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25歲是北大的學生,30歲是北大的教授,50歲是北大的校長!
有多少人和我一樣,上學的時候夢想當上自己學校的老師,因為那個時候覺得,老師是學校的「主宰」,管理這麼多的學生,多威風,長大後才知道留校任教這種事壓根不是我這種差生該想的。一名學生,能留校任教,再當上校長,這樣的經歷可以說是相當少見,但也不是沒有,中國頂尖高校北大就存在這樣的情況,沒錯,可能有人已經猜到了,我們今天要聊的就是北大現任副校長——黃如。
1969年11月,黃如出生在江蘇省南京市,祖籍在泉州南安。1987年7月,黃如參加高考,成績出色,考入東南大學電子工程系,1991年7月,黃如從東南大學畢業後,繼續留在東南大學讀研究生。1994年7月,黃如讀完研究生考取北京大學的博士,師從中國微電子領域領軍人物王陽元院士,1997年7月,黃如順利從北大畢業,拿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先後擔任副教授、教授,2001年破格晉升博導。
2008年,黃如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4年,擔任北大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2015年,當選中科院院士,成為中科院歷史上最年輕的女院士,2019年開始,擔任北大副校長一職。回看黃如女士的履歷,這一路走來,堪稱現代職場最勵志的奮鬥史。從東南大學一名普通本科學生,到成為北大副校長,這身份的巨大轉變,有多少次挑燈夜讀,有多少次奮筆疾書,只有她自己知道。
而且,你不得不承認,她確實有坐這個位子的實力。黃如女士在納米尺度新型半導體器件、工藝技術及相關應用技術領域成績斐然,先後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多項榮譽。
她出版過5本著作、250餘篇學術論文、被邀請做國際會議大會和特邀報告40餘次、多次擔任國際科研大會主席。這位出生在60年代尾巴的「準70後」,身上隨便一個標籤都讓人敬佩,但在網上很少能看到關於她的消息,「隱身做科研」可能是中國科研人員的共同點,他們的心思都用在了攻關科研難題上。
但這樣低調的黃如女士,才能代表中國女性的魅力。她在世界科研舞臺上,展現著中國知識女性的風採,她智慧、自信,學富五車又低調謙遜,我覺得,不要對娛樂圈女明星張口閉口就冠以「女神」稱號,黃如這樣的科研人才是年輕人真正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