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曉軍:先國家後小家 舍小我為大我

2020-12-13 澎湃新聞

江曉軍:先國家後小家 舍小我為大我

2020-07-24 15: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7月13日,全國民政系統「為民愛民同心戰疫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宣講活動在京舉行。8位宣講人深情講述了民政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脫貧攻堅一線的故事。主題宣講活動開展以來,在全國民政系統引發強烈反響。

即日起,民政部政務新媒體推出「主題宣講·榜樣零距離」系列報導,帶您走近宣講人,與榜樣零距離對話,傾聽更多宣講之外的故事、畫面之外的聲音。

點擊查看

民政部政務微博微信的朋友們

大家好

我是湖南省民政廳

駐湘西州瀘溪縣紅巖村

幫扶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江曉軍

六年的駐村扶貧實踐讓我感到

投身打贏脫貧攻堅戰

幫助困難群眾跟上全面小康的步伐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

是人生之大幸 精神之火炬

關鍵之時 黨組織有重託

理應先國家 後小家

舍小我 為大我

在此次宣講活動中,《中國社會報》記者走近宣講人,與他們零距離對話,對宣講人有了更多層面、更多視角的了解。小編邀您一起來看看記者給我們帶來了哪些不一樣的感動。

講好先進典型故事

讓信仰的旗幟高高飄揚

記者 張晶晶

從7月13日下午「為民愛民同心戰疫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宣講活動到現在,已過去五六天了,但8位宣講人所在的微信群依然沸騰,他們動情地表達著感動、收穫、感謝。我覺得他們是一個個火把,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幾天與他們同行,並肩戰鬥,雖累,但是每天都在接受教育,洗滌心靈,淨化靈魂。

3年宣講,3年參與,3年學習。我最近在思考,在精神文化產品越來越豐富的今天,為什麼先進典型事跡依然讓人深受感動,感召人們積極向上?

每次參加宣講的先進典型都表達過,參加宣講,深深感受到了全國民政一家親,感受到了大家對基層民政工作者的關心與關愛,他們備感溫暖和鼓舞。一位基層民政幹部近日打來電話說,全程看了宣講活動,覺得很接地氣、溫暖人心、鼓舞人心。

先進典型是旗幟,時代需要先進典型引路,向先進典型看齊,與榜樣同行,凝聚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8位宣講人是我們身邊的榜樣,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戰場上,作為黨員幹部、作為民政人,他們沒有缺位,而是勇於擔當,積極進取,履行了自己的為民愛民職責,服務了黨和國家的大局。

以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城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陶久娣為代表的400萬城鄉社區工作者,堅守在疫情防控最前線,不怕危險、不怕累,一心撲在疫情防控上。她說,最危難的時候,就這麼少人,要幹那麼多的工作,真是累啊,但心裡就是有一種力量,讓他們什麼都不怕,不顧一切,爭著幹、搶著幹。武漢市武昌殯儀館業務科負責人杜威不顧高血壓等疾病,用專業告慰逝者,用敬業贏得家屬認可。在緊要關頭,他們在火線中映照初心,讓信仰的旗幟高高飄揚。

湖南省民政廳駐湘西州瀘溪縣紅巖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江曉軍說,剛起步時,扶貧工作真的很難,群眾對我們不信任,但是他相信,只要用心用情帶頭幹,得到實惠的群眾就會跟你想在一起幹在一起。當他離開勾藍瑤寨的那晚,群眾悄悄地為他們準備了送行晚會,真情實意對他們依依不捨,他的眼淚流了一遍又一遍。我理解那個夜晚在他心中的分量,更明白他才下戰場又上火線去紅巖村扶貧的抉擇。習近平總書記說,「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江曉軍和江西省蓮花縣民政局駐湖上鄉凡家村第一書記林海武是這樣,一家一戶走,一件一樁辦,不懼困難,幹字為先,用板凳上的談心來感知貧困群眾冷暖,用腳下的泥土沉澱對群眾的深情,真正把工作做到了群眾的心坎上,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困難群眾身邊。

