
  • 孝義皮影戲:從三晉大地走進世界舞臺
    孝義皮影戲演出妙趣橫生。「扯一塊白布便是舞臺,尺把長的小人在幕後表演」、「一口敘說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這是對孝義皮影戲的生動描繪。孝義皮影戲在演出中,需要一支樂隊,主奏樂器是呼胡、月琴(無品)、二弦,打擊樂的特殊樂器是銅鈴和節子,一般只需有七八個人就可開戲(素有「七緊八慢九消停」之說)。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皮影戲走進小學課堂
    圖為市第76 小學的學生正在體驗皮影戲。4月26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陝西華縣東陽鄉農民魏金全來到市第76 小學,為學生們表演皮影戲。魏金全老師用皮影戲的形式,講述了成語按圖索驥的故事,孩子們在臺前笑得前仰後合。幕後,一個個人物道具在老師的操作下,活靈活現。市第76 小學王裕城第一次看到皮影戲,他說,用左手和右手配合起來就能講述一個故事,感覺非常的神奇。
  • 皮影戲走進海澱坦博藝術館啦!海澱故事嗨起來!
    新推出的「海澱故事影戲匯」特別接地氣,直接把海澱區的經典故事、民間傳說等搬上皮影戲舞臺。走進坦博絲路文明藝術館,龍在天皮影劇團正在進行精彩的皮影戲表演。今年海澱文化季新推出的「海澱故事影戲匯」,為這座古香古色的徽派建築增加了熱烈的氣氛。
  • 圖片故事:皮影戲幕後的表演 道具純手工打造
    說這話的是江西省上慄縣上慄鎮綠塘村69歲的陳開林,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他見證了皮影戲從繁榮到沒落,但這位骨髓裡已經融入皮影戲的老人非常希望上慄皮影戲能得到傳承,越走越遠。 上慄的皮影戲始於唐代,盛行於清代。皮影戲的工藝製作和藝術表演精深複雜,皮影都是用新鮮牛皮或者魚皮做成,經過描樣、雕鏤、著色、熨平、上油、訂綴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皮影。
  • 非遺皮影戲走進中心幼兒園
    為了豐富幼兒生活,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市膠東皮影文化藝術團來到嶗山街道中心幼兒園,搭起了皮影戲舞臺,免費上演了《鶴與龜》《小蘋果》和《穆桂英掛帥》等皮影節目。白色幕布後的皮影藝人操縱著栩栩如生的影人,靠燈光透射映到白色布幕上,隨著樂器伴奏和唱腔上演了一個個趣味故事,孩子們目不轉睛地盯著皮影人物,精彩之處不禁鼓掌歡呼。
  • 「魅力國粹 幼園留芳」皮影戲——走進濟南市歷下區第一實驗幼兒園
    中宏網山東1月1日電 (記者 王博 攝影 王平)為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讓非遺走進生活,讓孩子們有機會零距離接觸了解濟南皮影戲藝術。12月31日上午,非遺項目濟南皮影傳承人李衛老師和妻子、女兒來到濟南市歷下區第一實驗幼兒園,為孩子們帶來了精彩的皮影戲。
  • 用牌子鑼鼓和皮影戲傳播全會精神,新洲區百姓宣講團走進田間地頭
    長江網12月6日訊(通訊員程新剛 何建軍)日前,市委宣講團成員、新洲區大愛人生慈善公益協會會長、汪集街魏咀村支部書記魏劍英,市委宣講團成員、新洲區再思源生豬養殖合作社理事長程林利走進三店街石河村,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 遼劇是皮影戲發展而來的,它的表演有什麼風格?
