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16歲爬進校園25歲考入大學,10年後他回到「起點」站立支教

2020-12-27 北晚新視覺網

一間破舊村舍改成的教室,17個學生,1個支教老師。10年前,這是一個男孩夢開始的地方,10年後,男孩在這裡圓夢。

2020年的夏天,26歲的「超齡」大學生熊洞,從德陽回到位於四川涼山的家鄉,在當年就讀的村小裡,當起支教老師。站在熟悉又陌生的教室裡,熊洞百感交集。

2010年,還是小學生的他,由於燒傷導致右腿殘疾,每天只能爬行上下學。因為被前來支教的老師發現,通過網上籌資赴廣東治療,他不僅重新站了起來,還找到了人生新的意義。通過努力,考上了大學的他,利用暑假時間,回到家鄉,希望能給家鄉的孩子們講一講他和大山外面的故事。

噩夢

2歲時遭意外燒傷

右大腿殘疾男孩「爬行」求學

很多人見到熊洞的第一面,都是他手腳並用,艱難爬行著行走,花費數小時,也要前往村小上學的模樣。

24年前的冬天,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木裡藏族自治縣白碉苗族自治鄉爛房子村,熊洞一家遭遇了一場讓他們至今難忘的意外。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熊洞的父母總是早出晚歸、外出幹活,只留下2歲多的熊洞獨自在家。一天睡覺時,熊洞不慎踢倒了放在桌上的火盆,大火瞬間點燃了被子,而他只能在火焰中哇哇大哭。等到父母回家時,熊洞的右腿已經被燒成肉團。

熊洞一家居住的爛房子村海拔兩三千米,四周大山環繞,交通十分不便,村裡也沒有醫院。遇到這樣的情況,熊洞的父母急在眼裡、疼在心裡,只能用土法敷藥,草草包紮處理。由於沒能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到了7、8歲時,熊洞的大腿小腿基本長在了一起。禍不單行,10歲那年冬天,熊洞的爸爸又在幹活時遭山體崩塌遇難。

此後10多年裡,熊洞只能靠爬著行走。一小段路,別人幾分鐘,他得花上近一個小時,手掌經常被沙石磨破出血,扎剌沾糞,苦不堪言。直到16歲,熊洞才克服重重阻礙,艱難「爬」進校門。也正是因為進入了學堂,這個「爬行」少年才迎來了命運的轉機。

美夢

16歲「爬」進校園

佛山支教老師助其赴廣東治療

在學校裡,熊洞遇到了前去支教的廣東義工組織——佛山好友營。見到熊洞,聽聞了他的遭遇,支教老師決定幫他「站」起來。

他們通過努力,募集到了4萬多元,但是與預計的10萬元治療費還有很大的缺口。不僅如此,因為熊洞腿傷時間久,血管神經等組織攣縮變形嚴重,治療對顯微外科游離皮瓣移植技術的要求相當高,不少醫院都存在顧慮。經過多方打聽,終於有一家佛山的醫院願意為其治療。

隨後,支教老師和愛心人士,帶著熊洞輾轉踏上了尋醫之路。在順德和平外科醫院,聽說了熊洞的情況,醫護人員專門為他準備了一間病房,還為他捐款8000多元。醫院的專家團隊為熊洞實施了長達12個小時的手術。「手術難度之大,是我從業20多年來從未遇到的。」時任醫院業務院長的張敬良回憶道。

術後三個月,經過康復訓練、牽引,熊洞的腿伸直了、有力了,終於如願重新站了起來。2010年3月初,熊洞出院回到家鄉。藉助著拐棍,他翻過一座山,花了兩個小時,「走」著去看望了九旬的外婆。而後,經過苦練康復,熊洞完全可以棄拐站立行走了。不僅可以走著去上學,他還能幫助家裡幹活,「快跑,疾行,幹活負重,挑一百幾十斤都沒問題。」

