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雲遊子意 深深家國情
—— 旅居德國山東濟寧籍年輕夫妻為武漢抗擊疫情援手助力
2月7日上午,已經連續駐勤防控疫情,8天8夜沒有回家的濟寧看守所民警李延峰,突然收到一封來自德國的信函。是在德國工作的兒子李逸飛、兒媳吳寒寫給父親的家書。
遙知父親在崗駐勤無法回家與家人團聚,夫妻倆便以一紙家書,捎去對父親的掛念。同時也向父親報告,自己盡綿薄之力報效祖國之情。
武漢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疫情發生以來,夫妻倆便日夜關注發展趨勢,得知全國各處力量都在馳援武漢、馳援一線醫務工作者,但仍無奈醫療物資仍然短缺。他們在向國內的愛心基金會捐款人民幣3300元後,覺得這樣並不能解決急需問題,於是開始收集各類防護用品。因德國也發現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且數量位居全歐之首,各大藥房、勞保用品店都對此類物品做了不同程度的漲價與限購。本著救人為先的原則,他們前後十數次聯繫與拜訪了各家經銷商,自費700餘歐元購買了N95口罩400支、護目鏡30付、醫用防護服15套等,並用最快的速度郵寄至國內各大一線醫生手中,目前大半已經到位。以下是他們寫給爸爸媽媽的「非常家書」:
時光飛逝,距離上次團聚已過去一個冬季了。就在這2020庚子年來臨之際,一場始料未及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席捲了中華大地。人類的讚歌就是勇氣的讚歌,為了對抗新冠肺炎,無數中華兒女前赴後繼,在病毒的威脅下依然不畏艱難險阻,與病魔奮力拼搏。這期間發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不必細說,而各種是非功過也自有歷史會為其評說。
近期得知父親在崗駐勤多天,心中自有些掛念,奈何工作在身,無法回家探望,同時深知父親工作的重要性,也不便多加打擾,只能寫封家書聊以自慰。目前疫情形勢嚴峻,而監所日常的工作又繁雜瑣碎,此刻則更需周全、謹慎。以監所安全為頭等大事,同時也要善待同僚,把大家和自己的身體健康問題放在心上。現在正值農曆新年期間,沒有人選擇回家與家人團聚,而是都留在了工作崗位上盡心盡責,大家辛苦了!
母親一人在家更要好好地照顧自己,上有91歲高齡的爺爺奶奶,也勞煩您關心。若閒時無事,推薦可讀一下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名著《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的名字也是此封家書題目的由來,分享其中一句我很喜歡的話:
趁年輕,好好利用這個機會,盡力去嘗遍所有痛苦,這種事可不是一輩子什麼時候都會遇到的。
病毒來勢洶洶,在人民最需要的時候,不僅醫務工作者選擇「與疫為戰」,人民警察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也選擇了挺身而出,主動落實各項防疫措施,與醫務工作者並肩作戰在防疫工作一線。甚至他們中間,有一些仍十分年輕的警察也在工作過程中感染了新冠肺炎,在這裡請代我向他們轉達最崇高的敬意,並祝願他們早日康復。
兒子兒媳久居德國,但仍不敢忘記自己作為中國人的責任與擔當。自疫情發生以來,便日夜關注發展趨勢,得知全國各處力量都在馳援武漢、馳援一線醫務工作者,但仍無奈醫療物資仍然短缺。為此世界各國均向中國伸出了援手,德國更是在派飛機撤僑的飛機中搭載了一萬件由政府捐贈的防護服。中國駐德國大使館也積極跟進,主動組織旅德華人起來捐錢捐物,並協調其中所遇到的匯款和運輸等方面的問題。在危難時刻,我才真正體會到了中華民族骨子裡的眾志成城、萬眾一心的魂!
我們在向國內的愛心基金會捐款人民幣3300餘元後,覺得這樣並不能解決急需問題,於是開始收集各類防護用品。因德國也發現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且數量位居全歐之首,各大藥房、勞保用品店都對此類物品做了不同程度的漲價與限購。本著救人為先的原則,我前後十數次聯繫與拜訪了各家經銷商,自費700餘歐元購買了N95口罩400支、護目鏡30付、醫用防護服15套等,並用最快的速度郵寄至國內各大一線醫生手中,目前大半已經到位。
多難興邦。我們身在在國外的中華兒女堅信,這次疫情只是橫亙在中華民族復興道路上的一道車轍,只是對不折不撓的中國精神提出的一次小小歷煉,困難很快就會過去。它折射出的一些社會問題,也督促著所有親歷者從自身做起,努力建設一個更美好的明天。
雖然我們兩人力量有限,但是面對祖國的疫情絕不會袖手旁觀,雖不能直接參與救助,也要盡最大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從這一刻起,我意識到自己對於家庭和祖國的責任,明白了生活的意義,等將來我自己有了孩子之後,在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父親的同時,我也一定會講述這個發生在2020年這場「抗疫阻擊戰」的動人故事給他聽。
……
一腔深深地家國情懷,躍然紙上。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秋麗 通訊員 丁永宏)
[ 責編:楊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