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時考上重點大學,36歲時評上了教授職稱。張建華教授1982年本科畢業後便來到西安石油大學工作,幾十年來一直在崗位上兢兢業業、默默奉獻,在教學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讚嘆的成績。
張建華,工學碩士,西安石油大學理學院教授。1982年8月至1985年8月、1988年4月至今在西安石油大學工作,1994年任副教授,1998年任教授。他先後主持國家攻關項目及中石油中青年創新基金項目2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主持油田合作研究項目6項。出版專著2部,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SCI收錄4篇,EI收錄15篇)。先後獲陝西省優秀教學成果獎3項,陝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1項,陝西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1項。
滿懷熱情,卻不幸患病
張建華1962年出生於雲南省昆明市,他16歲時考入了中山大學物理系,1982年本科畢業來西安石油大學工作。在西石大工作期間,兢兢業業、教書育人,教學科研齊頭並進,36歲就評上了教授職稱。
理學院教師高宏曾經是張建華老師的學生,他回憶了二十年前張老師給他們上課的場景:"張老師對每堂課的教學內容都非常熟悉,從不依賴教材和講義,在課堂上信手拈來、侃侃而談。而且他講課時充滿激情,總是給人一種很振奮的感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傳遞正能量'。"
然而,正當張建華滿腔熱情投身教學科研時,十幾年前突患疾病,經過三年的治療和康復,才逐漸回到崗位上繼續工作。他儘量不因身體原因耽誤工作,力所能及地做好本職工作。
淡泊明志,且樂觀豁達
新世紀之初,理學院成立了一個新專業"應用物理學",需要開設一大批以前從未開設的課程。正當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大病初癒的張建華老師主動請纓承擔了"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兩門核心課程的教學工作。他高度的敬業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態度,深深感動著身邊的師生們。除了這兩門課,多年來他還承擔了"物理實驗""大學物理""非線性理論""理論物理"等多門課程的教學任務。
回到工作崗位以後,學院多次考慮給張建華老師適當減免工作量,但他主動謝絕了大家的關心,始終按照學院統一標準全額完成每一年度的教學工作量。近年來,張建華老師還多次拒絕多項榮譽。他經常說:"我這麼做就是一個教師的職責,我自己因為身體原因,很多的工作做不了,榮譽應給其他老師。"
三尺講臺,換三千桃李
為了提高學生課堂的關注度,張建華老師會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結合教學,把工程、技術、軍事、生活,乃至舞蹈、體育、詩歌、歌曲、科幻等相關內容,以視頻或圖片的形式穿插於課堂教學中。於是,學生可以發現物理原來除了和日常生活、工程技術息息相關外,也和裴多芬、薩松、普希金等詩人有關,甚至和冰舞、跳水有關。
他曾為畢業已兩年的一名物理系學生持續輔導考研課程,直至該生被一所211高校錄取;他也和自己不曾教過的其他學院感興趣的學生討論物理專業課程問題,有求必應,有問必答。學生們也樂於和張老師交談:"老師,我考研總分402",這是他輔導過的學生剛查到考研成績後的報喜;"老師,我的論文被PRL錄用了"(註:PRL是SCI一區檢索刊物),"老師,外面下大雨,我看不下去書了",這是一個學生學習分心時和張老師的對話。凡此種種,他都會一一和學生們溝通,討論問題、交流心得、排解困惑、分享快樂。
三尺講臺,三千桃李。張建華老師在崗位上盡職盡責,以滿腔熱情努力踐行著"人民教師教書育人"的初心,譜寫出了為人師者的美好詩篇。
更多校園資訊,歡迎關注西安石油大學招生辦百家號!
部分素材來源:西安石油大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