追夢

6年學完9年課程

25歲 「超齡」考入理想大學

「站」起來後的熊洞,回到了校園裡,用6年時間「啃」完了9年的課程。2016年,他考取了攀枝花市建工程學校。

學習、運動、交朋友,熊洞用樂觀和努力,不斷地追趕著同齡人的腳步。他先後獲得了校園十大「自強之星」、「球賽風尚運動員」、四川省最美「中職生」等榮譽。不僅如此,他也一直沒有斷了和幫助自己站起來的好心人的聯繫,通過書信、簡訊等形式,他把自己生活、學習的最新情況告訴醫院的醫生們。

還有一名醫生,連續5年每年資助熊洞3000元學雜費,直到他讀完中專。在醫院、愛心企業、人士的幫助下,熊洞在2016年返回順德,在當地一家企業做實習工,幫助家人減輕經濟負擔。

爭氣的熊洞,在2019年考上了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的生活,緊張而充實。一年的時間,熊洞在完成學業的同時,還當起了志願者,有空常去養老院與公共場所做義工,幫老人緩解疲勞,捏捏腿按按肩、打掃衛生,宣傳垃圾分類。

回饋社會的想法,也開始在他的心裡萌芽。「那時候剛做完手術我就想,要是以後能走了,我就要成為一名老師或者醫生,這是我報答給過我幫助的人最好的方式。」

圓夢

利用大一暑假時間

重回村小當「兼職」支教老師

2020年7月14日,放暑假回到老家的熊洞,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我要把村裡的孩子們召集起來,給他們上課,跟他們分享外面世界的精彩。

他馬上為此忙碌了起來,找到想學習上課的孩子、跟家長開會、打掃整理閒置並落滿灰塵的教室。7月18日,熊洞的村小「暑期課堂」正式開課了。來上課的學生從2年級到6年級不等,每天7小時的課程。為了備課,熊洞常常忙到凌晨兩三點,他既抓共性,也有所側重。深受感動的大學同學,也主動要求加入支教的志願行列。

「如果去打暑假工,的確可掙些錢,但自己更想做這些有意義的事。」有人問起熊洞為什麼要組織支教,他總是這樣回答。在課餘,孩子們很愛向熊洞打聽大山外的風景、人和事,他們那些好奇的眼睛,讓熊洞也受到了鼓舞,他說他願意做孩子們眺望山外的「眼睛」,也時常勉勵孩子們,刻苦學習,讓知識幫助他們走向更遠的地方。

還是這個村小,還是這個教室。從家到校的這段700多米的路,10年前爬行的熊洞,要走上半個多小時。10年後,只需要7、8分鐘。那個曾不得不囿於方寸之間的少年,如今正帶著滿滿的愛,從狹小的過去走向寬闊的未來。

網友評論:

「好勵志,真的好強」

 

(原標題:曾經爬行求學 如今站立支教 涼山「爬行少年」的十年一夢)