    遼南地區的皮影戲,原有濃厚的藝術基礎。它以為數眾多、題材多樣的影卷(皮影戲腳本),能表達各種人物情感、富有地方風味的動聽唱腔,和別具一格的表演技能,得到了廣大人民的喜愛。丑角劇照再說表演。皮影戲用影人表演,戲曲是演員登臺,演出方式大不相同。遼南劇既然成為戲曲劇種,就要用傳統戲曲藝術共同的表演程式。青年演員們就要有戲曲表演的基本功鍛鍊。
  • 傳統文化「皮影戲」走進槐蔭區實驗幼兒園
    皮影戲藝術團的成員們為小朋友們表演了《孫悟空大鬧紅孩兒》《仙鶴與烏龜》等皮影戲,小朋友們目不轉睛地盯著製作精美、栩栩如生的皮影,充滿了好奇,更被這種民間藝術深深吸引。  槐蔭實幼的寶寶們不僅觀看了精彩的演出還來到幕後向藝術團的演員們學習了獨特的皮影表演技法,演員們親手教孩子們如何操控,孩子們通過觀看示範表演和親自操作體驗,對皮影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 小夥創新皮影戲表演 為小學生創作皮影童話劇
    「對我來說,演皮影戲遠遠不是賺錢謀生這麼簡單。」他告訴三秦都市報記者,傳下去就好,這是世家子弟一種逃不掉、掙不脫的使命。 「大人表演 我在旁邊聽」 西安北院門一家麵館,孫衛的皮影演藝社,「隱藏」在麵館後面一個不太起眼的地方。 門口有個燈箱廣告。黃色底子上,印著兩個皮影人物。
  • 「湖南木偶皮影戲進社區」:60場表演輪番進行
    本報記者劉尚文攝  10月12日晚,由湖南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和湖南省文化藝術基金會共同主辦,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和長沙市區縣政府共同承辦的「託起明天的太陽•弘揚民族文化——湖南木偶皮影戲進社區」公益演出活動,在長沙市雨花區新星小區正式啟動。湖南省文化藝術基金會主席肖雅瑜,湖南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沈瑞庭出席啟動儀式。
  • 大鵬非遺「皮影戲」走進深圳博物館
    晶報訊(記者 陳碧霞)3月19日下午,大鵬古城皮影藝術館受深圳博物館之邀,在博物館三樓歷史民俗館報告廳為市民送上主題為「影子樂園——憶崢嶸歲月,觀非遺影戲」的精彩潮俗皮影表演。 記者了解到,大鵬古城皮影藝術館為演出精心準備了本土原創愛國主義皮影戲《九龍風雲》、新編兒童皮影戲《魚媽媽的愛》等五個節目,由中國皮影藝術家、南派潮俗皮影戲第四代傳承人蔡勁筍領銜主演。演出還通過皮影和人偶配合、影窗內外的互動,讓觀眾更好地感受中華非遺文化的精妙。 演出現場座無虛席,由於場地座位有限,有些熱情的觀眾還自帶了椅子進場觀看。現場還有很多學生模樣的小戲迷。
  • 天心區:家長為幼兒帶來皮影戲表演 傳遞傳統文化之美
    星辰在線11月30日訊(通訊員 周容 李雨希)皮影戲,是一種利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來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形式。為了讓孩子們感受皮影戲這種傳統文化形式的魅力,11月30日,天心區幼幼幼兒園的家長們為幼兒們帶來了一場皮影戲表演。
  • 峇里皮影戲的生命力
    在峇里,無論是看皮影戲還是其他藝術表演,只要遵循著峇里傳統曆法時間表,就可走進峇里的宗教藝術表演生活了。寺院中,甘美蘭音樂隆隆,不大的寺院裡,不同的空間位置可能同時進展不同的儀式和表演活動,這邊庭院表演哇揚翁(wayang wong),另一邊庭院則表演本德舞(Pendet dance),皮影戲也是儀式的一部分。尋找皮影戲表演位置之前,應了解峇里的宇宙觀、寺院結構及其與皮影戲的關係。
  • 大學生創作皮影戲宣傳垃圾分類
    本報訊(記者蔣煒寧 通訊員宋超)前日,一出皮影戲短劇《水淹陳塘關》在慈谿市白沙路街道長春村文化禮堂裡上演。不同於傳統的哪吒鬧海故事,這次龍王發怒的原因竟是因為陳塘關百姓不注意垃圾分類,汙染了東海環境。有趣的劇情和生動的表演吸引了村民,現場時時爆發出笑聲。
  • 趙媛: 讓孝義皮影戲重放光芒
    > 走進第四屆山西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呂梁展區,孝義三皇聖殿皮影梅、蘭、竹、菊的皮影展覽牆前,非物質文化遺產孝義皮影戲傳承人趙媛正在認真雕刻著皮影
  • 寧夏:鄉村「說唱皮影戲」的傳承與創新
    主唱高聲唱詞,大家不時合唱,一場勸人孝老的道情皮影戲徐徐呈現在觀眾眼前。道情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曲藝,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道情皮影戲是將皮影表演與道情合為一體,表演內容主要分為演唱、道白和皮影,是流行於陝西、甘肅、寧夏三省區交界處的「說唱皮影戲」。「我從小就覺得道情戲曲好聽,詞也美,15歲便開始跟著舅舅學,一直唱到現在。」
  • 家門口看「掃黃打非」主題皮影戲 這個「打開方式」不一樣!
    龍崗區吉華街道「掃黃打非」皮影戲巡迴演出走進甘坑社區10月21日晚,在龍崗區吉華街道甘坑社區甘坑新村室外籃球場,一場特別的《陽光與少年》主題皮影戲表演吸引了眾多居民前來觀賞。晚飯後,大家圍在白色幕布前,欣賞非遺藝術的同時,也了解到了「掃黃打非」工作。據了解,這是龍崗區吉華街道「掃黃打非」皮影戲巡迴演出的第六場,也是收官之作,由吉華街道辦事處主辦、吉華街道杜鵑花皮影文化中心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