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疾病的增多,很多疾病的症狀可謂是千變萬化。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發現肢體出現紅點或者紅斑,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低熱乏力或者是嘔吐等症狀時,就要警惕可能是過敏性紫癜了。
楊碧蓮主任介紹,紫癜是指紅細胞從血管內向皮膚、黏膜或者結締組織滲出。過敏性紫癜又稱自限性急性出血症,是一種侵犯皮膚和其他器官細小動脈和毛細血管的過敏性血管炎。
一、過敏性紫癜的四種類型
過敏性紫癜根據它的臨床表現去分型的
過敏性紫癜主要常見的有四個類型的表現:
1.皮疹,這種皮疹最輕的就是蕁麻疹的一個表現,就是身上起水泡,都會有,但是四肢是最常見的,可以出現身體軀幹的皮疹,我們叫皮膚型的。
2.關節型,因為關節的腔,血管的受損,引起關節腔的水腫,疼痛,這個關節的疼痛,走路可能會出現一些走路的跛行,走路走不了道,這是關節型的。
3.腹型,腹型就是類似於腹痛的很厲害,這種病人表現為輕的就是腹痛,重的可以腹瀉,再重的就是拉血了,就是類似於血便,特別是腹瀉,很容易跟急腹症(混淆),比如說闌尾炎去鑑別,年輕人不知道為什麼,突然一下肚子疼了,很容易被當成闌尾炎去誤診了。
4.腎型,腎型是我們臨床關注最重要的一個類型,因為腎這種病人過敏可以引起腎的血管的擴張充血水腫,最輕的就是一個血尿,再重的就是蛋白尿,時間長了以後,這種病人可以表現慢性的腎炎,因為大概其差不多有20%左右的過敏性紫癜的病人,最後轉歸會出現慢性腎炎。
當然我們還有時候有些病人可能兩個類型都有,多個類型同時存在的,我們叫混合型的,我們剛才說有四型的,皮膚型,關節型,腹型和腎型,有些病人可能幾個都是同時存在的,我們叫混合型的。
二、過敏性紫癜症狀有哪些?
過敏性紫癜的典型症狀為皮下出血形成的瘀點或者瘀斑,可稍隆起於皮膚,壓之不褪色,開始為紫紅色,而後紫癜可以相互融合,變成棕色。過敏性紫癜的症狀千變萬化,除了皮膚的改變之外還會引起其他系統的症狀。
首先,是超過半數的病例會出現消化道症狀,常表現為嘔吐、腹痛、便血甚至消化道出血。
其次,是部分病例還可出現關節症狀,如關節腫脹、關節積液,嚴重時可出現關節活動受限,多發於膝關節、踝關節等大關節處。
最後,是紫癜累及腎臟時,表現為全身浮腫、血尿、腰痛等,嚴重時還可以出現紫癜性腎病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