來源:綜合封面新聞、網友評論

流程編輯:TF017

相關焦點

  • 勵志!小夥16歲爬進校園25歲考入大學:想做個有用的人
    小夥16歲爬進校園25歲考入大學:想做個有用的人 2020-08-29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6歲爬進校園,25歲考入大學:努力的人不會被辜負
    四川涼山的熊洞,幼時被燒傷致右腿殘疾,只能爬著行走,16歲他才艱難進入校園。在支教老師和醫院的幫助下,熊洞重新站了起來。他6年學完9年課程,考入大學!今年暑假,熊洞回到曾就讀的小學支教,他說:「希望家鄉的孩子能帶著被愛的心,走出大山」。
  • 為孩子有課外書讀,支教老師用背簍背回80斤書
    今年是侯長亮支教山村的第十年。2018年為了孩子們有課外書讀,侯長亮用雙肩和背簍徒步山路,將他人捐贈的80斤課外書一趟趟背進雲南彝良縣海子鎮向陽小學。大學畢業後在賺錢與支教中,他選擇了後者。他說,山村需要留住好老師。
  • 從爬著上學到站立支教 專訪涼山小夥熊洞:在夢開始的地方,像一盞燈...
    10年前,爬著上學;10年後,站立支教……四川涼山人熊洞出生於1993年,自幼右腿殘疾,16歲才艱難地爬進校園讀書。後經支教老師、醫院和愛心人士幫助,他重新站立起來,6年學完9年課程,2019年成功考入大學。
  • 8年前考上大學後退學 25歲本科生的重返「象牙塔」之路
    校方供圖中新網南京12月12日電 題:8年前考上大學後退學 25歲本科生的重返「象牙塔」之路作者 趙怡如 王一鳴 徐珊珊2012年考入哈爾濱工程大學,2014年休學加入網際網路公司,賺到人生中「第一桶金」,2016年退學創業被質疑,遭遇撤資危機,2019年,已經24歲的陳偉建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勵志人生!46歲的他,工作22年後與兒子一起上大學
    有的是因為高考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有的是想提升自我價值。不過,不管是因為哪種原因,考研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然而,就有這麼一位特殊的「大齡學生」,在參加工作22年後,毅然辭職回到校園,並且成功的考上了南京財經大學法學研究生,46歲的他如今和兒子一起上大學。他就是「學霸」爸爸馮向明。
  • 我國最勵志的2位保安,1位考入北大,1位自學讀研成為了大學教授
    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兩位保安十分特殊,他們本來擁有低學歷,但是不甘心現狀的他們憑著自己的刻苦勤奮最終考入了大學,甚至有一位還成為了大學教授,成為了無數保安當中最勵志的兩位,他們就是曾經考上北大的張俊成與自學成才成為大學教授的藥恩情。
  • 追蹤|10年前本報報導「爬著上學」男孩,如今回涼山支教回報社會
    2009年12月,本報曾報導過四川涼山16歲右腿殘疾的少年熊洞,因被南海支教隊伍教師發現,通過網上籌資治療經費赴順德手術。十年過去了,如今,熊洞的人生不僅重新「站」起來,還找到了新的意義。今年暑假,26歲的大學生熊洞回到四川涼山的家鄉,在當年就讀的村裡的小學,當起了支教「老師」,幫17個孩子上課已月餘。
  • 黎力16歲成高考狀元,後搶銀行判刑10年,出獄又考入重點大學
    而如此惡行,他自然也遭到了懲處。但正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出獄後的黎力,終於再現學霸屬性,2017年又以高分考入了西安交通大學,開始了自己新的人生旅程。生來艱苦,從未放棄與大部分人一樣,黎力也是出生於一個普通家庭。
  • 他16歲考入哈工大,立志做陳景潤第二,如今只能靠400元低保救濟
    ,年僅16歲的劉漢清就一鳴驚人,以398.5分的高分考入了哈工大(哈爾濱工業大學)。據說,劉漢清之所以迷上了數學,是因為他在學校圖書館看到了一本名為《哥德巴赫猜想》的報告文學,因此劉漢清就確立了自己數學課題的研究方向——質數在自然數中的分布,並且要勵志成為「陳景潤第二」。
  • 勵志!24歲吉林小夥重新考上大學,一年後又獲南航一等獎學金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王偉 記者 仲茜)2012年考入哈爾濱工程大學,2014年休學加入網際網路公司,2016年退學創業被質疑,遭遇撤資危機……2019年,已經24歲的吉林小夥陳偉建,又復讀並成功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為南航經濟與管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一名本科生。
  • 她,16歲考入南京大學的美女學霸,25博士畢業,現獲青年最高榮譽