江蘇省援鄂養老服務隊的陳紅說,他們第一時間遞交請戰書,隊裡的男同志全剃光頭,女同志都剪成短髮,不顧感染風險,不顧家裡的困難,奔赴一線支援武漢。他們沒有與護理的老人們告別,卻收到100多位老人的感謝信。看到志願者不顧勞累,千裡馳援武漢,只用一塊餅充飢的場景,武漢市江漢區友誼青少年空間社工中心主任陳宇深受感動,從失去親人的痛苦中站了起來。幾位來自武漢的同志說,我們武漢真是感謝大家,這次抗疫使我們明白了什麼叫風雨同舟,什麼叫守望相助。

山東省濰坊市兒童福利院副院長楊守偉、北京市朝陽區救助管理站站長付紅波數十年如一日堅守崗位,關愛關心服務對象,他們用堅守彰顯了平凡中的偉大。

在接觸了越來越多的基層民政人後,我發現,他們的職業沒有與死神直面較量的驚人壯舉,更多只是憑著一份發自內心的善良和一份樸素的初心,用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堅守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承諾。這種於平凡中見崇高、點滴中見真情的情懷,體現了基層民政人平凡樸實的本色,讓我們看到了他們在平凡世界中的精神閃光。

宣講活動結束後,8位宣講人把鮮花送給我們致謝。但是我們更應該謝謝他們,是他們給了我們去接近一顆顆用平凡包裹著的偉大心靈、用文字講述他們的動人故事、用心去感受他們深情的機會。我們用這個舞臺點燃了他們的內心,他們則是用堅守和奉獻照亮了他人。如何挖掘更多的民政先進典型,讓更多的光和熱去溫暖和照亮更多的人,則是民政新聞工作者的使命。新華社高級記者張嚴平說,「愛與信仰應該是一個記者內心的光芒。」 作為民政宣傳工作者,我將以先進典型為榜樣,多走、多看、多想、多寫,在「四力」教育實踐中,堅定信仰,沉澱真情,講好先進典型故事,宣傳好、傳承好一代代民政人的精神。

