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楊挺 記者 薛世榮)「李勤,下午你一定要抽時間去一趟海悅銀河城,把安裝人臉識別系統的重要意義給那裡幾家重點場所的業主講透,讓他們配合,儘快把這項工作落實到位。」8月13日下午,在綿陽市公安局遊仙區分局東津路派出所,有很多人在排隊找所長陳翔辦事,可忙得不可開交的陳所長還是沒忘抽空給副所長李勤打個電話,讓李副所長親自去過問一下轄區內重點場所人臉識別系統的安裝工作。作為創建「楓橋式派出所」的重要抓手,建設智慧小區,在重點場所安裝人臉識別系統,是東津路派出所今年以來,最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
協調業主安裝人臉識別系統
東津路派出所是綿陽市遊仙區的城區派出所之一。治安管轄面積6平方公裡,轄4個社區居委會,有常駐人口11912戶31894人,流動人口約16000餘人。轄區內機關、企事業單位,商住小區,單位家屬區,店堂、門面、學校、幼兒園,農貿市較多。如何讓派出所的工作達到「矛盾不上交 平安不出事 服務不缺位」的「楓橋式派出所」要求。所裡決定在加強以人為本的服務之外,結合轄區特點,在綿陽科技城智慧城市建設的大前提下,在轄區內全面鋪開智慧平安小區建設和重點場所的人臉識別系統安裝。用科技的手段來更好服務轄區群眾,保一方平安。
傳統的小區物業管理,由門衛人管控小區人員進出,由於很多小區人口眾多,物業保安又經常更換人員,要讓保安記住每一位業主,非常困難。由此,攔了不該攔的,業主和物業生成矛盾;放了不該放的,又難保業主人、財安全。智慧小區建設,就是在小區原有門禁系統基礎上進行改造,加裝人臉門禁單元,利用人臉識別技術,甄別進出人員是否為小區住戶。如有非住戶闖入,系統會即刻報警給保安。這種智慧化的門禁開啟方式,可以在滿足住戶出入所需便利的同時,提供報平安服務,讓業主隨時了解家中老人和小孩的出入動態;智能管家,移動管理服務,讓業主用微信公眾號為家人、租客辦理登記,管理自家的開門密碼等增質服務內容。
現場督導智慧小區建設
為做好這項工作,派出所成立了以所長為組長、教導員、副所長為副組長的專門領導小組,並爭取到轄區富樂街道辦領導和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以此為基礎,派出所組織轄區各社區的領導幹部、部分小區物業負責人、智慧小區建設公司技術人員等召開智慧平安小區建設工作動員會。講解了建設智慧平安小區的目的和意義,並根據轄區情況和特點,選取了轄區開放式小區——沈家壩北街小區、重點單位家屬區——五八所、老舊小區——沈家壩機關小區、舊城拆遷安置小區——富樂小區四個點進行智慧小區建設。目前,北街小區已經建成,五八所小區、機關小區正在建設。
檢查設備安裝情況
「任何一件新生事物的推行,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的智慧小區建設一樣遇到了許多困難。」談起工作的推進,陳翔所長如此說。據陳翔介紹,智慧平定小區建設工作剛開始推行時,一些小區部分群眾防範意識淡薄,對智慧小區建設工作態度消極。而且建設過程中資金緊張,工作進度緩慢。為解決這問題,派出所組織社區民警一方面結合「六進六邊」、「一標三實」工作,深入轄區進行法制宣傳,增強群眾安全防範意識,宣傳智慧小區建設的作用和意義,爭取群眾支持。另一方面,積極協調智慧小區建設公司,降低單價,合理建設相關設備,為參與建設單位減輕負擔。
重點場所檢查設備運行情況
「科技真是個好東西,有了好的技術投入,轄區居民的平安有了更好的保證。」談起智慧小區和人臉識系統建設的效果,陳翔笑著說。從一份派出所提供的資料記者了解到,截止8月15日,該所轄區沈家壩北街居民小區的智慧小區建設已經完成,自建成智慧小區後,當地的案件發案率明顯降低,今年以來,該小區發生刑事案件19件,較去年同期的29件降低34%。另外,轄區內重點單位綿陽市博物館的人臉識別系統建設目前己完成,另一重要場所——海悅銀河城的建設工在,也將在本月底全部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