    她的名字叫做——張嘉,張嘉是一位80後,但是她在80後中的表現卻是相當的驚人,她從小就表現出了學習方面的天賦,在她5歲的時候就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們回想一下自己在5歲的時候在幹嘛?還在和小夥伴們躲貓貓?打遊戲?到處惹是生非?而張嘉則不一樣,在5歲時的她則是開始努力的學習。
  • 明星考入大學的年紀:黃渤28歲,李現19歲,而她只有16歲!
    明星考入大學的年紀:黃渤28歲,李現19歲,而她只有16歲! 隨著生活越來越好,現在的年輕人大多都能完成最基本的學業,這也就是為啥目前已經造成了遍地都是大學生的現象。那麼你們還記得自己考入大學的時候是幾歲嗎?相信瞬間能回答的人很少。
  • 8年前考上大學後退學,25歲本科生的重返「象牙塔」之路
    校方供圖2012年考入哈爾濱工程大學,2014年休學加入網際網路公司,賺到人生中「第一桶金」,2016年退學創業被質疑,遭遇撤資危機,2019年,已經24歲的陳偉建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正式成為該校經濟與管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一名本科生。「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 16歲成高考狀元,22歲因搶銀行被判刑,出獄後的他又考入名校
    ,黎力還只有16歲,但是他卻在千軍萬馬之中終於殺出了一條血路,並且成為上慄縣高考狀元。更加讓他感動的是,在他前往大學的時候,周圍的鄰居還有村民們都出錢出力捐助他錢財,讓他去那個美好的地方讓他走出自己的道路。甚至還有很多人給他送雞蛋,這代表著他不再是一個人在奮鬥,而是擁有著一個還鄉團在支持著他。帶著這樣的希望,黎力來到了大學,但是曾經的奮鬥卻因為失去了一種張力,然後變得非常的扭曲。
  • 21歲的青春 定格在支教路上
    人物簡介:李莎(1999-2020),四川巴中人,共青團員,系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9屆本科畢業生、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生前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勝小學支教。大洋網訊 如果沒有這場意外,再過一段時間,21歲的李莎就能回到華南理工大學,開啟她的研究生學習生涯。
  • 四川學子支教一年希望畢業後仍去基層
    支教一年 期盼仍去基層工作23歲的黃呈棋,在貴州省威寧縣石門民族中學支教一年後,9月5日上午9時許,來到武漢大學動力與機械學院報到。「久別重逢的感覺,武漢還是那樣美好,武大還是那樣美。」黃呈棋是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人,2015年考取的武漢大學動力與機械學院能源動力與工程專業。畢業前夕,他申請了研究生支教團計劃,「我從大山深處出來,想回到大山去,儘自己所能做點事情」。2019年7月底,他來到貴州省威寧縣石門民族中學,教初三畢業班的物理課。
  • 16歲上大學,36歲晉升教授,多次拒絕多項榮譽,他的事跡令人動容
    16歲時考上重點大學,36歲時評上了教授職稱。張建華教授1982年本科畢業後便來到西安石油大學工作,幾十年來一直在崗位上兢兢業業、默默奉獻,在教學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讚嘆的成績。張建華,工學碩士,西安石油大學理學院教授。1982年8月至1985年8月、1988年4月至今在西安石油大學工作,1994年任副教授,1998年任教授。他先後主持國家攻關項目及中石油中青年創新基金項目2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主持油田合作研究項目6項。出版專著2部,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SCI收錄4篇,EI收錄15篇)。
  • 他10歲考入大學,又成為全國最小的碩士、博士,現在怎麼樣了?
    「少年班」是我國針對早慧少年的一種特殊教育模式,儘管到目前為止,這種教育模式已成功為社會選拔、培養了超過1300名優秀畢業生,但中國目前超小齡就獲得高學歷的奇蹟卻不是出自於「少年班」,今天,我們來說一說10歲就考入大學、13歲讀研、16歲讀博的超常少年煬。
  • 他10年前以640分考入北航,10年後再參加高考,結果如何
    今年湖北省的理科高考狀元常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早在4年前就以省前十的成績考入北大,可是在進入大學後打遊戲、經常曠課,最後被學校勸退,好在今年復讀考出了省莊園的成績,最後報考了清華大學,雖然荒廢了時間,但好在及時進行了改正。希望他這次進入大學後能夠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