原標題:《江曉軍:先國家後小家 舍小我為大我》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大我與小我
    由此,全國展開了:「什麼是小我?什麼是大我?二者關係又如何?」的大討論。那麼,什麼是小我?什麼是大我?第一,什麼是小我?其概念很簡單,就自我,單指自己個人。指的個人的利益得失,個人的所思所想,個人的所做所為。
  • 舍小我為大家,用行動彰顯大愛
    消防隊員們花費半小時撲滅明火後,又用了一個半小時左右的時間將濃煙排出車庫,所幸事故沒有造成其他的財產、車輛損失,從車庫出來的消防隊員一個個都筋疲力盡。消防員秦強當時患有急性腸胃炎,但還是和戰友趕赴現場,堅持闖進火場救火。救援結束後,他在一旁忍不住嘔吐起來,並朝頭頂澆水降溫。(鳳凰網)  消防承擔起了社會救助的任務,社會救助案件數量遠遠超過火災和搶險救援。
  • 舍小我、為大家,古稀歲月也芳華
    「張嬢嬢:搞快點起來,院壩頭核酸檢測輪到你們家了。」67歲的浦興社區老黨員彭興慧,作為一名疫情防控志願者,強忍疼痛的腰椎,正挨家挨戶勸導小區居民們及時去進行核酸檢測。「好,好,等到,我們馬上下樓去。」醫護人員正緊張有序忙碌著,為排隊等候檢測的人們進行核酸檢測採樣。浦興社區黨委書記鍾祖雲介紹說,浦興位於犀浦老城區,幾乎都是老舊三無院落,老舊院落佔全社區院落的80%左右。戶籍人口3548戶8927人,常住人口4507戶11267人。在冊黨員206人,流動黨員45人,下設黨支部10個。有21個居民小組。
  • 朱婷獲大獎,舍小我成就大我,球迷紛紛稱讚
    北京時間12月18日,2019年中國十大品牌年度人物評選最終揭曉,而今年大熱的朱婷榜上有名,最終朱婷順利被評選為「2019年中國十大品牌年度人物」;這樣的舉動不少球迷認為,合情合理,朱婷為中國排球事業奉獻了自己,在今年女排世界盃的比賽中,朱婷成為中國女排最具威脅點之一,最終助中國女排斬獲世界盃冠軍!
  • 同寫2020全國一卷高考作文:《舍小我,求大我》
    讀了上面的材料,我感觸最深的是鮑叔。輔佐小白繼位後,向他推薦管仲;桓公重用管仲後,他甘居其下。一方面表現了他獨特的識人之術;另一方面,在面對國家和個人的抉擇時,他毅然選擇犧牲小我,為了國家甘居他人之下,終使國君成就一代霸業。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犧牲精神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讚賞。
  • 作文解析:開「小我」之苔花,留「大我」之芳華
    跨越17年,經歷過兩次疫情,鍾南山院士對個人與家國的聯結有了更深的體會。他在演講中說,一個人活在世界上,要經常思考的問題之一,就是如何處理好「小我和大我」的關係。鍾院士認為,國家、世界是一個「大我」,而每一個個體、每一個人就是一個「小我」,個人要怎樣通過自己的力量來為這個「大我」做出一些貢獻,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
  • 感人老照片:向秀麗舍小我為大我,奮力救火全身燒傷,不幸離世
    新中國成立後,戰爭雖然已經遠去,可和平年代,人們也需要英雄。而向秀麗便是一位女英雄,她為了撲滅大火,避免更大的財產損失,用軀體阻攔火勢燃燒。最終,大火被及時的撲滅了,可向秀麗也因為渾身67%的燒傷,傷勢過重,留下2歲的兒子,不幸離世了。要說她的故事,還要從1933年說起。
  • 「作文解析」開「小我」之苔花,留「大我」之芳華
    跨越17年,經歷過兩次疫情,鍾南山院士對個人與家國的聯結有了更深的體會。他在演講中說,一個人活在世界上,要經常思考的問題之一,就是如何處理好「小我和大我」的關係。鍾院士認為,國家、世界是一個「大我」,而每一個個體、每一個人就是一個「小我」,個人要怎樣通過自己的力量來為這個「大我」做出一些貢獻,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
  • 為團隊放棄個人衝金!徐嘉餘舍小我成大我,誇孫楊請別忘了他
    他也幫助中國隊從第一棒的第6直接追回到第3,為孫楊隨後翻到第一奠定了基礎。要知道,徐嘉餘目前主攻的是仰泳,自由式對於目前的徐嘉餘來說,並不是最強項,但為了國家榮譽,徐嘉餘責無旁貸!而更加讓人對徐嘉餘肅然起敬的是,徐嘉餘為了力保接力比賽,放棄了個人的主項50米仰泳,因為50米仰泳和接力比賽只相差了20分鐘時間。
  • 舍小家為大家 | 我的扶貧故事
    舍小家為大家 | 我的扶貧故事 2020-12-21 1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舍小我為大家 他們是東城社區防控一線「最可親的人」
    無私奉獻,他們舍小我為大家1月24日除夕上午10點,正和家人張羅團圓飯的街道社組聯秘書長楊倩,接到單位要求其立刻返崗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電話,在對家人匆忙解釋後,便毫不猶豫地趕回單位,迅速投身數據組的工作中。她帶領六名成員匯總整理各組、各社區摸排的數據,為街道研判疫情態勢、部署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
  • 舍小我為大我化有限為無限 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原標題:舍小我為大我化有限為無限 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在甘肅學習考察期間,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連茂君看望慰問了新區援甘幹部人才,並與大家深入座談交流。
  • 徐嘉餘為集體4X200米自由式放棄個人項目,舍小我成大我!
    賽後,徐嘉餘在今天放棄了自己的個人項目,全力投入到接力比賽中,對此他說道:「舍小我,成大我,集體榮譽是最重要的,我們也都展現出了最好的自己。」看到沒有,徐嘉餘如此行為真的是值得我們佩服與感動。在集體榮譽面前,個人單項都不值得一提,這也就是為什麼一般都是集體項目的含金量永遠比單人項目的含金量要高得多的原因。
  • 舍小我 成大我
    黃緯祿的一言一行清楚地告訴我們,他絕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自己這個「小我」之上的「大我」——祖國。懷著這種信念的,不只黃緯祿一個人,而是有一群人。當年國家給兩彈研發人員發獎金,由於經濟困難,整個兩彈研製隊伍的獎金總額是1萬元。最後按照20元、10元、5元、3元的分法分別發下去,兩彈一星元勳鄧稼先當時拿到的是最高獎勵級別:20元。
  • 舍小我為大我化有限為無限 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他飽含深情地說,廣大新區援甘幹部人才不遠千裡來到甘肅,克服各種艱苦條件,義無反顧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受援地加快發展、增進彼此交流合作作出了積極貢獻,贏得了當地黨委政府和各族群眾的普遍讚譽,與當地人民結下了深厚情誼,是當之無愧的「高行楷模」。
  • 舍小我為大家 ——記淅川縣上集鎮鍾觀小學李娜老師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上級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相關文件精神,學校為確保能儘早順利開學。疫情期間,每天要登記清全校上千名在家師生的體質健康情況以及詳細登記是否有和疫區人員接觸情況等等。這件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是不容易的,因為疫情期間師生全部在家,每天主要靠手機上報。學校接到這項工作後,李娜老師主動接受了這個艱巨而繁重的任務。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夫妻」 舍「小家」為「大家」|黎平縣龍額...
    三年來,我們共同奮戰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舍「小家」為「大家」,變身「扶貧夫妻」,以實際行動展示了龍額鎮脫貧攻堅幹部的優秀風採。參與脫貧攻堅工作以來,我們主要工作就是清理數據,配合開展各項普查、迎查工作。收到省、州、縣扶貧辦下發的各種數據報表後,我們自己先研究,然後講給各個扶貧幹部,這樣,也能為大家節省更多時間。
  • 日堅守疫情一線 舍小我為大我
    1月24日,參加完上級部門組織的會議後,他緊急召集工作人員迅速部署疫情防控相關工作,小街社區處於城鄉結合部,人員構成複雜,流動性大,王超帶領其他同事通宵加班,走訪排查重點人員,統計數據,做好防疫宣傳,聯繫各種防護物資,搭帳篷,裝護欄,工作每每到凌晨兩三點,他乾脆每天睡在社區。考慮到疫情傳播途徑廣,自己每天接觸的人多,王超將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孩子送到父母家。他說,這樣我能安心點去工作。
  • 「舍小家為大家」,抗疫彰顯家國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沒有國家繁榮發展,就沒有家庭幸福美滿。同樣,沒有千千萬萬家庭幸福美滿,就沒有國家繁榮發展」。  「大武漢有上千萬人,通過封城來控制疫情蔓延擴散,難度很大,下這個決心是非常不容易的。確實是一個十分艱難的決定。從這個意義上講,湖北人民特別是武漢人民作出了犧牲、作出了重大貢獻,很了不起,你們為整個抗疫鬥爭立下了大功。」總書記在武漢考察時十分感慨地說,「我在路上就一直在想,武漢市是多麼好的一座城市!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這裡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 小我和大我
    對於普通民眾來說,一定要樹立小我意識。小我就是自己的基本權利,包括私有財產權、人身安全權、言論自由權、學習勞動休息權、取得合法報酬權、選舉和被選舉權,等等,凡是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權利都屬於小我範疇。有了小我意識就是愛國、愛社會、愛民族。正如胡適所言,爭自己的權利就是爭國家的權利,爭自己的自由就是爭國家的自由。